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二, 4月 23, 2013

【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瑪格麗特柴契爾:自由鬥士


【雷驤.Pocket Watch】以畫像當底片,將城市風情片片拼湊、凝聚生活原味,生命風貌即在此刻現形!!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4/23 第8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台灣英文雜誌社

外文雜誌網電子報-經濟學人專欄-瑪格麗特柴契爾:自由鬥士

本週【外文雜誌網電子報】《THE ECONOMIST》瑪格麗特柴契爾:自由鬥士:柴契爾取得了不可磨滅的成就。她喜歡把自己的政策稱之為「棘輪效應」,即國家的權力太多,就要面臨失敗。她也曾對保守黨說:「你可以走回頭路,但我不會。」...

 

TOP
 
 
期別:APR22/2013
• 「美國製造」再現
• PC產業已達巔峰
 

「美國製造」再現

美國過去這幾年從經濟衰退中爬出來的過程,製造業成長勝過其他先進國家,三年來創造了大約五十萬個工作,是十多年來首度出現工廠就業機會不減反增的現象...

美國經濟繼續在掙扎,三月疲弱的就業報告(只增加88000個工作)短暫讓股市陷入緊張,不過,後退一步會看到一個亮點,或許是矽谷興起以來最棒的經濟消息:「美國製造」再現。從經濟衰退中爬出來的過程中,美國的製造業成長勝過其他先進國家,3年來創造了大約50萬個工作,是10多年來首度出現工廠就業機會不減反增的現象。從匹茲堡附近的ExOne 3D製造廠,一直到道氏化學廠(Dow Chemical)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州擴大乙烯與丙烯的製造(創造35000個工作),美國勞工忙著製造全世界客戶都想買的產品,破除美國製造業必然會走下坡的說法。

光是過去幾個月就出現一些驚喜的反轉現象。蘋果在中國的工廠幾乎都是城市規模,現在決定要在美國組裝旗下一個麥金塔電腦系列;向來到全球各地尋找最低價商品的Walmart,也說未來10年將提高對美國供應商的採購達500億美元,以此來節省成本;空中巴士(Airbus)將在阿拉巴馬州建造JetBlue的新型噴射機。

有些經濟學家認為,這些現象只是商業循環的自然現象,並不是製造業出現持續性的復甦。不過,我認為這三年出現的好轉現象並非曇花一現,而是全球經濟重新整理之後的結果。由於可從頁岩提煉石油與天然氣,美國工廠越來越能夠取得便宜的能源,而美國以外的公司卻恰恰相反:全世界的高油價導致船運與飛機運輸的燃料成本上升,也就是說,從中國廉價勞力中節省到的錢,會在商品運送到千里遠處的同時蒸發掉。此外,從中國到印度的低價工廠都在要求提高薪資,而美國本土的公司過去10年已從工會取得巨大讓步。突然之間,外包看來並不划算。北美經濟學家Paul Ashworth進一步解釋:「外包的榮景的確大致要結束了。」

如今的美國工廠已經不再是祖父輩那種一天工作8小時的吵雜環境,藍色工作服和便當盒已經不流行,電腦技能和專業訓練才當道,因為新型態的「美國製造」經濟是以尖端技術為核心。美國公司的重點是要開發出領先全球競爭者的製造,再用來更有效率地製造產品。這些未來工廠的機器多、勞工少,勞工必須具備操作機器的能力。很多新的製造業工作要求至少要有技術方面學位,門檻只會越來越高:有些專家認為,再過不久老闆們就會要求要有大學畢業的學歷。

【本文譯自《TIME》APR22/2013,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TOP
.............................................................................................................................................................................................................

PC產業已達巔峰

PC產業,對不起,看來你已經把PC做到極致了...

