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二, 10月 09, 2012

Re: [G4G] 民间金融体系崩溃可能引爆中国经济危机


作者: 凌锋   中企危害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2012-09-27 20:42:50  [点击:713]
中企危害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林保�

今年4月出版的《看》��第111期,我�了一篇《中�民企股�,台��
以�戒》,如今�些股��未�去。8月是中期��宣�(法��)期,
中�第二大���包店克莉�汀(1210)上市才短短5�月,7月底居然就
�表“盈警”,�致投�者�售,27日那天股�就跌了3成3。同於年初上
市的西王特�(1266)、�合水泥(1312)及允升��(1315)也有�似
情�。西王特�自2月上市以�,股�就�期不振,以招股��,同期也
已累跌56%。

香港中企黑幕 竟��家�密

8月下旬,2�月前自爆“����中可能存在不一致地方”的�益太�能
(2468),公�了原首席��官�永忠�任,公司同�委任回巢不久的梁
智豪�新任����,成�上市不足�年�,第3位的首席��官。�家
企�2010年10月上市,股�一度升至5.96元的高位,其後插水式暴落至
2012年6月停牌前的0.63元。�益的董事及高�也不�更�,卓家福於去
年10月�任�立非�行董事,其後李黑虎也在�委任不足5�月��任�
席�行�裁。�些��的�情,只有他�自己知道。

除了企�本身的素�外,例如最近�盟正式�中�光伏�件展�反���
查,也影�了一批�此有�的在香港上市的中�企�,今年以�,�鑫
(3800)累跌47.47%,卡姆丹克(712)累挫37.04%,��光�(1165)
累跌38.31%。

但是更��的是去年10月27日,生��表的中�高精密自�化集�公司(
0591)被停牌,原因是它的������威,指�家公司所提供的���
����威�立取得的信息不一致,使�核程序�法�行,����威提
及,因��公司以��涉及�家�密�理由,拒�向��威提交有��目
�料。11月,��威��放��家客�。

今年8月3日中�高精密�牌。�牌後,股�重挫55%。22日中�高精密第2
次被停止交易,但出手叫停的是香港���。原�批准�牌的是香港�合
交易所�裁李小加,他接�了所��家�密理由,使已�停牌9�多月的
高精密得以�牌交易。

高精密委�的中磊��及天健���事�所��就集�的�目��的�查
及�核�已完成,����任何��。其中,中磊曾接��家保密局及�
局,�悉其附�公司福建上�乃涉及�家�密的�位。天健�指在�福州
�局官��面�,��方口�上��,集�上�的�售及利������
��所�相同。

�此,��人士�然,�心今後其他中�公司也可以有���,以“�家
�密”�由�行非法勾�,香港根本�法�管。

�方之珠 染黑染�

李小加是第一��任香港�合交易所�裁的中�人。他上任後,竟要香港
配合上海�深圳的交易��,除了延�交易��,也把中午原�2�小�
的吃�休息,以及���客�交流的��,��一�小�。�然反��浪
很大,他置之不理。�次他敢冒�章的大不�,批准高精密�牌,�然也
是奉“阿�”(香港人�中共的�呼)的命令。

果然,根�股票市��出的消息,中��香港的�事�中��曾�把李小
加找去“了解”,不到一�月,高精密就�牌。可�香港人所盛�的“中
��治港”,不但是政治事�,包括��特首的候�人,��的策略��
�,竟�上市公司的�牌��也要管。是不是基本法的�定�不��密,
因而可以�空子?

中�有太多的�家�密,不但可以是抓人的理由,�在�可以以此�藉口
坑害投�者。公司既然上市,就必�公���、�目、高�人事,如果黑
箱作�,�敢投�?如果真的涉及�家�密,就不��上市。既要上市圈
�,又不�股�了解����,天下哪�有��的事情?真是�家�密,
就不��上市。借�家�密而上下其手,就非常可�。其�是什��家�
密?就像四川地震的豆腐渣工程也是�家�密那�,可能就是掩��官污
吏的�腐行�吧?

高精密�牌後13�交易日,再被停牌。一般停牌是上市公司因��部的一
些事情(例如有重要的宣��影�股�,借停牌�投�者有�冷�期),
但�次是被���勒令停牌接受�一步�查,���行政�裁���乃老
外,�阿��非“血�於水”,才敢如此出手。

事隔�天,���再度出招,翻出�年多前安永在�中�民企��水�安
排上市一事中,亦曾以“�家�密”�由,拒�向��提交��工作的底
稿,�悉就算��根�中港�地互助��,透�中��索取亦遭拒�。�
���事��之�重,因此正式向安永展�法律程序,�行查�。 

一些在美�上市的中�企�,因�受不了美�的�格管制,���美�退
出,���香港上市,也�就是看上香港在共���治下,�有一�身�
中�人的�交所��,就因此可以�水摸��?

香港在英�人�治下成�“�方之珠”,不止是��山坡的房子��比�
次大�的�光,更因�建立了一�相�健全法�的世界金融中心的��金
光。中��起股市到�在�不到20年,企��香港胡�上市�不�,�竟
然敢胡�干�香港股市。�不但不把“一��制”放在眼�,而且一旦把
香港股市搞垮,�止是香港的末日,�中�也是一�重大�失,因�香港
不但�中�的企�提供集��所,香港的法�、��、人才,也是中�所
不可缺的。�道中�要��取卵�?

