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六, 7月 05, 2014

[G4G] 顶顶华闻 比较中美富二代 挥霍家产炫富VS打工自力更生

比较中美富二代 挥霍家产炫富VS打工自力更生
  文章提供 于 2014-7-3 19:56:3 (北京时间: 2014-7-4 7:56:3) 阅读时出现乱码? 解决办法
新闻热评 首页 ] [ 加入博客 ] 回 顶顶华闻 主页 ]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美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 "我有钱,你没有。"所以美国小孩从小就会自己努力,等继承了父辈祖业,也会如此传承,几代过去,就成就百年企业。

  中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 "我家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将来都是你的了。"所以,中国富二代从小就被娇惯坏了,爹还没死,他们就开始大把花钱,整日无所事事。等到他们接手了父辈产业,很快挥霍殆尽。所以,古语云:"富不过三代。"

  虽然这个故事不一定适用于中美所有的富二代,但确实可以反映出中美富豪在教育富二代子女时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必然导致富二代们不同的金钱态度和理财观念。

  炫富的中国富二代

  去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达到157000人,创下新纪录,也使中国再次成为美国的留学生最大来源国。与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在课堂和打工的餐馆间辛苦奔波,本世纪初的留学生靠着奖学金免掉学费节衣缩食的过活不同,自家出钱支付全额学费、住自己的公寓、开自己的车、拿LV当书包差不多已经成了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的标准形象!

  中国的"富二代"、"富三代"是超级豪车当仁不让的消费主力。有数据显示,与美国超级豪华车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的平均年龄要年轻10岁左右,在40岁以下。去年北京车展上,天价布加迪买家年龄就为36岁。

  不过真正称得上新闻的却并不是富二代的集体留洋,而是留洋的富二代和国内同侪在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上的天壤之别。

  在中国,他们受到的关注似乎总是与挥金如土、气势凌人、飞扬跋扈、颐指气使有关,他们似乎每天都在不停的喝酒、飚车、捅篓子,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声宣布自己爹妈的名字。"

  悲催的无锡"钻石富二代"

  "江湖传闻,"钻石家族"去澳门赌博输了15个亿,借媳妇家8000万也输了,儿子离婚,企业破产!"2月9日,在无锡知名门户网站"东林书院"论坛上,网友"mikko80"的一条"猛帖"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网友的注意力。喜欢逛"东林书院"网友对"钻石家族"并不陌生,这是无锡一家钻石公司的简称,而就在差不多一年前的2010年1月,这家公司老板儿子的婚礼,曾经在"东林书院"上风光无限,其婚车被网友称为"无锡最牛X富二代迎亲车队"。短短一年时间,就传出这名"钻石富二代"因赌博败家,他和父母一家三口人间蒸发,不知所踪,实在是令人诧异。

  低调的美国富二代

  相比之下,美国的富二代们却更多显得平实低调,不露锋芒。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挣学分、找工作、混身份,很少摆出唯我独尊的公子王孙范儿。他们不大主动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只有长期接触的朋友同事才能在不经意的言谈中看出些端倪。他们用旁观者的口吻笑谈国内官二代和富二代闹出的丑闻,完全不把自己看作其中的一员。

  当然,他们身上并非没留下出身的烙印,比如初来乍到就能跳过新移民的青涩艰辛,轻松继续中产阶级的优渥生活;比如逛五大道的名品店和逛唐人街的杂货店一样驾轻就熟。但这大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在人前刻意的炫耀,因而也能被旁人自然而然的接受。出言不逊拳脚相向或驾车撞人的事虽说也偶有所闻,但无论是与这类事件在中国发生的频率相比还是与中国留美学生人口的基数相比,情况都要好很多。

  美国的"炫贫"文化

  美国文化中推崇"炫贫"、鄙视"炫富"的传统也成了约束富二代的紧箍咒。从贫民到大亨,从草根到总统的光荣荆棘路从来都是美国精神的核心,虽说1%的巨富和99%的普通大众之间越来越远的距离,已经几乎让美国梦名副其实的成了一场"梦",但这个梦至少仍然左右着人们的爱恨取舍。所以脱口秀名人奥普拉的穷苦出身才让她备受尊重,而靠着爹妈的财富整天无所事事的希尔顿集团继承人帕里斯才招来公众无休无止的嘲讽。这足以成为在这里生活的中国新贵们的指向标。

