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日, 12月 30, 2012

[G4G] 纽约时报中文网 那些打量中国的美国人

2012/12/28 07:20:12
那些打量中国的美国人

李静睿

界末日没有如期来临,那个晚上我们去一个美国教授家做客。他的家在纽约下城一栋极其古老的公寓楼里,大堂里放着一棵顶天立地叮叮当当的圣诞树,电梯是那种还需要自己拉开门的,导致另外好几个朋友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电梯,气喘吁吁地爬到了七楼。

这 是一套如此典型的纽约公寓:小小的一室一厅,客厅里有舒适的布艺沙发,两把蓝色扶手椅围住一个精致的木质茶几,上面放著作为小吃的法国芝士和crusty bread。中国人不大能在饭前吃进这么沉甸甸的东西,但是美国人也欣赏不了我们的五香瓜子和椒盐花生。唯一让人感觉诡异的是,40�的大彩电上正在放凤 凰卫视,却恰好是美国新闻,奥巴马新提名了国务卿。主人还很得意地把频道调到了中央电视台,说:我们研究中国的人怎么能不看新闻联播。我在心里默默地想: 可我们中国人也不怎么看新闻联播。

因为英文口语不够好,我们在纽约交往的美国人大都中文流利得让人惭愧,他们听得懂我们中国人之间的大部 分笑话,知道"单位"意味着什么,能准确领会"五毛"的具体含义,甚至还有教授热心地告诉我们国内学术界的某条八卦,谁谁谁因为评不上职称把谁谁谁给扇了 一个耳光,让人疑心研究中国这件事已经从他们的工作进化为爱好。圣诞前后是美国高校的寒假,他们纷纷放弃飞到温暖的南方去晒太阳看比基尼美女,选择千里迢 迢也不为公务地赶去中国,从蓝天飞到灰霾里去,热火朝天地一头扎进这个号称十几年来北京最冷的冬天,除了真爱,你简直无从解释这一切的原因。

你 不能说他们不了解中国,但是你又总觉得他们了解的那个中国有哪里不对。有人悉心研究医闹问题,连喊丧能手和号贩子都一清二楚,却还是让人觉得他们很难体会 中国病人排五个小时专家门诊最后五分钟被打发出来,或者是牙疼去一次医院,几个小时后发现被人拔了14颗牙那种带着黑色幽默的绝望感。就像作为一个中国 人,我听得懂阿黛尔,却实在不能理解江南style那支骑马舞在美国引发的全民热情,奥巴马的模仿视频刚出来的时候,我坚持认为这是假的。"最炫民族风" 在中国都没有那么红,何况那还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凤凰传奇出品,不像这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韩国胖子。总而言之,那些正儿八经把我们的生活当成一个研究项目 来打量,和我们的生活本身,永远不是一回事,生活有那么多复杂的非逻辑甚至反逻辑,谁能妄想用一个接一个的课题统统诠释。

何况在美国打量 中国是一项多么寂寞的事业,法学院里教中国法的老师都必须还得上点美国法的课程,否则实在是边缘中的边缘。这个月初我借口为一家杂志做采访去见了写《沈从 文传》的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这个在我心里简直是惊才绝艳的哈佛博士,已经在纽约一所小大学里待了34年,办公室里窄得很难转身,居然还得和另外一个同事共用。 他头发变得很少,离了婚,住在遥远的新泽西,往返一次学校要七个小时,我已经尽可能不带情感偏向的叙述,却还是没有逃离心酸。

金介甫那样 高兴于我对他作品的熟悉,三次给我写邮件让我去听他关于莫言的演讲,可惜我三次都刚好没空。他最新的一本书是谈中国文学中的反乌托邦故事,据说提到了韩少 功、苏童、马原等等名字,但是还没有找到出版商,这在美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连莫言他们也是刚刚认识。我问他《沈从文传》当年在大陆拿了多少版 税,他说:没有版税啊,就是出版社请我吃了两顿饭。至于那本书的英文版,在美国卖掉了五百本,他为这个成绩感到骄傲,因为这算得上是汉学界的畅销书。

我 读过很多美国人写中国的书,最喜欢的是何伟(Peter Hessler)那本《江城》,他不紧不慢地描述,而非论断中国。书里提到1997年涪陵当地剧院门口悬挂着一大幅标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 民推荐观看《泰坦尼克号》,富通珠宝金行独家赞助!"以及每当遇到严重的车祸时,人们会冲过来,一边奔跑一边急切地问道:"死了没有?死了没有?"我念念 不忘的那段是何伟指导学生们演《哈姆雷特》,那些彻头彻尾的农村孩子变成穿着廉价西服的丹麦王子,死亡之前还在地上铺满了报纸以免弄脏衣服。这些再中国不 过的场景让我微笑,也让我有点相信,一个遥远的美国人,在四周无人关心的寂寞中还能打量到真正的中国,并非是完全不可能。

(本文作者李静睿,以前是记者,现在毫无目的地暂居纽约。微博名"阿花的伊萨卡岛",取自希腊诗人卡瓦菲斯的诗《伊萨卡岛》: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文中所述仅代表她的个人观点。)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