作者��深��家、��作家、中共�史�者。曾�任香港大�
��金融�院院��五常教授助理研究�,研究中�政�改革。
《看》�� 第122期 2012/9/27~2012/10/10
www.watchinese.com

(穿越30多年�空的重要��,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看
林保�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新����在��增加�上�中)

2012/10/8 kkkim <kimneedle@gmail.com>

民间金融体系崩溃可能引爆中国经济危机

作者:朱大鸣2012-10-0815:34:41发布于:博客中国分类:默认分类
1301900

摘要: 民间金融体系崩溃可能引爆中国经济危机 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时间离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但是,这轮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特别是对中国的民间金融来说,更是损失惨重。正规的金融系统由于货币超发等因素,似乎并没有受到严重损伤,反而扩大了金融机构的权力,金融资本权力凌驾于各种实业资本之

打印收藏
选择字号:

 

民间金融体系崩溃可能引爆中国经济危机

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时间离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但是,这轮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特别是对中国的民间金融来说,更是损失惨重。正规的金融系统由于货币超发等因素,似乎并没有受到严重损伤,反而扩大了金融机构的权力,金融资本权力凌驾于各种实业资本之上,特别是当实业资本遇到资金链困难的时候,这个时候金融资本的权力就放大数倍,找不到最后贷款人的民营企业最后投向了死路:奔向风险极大的高利贷资本那里去了。所以,我们当时就指出,中国金融危机实际引爆点在民间高利贷。银行资本反而利用这次危机大赚其钱,这些年来银行成为唯一最赚钱的机构形象并不是空穴来风。但是,这种利润是建立在其他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损伤惨重的背景赚取的,靠的是权与术的得天独厚的行政设置。但是,这种短视行为损伤的是整个国家信用,特别是人民对于货币价值的信息。

银行资本的这种敛财之道我们就不论述了,我们将自己的意向性投向民间信用,民间信用现在已经被高利贷逼上了梁山。积累已久的各种信任关系,不堪一击。有记者对此专门进行了调查,他们得出的结论颇具有启发性。金融风波下,受伤最深的不是房地产和实体企业,而是长期积累的社会信用体系。新金融记者通过对山西、北京、温州、鄂尔多斯、广东、四川、安徽等地民间借贷从业者采访发现,忌惮于借贷关系中的潜在风险加大,民间资金持有人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惧贷’情绪,部分地区近一半民间放贷人选择了转行或离场观望,整个民间借贷市场呈现出萎缩状态。在回答记者‘信用体系恢复预计需要多长时间’的提问时,八成受访者的答案是‘至少十年’。

民间信用这种损伤,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信任的危机。我们总是将意向性投向表面的大金融机构赚了多少钱,取得了多少辉煌的业绩。但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阳光背后的阴影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受的是看不到的内伤,这些内伤当然不会在各种炫耀性的报告之上。正向物体永远摆脱不了阴影一样,民间信用长期处于权力的阴影之下野蛮生长。投资失败不仅仅是财富的沉浮,有时候小命不保。且不说近期出现的老板跳楼和出逃事件,且说吴英案就给人一个沉甸甸启示:投资失败就是非法集资。吴英好像还没有投资失败,谁都难说她还不上钱。吴英案背后体现了一种权力对于民间资本的干预,当然,这种干预有好的作用,也有负面影响,这种两面性都要看清楚。我们的目的不是对之进行评论,我们是将吴英案投射到现实的土壤中去寻找其背后的一些现实因素。

中国这么多年的长期高速且稳定增长,一个秘诀就是放权。现在很多企业都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冯仑所言的野蛮生长期。给个人经济选择的自由以激活社会微观主体的创造性,切实起到了历史动力机的作用,而在这些企业初创和起飞时代,不去指望正规金融机构给他们提供融资支持,民间信用在各种危机中逐步积累起来。这种信用提高企业融资和投资效率,从而激活了整个区域经济。但是,如今温州民间信用破坏严重程度,宛如遭遇了八级地震一样。从民间金融系统传递出来的各种震荡,不仅仅冲击着每个经济细胞,还在威胁着社会细胞。

不要仅仅看到泗洪高利贷疯狂和崩溃过程中展现的人类贪婪欲望,没有欲望的社会是一个静止的社会,更要看到导致这些贪婪不顾一切的人性身后的社会机制的癌变。当正规金融机构在危机来临时候,都不愿意充当最后贷款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高利贷才疯狂地滋生起来,破坏了民间社会的信用基地。

大量信贷也卷入其中,在极其罕见能够曝光的真相中我们看到了放贷人有银行职员、地方长官以及士绅显贵。信贷资金疯狂流入高利贷市场,更导致了在正规金融系统获取贷款的难度,然后有更多的企业陷入绝境,走向高利贷市场。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如果谁能够以较为公正的成本获取信贷资金,谁愿意冒着经济风险和非法集资罪的杀头危险去涉及高利贷。这些乱象正在癌变,正在侵蚀着健康的经济细胞和社会细胞,这种状态还能蔓延多久,已经不是一个能用时间概念来衡量的事情了。特别当各地宣布巨额投资计划的时候,会不会让更加紧张的信贷市场彻底干涸,机制彻底失灵,目前来说很难讲,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算依靠纸币增长的幻象再喜人,终究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对于民间资本和民企来说,对于生活于斯的各个阶层来说,可能都要在不久的未来,经历一场艰辛地挑战。

本文作者:朱大鸣

文本出处:博客中国

链接地址:http://zhudaming.blogchina.com/1371308.html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