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三, 4月 24, 2013

蓋茲會朴槿惠 手插口袋被罵翻


【雷驤.Pocket Watch】以畫像當底片,將城市風情片片拼湊、凝聚生活原味,生命風貌即在此刻現形!!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4/24 第291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蓋茲會朴槿惠 手插口袋被罵翻
國際要聞 蓋茲隨興…為什麼南韓人在意?
發現氙同位素 證實北韓2月核爆
恐攻頻傳/南韓國防部長 收到麵粉恐嚇信
恐攻頻傳/博士恐怖分子 想攻擊加國火車
恐攻頻傳/汽車炸彈 驚爆法駐利比亞使館
波士頓爆炸案/中國賓士車主 逃過兄弟槍口
波士頓爆炸案嫌犯病榻庭訊 恐面臨死刑
59歲漫步太空 俄羅斯人創紀錄
上廁所遇老虎 堪州婦女驚魂
老闆加我臉書…日人好困擾
東京物語/日寬鬆教改 圓周率剩下3

焦點新聞
蓋茲會朴槿惠 手插口袋被罵翻
編譯李京倫/法新社首爾二十三日電/聯合報
微軟創辦人蓋茲廿二日在南韓總統府青瓦台與南韓總統朴槿惠握手時,左手插在褲袋裡,不拘小節的作風讓部分南韓媒體譁然。廿三日南韓各大日報都在頭版大篇幅刊登蓋茲與朴槿惠相見歡的照片,有些報紙還凸顯蓋茲放在口袋裡的手部特寫鏡頭。

南韓中央日報的照片圖說寫著:「是文化差異,還是無禮舉動?」東亞日報也問:「無禮地握手?隨興地握手?」

南韓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社會等級分明,相當重視禮節,對於蔑視國家尊嚴的舉動特別敏感。

南韓總統府青瓦台對此事不予置評,但相關討論塞爆社群網路。

@msryu67在推特上說:「就算雙方有文化差異,他怎麼能在晉見國家領袖時把手放在口袋裡?」

有些新聞入口網站貼了蓋茲與其他世界級領袖握手的照片。

蓋茲二○○八年與朴槿惠的前任李明博會面時,也曾一手放在口袋裡,但二○○一年拜會時任南韓總統的金大中,卻伸出雙手握手。

東亞日報引述蓋茲的不具名南韓友人報導:「蓋茲隨興不拘禮節,就算是與國際組織領袖或政要見面,他都是這樣握手。」

一些南韓人也認為媒體對蓋茲的批評不合時宜。@itanomaly在推特上說:「拜託大家…不要覺得你們的儒家思想是全球通用準則。」

蓋茲是以他投資「泰拉能源」(TerraPower)董事長的身分造訪南韓,宣傳公司發展新一代核子反應爐的計畫。朴槿惠請蓋茲對南韓製造業升級的「創意經濟」計畫發表意見。

   
國際要聞
蓋茲隨興…為什麼南韓人在意?
編譯李京倫/報導/聯合報
微軟創辦人蓋茲一向相當隨興,經常可以見到他兩手放進褲袋走路,或一手放在褲袋一手和人握手的鏡頭。蓋茲恐怕作夢也想不到,他這個手插褲袋的習慣,會在南韓引發一場風暴。

南韓部分網友認為蓋茲只用單手握手相當失禮,不過也有人認為是文化差異造成。網站Kotaku指出,在南韓,與人握手時一手放在口袋內非常失禮,這麼做就是不尊重人。

美國廣播公司(ABC)指出,在亞洲,只有當對方是同年或比較年輕的好友時,才能單手握手。亞洲人覺得在正式場合用這種握法沒禮貌,是在輕蔑對方。

首爾零售商尹先生說,朴槿惠既是國家元首,也是一位女士,用單手握手不只違背韓國習俗,也有失國際禮節。英文「韓國時報」報導,一名網友說:「總統代表國家,蓋茲忽視韓國文化習俗,這很荒謬,他沒有理由不知道韓國文化。」另一名網友說:「入境隨俗,蓋茲應該順應韓國風俗。」

也有網友為蓋茲說話:「蓋茲不是韓國人,不能強迫西方人順應儒家文化。」

另有人認為,蓋茲的握手方式只是他個人習慣。蓋茲與其他國家元首如法國總統歐蘭德、法國前總統沙克吉、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握手,也是左手放入褲袋,法國和美國似乎沒人罵他不禮貌。

