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日, 5月 31, 2015

“复”巢之下,安有完“旦”

"复"巢之下,安有完"旦"

http://www.cdp1998.org/file/2015053103.htm

王开东

 

这几天比较热闹,男神黄晓明刚刚结婚了,女神范冰冰又"我们"了。美的更加牛逼——李有冰冰,我也有冰冰,美的超冷冰柜,让你享受冷风吹。

其实,遭受"冷风吹"的不仅有男神和女神的粉丝,还有中国的常春藤大学——复旦。

复旦本来是红光满面的,迈着方步,施施然准备110周年校庆大典,而且隆重推出了神级宣传片,4分多钟无尿点,让人惊叫连连。

在英文旁白下,宣传片讲述一个身穿飞行服的女生在教室醒来,漫步校园,走过图书馆书架、浏览古代文献、手术台边凝视、派对上跳舞、看到黑板上的手绘飞机最后脱下头盔,此时打出的一行字幕显示女生身份是2005级毕业生,现为国产大飞机试飞工程师。

人们不禁感叹,毕竟是复旦,毕竟是中国超一流大学,毕竟有110年的传统底蕴,石破天惊,出手不凡。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此情此景,就连高大上的《上海观察》也直接高潮了,独钓寒江雪,不管不顾的发嗲:《今天,你复旦了吗?》

但过尽千帆,所有的高潮过去,接着就是空虚,只是没想到被打脸。复旦的宣传片抄袭东京大学,人赃俱获,板上钉钉。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感情《今天,你复旦了吗》,切口就是《今天,你抄袭了吗》啊。

尼玛,谁复旦了?我们才不复旦,你们全家都复旦。复旦只是"上海银"的复旦,与我们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有人批判北大,皇城根太欺负人了,北大简直是北京人的大学。但是有谁知道,复旦比北大更狠。上海考生进复旦的几率,是山东考生的274倍、内蒙古考生的288倍、全国考生的53倍。这是赤裸裸的地方保护主义。

也许我们不但要感叹,时间都去哪了?还要感叹,老复旦的精神哪去了?"自强不息、兴学救国"的血脉怎么就断了呢?

其实,我们也不在乎复旦抄袭,在一个全民山寨,愣是把山寨整成了文化的国度,复旦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但我们在乎复旦回应抄袭的态度。

打脸之后,复旦本该反躬自省,唾面自干。孰料复旦官方的回应还言之凿凿,义正词严:"创作剧本的过程是独立的。" 

既然如此嚣张,为何不冷酷到底呢?而要在一夜之间,把宣传片全部下架,屁股洗得干干净净,自欺欺人,恍如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轻飘飘的,如同蒲松龄笔下的鬼故事。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没有完卵,只有完蛋。

什么"创作剧本的过程是独立的?"不就是在玩弄文字游戏吗?什么叫过程?什么叫独立?解释权不都在你吗?

这些年,我们都被玩弄文字的害苦了。无业叫待业,失业叫下岗,贫穷叫后富……抄袭叫高仿。很多年前,孔乙己偷书被发现了,上大人孔乙己就辩解说:"不是偷,是窃,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是偷呢!"

别以为你是复旦,就能忽悠人民?就能愚弄人民?

"你可以欺骗所有人一时,你可以欺骗少数人一世,但是你不可能欺骗所有人一辈子。"假的终究是假的,抄袭终究是抄袭。

能上复旦的不是傻瓜,能承担这个任务的,肯定更是复旦中的佼佼者,那么,他们之所以肆无忌惮的抄袭,肯定不是无能,更不是无知,而只能是无耻。任何小偷都像小老鼠一样胆怯,只能在黑暗中讨生活,而复旦却高调宣传,多方铺垫,前戏充足。这哪里像是小偷?这分明就是侠盗罗宾汉。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复旦抄袭的背后是什么?

