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六, 3月 02, 2013

[G4G] 推]贺军:中国能够承受等待改革的成本吗?

推]贺军:中国能够承受等待改革的成本吗?

标签:中国 改革 安邦
阅读器

十八大之后,新一届党和政府是否大力推动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从十八大文件来看,强调了继续推动改革。从中央领导的讲话来看,也强调将继续推动改革和开放,改革甚至被视为中国未来发展潜力的来源--改革红利。 然而,改革究竟是停留在中央文件和领导人的口头上,还是作为执政的行动真正开始推行?目前我们还无从知晓。国内很多知识分子之所以高度关注问题,实际上也是在担心未来中国面临的许多重要改革难以推动,中国的...

十八大之后,新一届党和政府是否大力推动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从十八大文件来看,强调了继续推动改革。从中央领导的讲话来看,也强调将继续推动改革和开放,改革甚至被视为中国未来发展潜力的来源--"改革红利"。


  然而,改革究竟是停留在中央文件和领导人的口头上,还是作为执政的行动真正开始推行?目前我们还无从知晓。国内很多知识分子之所以高度关注问题,实际上也是在担心未来中国面临的许多重要改革难以推动,中国的发展会陷入一个僵局之中。


  观察公共舆论可以发现,对于中国的改革,国内经济学家现在普遍存在急迫而失望的情绪,德高望重的吴敬琏先生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八十多岁的吴敬琏先生近期不断谈中国需要政治改革,谈改革需要超脱的中央进行顶层设计,谈中国不要学"威权主义+强势政府"的新加坡,谈普世价值……反映出中国的知识界、经济学家对改革的担忧。众多问题云集在一起,大家发现如果不搞这三条--建立法治、推进民主和实现宪政,今后的中国很可能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最终只会越来越糟。


  不过,在安邦的智库学者看来,情绪归情绪,如果要将之付诸行动,恐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估计,从目前到中国推动深层改革的条件成熟,他个人估计起码也要5-10年以后再说了。然而,中国的问题在于这个时间,压力也在于这个时间。因为条件不成熟而推迟改革,那是中国内部的事,或者说是政府的事。但形势也许不等人。众多经济学家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形势的演变,尤其是对竞争的演变是心中有数的。陈功担心的是,到了改革条件具备的时候,中国的政治环境倒是成熟了,但到时改革所付出社会成本可能就会大增,人人付出的代价都很大。陈功认为,中国的压力就在于此,不宜冒进,但又时不我待,这是中国的真实情况,也是让人无奈的情况。


  安邦的智库学者前不久到南美国家考察,看到拉美经济与8年前相比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原来一片苍凉、颓败的贫民窟地区,现在都是成片的工厂。虽然这些工厂还有些显得粗陋、简单,不能与中国的现状相比,但拉美经济的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北美自由贸易区计划对拉美经济的影响很明显。不过在中国,有多少经济学家或者智库学者知道这些变化?知道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陈功强调,世界经济形势正在迅速地、悄悄地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不能再沉睡在"世界工厂"的美梦中,以为世界离开中国制造就不行了。实际上,巴西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有过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号称"巴西奇迹"。现在巴西、墨西哥等国正在崛起,而中国却陷于沉疴之中不能自拔,两相比较,令人感慨。等到我们取得共识真正想改的时候,恐怕为时已晚,平稳改革的机会已经逝去,到时候等待我们的可能就是"中国悲剧"的续集。


  从西方历史来看,政治从来都是勇者的游戏,需要大无畏的骑士精神。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偏偏缺乏这样的勇者和骑士。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搞厚黑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都没有好结果,在推进关键的改革时,总是两个人对成百上千的人,这就是中国社会历史的悲剧。西方社会在几次重大的改革关头都能冲过去,这不是偶然的,背后都有文化、宗教、思想、科学等在做支撑,起到了重大作用。


  回顾中国的改革历程,关键时候也是靠邓小平的勇气和智慧来推动中国的改革,对旧体制进行了突破。这再一次证明了政治上的改革从来都需要勇气。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中国面临诸多关键的改革,民主、法治和宪政,都是中国应该推进的改革,是中国人应该实现的梦想。我们的确需要时间来等待条件成熟,但我们也要自问:中国能否承担得起改革推迟带来的负担呢?(贺军)


引文作者:贺军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