研究機構IDC公布了最新的PC銷售數字,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慘!多慘?2012年第一季的全球PC出貨量下滑了13.9%,不僅比IDC原本就不看好的預估更慘,更是一九九四年以來最大的跌幅。

很容易就把這些壞消息怪到Windows 8頭上,不過IDC表示,蘋果的麥金塔電腦出貨也減少,所以是整個個人電腦產業同受低迷之苦,並非某個作業系統獨有的情況。

消費者不買PC或麥金塔電腦,是因為把錢花在iPad等其他平板電腦嗎?或許是。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12月,iPad推出的前夕,IDC才剛預估2013年的PC銷售將會成長兩位數。

我不禁思考,PC市場第一次出現已經走到最高點的跡象是在2007年初,當時Windows 8、iPad或甚至iPhone都還沒問世。當時微軟推出Windows Vista,廣大消費者與公司行號的反應是:「不了,謝謝,我們已經很滿意現有的Windows XP。」甚至到了今天,XP都已經推出十幾年了,微軟還在努力說服PC使用者:2001年上市的XP作業系統還不夠完美。

不只是人們頑固地拒絕承認新版Windows比舊版好,早在1990年代與本世紀初,PC的硬體就越來越好,如今,即使是用了四、五年的PC,其運算速度、記憶體、硬碟空間都可能還超過所需,而PC產業又無法推出令人難以抗拒的新功能。

我自己很喜歡超薄筆電(ultrabook),不過超薄筆電之所以無法重振PC產業,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把重點放在減少功能,而不是增加新功能──他們的螢幕更小、儲存空間更少、插槽更少、少了DVD。這對一般的PC消費者並不具吸引力,因為他們已經習慣預期下一代電腦會提供更實質的新功能,而不是有品味的極簡概念。

整體來說,消費者腦袋是很清楚的。電腦有重大改進時,整個產業的市場才會成長,要是消費者沒有看到電腦有何改進,市場就停滯或萎縮...
【本文譯自《TIME》APR22/2013,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TOP
 
 
期別: APR13-19/2013
• 瑪格麗特柴契爾:自由鬥士
• 男性的腹肌魅力極好
 

瑪格麗特柴契爾:自由鬥士

柴契爾取得了不可磨滅的成就。她喜歡把自己的政策稱之為「棘輪效應」,即國家的權力太多,就要面臨失敗。她也曾對保守黨說:你可以走回頭路,但我不會。...

和平時期以改變世界為己任的政治家為數寥寥。瑪格麗特柴契爾就是這樣一個人。她不僅改造了她自己的保守黨,還改變了整個英國政壇。她對私有化的熱情引發了全球革命,她對抗暴政的意志加速了蘇聯滅亡。溫斯頓邱吉爾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他從來沒有創造一個「主義」。

柴契爾主義的本質是反抗現狀,爭取自由──這很奇怪,因為她是嚴謹而且努力向上的人,但在某些方面她又體現了保守主義的某些特徵。她認為只有個人獲得自由,國家才能強盛。讓個人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國家的微觀管理盡量提供自由,這是她為之奮鬥的主題。

英國在她與左派(特別是礦工)一起奮鬥,這讓她得到了「藍髮博阿迪西亞」(blue-rinse Boadicea)的封號。但是,她也同樣樂於抨擊右派,她還把保守黨內的「溫和派」晾在一旁,並且向保守派大本營灌輸她的保守觀點。許多最簡鍊的抨擊是針對她自己陣營中的人,當失業率超過兩百萬人時,她對保守黨說:「你可以走回頭路,但我不會。」

但悖論無處不在。作為一個真正的保守黨人,她卻使保守黨於任內游離於主流社會之外。保守黨不再是一個全國性的政黨,其勢力範圍已經退縮到英國南部和城市郊區,同時還差點失去蘇格蘭、威爾士和北部城鎮地區。布萊爾從柴契爾革命所獲得的,比梅傑(柴契爾的繼任者)還要多。工會勢力遭到削弱,左派失去信任,他得以重塑自己的政黨,並在英格蘭中部將其理念成功推出。1997年,他在議會贏得多數,迎來13年的工黨統治。

然而,柴契爾也取得了不可磨滅的成就。她喜歡把自己的政策稱之為「棘輪效應」,即國家的權力太多,就要面臨失敗。除了在2007至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政府曾短暫地採取了一些緊急措施之外,國家對工業企業再也沒有實行過收歸國有的政策。多虧了柴契爾,英國政治的重心急遽右移。1990年愛的新工黨曾總結說,他們只有採納柴契爾主義的新理念,才能將工黨從廢墟中拯救出來。布萊爾也曾這樣說道:「我們認為,經濟活動最好留給私營部門」無論是布萊爾還是他的繼任者,都不再夢想著回到國有化和不受束縛的工會權力的時代。...

