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路]中国市场隐藏的"陷阱"
朝鲜日报数字新闻部主任 崔有植 (2014.09.05 09:49)
2000年代初期,美国一家著名经营研究院对中国四川省家电企业长虹进行了事例研究。其目的是分析位于中国西部落后地区的这家企业为何能超越索尼、飞利浦等响当当的跨国企业席卷中国电视市场。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市场曾被外国产品垄断。虽然中国企业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生产电视,但其质量和进口产品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然而,中国企业力压外企掌控内需市场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
长虹是其中的领军者。长虹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附近的中小城市绵阳,1992年在四川省电视市场上的占有率达90%以上,成为中国第一大电视生产商。两年后开发了在当时属于大型电视的24英寸电视,并进军北京和上海等中国大城市。此后两三年里,长虹掀起了巨浪。长虹电视在中国电视市场上的占有率于1997年提升至35%。外籍企业无可奈何地被挤出中国市场。
长虹的成功秘诀在于产品质量好,而价格只是进口电视的一半左右。计划经济时期曾是军工企业的长虹拥有大批薪资低的技术人才。他们最初是从国外引进电视生产线,但引进之后内部技术人员对生产线进行分析并独自建立了生产线。也就是说,通过复制提高技术实力并确保价格竞争力。
然而进入21世纪后,长虹没有跟上世界电视市场从显像管(CRT)到平面的发展趋势,从而走向没落。但是,长虹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市场创造的神话至今仍留在很多外国企业家的脑海中。
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想得都很简单。虽然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但中国企业的规模和技术实力似乎很糟糕。因此他们产生了会很容易占领市场的错觉。但进入市场后才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很快就会抄袭技术的中国企业依靠价格竞争力和地区流通网优势发起迅猛追击。欧洲、日本企业也曾经掉进过这种陷阱,韩国的三星电子和LG电子也不例外。外国企业花费高额"学费"领悟到的一个重要事实就是必须在高档产品市场上决一胜负。如果降低档次,则很难抵挡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中国企业。
三星电子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大幅下降,第三季度的业绩也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三星电子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市场上陷入低迷。诺基亚两年前走向没落后在中国手机市场坐上头把交椅的三星电子因为陷入要守护地位的强迫症,所以改变了以往的高档产品策略。为提高占有率,三星电子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大量10万至20万韩元的中低价手机。
刚采取这一战略后的去年,三星电子创造了喜人的业绩。但是今年中国企业发起反击,三星电子为与中企展开激烈竞争而投入巨额营销费用,从而导致收益大幅下降。陷入"中国市场第一位"这一甜蜜诱惑的代价很大。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市场曾被外国产品垄断。虽然中国企业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生产电视,但其质量和进口产品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然而,中国企业力压外企掌控内需市场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
长虹是其中的领军者。长虹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附近的中小城市绵阳,1992年在四川省电视市场上的占有率达90%以上,成为中国第一大电视生产商。两年后开发了在当时属于大型电视的24英寸电视,并进军北京和上海等中国大城市。此后两三年里,长虹掀起了巨浪。长虹电视在中国电视市场上的占有率于1997年提升至35%。外籍企业无可奈何地被挤出中国市场。
长虹的成功秘诀在于产品质量好,而价格只是进口电视的一半左右。计划经济时期曾是军工企业的长虹拥有大批薪资低的技术人才。他们最初是从国外引进电视生产线,但引进之后内部技术人员对生产线进行分析并独自建立了生产线。也就是说,通过复制提高技术实力并确保价格竞争力。
然而进入21世纪后,长虹没有跟上世界电视市场从显像管(CRT)到平面的发展趋势,从而走向没落。但是,长虹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市场创造的神话至今仍留在很多外国企业家的脑海中。
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想得都很简单。虽然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但中国企业的规模和技术实力似乎很糟糕。因此他们产生了会很容易占领市场的错觉。但进入市场后才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很快就会抄袭技术的中国企业依靠价格竞争力和地区流通网优势发起迅猛追击。欧洲、日本企业也曾经掉进过这种陷阱,韩国的三星电子和LG电子也不例外。外国企业花费高额"学费"领悟到的一个重要事实就是必须在高档产品市场上决一胜负。如果降低档次,则很难抵挡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中国企业。
- 崔有植
刚采取这一战略后的去年,三星电子创造了喜人的业绩。但是今年中国企业发起反击,三星电子为与中企展开激烈竞争而投入巨额营销费用,从而导致收益大幅下降。陷入"中国市场第一位"这一甜蜜诱惑的代价很大。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发帖到此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访问此论坛。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