不過,南韓和美國專家都認為握手方式不重要。

釜山大學政治外交系副教授凱利說:「用單手握手在美國很平常,用韓國人的眼光判斷他並不公平。」

南韓市場研究機構「研究與研究」主任裴宗燦說:「重要的是蓋茲與朴槿惠會談時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發現氙同位素 證實北韓2月核爆
維也納23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國際核試爆條約組織(CTBTO)今天說,已偵測到可能是北韓2月核子試爆所產生的放射性惰性氣體。這可能是2月以來能證實北韓進行核試的首項證據。

但這次發現仍然無法釐清北韓核爆究竟是使用何種燃料,鈽元素或是鈾。

核試爆條約組織(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 Organization,CTBTO)發布聲明說,這是由日本觀測站發現,距離北韓試爆地點約1000公里。

聲明說:「偵測到氙惰性氣體的兩種放射性同位素氙131m和氙133,這提供了可靠資訊,顯示核子本質。」

   
恐攻頻傳/南韓國防部長 收到麵粉恐嚇信
編譯組/綜合報導/聯合報
南韓國防部官員表示,國防部廿三日上午十時十二分(台北時間九時十二分)收到寄給國防部長金寬鎮的包裹,包裹內有威脅處決金寬鎮的可疑文件以及成分不詳的白色粉末。經過檢驗,證實包裹內白色粉末是麵粉。

韓聯社報導,可疑包裹沒有註明寄信人,外面套有一層黃色袋子,包裹內以塑膠袋裝了相當於成人頭部大小的白色可疑粉末,化驗證實為麵粉。

十九日早上六時左右,位於首爾龍山區的南韓國防部園區前美食街內也發現寫有「(南韓國防部長官)金寬鎮不要再信口開河地胡說八道了,如果再敢挑釁北韓的最高尊嚴並叫囂戰爭,我們會以民族的名義將其處決」的四百九十四張傳單。

目前南韓情治當局正在追查傳單的散布者,並發現包裹內可疑文件和這批先前發現的傳單是同樣的字體和內容。

   
恐攻頻傳/博士恐怖分子 想攻擊加國火車
編譯李京倫/報導/聯合報

加拿大警方廿二日逮捕兩名計畫攻擊載客火車的恐怖分子,警方說,這是目前所知加拿大第一起由凱達組織指示的恐怖攻擊陰謀。本案廿三日開庭。

嫌犯分別是卅歲、來自突尼西亞的艾塞海爾,在加拿大攻讀生技博士,以及卅五歲、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傑色,兩人住在多倫多,但不是加拿大公民。

消息人士指嫌犯打算攻擊一列從紐約開往多倫多的載客列車,在列車經過尼加拉瀑布附近鐵橋時,讓列車出軌。美加官員指這個攻擊計畫和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沒有關聯。

警方說,艾塞海爾和傑色分別在蒙特婁和多倫多被捕,兩人接受伊朗凱達組織的「指示和指導」。但伊朗否認與這兩名嫌犯有關聯。

曾在美國中情局任職、目前在布魯金斯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的瑞德說,這次逮捕行動凸顯伊朗與恐怖組織之間的曖昧關係。至少從二○○一年起,凱達組織就已秘密存在於伊朗,但伊朗官方與凱達都未公開談及此事。

警方是在接獲穆斯林社區的線報後,才在去年八月開始調查這兩名嫌犯。加拿大警方召開記者會宣布逮捕恐怖嫌犯之前,特別邀請廿二名穆斯林社區領袖到總部聽取簡報,感謝他們協助破獲陰謀。加拿大律師漢達尼提醒民眾,穆斯林社區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如果不是他們提供消息,恐怖份子不會及時落網。

   
恐攻頻傳/汽車炸彈 驚爆法駐利比亞使館
編譯任中原/報導/聯合報

法國駐利比亞大使館當地時間廿三日上午七點十分(台灣時間下午一點十分)遭到汽車炸彈攻擊,造成兩名法國守衛受傷。

利比亞外交部長阿布都.阿濟茲已將爆炸案認定為「恐怖行動」,法國總統歐蘭德要求利比亞儘速找出肇事者並接受審判。

去年九月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市領事館也曾遭到激進分子攻擊。目前非洲馬利北部的伊斯蘭聖戰士團體受到法軍打擊,已威脅將攻擊法國設於全世界的機構作為報復。

