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二, 12月 31, 2013

[G4G] BWCHINESE中文网 李嘉诚资产腾挪背后的传承逻辑

李嘉诚资产腾挪背后的传承逻辑

   默认面看,李嘉诚的资产大腾挪只是出于高卖低买的商业政策。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长和系”掌舵者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
作者: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 东方视点 2013-12-30 星期一

2013年11月下旬,短短一周时间,李嘉诚两度出售香港楼产,最近几个月以来,自拟出售百佳超市的新闻不胫而走之后,“长和系”抛售中国内地和香港资产的新闻频频曝光:减持长园集团、出售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和广州西城都荟广场、计划拆分港灯和屈臣氏上市……大洋彼岸,“长和系”却在过去三年间对负债累累的欧洲投资了100余亿美元,英国媒体更称,李氏家族“几乎买下了英国”。这一系列资产大腾挪引起众说纷纭,“脱亚入欧”、“弃港投欧”等言论纷繁入耳。

大多数媒体分析,李嘉诚的资产大挪移是由宏观经济因素驱使的。欧洲经过债务危机后,资产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而内地与香港地区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价格在市场需求与政府调控的博弈之下是否继续上涨是未知数。因此李嘉诚减持价格高估的资产,转投价格较低的欧洲资产,这也符合他一贯的商业政策。

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因素只是李嘉诚“脱亚入欧”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长和系”因李嘉诚面临退休,过去由其关系、声誉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即将减弱,因此“长和系”的版图从中国香港及内地等依赖政商关系、人脉网络的市场迁移到凭借法制保障商业交易的欧美发达市场,而在这些海外市场中李氏家族第二代也能凭借过去长期淬炼的专业优势继续将家业发扬光大。

李嘉诚的特殊资产造就“长和系”

1950年,李嘉诚在香港筲箕湾创立长江塑胶厂,依赖塑胶花赚得人生第一桶金,自此走上叱咤风云的创业道路。如今,“长和系”的业务已遍布全球,而李嘉诚也从“塑胶花大王”成为了亚洲首富。

李嘉诚的成功主要在于卓越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的投资眼光。他懂得审时度势,在最有利的情况下达成交易,并深谙经营之道:通过长期投资耐心等待可观回报,通过业务多元化来分散风险,凭借多维度的资金运作来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除此之外,李嘉诚为人称道的是他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以此构建的政商关系网。李嘉诚的人际交往能力,早在创业初期与其关键的商业伙伴—汇丰银行1977-1986年的执行主席沈弼(Sandberg)的交流中就已显现。

一位认识李嘉诚的华人企业家表示,李嘉诚很懂得和沈弼交朋友:“沈弼是苏格兰人,小气、贪财、固执、寡言,朋友不多,与他交往很难,话说重了容易得罪他,说轻了他又觉得你在拍马屁没诚意,只能实事求是,再加一点小幽默”;“多年来,他有一帮忠心耿耿的商业伙伴,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上,建立一段长期而稳固的友谊,太难,但他做到了。”

李嘉诚凭人际交往能力构建的政商关系使其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他在国际上拥有诸多头衔。在中国内地李嘉诚也备受重视。

在香港地区,他曾获委任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2年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上任前,香港立法局9名非官方议员中,有6名是李嘉诚私人“幕僚”,获聘为长实集团的董事。

李嘉诚与汇丰银行关系密切,曾任汇丰控股董事会非执行副主席达7年之久。这些人脉为李嘉诚带来诸多商业上的便利。

在李嘉诚的商业帝国版图扩张中,商业智慧和政商关系缺一不可:他凭借前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而后者则可帮助他执行这些判断和选择。这两者,是李嘉诚赖以成功的特殊资产。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