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中國離金融風暴有多近?
【梁京:中國離金融風暴有多近?】年初以来,中國金融界的业內人士越来越焦慮不安,因爲有更多迹象迫使他們不得不相信,中國爆發一場空前的金融危機 不僅不可避免,而且有可能已經近在眼前。這種悲觀情緒的蔓延雖然聲息不大,却可以從"唱衰中國"的分析家們日益兴奮和自信的情緒折射出来。
從 春節前到元宵,在多數人忙于過節的這三周中,金融分析家牛刀一連發表八篇博文,開始了他所谓的"見證2014中國金融風暴实录"的系列写作。從中不難看 到,作者的情緒就像一個被狡猾的獵物多次逃脫的獵手,终于看到了獵物陷入無處可逃的絕境,于是情不自禁地大喊:"看你再往哪裏跑?"
這一次牛刀對金融風暴必將到来信心倍增的重要原因,就是決策当局正在使用超乎寻常的手段来推遲金融危機。牛刀認爲,這既说明当局实際上認同了危機不可避免的邏輯,也说明危機的爆發已經爲时不远,因爲這些超乎常規的手段難以爲繼。
超 常手段之一,就是繼續超發貨幣,春節前的逆回購規模高達4050億人民幣,但利息不降反升,说明錢荒的缺口太大,超發貨幣達不到預期效果。超常手段之二, 就是動用大筆外彙購買黃金,阻止美元升值,從而遲滞资金回流美國,推遲中國金融危機爆發。超常手段之三,就是实際上用納税人的錢来兌付理財産品的投资者, 避免違约。牛刀認爲,這會導致投资機構紛紛抛棄高風險的企业債,引爆金融危機。
当然,牛刀最根本的邏輯就是,中國不公平、不道德的經濟模式已經搞不下去,到了要現原形的时刻。筆者同意,不公平、不道德的體制總有一天混不下去,但用這個邏輯来判斷危機的爆發时刻並不靠譜。因爲我們知道,不公平的秩序完全可能拖很長时間。
值 得注意的是,一貫不輕易唱衰中國經濟的叶檀這一次似乎站在了牛刀一邊。但她分析的角度不同。叶檀並不認爲房價泡沫是中國金融的主要風險,因爲她認爲房價總 水平的泡沫並不算严重,盡管有些地區的房價确实過高。叶檀認爲真正的風險来自對住房産业能力的過度投资,挤压了有前途的实體經濟。更严重的问題是,中國舉 國上下都在玩高利貸。金融體系的危機主要来自這種"高息吸血"的金融游戏。
叶檀写道:"打個比方,決策者实行稳健的貨幣政策,希望經濟 轉型,资金流向新型高效企业,但下面有數根大水管分流,本来就減少的水量被扭曲到了大項目、大工程、大國企中,其他地方更饑渴。吸血金融模式是不正常的, 如果低效企业不能退出,存貨不能出清,吸血模式難以持久。俄羅斯高收益市場只維持了十個月,崩盤了。重新洗牌、重新定價,势不可免。"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295-64984.shtml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295-65074.shtml
筆 者認爲,就中國金融系统的短期風險而言,叶檀的判斷比牛刀更准确。更重要的是,当權者對牛刀看到的问題有一定應對之策。即將出任中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的馬 駿,對2014年中國經濟的樂觀令人難以置信。馬駿認爲,2014年中國經濟不但不會減速,而且會增速,GDP年增長率可望達到8.6%。
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4-02-14/113914278.html
馬 駿的表態顯然有很大政治因素,意在反擊目前對2014中國經濟压倒性的悲觀調子。不過,馬駿的信心並非完全没有依據。關鍵因素是,馬駿相信中國政府找到了 控制經濟的有效辦法,就是擴大地方舉債,同时加强管理。這個路數反映了這樣一個現实,那就是中國經濟最重要的主體其实並非企业,而是地方政府。因此,只要 能保證地方政府融资,限制他們亂来,就能稳住中國經濟,即使投资效率不高。
過去二十年的經驗表明,中國的地方政府不會對未来負責,中央 政府也不能對未来負責,上下一致的利益就是度過眼前難關。這也是当代國家程度不同的普遍傾向,只不過中國政府更加不受约束。中國政府現在靠徵地蓋房子保增 長,民主國家則多發福利換選票,两種浪費的後果都要由後代来買單。
筆者認爲,牛刀可能低估了中國體制犧牲後代利益来稳定当前的能力,不 過,這不等于中國金融風暴没有近期爆發的可能。最大危險,就是当局严重低估了已經泛濫成災的高息吸血金融,這個游戏內外勾結,已經高度國際化。如果说依赖 高投资是癌症,尚可以拖一段时間,持續的內出血就另当別論了。所以,2014年的中國經濟不會如馬駿預言的那么好,而是确有發生金融風暴的可能。http://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14/02/blog-post_715.html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