【本文譯自《THE ECONOMIST》APR13-19/2013,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TOP
.............................................................................................................................................................................................................

男性的腹肌魅力極好

男女對異性抱有的期望都不切實際,但女性更甚...

一直以來,男人們總在想:女人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男人。有人帶著會看到「洗衣板般的腹肌」的心態,仔細閱讀男性雜誌尋求幫助,而更具科學精神的人則會希望從實驗數據中尋找答案。由布萊恩莫茲帶領的研究小組(當時隸屬於澳洲國立大學)發現了最新證據。他們選取了105名國內異性戀女性,向她們展示了一組男性身體的數位合成相片,其中身高、肩腰比例和疲軟狀態下的陰莖大小這三個身體特徵各部相同,並讓她們以性伴侶的角度去評價這些異性。

莫茲及其小組剛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他們的研究結果。結果讓那些對自己陰莖沒有自信的男性感到慶幸:儘管女性的確會認為陰莖更大更有吸引力,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是要同時擁有寬肩和窄腰,單單這點就佔到了所有具有魅力特徵中的四分之三。

結果還發現,男性魅力也許與身高沒多大關係。莫茲博士覺得這十分奇怪,因為其他研究發現,高個子能帶來一系列好處,比如薪水會更高,活得也會更長。「愈大愈好」的效應也遵循收益遞減定律:無論身高、肩寬還是陰莖長度,每多一公分,那這一公分的重要性都會遞減。

然而,即便在研究者所合成的數位相片中,擁有最高身高、最寬肩膀和最英俊臉龐的健壯男性,也算步上完美。研究者說,「最優值似乎在測試範圍外,這三項身體特徵的最大值都會因總體均值而產生兩項以上的標準誤差」,這也就是說,在女性現實世界遇到的所有男性中,身材比例能如她們所願的不超過2.5%。這三方面都很完美的男性算是鳳毛麟角。

該研究並非沒有瑕疵。參加測試的女性並不會把數位相片誤認為是真人。現實世界中,其他因為可能比研究者所衡量的身材偏好這個因素更為重要,比如社會地位。而且如果所選男性僅來自一個國家,那就很難把後天成長的影響和自然環境的影響區分開。比如,觀點普遍認為,現代人(和西方人)會對窈窕女子有明顯偏好。相比現代的情色書籍,十九世紀初的則更著重描述擁有曲線美的女性。女性喜歡什麼樣的男性,也許正會因他們成長中所經歷的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而且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所有女性都比男性更難取悅,這是經驗之談。進化論很好地解釋了這一點。即便在分擔子女撫養責任方面,人類在所有動物中算是做得比較公平的了,但是生小孩卻需要女性付出更多──畢竟要忍受九個月懷胎之苦和餵奶的是女性。因此女性覺得更應該把自己十分有限的生殖資源獻給最具吸引力的男性,這樣生的孩子她們也才最想要撫養...
【本文譯自《THE ECONOMIST》APR13-19/2013,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TOP
 
 
期別:APR15-21/2013
• 員工至上
• 頭號歐元懷疑者
 

員工至上

如何創建一個員工永遠都不想離開的工作環境...

首先就是要傾聽員工的需要。我們發現,員工有各式各樣的需要。光是工作方式就有許多種:團隊合作模式,個人進行模式;而員工也有各種各樣的:有的人內向,有的人外向等等。我們還創造許多不同的場所,這樣員工才會有最高的生產力:從正式和非正式的會議室,到可以伸展身體或做瑜伽或健身的開放空間。做到這一點的一個竅門,是根據規模、光線和情緒的多樣性來設計空見。要做到這一點很難,這些空間看起來像是我們憑空想出來的瘋狂空間,但又具有相當科學的依據。

我們會向使用這些空間的人收集訊息,瞭解哪些設計有效,哪些設計不受歡迎,我們還做使用心得調查、問各種問題,而且還非常仔細傾聽。當我們設計一個空間時,我們通常會提供一些解決方案,讓人們可以作出反應。然後我們回到繪圖板上,把選項減少到兩或三個,最後選擇其中一個。接下來,我們定義心情、照明和家具等方面。然後,我們付諸行動把這個空間建構出來,希望大家都能開心地使用這個空間。

在取得來自員工的這些訊息的情況下,基本上就等於是員工自己設計自己想使用的空間。我們在最初期所提供的一個很受歡迎的設施,就是一個微型廚房。這個地方的效果相當驚人而且充滿活力,許多人在每天開始工作之前,先在這裡彼此建立關係。現在,我們的微型廚房還充當了圖書館、微型廚房和遊戲室。此外,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幾年前,我們推出了坐站兩用書桌,現在這種書桌被廣泛使用,改變了員工每天的工作環境,還提供給他們工作的靈活性,讓他們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工作...

