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四, 12月 06, 2012

[G4G] 法国广播电台中文网 刘必荣教授谈台湾指中国新版护照挑起争议

2012年 12月 04日
刘必荣教授谈台湾指中国新版护照挑起争议

作者 珍妮特

中国政府发出的新版护照把整个南中国海延伸到一些有主权争议的领域都框入中国疆域,已引起菲律宾、越南、印度等国的反弹。这些国家也各 出奇招来应对中国此举。有的国家拒绝在中国护照上盖海关戳章,以"另纸签证"发给中国公民;印度甚至干脆特别刻了一个海关图章以示声明主权,上面的印度地 图包含了阿鲁纳恰尔邦,也就是长期以来中印边界的争议领土。中国政府此次同时也把台湾的日月潭及清水断崖等著名风景名胜放入这个新版护照地图里。台湾舆论 因此议论纷纷,有台湾媒体抨击中国"侵权";有台媒则替中国"平反"地说,这不正是中国实行两岸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体现中国对"一中"的"各自表 述"吗?台湾的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近日严词抗议,指"中国挑起争议"。

就此议题,本台(法广)请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刘必荣教授作相关评析。

刘必荣教授: 其实如果单就这件事来说,中国大陆以前的报告,例如:它讲到中国的核电厂有哪些时,它当时也把台湾的核电厂一起列进去,算是中国的核电厂。如果此次护照事 件对台湾来说,是吃我们台湾的豆腐,或是欺负台湾的话,事实上,从过去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还有另外一些例子,如:台湾讲"中华台北",而中国大陆称我 们是"中国台湾"等等的例子。所以,如果单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讲,把台湾的日月潭、核电厂,或是一些"名称",按照中国的讲法,把台湾包括在内,其实此次并 非第一次发生这类问题。也就是说,理论上来讲,这不是新的两岸关系的恶化,或一个什么新的象征。

但是就目前两岸关系和好的情况下,这件事的本身是没有必要发生的。正因为没有必要,这也是为什么台湾的舆论及一些人会有如此大的反弹。这表示说,在 这个时候,你中国大陆这样的做法,是会触动台湾的一些敏感神经的。而中共,中国大陆的讲法当然会说,以前就是这样子,现在有何不可呢?但我们台湾总觉得, 两岸关系既然走到好的状况,在这个时候,尤其台湾内部又非常敏感的时候,你中国大陆把一些台湾的景点放在你中国的护照里面,是大可不必要的行为,多少会被 认为是一个挑衅的行为。不过好在,中国这次把南海及中印边界领土也放入护照以后,所以引起抗议的,不只是我们台湾,还有菲律、宾越南、印度等国家。所以美 国就表示,即使我在你护照上盖章,不等于我承认你这个护照。

台湾方面当然可以说,我们一定要发表声明,但我觉得这并不会影响两岸关系。我们一定会声明说,中国大陆你这么做是不对的,我们必须要抗议。可是因为 我们一直与中国大陆有频繁往来,我们也从来不需要盖任何章在他们的护照什么,因为大陆人到台湾有"入台证",我们去大陆有"台胞证",也就是说,中台双方 在护照之外,各自发行了旅行证件。所以对台湾来说,我们不会因中国大陆这样发行新版护照,就表示我们承认了说台湾的景点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 是不可能的。因就台湾的讲法,我们同属一个中国,但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部分,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把我们摆进去,这多少对我们台湾人来说,是台湾 "被吃豆腐"了。但是,总统马英九抗议以后,老百姓抗议以后,我觉得这事情慢慢就过去了,不会造成两岸关系太大的波澜。

法广:我们看到此次菲律宾、越南、印度都 纷纷反弹,有所反应。那么,过去中华民国台湾的政府对这种类似情况不反应,是不是也算是一种过失、没有好好尽责护卫台湾主权呢?。

刘必荣教授:以前,我们多少有些抗议,但中国大陆过去并没有把我们的景点放入它的护照上。也许,中国内部的教科 书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他们的立场;那么,我们台湾的教科书,以前也把例如蒙古等放入我们的版图里面。我不知道,当时蒙古政府有没有抗议,反正双方 也都各有其立场,只要不去侵犯对方或刻意去挑衅,挑拨两岸关系,我觉得这些都是在某种程度的范围内可以接受的。

但此次因为地图放在护照上后,引起很多国家抗议,所以台湾一定要抗议。否则,就显得我们台湾似乎默认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就很糟糕了!但 是,我总觉得这整件事情的发生,中共把这些领土放入护照内,它不是针对台湾,而是针对目前周边领土的一些争议,包括对南海的维权,以及西藏印度的边界,它 一下子把它们都放进护照后,我觉得这是中共民族主义抬头,然后向周边国家宣誓它对主权的维权,这是一个属于鹰派的做法。那么,事实上,是周边国家对中国大 陆整个背后的动机、态度有点担心,这是为什么会引起一些波澜的主要原因。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