直播调用

星期四, 2月 02, 2012

[G4G] Re: [G2G] 汉语陷危机:语言水准下降词汇量减少(组图)

after 1949, the china culture has already messed which it includes the chinese characters.
2012/1/31 kkkim <kimneedle@gmail.com>

汉语陷危机:语言水准下降词汇量减少(组图)

作者: 华青
来源: 看中国
【字�】      

2012/01/31/20120131155004904.jpg
汉语四六级考试

2012/01/31/20120131160351864.jpg
汉语四六级考试

2012/01/31/20120131155005929.jpg

2012/01/31/20120131160351264.jpg
汉语四六级考试

2012/01/31/20120131160351347.jpg
汉语四六级考试

2012/01/31/20120131160351481.jpg
汉语四六级考试

2012/01/31/20120131160351992.jpg

【看中国记者华青综合报道】被人们称为“汉语四六级考试”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准测试,于2011年年底在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和天津等试点地区开考,并从今年起推广到全国范围。用考试的方式,能否改变当下社会的汉语应用现状?日前,国内某媒体发布统计数据,称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国人语言水平下降,存在汉语危机。

这项有近�千人参加的调查显示,83.6%的人认为现在人们的汉语应用水平下降,其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下降很多”。此外,60.9%的人认为当下中国存在“汉语危机”。

“写文章时错别字多”、“语句说得不太通顺”、“提笔忘字”、“写不好通知和请假条”、“从来不写毛笔字”……

这些情况大概每天都会出现在很多人的生活里。有人为此烦恼,有人习以为常,也有人担心这样的点滴改变会带来国人使用汉语水平倒退的恶果。

据星岛日报报道,广州某技术学院教师杨国华,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已有10年。他感觉,从整体上说,学生的汉语应用水准比起10年前要差了,甚至有老师觉得是一届不如一届,这让他们感到很痛心。

应用文写作是空白 电脑取代书写工具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四学生孙姗,正在写关于“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毕业论文。她感觉很多汉语特色词汇正在消失,人们实际应用的词汇在减少。

而杨国华发现,很多学生逻辑性很差,写文章时错别字很多,语句都说不通顺。一部分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上几乎是空白,连个通知、请假条都写不好。杨国华曾在课堂上教同学们写毛笔字,他发现,很多学生连毛笔都不会拿,更别说欣赏书法了。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黄传会:对于书法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用了电脑以后都不用书写工具了,还谈什么书法?

汉字知识像被擦掉一样

80后大学生毛毛说,电脑似乎让自己进入一种温水青蛙的状态,汉字知识像被橡皮擦擦掉一样,越来越模糊了。“我以前能写一手很漂亮的钢笔字,但现在都有点儿提笔忘字的感觉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汉字都记不准确了,还怎么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南京市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说,如今很多孩子缺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被迫利用一切课外时间补习数理化英等学科,极大地挤压了孩子的生活时间,孩子基本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籍。这导致他们的语言表达非常枯燥,没有活力,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大学生论文里也出错别字

如今,人们在使用汉语的时候的确困惑很多。沈阳市民刘芳大学中文系毕业,平时就是做文字工作的。她坦言:“平时总使用电脑,哪有写字的机会啊!拼音输入法什么字都有提示,自己写的时候就难免提笔忘字。加上总不练习字也难看,就更不爱写了。”

写字的机会减少,写文章的几率就更小了。因为平时工作需要,刘芳日常只使用某种特殊的文体,写别的文章的时候便会觉得很生疏,“另外一层原因是微博,一条一句话,都习惯了,多写几句都不知道写什么好。”刘芳分析,也许是因为自己毕业多年,看书的时间少了,心里没有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考,所以自然觉得文字能力正在下降。

如果真如刘芳猜想的那样,那么正在学校里读书的学生是否会较少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呢?记者从一些大学了解到,如今本科甚至硕士论文里面,改错别字和语病都成了大学老师的工作之一。“念了那么多年的语文,我也不明白,怎么这种错误就是避免不了。”一位在校大学生直言。

危机其实针对方言和古汉语

虽然在本次调查中有八成人觉得汉语水准下降,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万建中认为汉语不存在什么危机。他表示,关于汉语的危机,并不是普通话的危机,而是另外两个危机:一是方言的危机。

万建中在1980年代初到北京时,经常听到“劳驾”、“借光”、“盖帽儿”之类的词,现在听不到了,很多原先挂在人们口头上的方言都消失了。还有一个是古汉语的流失。

辽宁大学文化学者刘铁认为,古汉语目前基本上已经退出使用领域而成了“活化石”,只有少数研究者和专家在书斋里使用,与当代人的隔阂越来越大。

万建中也认为,年轻人的古汉语使用和阅读能力在普遍下降。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由古汉语承载的,古汉语阅读能力下降会导致不能阅读原典,会对理解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个90后,孙姗表达了自己的担�:“等我们进入中年时,中国的文化会不会已所剩无几了?”她说,大家是可以正常交流,但有多少人能学到汉语的精神和内涵?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