【本文譯自《Bloomberg Businessweek》APR15-21/2013,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TOP
.............................................................................................................................................................................................................

頭號歐元懷疑者

柴契爾夫人:英國頭號歐元懷疑者...

英國首相柯麥隆(David Cameron)將柴契爾夫人(4月8號辭世,高齡87)譽為英國承平時期最偉大的領袖。柴契爾夫人當之無愧。1979年上任的她,將受困於好戰工會與垂死公部門的英國經濟改頭換面。她向有組織的勞工與國營企業宣戰,並且獲勝。後來執政的工黨政府幾乎不脫她所樹立的經濟傳承,證明她是成功的。在國內政策方面,柴契爾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許多重大爭議。

然而,她的歐洲政策可就不是這樣了。同樣的,她也宣戰,這回是向那些想把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變成歐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的人宣戰,也向她自己保守黨內容易被愚弄的人宣戰。就政治而言,她在這場戰役中賠上了生命,不過,這場英國在歐洲的定位之爭並沒有解決,至今仍像以往一樣爭論激烈。

1990年,柴契爾被逐出唐寧街十號的首相官邸,不是被選民逐出,而是被她自己的黨內同志,而把她過去的盟友團結起來反對她的,就是歐洲。柴契爾心不甘情不願地答應經濟大臣們的要求,同意英國加入歐洲匯率機制(European Exchange Rate Mechanism),也就是單一貨幣的前身,不過她拒絕再做退讓。

從羅馬一項歐洲共同體會議中歸來後,她在國會發表演說,抨擊歐盟執行委員會想建構一個政治整合歐洲的計畫。她說:「不行,不行,不行。」副首相Geoffrey Howe決定請辭,在此之前,Howe一直對柴契爾忠心耿耿,言詞無趣的他竟然發表一篇激勵人心的辭職聲明,打破了柴契爾仍手握大權的假象,也點燃叛變,導致柴契爾下台。

將近25年後,英國仍然在跟一個問題奮戰:柴契爾對歐盟的看法是對的嗎?整體來看,歷史是站在柴契爾這一方,而不是她的對手那一方。要是英國有誰後悔沒加入歐元,他們也都不敢吭聲。歐盟一再拙於應付其經濟危機(看看最近塞浦路斯的崩盤就知道),似乎證實了柴契爾的看法...
【本文譯自《Bloomberg Businessweek》APR15-21/2013,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TOP
 
 

FORBES MAR/2013
封面故事:柳井正的Uniqlo霸業
封面人物:Deep Kalra

創辦了MakeMyTrip網站規劃線上旅遊,雖然是在印度新德里上市,開啟了線上服務的契機但一路走來卻是顛簸。
日本50位富豪,也因為「安倍經濟學」要振興日本經濟,除了要力促日圓貶值,刺激日本出口成長外,自從2008年後的經濟景象改變後,富豪排行稍有改變,柳井正的Uniqlo霸業。因日幣跌幅甚大而加速商品出口更達到比去年同期多46%的成長 ...
..................................................................................................................................................................................................................
 

FORTUNE APR29/ 2013
封面故事︰Facebook執行長─馬克祖克柏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今天推出「家」軟體,讓臉書成為Android智慧型手機主畫面及核心。 透過臉書的新「應用程式家族」,各種Android裝置使用者能在主畫面瀏覽、操作動態消息和訊息...
 
TOP
 

國家地理125年來的偉大探險

125年的漫長時間中,探險家們深入無人洞穴、進入酷寒極地、登上高峰、飛向宇宙,拓展了人們對於地球的偉大知識,發現了珍貴的物種與揭發歷史真相。現在訂閱國家地理雜誌一年(12期)再送一年期!只要2400(下殺5折)!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