首都的黎波里安全首長夏利夫指出,上午約七點十分時一輛停在使館前門外、載有炸藥的汽車發生爆炸。使館外牆已遭毀壞,內部建築物也多處受損。兩名使館守衛一重傷、一輕傷,附近一名女子也被炸傷。

法國總統歐蘭德指出,「法國期望利比亞當局保證對此一無可接受之事件,做徹底的調查,如此才能找出肇事者,並接受審判。」

歐蘭德指出,汽車炸彈事件並非只針對法國,而是針對「國際社會所有對抗恐怖行動的國家」。

法國外長法畢斯發表聲明指出,「利比亞相關單位將全力掌握此一可惡行為的完整狀況,並迅速找出肇事者」。法畢斯廿三日稍晚時便將飛往的黎波里處理此事。

法國當局正派遣十名憲兵到使館以強化安全措施,並研究遷館的可能性。

   
波士頓爆炸案/中國賓士車主 逃過兄弟槍口
編譯田思怡/報導/聯合報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波士頓爆炸案兩名嫌犯劫持的賓士休旅車車主,是一名廿歲出頭的中國籍男子,而正因為他不是美國人,嫌犯才沒殺他。

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提交法院的書面陳述,廿六歲的嫌犯塔默蘭.查納耶夫敲這名車主的車窗,用槍指著他強行上車。塔默蘭對他說:「你聽說了波士頓爆炸案嗎?是我幹的。」

陳述書說:「這名男子(塔默蘭)把彈匣拆下來給被害人(車主)看,裡面有一顆子彈,然後再裝回去。」

塔默蘭接著開車去接他弟弟佐哈,佐哈坐在後座,車主坐在前座駕駛旁的座位。車主交出身上的四十五美元現金、提款卡和密碼,塔默蘭開車去提款機領了八百美元。

這名車主告訴調查人員,這對兄弟告訴他,他不是美國人,不會殺他。

每日郵報根據法院文件和訪問兩家加油站的店員,拼湊出當晚的情況:這名車主趁佐哈下車去一家加油站買「紅牛」飲料,塔默蘭有點分心時,開車門逃到對街的加油站。塔默蘭發現車主逃跑後,敲加油站商店的窗戶,叫佐哈快走,別買了。佐哈把手上的東西放下就走。有報導說他們在超商偷東西,不是實情。

對街加油站店員是在埃及出生的阿默德,他受訪時說,嚇得發抖的車主衝進門大喊:「有人要槍殺我,他們有炸彈和槍。」他癱軟在地上,幾乎站不起來。他躲到櫃台後面,阿默德報警,大批警車在三分鐘內趕到。

   
波士頓爆炸案嫌犯病榻庭訊 恐面臨死刑
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聯合報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十九歲嫌犯佐哈.查納耶夫廿一日在醫院加護病房床上承認參與攻擊,廿二日他也在病床上正式被控告和首次出庭,罪名為使用和共謀使用大規模殺傷武器及惡意破壞財物,若罪名成立,將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紐約時報報導,頸部受槍傷的佐哈無法說話,大部分以點頭和搖頭來回答法官問話,只有在法官問他是否請得起律師時,說出了一個字「不」。

佐哈在廿一日早上甦醒,守在病房外、受過特殊訓練的聯邦調查局幹員在獲准不必告知他有緘默權的情況下訊問他。訊問以書寫方式進行。佐哈承認參與放炸彈,表示他和哥哥是單獨犯案,目的是抗議美國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據他所知沒有其他攻擊計畫,也沒有其他未引爆的炸彈。

CNN引述一名不具名官員的話說,佐哈供稱哥哥是爆炸案主導者。「佐哈說,他的哥哥要維護伊斯蘭教免於被攻擊。」這名官員說,這對兄弟檔符合「自我激進化的聖戰士」類別。另外兩名官員說,初步偵訊顯示兩兄弟是在宗教激進主義的驅使下犯案,顯然未參加伊斯蘭恐怖組織。