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甚至是在复旦校友的强烈批评下,该宣传片的制片人已经承认:"摄制团队从2015年4月份开始拍摄,因题材类似,摄制团队比较多地参考了东大短片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

至此,尘埃落定!一声叹息!一地鸡毛!

能够自己制作,为何还要冒着风险去抄袭人家呢?这背后到底潜藏着什么?

首先,确实技不如人。这不仅表现为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不够,也包括对自身水平的怀疑。

早在18世纪,伏尔泰就指出,"中国人虽然心灵手巧、擅长手工艺,但也喜欢模仿。"

其实,模仿是创新并不矛盾,在科学发展的低级阶段,模仿某种程度上也是必要的,毕竟能够让我们短时间内,缩短与先进科技的差距,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但你不能把模仿当饭吃,把克隆和山寨当成了一种文化,这就有问题了。你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你跑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伏尔泰对中国人还算比较客气,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卡莉•费奥里娜说得更加露骨,她说:"中国人考试没问题,但他们就不会创新,很缺乏想象力。他们不创业,他们不创新,所以他们现在来窃取我们的知识产权。"

我们尽管讨厌这样的言论,批判这种科技沙文主义,但我们是不是也有一种理亏?我们近代有没有给世界科技进步带来重大影响?在近代世界文明史上,有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其次,是我们太浮躁了。

大学,本来就是活力和创新精神最充沛的地方。怎么可能人才济济的复旦大学,连一个宣传片也要抄袭呢?一个重要的解释就是浮躁。因为浮躁,我们很难静下心来;因为浮躁,我们很难深入学习和思考。还因为浮躁,我们觉得外面的东西肯定比我们好,渐渐失去了创造的自信力。

浮躁的背后是什么呢?一是急功近利,二是不劳而获。

宣传片下架之后,复旦当晚就推出了新的迥然不同的宣传片。说复旦大学连一个宣传片都弄不好,不仅是不真实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其实,理性也好、创造力也罢,都源自一种执着的信念,即一种相信自己有能力认识和改变这个世界。但恰恰是我们这个东西丢失了。

这些年,在应试的教育磨折下,孩子们以机械学习和重复学习来应对考试,不仅没有生活的快乐,更要命的是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变得被动,变得麻木,变得现实,变得功利,很少没有变成分数的奴隶,他们目光浅陋,心胸狭隘,失去了理想和追求真理的想法和能力,活生生的人没有了,只有冷冰冰的分。

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一方面是不择手段抓分数,一方面始终是接受性学习。靠着这样的一群人,不仅解决不了钱学森之问,而且还会一代代削弱下去。如资中筠说说,这种现状如果得不到改正,我们连人种也要退化。

几年前,撒切尔夫人在自己的著作中说:"中国很难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进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真的,我们没有"传染性"的学说,迅速蔓延到全世界,不说复旦大学的宣传片了,我们电视台的诸多综艺节目自己独创的有多少?连我们比较引以为豪的CBA,也几乎是全盘照抄美国NBA的赛制和文化。

好在复旦的校友们,这次非常给力,几乎一边倒的批评学校,他们爱母校更爱真理,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微茫的希望。

本来教育学生的大学,反过来让学生教育自己,还屡教不改,讳疾忌医。这是什么节奏?但在我看来,这次事件,如同林森浩投毒黄洋,应该算是复旦的又一起投毒,如果处理不慎,说不定会毒死庞大的复旦。谁知道呢?
 

--
本文来自《童言无忌》邮件群组。回复本邮件将发信到邮件群组,将可能暴露您的email 地址,姓名,IP 地址,操作系统和发信软件版本信息。如要私下回复给本文作者,请手工拷倍发信人邮件地址另外发信。请参考 邮件组和电邮的隐私保护建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30122ea197f17c7
退订 请发电邮给 lihlii+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 请发电邮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网页浏览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hl=zh-CN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童言无忌"群组。
要在网络上查看此讨论,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lihlii/CAAZKMYYiYGFMAqSMhDQu8a9nWCYDMCyN49NRvFo17icZX1vvBA%40mail.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