  在上述调查中,很多美国年轻人反映,在美国,同学之间偶尔也会相互比较家境,孩子年龄越小,彼此之间比较越多,比如这个同学穿的都是名牌,那个同学家的房子有多大多大等等。不过,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话题他们至多只评论一两句而已。

  退休的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和歌星出身的妻子维多利亚拥有约合人民币21.9亿元的财产,但他们的长子布鲁克林不靠父母,周末到西伦敦一家咖啡店打工,时薪只有2.68英镑(约人民币28.1元)。

  据报道,自布鲁克林打工赚零用钱曝光后,有人称赞他是青少年的模范。一名粉丝在推特上说:"布鲁克林真不错,他大可轻松享受奢华生活,但他到咖啡店打工。"另一名粉丝说:"他到咖啡店工作而不是完全靠爸,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于一些家庭富裕并且喜欢炫耀的同学,受访者多表示鄙视,并认为他们品味极差,不屑于跟他们做朋友。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中美富二代之间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父母教育很关键!

  2012年美国财富与价值信托机构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美国富翁们即使慢慢步入退休年龄,也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在受访者中,52%的父母没有跟孩子披露自家的经济状况,其中有15%的老爸老妈根本不跟孩子谈家里有多少钱。

  大约一半(52%)的调查者,没有对自己的子女完全披露自己的财务状况,其中还有15%的家长,完全没有透露任何有关家庭财政状况给自己的子女。

  他们为什么不在子女面前露富?

  31%的父母说,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
  24%的家长担心孩子因此而变得懒惰;
  20%的家长担心孩子会因此做错误的决策;
  20%的家长担心孩子会因此浪费钱;

  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说,为了财富和自由奋斗了这么多年,他们如今希望能去旅行或花时间处理好人际关系,他们觉得这比留遗产给子女,或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更重要。

  关于这点,最佳的例子就是美国首富比尔盖茨。盖茨夫妇先前多次提到,打算去世后留给3个子女数百万美元遗产,把其余资产捐给慈善机构。后来,他们连遗产也无意留下。"我们决定不给孩子们留财产,"盖茨说,留遗产"既不利于孩子,也不利于社会"。

  美国文化倾向于把父母和成年子女作为独立个体看待,中国人讲究的子承父业、父债子还等两代人之间紧密的惠利权责关系在美国并非主流,反而是父母为全家申请到的移民绿卡不能把成年子女包括在内,成年子女购买的全家医疗保险也不能惠及父母。这种习俗和制度上明确的界定,让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大大减低,赤手空拳闯江湖成了大部分年轻人唯一的选择。

  总结

  中美富二代对待财富的态度和理财的方式的巨大差异,确实反映出了中国富二代普遍的奢侈生活和炫富心理。但凡事不可一概而论,在美国,富二代出言不逊拳脚相向或驾车撞人的事虽说也偶有所闻。而在中国,富二代勤奋工作努力拼搏的例子也不少见。首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就是很好的例子。大公子李泽钜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系,他运营的和记黄埔除了在传统项目房地产上有颇多建树外,同时控制着欧洲第三代移动电话网和世界最大的港口运营业。和记黄埔在香港的业务涉及电讯传播网、超市和药店等。今年10月,李泽钜下注加拿大航空公司,成为加航的最大单一股东。

  二儿子李泽楷创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是成功的关键。1989年从美国回香港和黄任职,仅十年时间,他便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成为世人瞩目,有着"小超人"美名的香港第二大富商。李泽楷在自己事业中迈出的第一步,使用5亿港币创建了今天的香港卫视,拥有5300万家庭用户并向50多个国家发送。

  他与新加坡电讯争购香港电讯并一举成功,在电讯企业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李泽楷的崛起,被称为香港经济界的奇迹,有人说,李泽楷一天的收入,相当于其父一生的努力。他高超的理财之道和无俱强者,敢于拚搏的精神,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成为全球企业界的又一位风云人物。

来源: 网易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发帖到此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访问此论坛。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