偵訊隔天,佐哈被控告,地方法官鮑勒在佐哈床邊進行庭訊,宣讀被告的權利,在場的還有兩名聯邦檢察官和三名聯邦公設辯護律師,將為他辯護。法官問他是否知道他享有緘默權時,他點頭。

鮑勒法官在庭訊結束時說:「被告首次出庭的結論是,我發現被告有警覺性、心智能力正常且清醒,他知道法律程序的本質。」

根據法律文件,佐哈的「頭、頸、雙腿和一隻手」都有槍傷。一名執法人員說,頸部的傷顯然是飲彈自盡造成的。

白宮發言人卡尼說,佐哈不會送交軍法審判,以軍法審判美國公民是違法的。

刑事訴狀的書面陳述揭露更多案情細節,包括詳述監視器拍到的畫面:「二號嫌犯」(佐哈)站在「論壇」餐廳附近,把背包放在地上,還用手機拍照。他接著用手機通話。「他講完電話幾秒後,他身旁的人群都朝第一次爆炸的東面看,顯然很困惑,只有二號嫌犯不為所動,從容地快步離開,且沒有拿背包,大約十秒後,他放背包的地方爆炸。」

根據書面陳述,兩名嫌犯搶奪一輛賓士休旅車逃逸時,從車窗扔出至少兩枚小型土製炸彈,兩人與警方槍戰現場找到兩枚未爆的土製炸彈和許多炸彈碎片,其中至少一枚是壓力鍋炸彈,壓力鍋的品牌與馬拉松爆炸現場的壓力鍋相同。

   
59歲漫步太空 俄羅斯人創紀錄
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老而彌堅!59歲的俄羅斯太空人上周五在國際太空站為出動任務更換零件,當他步出太空站時,成了史上在太空漫步年紀最年長的人,打破了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在1993年所創下的58歲紀錄。

俄羅斯太空人米諾葛拉多夫,上週五奉命步出國際太空站外,修理一處已故障的雷射反射稜鏡(Laser Retro-Reflector),最後不僅順利完成,已59歲的他,也因此創下史上年紀最長太空漫步的人類紀錄。當時他與夥伴,同樣來自俄羅斯的41歲太空人羅曼納寇,正在南太平洋上空422公里的國際太空站外執勤。

米諾葛拉多夫服役超過20年,老鳥的他過去有6次太空漫步任務紀錄,1997年第一次到太空出動任務,便是替當時遭撞擊的俄國和平號太空站,到太空進行維修工作。

國際太空站成立至今,已有167次太空漫步紀錄,而人類太空漫步年紀最老的紀錄過去是由NASA科學家馬斯格瑞夫在1993年創下,當時他負責維修哈伯太空望遠鏡時,年紀已58歲。

國際太空站由5個太空機構共同興建,1998年興建後,經費高達1千億美金(約台幣2.98兆元),自2000年開始,一直有太空人輪流在太空站服勤,國際太空站長約51公尺,寬約109公尺。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上廁所遇老虎 堪州婦女驚魂
美聯社堪薩斯州沙林納22日電/世界日報
堪薩斯州中部沙林納市(Salina)居民吉娜•克雷比爾第一次看馬戲團留下的回憶,不是小丑或表演,而是廁所中的老虎。

據沙林納新聞報報導,Isis Shrine馬戲團20日在沙林納演出時,一隻老虎在表演後短暫逃出,走進Bicentennial中心的廁所,該中心職員封鎖了該中心的大廳,和廁所的一個門。此時克雷比爾要上廁所,從另一個未封鎖的門進去,發現一隻老虎站在距她兩呎的地方。她說:「你絕不會想到進入廁所的門,並把門關上以後,看到一隻老虎向你走來。」

擔任社工的克雷比爾說,她並沒有驚叫或奔跑,因為她被訓練得冷靜,「回想起來,那是一個可怕的經歷,當時我只想我必需出去」。

該中心經理柏德說,這個廁所只有25呎長,「她一看見老虎,我確信她知道要調頭出去。整體來說,這是一個可怕和超寫實的時刻,我很慶幸沒有人受傷」。這隻老虎後來被抓住,送回牠的籠中。

克雷比爾說,她三歲的兒女對此事有不同的反應,她說:「我的女兒要知道老虎在上完廁所後有沒有洗手,這是她唯一關切的事,這顯示出兒童的想法,他們根本不知道有危險存在。」

