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三, 12月 05, 2012

[G4G] 吴思:中国言论自由的五个层次

吴思:中国言论自由的五个层次

作者:凯文

吴 思先生是当今大陆学界最著名的思想者之一,他的著作《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不仅热卖,提出的这两个概念也成为观察传统和当代中国社会的有效工具。同时, 作为《炎黄春秋》杂志的总编辑,他对舆论管制有深切感受。近日在纪念1982年宪法颁布三十周年的研讨会上,吴思先生以房屋面积为比喻,通俗地形容了当今 中国大陆言论自由的现状。

长 久以来,中国大陆媒体究竟有没有言论自由?在官方和民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在官方喉舌的宣传中,当今媒体享有真正的、充分的言论自由;而在激进反对者看 来,官方宣传部门的控制像一块铁幕,极大程度地扼杀了舆论的生机。而作为《炎黄春秋》的总编辑,吴思先生,经常要面对言论的管制。在他看来,中国的言论自 由实际上至少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的美好图景,其中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一条款被称为“六大自由”,没有做任何限制,看上去很美,如果用房屋面积来比喻,可以比作100平方米。

但是实际上有没有100平方米呢?没有。原因就在于第二层:法律。吴思先生详细解释了这一层级上的复杂运作。

中国的《新闻法》经过多次波折仍然不能出台,所以第二层空缺,填补空缺的则是行政法规,它一方面直接规定什么人可以进入出版界,什么人有出版权,另一方面行政法规还规定你可以说什么。

最 重要的两个行政法规,一是市场准入制度,但事实上是由“主管主办单位制度”来替代的。什么是主管主办单位制度?创办一个媒体,必须要由主管主办单位申请才 能批准。一定是省部级单位才能作为主管单位,由省部级单位向新闻出版总署递交办刊办报申请,才能被受理并考虑批准。如果我们只是公民个人,而不是某个省部 级单位的下属机构,就无权递交申请。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公民的出版自由事实上就消失了,变成了单位的权利。

另一方面,可以说什么。对于出版 界来说,直接管理言论空间的法规,是“重大选题备案制度”?要说影响重大的话,必须上报备案。什么是重大选题?重大的党史问题、国史问题、军史问题、涉及 到“四副两高”( 副主席,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以上的历届领导人问题,注意是“历届”——从陈独秀开始一直到现在。民 族问题、宗教问题、与苏联东欧和国际共运有关的问题、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对于办报办刊来说,如果不讨论风花雪月而讨论国事的话,那几乎每篇文章 都属于重大选题,这样一来,在理论上都应该报备。

“报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名义上)中国没有新闻审查制度,不允许审查,那怎么办呢?就 是“报备”。“报备”的意思是我们打个招呼说要发稿了,就拉倒,不须经过批准。可中国的“报备”制度下,不经过批准是不能发表的,于是在“报备”的名义之 下,实际上是审批制度。但执行得又不那么严格,所以是个比较模糊的地带。之所以模糊,是因为我们开头有个相当不错的宪法第35条。第35条说,中国公民有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如果没有这一规定,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之为审批制度;但既然有这一条,就不能叫审批制度,称之为报备制度。所以,宪法那100平 方米的言论空间不是空话,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这个承诺,下面的东西会变得更加直截了当、不加遮掩。在执行中,宪法规定起到了抑制行政法规的作用,从审批 制变成了报备制。

在第二层中,除了谈风花雪月可以谈到七八十平方米,如果要谈国事,实际的言论空间可能就从宪法的100平方米缩小到10平方米。

言论自由的第三层,则是“行政命令”,吴思先生解释说:

办 网络或报刊的会经常接到一些电话,“打招呼”,这就是行政命令。规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一般来说,如果上述“重大选题”范围中的问题,提到一下就要报 备,事实上是没法操作的,实际上也没法管。所以你说了也就说了,碰了也就碰了。如果你说的与党和政府的方针口径一致,一般不会有人找麻烦;口径不一致,才 会有人和你打招呼,下行政命令。如果大家都老老实实,心里知道言论边界在哪里,当一个听话的好总编、好编辑、好记者,双方相安无事。这种情况下,我们享受 到的言论自由就不像第二层行政法规所规定的10平方米那么惨,大概能有20平方米。

