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发改委内部文件:引导雾霾"正能量"报道
中国内陆"图话"网及多位网友今日曝光一份疑似"发改委内部文件",其中谈及如何引导雾霾舆论。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官方的惯性作法。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5日,推特网友"半月板"、"缤纷岁月" 及中国内陆以图片形式报道新闻的网站"图话网"等,上传了一张被称为是"发改委内部文件"的图片,该图片显示内容为如何引导雾霾舆论,称:"我们应该进一 步加强对国内媒体的指导和网上舆情的监控,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风清气正",防止有关雾霾的极端消极言论和负面情绪传播蔓延,从而间接影响美国等外国媒 体的报道倾向。此外,可考虑利用网络大V的知名度和外媒对其的关注,引导其通过个性化方式,就雾霾问题发出一些传递正能量的言论和倡议。"
目前还未能证实该文件的真实性或出处,但根据这段文字的下文中表示,该单位将参加2015年的巴黎气候变化会议,及主动宣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节能治污等 功绩的内容。2013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华沙会议时,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既为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副团长为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
在这份疑似官方部委引导中国雾霾舆论的文件在网上传播之时,官媒中国网对远在英国伦敦近日的空气污染,引述英国《每日邮报》内容,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报 道。文章称"英国在雾霾中窒息",指伦敦"雾都重现",而早前中国官媒对两周前的巴黎雾霾天气也着力报道。网友对比网传文件,指中国官方只揭别人的短处, 习惯性捂紧家丑。
"国内'国泰民安'、国外"水深火热""
早在2012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时,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就曾表达对美国领馆自测空气质量并发布PM2.5数据的不满。 他指此举为"干涉中国内政。"
2008年初,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其使馆的楼上建立空气监测站,并建立Twitter官方帐号 @Beijingair 每隔一小时发布更新数据。美使馆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和北京官方发布数据大多时候并不一致。2011年2月,因为北京连续的雾霾天气,导致民怨沸腾,公众亦 对中国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失去信任,更多的人转而关注美国驻华大使馆在京自行监测的空气数据;2013年1月北京爆发的严重雾霾引国际媒体关注,国内多家 媒体也打开禁区,包括央视等媒体都先后报道了雾霾天气。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楯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的采访,他表示这是中国官方在处理社会问题上的惯性作法,最典型的表现既是央视"新闻联播"中,总是国内"国泰 民安"、国外"水深火热":"他们不仅对雾霾敏感,其实对任何事情都敏感,只要是负面的东西,总觉得是别人有意说这件事,是阴谋论,这是官方既定的思维方 式了。"
"官方表态很难做到,于是挑起阴谋论"
李楯也表示,中国官方从最早对 雾霾问题不 予承认,到现在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中间的过程并不是官方主动变化:"原来是不承认,实际上是缺乏自信,如果按照环保总局的计划,这个事情要2050年才 会提上议事日程,而不是解决。由于国内两个力量,一是美国使馆设置了空气质量自测装置,他们把PM2.5的数据报出来了;再有很多公民发起'我为祖国测空 气',这两个事情把雾霾问题'挤压'出来了,而且连续两年的两会都赶上了雾霾天气,所以这成了党政系统必须要抓的大事,但他们往往是先下决心,再找办法来 解决,不是先考虑到怎么去做,什么时候能做到。所以也形成了一个自己对自己的'挤压',这个事情现在就成了官方很不好处理的事情。现在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两 种倾向,一个是党政系统表态,好象几年内就能解决,另一方面他们实际上知道这个期限内是很难解决的,于是就把这个事推到有人渲染、炒作此事,这背后有什么 阴谋。"
李楯认为发改委被称为"第二国务院",管理权限非常大,包括气候、污染等问题他们也有管理权限,而直接管理这些问题的环保部门权限远不及发改委。这就形成了奇怪的局面,发改委立项的很多项目本身就是污染的成因和源头,就使得他们面对环境问题时,很难自揭其短。
作者:吴雨
责编:李京慧
DW.DE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发帖到此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访问此论坛。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