   
老闆加我臉書…日人好困擾
東京記者雷光涵/二十三日電/聯合報
四月是日本入學及社會新鮮人開始上班的時期,採真實姓名制的社交網站「臉書」有強大蒐尋連結功能,很多日本人的頁面開始出現「好友邀請」,到底該加或不加?日本一民調公司一月分針對一千人調查,有五成二的人說,使用社交網站讓他們「覺得很煩」。

最煩的事情,是公私親疏不分的好友邀請。在東京工作的女律師說,她接到一則訊息「好久不見,請加我當朋友」。這個不太熟的前同事,怕對方發現自己不想理會,先按同意,一周後再偷偷把對方刪除。女律師說,「被刪除好友不會寄通知,對方朋友多的話,不會查覺」。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後,用臉書的日本人大增,至今有超過一千萬人使用。但朋友太多會遇到困擾。卅歲女性上班族說,有一次她在燒肉店「打卡」,立刻有不太熟的臉書朋友回應,「我剛好在附近,也想過去一起吃。」她只好回應,「已經吃完要走了」。

卅七歲的男性上班族是在「推特」發文後,被朋友轉貼,結果接到完全不認識的人的回應。

「日本線上諮詢協會」說,有個案例是廿歲上班族,對上司的好友邀請遲遲沒接受,被上司一直催。最後加了好友,卻覺得私生活曝光,他說,上司還會在休假日留言,他回得很痛苦。另有廿歲女性上班族說,每次有近況更新,男性上司立刻按讚,「我覺得被監視」。

日本軟體公司JustSystem指出,在美國臉書使用人不會對職場認識的人提出好友邀請,「在日本,朋友和職場無法區分。而且很多人不希望把職場的人際關係搞砸。」

   
東京物語/日寬鬆教改 圓周率剩下3
東京記者雷光涵/聯合報
日本教育最嚴重的一次「變形」,源自一九八○年的教育改革,叫「寬鬆教育」。教育當局要求學校捨棄填鴨式教育,講求多元化教學。其中,小學數學在「筆算」時,最多只教一位數乘以三位數,二位數乘二位數,小數點只教到小數點第一位,減輕學童負擔。

後來,「圓周率」成為日本教改第一個地雷。因小數點只計算到第一位,第一版的課綱要老師教孩子計算圓周率時,以「三」來計算,捨掉後面的小數點(一般以三點一四來概算)。多年後也證實,日本學生「學力低下」與寬鬆教育脫不了關係。

或許是寬鬆教育的「餘毒」,經濟能力好的家長讓孩子進名校附屬幼稚園「卡位」,電視劇演幼稚園娃兒上補習班,準備私立小學入學考試,也真有其事。進名門私小後,一路升到高中,更有機會在考試戰場勝出。

要是沒念到私校,便努力進入「偏差值」(學測平均分數)好的公立學校,然後從小學一年級上補習班。

據統計,日本第一名校東京大學的新生,超過三成是東京都內高中畢業(二○一三學年度是百分之卅五點八);若擴及到「關東地區」,數字更嚇人,新年度有百分之五十六點七的東大新鮮人來自關東。此外,家庭總收入超過九百五十萬日圓的人占五十一點八。

也就是說,能考上東大的人集中在都市,且多來自東京都內的私立學校。一名東大教育系副教授說,「他們從中學開始,都和同一批人在一起。」這些考試機器的思考模式相近,和企業的需求恐有落差。

於是兩所頂尖大學東京大學與京都大學,二○一六年將增加「推薦入學」和「特色招生」的新入學管道。不過其他大學認為,高中和補習班會針對這些改變推出對應課程,和台灣一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培養孩子的道德觀
到底要給孩子一套怎樣的道德規範,才能讓他們明是非、知善惡?我們提供父母培養孩子是非道德觀的4 個Tips,希望孩子能在正確的教養策略下成長,長大後擁有好品格。

訂閱【好心肝.好健康】,智慧養生再抽 4G 隨身碟!
國人愛保肝,卻往往保錯肝!想要吸收最正確的保肝之道、健康訊息,立即訂閱【好心肝.好健康】,還有機會獲得 Angry bird 4G 隨身碟,共有 30 個獲獎名額!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