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一, 6月 24, 2013

[G4G] 杨连宁:闹钱荒是由于我国跌入了“斯蒂格利茨怪圈”

杨连宁:闹钱荒是由于我国跌入了“斯蒂格利茨怪圈”

阅读器

杨连宁:闹钱荒是由于我国跌入了斯蒂格利茨怪圈

   ——参阅《大避险:预警未来中国经济的44个谜底》(九州出版社201212月版)

           《谁都逃不掉的中国经济大泡沫》(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10月版)

斯蒂格利茨怪圈是指:创汇企业的贸易盈余,也即企业辛苦挣来的美元,被政府征购为满盆满钵的外汇储备。而无处可花的美元,又被政府转变成债权,借回给美国。与此大笔借钱给美国的同时,国内缺钱又缺得嗷嗷叫——政府貌似成了两头通吃的赢家,其实满盘皆输——超常的美元债权背后,是政府的印钱购汇和货币超发。而货币超发又成为国内泡沫与通胀的源头,造成了过度借贷、过度负债、过度投资、过度出口、过度开发、过度建设等更多失衡。这其中最大的失衡,是出口的商品实物惠及了美国人,赚回的美元又借回给了美国人花。留在国内的,只剩下超发的纸币和飙涨的房价、物价,谁赢了?

因而,诺奖得主克鲁格曼认为,中国这个逻辑悖反的做法是史无前例的,是不能接受的:这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新兴的经济体把很多自己存的钱输出到国外去,而且没有利息,以零利率借给外国用,这是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这是对于中国资源的浪费,没有很好的利用,尽管中国外汇储备这么大,有了伟大成就,但中国还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国家,钱应该留着自己用。从整个世界经济的角度说,这也是不能接受的。”(克鲁格曼语)

众所周知,“真正增加一国财富的,不是名义价值,更不是纸币,而是低廉充裕的商品产出。”(斯密语)GDP原本表示一国土地、劳动、资本的年产出,在我国却发生了变异,变为货币供应量带动的货币交易值。为什么会发生变异?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经济是靠信用透支,靠印票子崛起的。

你原以为政府库银充足,作为闲钱的外汇储备才放债放出了国门的。你以为政府钱富余了才会放债,不料想外汇储备是靠印票子征购的,因而外储其实全是负债——实质是借来本国老百姓的钱去给美国人花的!你更想不到,我国政府右手大笔放债,左手却欠着更大笔的债。确切地说,是左手对外大笔放了债,右手却对内欠着更大笔的债。更准确地说,是中央政府库银溢出,闲钱放债,债权稳握;而地方政府则库银亏欠,负债累累,债台高筑。

两笔账目是明摆着的——中央政府的外汇储备一时排不上用场,对外放债获取了巨额债权;而地方政府缺钱缺得嗷嗷叫,对内大举借贷。看上去财大气粗不差钱的地方政府,的确负债累累、债台高筑。不信,你查一查地方政府的债务率、负债率、偿债率看一看,几乎越往基层,越是告借无度,举债无数,偿债无望,违约无数的,乡镇一级政府最严重。据匡算,地方的政府性债务大约不低于14万亿元,其中43%的债务将在今明两年内集中到期。加上中央政府国债余额6万多亿元,乡镇显性债务3800多亿元等,各级政府的直接债务余额接近20万亿元。如果再加上各项隐性债务,债务余额将超过30万亿啦。

30万亿人民币折合4.7万亿美元,超过了我国的外汇储备,比借给美国的2万亿美元的两倍还多。问题来了:中央政府放出2万亿美元的库存溢出,借给美国人去花了,而地方政府却入不敷出,欠下两倍于2万亿美元的债务。面对这两笔账,你一时找不着北了:政府到底是缺钱还是不缺钱?换言之,作为世界最大债权国、最大贸易顺差国与最大外汇储备国的政府,到底是库银充足呢,还是囊中羞涩?

政府右手握有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左手却欠着4.7万亿美元的对内债务。你质疑政府到底缺不缺钱,为什么又借又贷?你的质疑其实是两个担忧,一是担忧政府变成公司了,二是担忧大借大贷能否履约偿还。其实,你这是皇上不急太监急:我国政府的性质是无限责任,负赢不负亏,全靠纳税人买单的:“比起对资产价格的高估,信用的过剩供应才是制造泡沫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地球上还没有一个地方的信用过剩供应程度能赶得上中国。”(查诺斯语)

地方政府“平台”债务的43%这两年已到期啦——随着这些巨额债务的借新还旧、展期、滚转、倒账、重组与债转股的处理,你提到嗓子眼的担心也可以放下来啦。周其仁早就看出‘债多不愁’是很正常的:不但举债人不愁,连债权人也不愁。谁也不愁的事情,负债率高企,有什么奇怪的吗?”债多不愁的答案,周其仁认为“要到央行负债的经济性质里去寻找。”

而你一旦去寻找,找出的答案无非就向印钞机借钱,向全国人民借钱,也无非就是债务被转嫁给全民——大发劣币,在全民头上大抽通胀税。“通货膨胀是由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造成的,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哈耶克语)在中国,“通货膨胀被用于形成和扩张国家资本,”(刘易斯语)“加印纸币,制造通胀,就是偷钱,就是偷老百姓的钱!”(许小年语)不是明摆着的吗?

政府靠向全国人民借钱、靠盘剥老百姓财大气粗起来——政府人前显贵了,老百姓却人后受罪了——你看,这不是中国崛起的谜底吗?这不是国富民穷的谜底吗?

(人民币20年超过美元200年的发钞量,为什么还闹钱荒?国内工资总额还不抵灰色收入的1/2,钱都跑哪儿去了?请参阅杨连宁警世新作《大避险:预警未来中国经济44个谜底》九州出版社201212月版/当当网五折购书地址:

http://category.dangdang.com/all/?category_path=01.25.09.00.00.00&page_index=2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