另外两个层次,则要归功于敢言媒体人和广大公民的作用:

第 四层,有些杂志和报纸比较“猛”,比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撤了一个主编再换一个,前赴后继还那么“猛”,就拿他不好办。还有些杂志,比如《财 经》,还不属于某一个行政体制之中的某一个部门来管,它的准入身份比较模糊,有公司性质,管起来也不那么顺畅。另外有些杂志可能后台还挺硬,而且前台也比 较硬。前后都比较硬的话,就可能把言论空间从20平方米撑到30平方米,甚至有50平方米。这就是我们在面对一个不那么循规蹈矩的主编时,可能享受到的言 论空间。

第五层。本来作为准入制度,必须要有主管主办单位。但诸位开一个微博,谁是主管主办单位?我们开一个研讨会,谁是主管主办单位?饭 桌上你“胡说八道”,谁又管的了你?于是就又产生一个言论空间。你办一个微博,不需要批准,当然,有可能“被跨省”等等,或者如浦志强律师关注的劳教,这 些问题还是有的。但是总体来说,没有准入制度了,这就是一个大空间。几千万人发微博,管不胜管,于是又产生了第五层的自由,这种自由又比刚才四层都宽松一 点。在刚才说的比较“猛”的杂志主编的30到50平方米基础上,诸位可能能冲到60到70平方米。

因此,在吴思先生看来,中国言论空间的结构是相对复杂的,言论自由既不是“全有”,也不是“全无”,而是至少包含这五种层次。言论自由从100平方米缩水到10平方米,再扩展到60、70平方米,并不是来自于书面规定或官方恩赐,而是媒体人和普通公民抗争的结果。

—— 原载: RFI
本站刊登日期: Tuesday, December 04, 2012
关键词: 中国 言论自由



其他相关文章
全球声援刘晓波夫妇活动(纽约)通告 呼吁书 丁子霖来信
现代化论题的重申
令计划的妻子、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分别被捕
谁推动了“阿拉伯之春”
时事大家谈:习近平体制下中国人权状况能有何展望?
134位诺贝尔奖得主敦促习近平释放刘晓波
国家、法治与负责制政府
伟大的几分钟
�二首
政治学者与“上访母亲”
我看民主群星的陨落
对《环球时报》“自由派应为社会团结有所建树”一文的回应
美国坐不住了:要求中国重新考虑新版护照
中国“好爸爸” (1—8)
怎样将民主带到中国
共和为何成为历史大势
破除做�文化 ��方能�邦
中共藉台商�媒� 明目��
看哪,这些戴着白手套的教父——读乔•史塔威尔《亚洲教父》
我所知道的冯国璋的后人
古巴导弹危机 俄国军官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
巴勒斯坦入联 是福是祸?
埃及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草案
中国国法漏网“第一要犯”
�造�人是危�的——我�呼�中�政府�放李必�
张兰们为什么移民?
习李新政“反腐”只能是走过场或为权斗工具
左中右的博弈推�中�制度�型
西藏之痛 中�之� 文明之�
江泽民对待马友友 选择了错误的一面
卖国的罪名和太后的面子
1912
厉有为万言书(摘要)
关于社会转型动力机制问题探微——兼与王天成先生商榷
面对藏人自焚这样的人类社会巨大人权灾难
我只敢把“如何成就大师?”反过来问
阿平漫�_屈原的��
中国官媒:当局考虑放松一胎化政策
官员的私德与制度的底线
父债子还 原来李鹏有意运作李小鹏
词诗四首
河南平坟运动的真相
中共新领导人的执政理念
报告:香港教育全球排名第三
时事大家谈:纽约时报再出击,揭温家与保险公司紧密联系
“习李新政”能否废除劳教?
疯狂的毛塑像
钓鱼岛“国有化”的远因和近因
越南改革走的是一条什么路?
壬辰年三叹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