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一, 2月 25, 2013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http://www.zggww.net/show.aspx?&id=5&cid=6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日期:2009-03-01]

一、 基本概念
  a.日、月、年、岁
  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远古,年 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
  b. 阴阳合历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30天和6个 小月29天。有大小月之分,是因为月相的变化在29-30天之间(精确数值是29.53天)。每年12个月一共354天,但这个数还不够1个太阳 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日,比阴历12个月的总和还多出11天多。所以阴历每过3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的时间,所 以每3年就要加1个月,称为闰月。这样是为了使历年的平均时间约等于1个太阳年,并且和自然季节大致符合。
  置闰是古代历法中的大事。《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还要五年闰两次,所以 《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要多了些,后来规定19年闰7个月。
  关于闰月的安插问题,在殷周时代就有记载,闰月一般放在年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的年份甚至出现一年两闰。但到了春秋时代就再也没有这种状 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上古还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当闰而不闰叫“失闰”。如何安插,是古代历法的重要问题。
  c. 四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 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就是夏历二月。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 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因为史料都是记年体的。后来历法日趋周密,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 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 秋冬夏”等。

二、 节气
  a.节气名称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太阳年365又1/4日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24个节气。这些节气先是平分的,平均每个节日是 15.22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规定为
  14日(如冬至前后),有的规定为16 日多(夏至前后)。24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如下: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这套节气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惊蛰古名“启蛰”,汉朝避景帝名讳改。24节气是和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 着太阳年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上述说的是大致情况
  古人最初还把24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余此类推。
  节气的细分和置闰产生过一些关系。由于1人节气加上1个中气的时间大约是30.5天,要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月加中气要经上月推迟1 至2天,推迟到某月就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 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节日期。
  b.节气的确立
  节气的确立和天文有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24节气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 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
  《汉书•历律志》提到过节气与星次的关系,如太阳运行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星纪中央就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就交大 寒,《律历志》所提到的星次和节气对照如下:
  1. 星纪:大雪冬至
  2.玄枵:小寒大寒
  3.诹訾:立春惊蛰
  4.降娄:雨水春分
  5.大梁:谷雨清明
  6.实沈:立夏小满
  7.鹑首:芒种夏至
  8.鹑火:小暑大暑
  9.鹑尾:立秋处暑
  10.寿星:白露秋分
  11.大火:寒露霜降
  12.析木:立冬小雪
  太阳运行到某星次初点,就是前一个节气,如果运行中央,就是后一个节气
  这个对照表是《汉书》提到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有所不同。2000多年前的天象和现代不一样,《律历志》中提到了交某节气 时指太阳所在的星宿和度数,如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在今天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的冬至点在人马座。
  c. 节气的演变
  24节气是逐步完善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春秋分和夏冬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宵中,国为这两天昼夜 长短相等,《吕氏春秋》都叫日夜分。《尧典》把夏至叫日永,冬至叫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吕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 《左传僖公五年》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这里的分指春秋分,至指夏至夏冬,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吕氏春秋》里已经明确提到了立 春、立夏、立秋、立冬4个节气。到了《淮南子》就出现了和现代名称完全相同的24个节气了。

  三、 纪日法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形成“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调戏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
  古人纪日时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这种情况在甲骨文已经有了。有地支纪日比较后起,而且 大多限定在特定的日子。
  在一个月内的某行日子,在古代还有其它称谓,如每月的第一日叫“朔”,最后一天叫“晦”,所以《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初三叫� (fei3),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鲍照诗“三五二八日,千里与君同”,指的就是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既望,苏轼《前赤壁赋》说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对朔晦两天,古人常常既称干支又称朔晦。如《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左传襄公十八 年》“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其它日子只记干支。人们可以通月朔日的干支推算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例如前面提到的“五月辛丑,大叔出奔 共”,根据后人推定,“辛丑”这一天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有时候根据干支的顺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中的错误来。《春秋襄公二十八年》说:“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从甲寅到乙未共 42天,不可能在同一月内,因此这个记载肯定有错误。

  四、 记时法
  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所以古书上常常出现朝夕、旦暮、晨昏、昏旦并举。太阳正中时叫 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黄昏,黄昏以后是人 定。《孔雀东南飞》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就是对段时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上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相继的两个时段名称。昧旦是天将亮的时间,又叫“昧爽”。古书还常提到平旦,平 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的本意就是小时辰。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戌亥。和现代对照,夜半12点(24点)就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上午2点是丑时,4点是寅时,6点是卯时,以此类推。近代又把每个 时辰细分为初、正式成立。晚上11
  点(23点)是为子初,夜半12点为子正;上午1点为丑初,上午2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等分为24小时了。对照表如下: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五、记月法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便作为岁首的月份叫正(zheng1)月。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殊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 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
  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概念,就是把十二地支和一年的十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月份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 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由此周而复始。
  后世还有以天干配合着地支来纪月,这是后来的事。

  六、纪年法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 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根据天象纪 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世还有干支纪年法。下面分别叙述。
  a. 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次星次。假 如某年岁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运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纪为“岁在玄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左传》 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有“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事实上岁星并不是12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渐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情况叫 “超辰”
  b.太岁纪年法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十二次 十二辰
  1.星纪 丑
  2.玄枵 子
  3.诹訾 亥
  4.降娄 戌
  5.大梁 酉
  6.实沈 申
  7.鹑首 未
  8.鹑火 午
  9.鹑尾 巳
  10.寿星 辰
  11.大火 卯
  12.析木 寅
  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 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太岁是《汉书•天文志》的叫法,《史记•天官书》叫 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太阴。根据《汉书•天文志》记载的战国时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运行到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 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
  此外古人还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12个年份取了专门名称,如摄提格、单阏等,对应如下表:
  太岁年名 太岁位置 岁星位置
  摄提格 寅(析木) 星纪(丑)
  单阏 卯(大火) 玄枵(子)
  执徐 辰(寿星) 诹訾(亥)
  大荒落 巳(鹑尾) 降娄(戌)
  敦� 午(鹑火) 大梁(酉)
  协洽 未(鹑首) 实沈(申)
  �滩 申(实沈) 鹑首(未)
  作噩 酉(大梁) 鹑火(午)
  阉茂 戌(降娄) 鹑尾(巳)
  大渊献 亥(诹訾) 寿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奋若 丑(星纪) 析木(寅)
  单阏音chan2 yan1, 执徐音zhi2 chu2 �音zang1 �音tun1
  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是太岁年名里的摄提格,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 所以屈原正好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但要注意,这里的寅年不是干支纪年里的“寅”年,而是指太岁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法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外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组成六十个年名,以阏逢 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自西汉太初元年就开始使用了。
  《尔雅》记载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
  岁阳 十干
  阏逢 甲
  旃蒙 乙
  柔兆 丙
  强圉 丁
  著雍 戊
  屠维 己
  上章 庚
  重光 辛
  玄� 壬
  昭阳 癸
  旃音zhan1 �音yi4
  太岁与十二辰的对应如下:
  太岁年名 十二辰
  摄提格 寅
  单阏 卯
  执徐 辰
  大荒落 巳
  敦� 午
  协洽 未
  �滩 申
  作噩 酉
  阉茂 戌
  大渊献 亥
  困敦 子
  赤奋若 丑
  有时这些年名可用干支来表示,阏逢摄提格为甲寅年,旃蒙单阏为已卯年。创制这些名字是为了表示岁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 整走一个星次,所以就废而不用,而改用干支纪年了。但后人还有用这些古年名的,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已经失去了这些年名的本来意义了。如司 马光《资治通鉴》176卷《陈纪》十下注:“起阏蒙执徐,尽著雍�滩,凡五年”,这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
  c.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以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据说最早应用于西汉,到了东汉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干支纪年,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有 些史书记载西汉以前的干支纪年,是后人推算出来的。

  七、三正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所以又称“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 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常说的阴历正月)。周历比殷历早一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 同,四季也不同。下表是三历季节与月份的对应:
  月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周历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季节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冬
  殷历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季节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夏历 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季节 冬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了解三正是有必要的,先秦古籍里所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 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周历和夏月并用。
  《左传成公八年》记载“二月无冰”,史官把这一罕见的天象载入史册,很显然这个二月指的是周历二月即夏历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历二月,则已经 是“东风解冻”,用不着大书特书。又如《庄公七年》说“秋,大水,无麦苗”,这也是指周历,周历秋季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晚收的麦子和“五稼之 苗”有可能被大水“冲杀”,如果是夏历秋季,就不可解了。同样的理由《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秋阳是指夏历五六月的 炎日。同一史实,在《春秋》和《左传》所记月的时月常有出入,同属《左传》的记时也有差异。《春秋隐公六年》说“冬,宋人取长葛”,
  《左传》说“冬,宋人取长葛”; 《春秋父僖公五年》说“春,晋侯杀世子申生”,同一事件在《左传》被记在僖公四年十二月,这说明《左传》依据的史料有用夏历的。
  在战国秦汉之际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因“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以表 示受命于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月为正月(秦朝管正月叫“端月”), 不改正月为四月,春夏秋冬的搭配仍和夏正相同。汉初沿袭秦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杀灌夫,十二月晦 杀魏其,接着说“其春,武安侯病”司马迁不说“明春”而说其春,就是因为以十月为岁首,当年的春天在当年的十二月之后的缘故。
  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二千年间,除了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武则天和唐肃宗一度改 用周正外,一般都用的是夏正。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发空信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童言无忌》邮件组 发空信给 jrzl+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今日知录邮件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