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二, 11月 03, 2015

我们来纪念蒋公诞辰/ 退休工人鸣不平求各位转! 十年来被进化的30个中文词 共军长征时各部首长年龄一览 访聂元梓


---------- 已转发邮件 ----------
发件人: hong zhu <urrczuzhi@gmail.com>
日期: 2015年11月2日 下午12:22
主题: 我们来纪念蒋公诞辰/ 退休工人鸣不平求各位转! 十年来被进化的30个中文词 共军长征时各部首长年龄一览 访聂元梓
收件人:


民国复兴运动之声Union of ROC Returning to China

-欢迎投身民国复兴运动!敬请点击,敬请传播

主页要闻www.urrcvoice.com

 我们来纪念蒋公诞辰

参考动态:http://www.urrcvoice.com/421549634

 退休工人鸣不平求各位转!

    十年来被进化的30个中文词

中华风物志:http://www.urrcvoice.com/421616648

    共军长征时各部首长年龄一览

 访聂元梓

半壁客舍画廊:http://www.urrcvoice.com/411564881

      师友作品:杨春生《山色近梅青》宗蔚冰《雨竹》、朗父画集设计稿、诗集设计稿

www.urrcvoice.com                                                                         

要参加民国复兴运动——点击下面链接

             http://www.urrcvoice.com/411564954  

 我们来纪念蒋公诞辰

 

民国61年(1972年)722日,蒋中正于台北中兴宾馆深度昏迷。侍从医官察觉蒋氏口中念念有词,声音十分微弱,医官立刻请值班的侍从副官翁元,耳朵贴近蒋氏嘴巴,仔细聆听他在说些什么。翁元仔细听了一两分钟后告诉医官,蒋介石说的是:"返攻大陆……解救同胞……返攻大陆……救中国……返攻大陆……救中国……"

蒋中正(18871031日-197545日)是中华民国政治家及军事家,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人尊称先总统蒋公。祖籍中国江苏宜兴,生于清代浙江省奉化(现属宁波市),逝世于台湾台北市士林官邸。
蒋中正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军总司令、国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特级上将、国民傥总裁、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二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务,是中国建立共和政体以来第一个成功统一全中国,并同时统治过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最高领导人。
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蒋中正是我民族史上千年难得一遇之旷世豪杰、民族英雄。五千年来,率全民,御强寇,生死无悔,百折不挠,终将顽敌驱除,国土重光,我民族史中,尚无第二人也。"

辛亥革命首义时,杭州之仗115日打响,打前阵的是住在新华路上的奉化会馆中的敢死队,该会馆由蒋中正舅父出资。其敢死队队长正是刚从日本军校回国的蒋中正。敢死队员则是其同乡,奉化渔民。时年蒋公24岁,时名蒋志清。蒋中正在回国前照了一张绝命照寄给母亲,身殉革命的决心来杭州参加起义。母亲特遣专人回信,勖勉独子:"死生一视于义,毋以家事为念"。青年率领敢死队身先士卒猛攻浙江巡抚衙门,活捉巡抚曾韫,革命成功。

蒋中正语录:怎样才能算个人?只有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原则做人的人才算个人!就是说,对社会、朋友、下属一定要忠实,对父母毕须要仁爱,对朋友及所有人要有信义,对任何人都要公平合理和平共同!而聚众成匪,惨无人道杀良善勤劳之人、夺其财,辱其父母妻儿,以盼不劳而获,这还能算是人吗!
1923
9月至11月间,孙中山派蒋中正为代表率团赴苏俄考察学习苏维尔体制的政治及军事系统。蒋发现苏俄对中国社会,强分阶级、讲求斗争,他对付革命友人的策略,反而比他对付革命敌人的策略为更多,苏维尔政治制度乃是专制和恐怖的组织,与我们中国国民傥的三民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根本不能兼容的。
1924
616日,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校庆日。蒋中正任校长,校训"亲爱精诚"经由蒋亲自拟选。孙中山于黄埔军校之训词后成中华民国国歌:"三民主义,吾傥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1928
年,国民傥军重新北伐,却于济南横遭日本帝国的阻扰乃至侮辱。512日,蒋中正有日记云:"是日本军阀之祸国殃民,乃更甚于中国之军阀矣!毒蛇猛兽豢养不除,必至反噬其主人,惜乎日本民众犹未能醒悟耳!大为中日两国民众之前途长太息也。"其时蒋氏亦由仇英转而仇日,两国从此孽根深种,剑拔弩张。
九一八事变四天之后,蒋中正:"此刻暂且含忍,绝非屈服。如至国际信义条约一律无效,和平绝望,到忍耐无可忍耐,且不应该忍之最后地步,则中央已有最后的决心与最后之准备,届时必领导全国人民,宁为玉碎,以四万万人之力量,保卫我民族生存和国家人格"

 

19322月,蒋介石提到"与倭持久作战,非如此不足以杀其自大之野心",决定"准备长期抵抗,以求最后之胜利。"19383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同年5月,毛绎拣在延安完成了《论持久战》初稿。
西安事变中,蒋中正告全体国民书:"...我死之后,中华正气乃得不死,则中华民族终有继起复兴之一日。...惟望全国同胞对于中正平日所明告之信条: 一、明礼义;二、知廉耻;三、负责任;四、守纪律,人人严守而实行之,则中正虽死犹生中国虽危必安,勿望以中正个人之生死而有顾虑也..."
张学良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及:"我的事情就只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回首一生,自问做了最错的事,就是在西安事变中,姑息了共产党。往后数十年,隔岸目睹中华民族尽历空前的苦难,最是羞悔"!
1958
1123日,蒋中正与张学良在台湾桃园大溪会面,蒋中正临走前说:"西安事变对国家的损失太大了!"张学良在日记中留下:"我闻之,甚为难过,低头不能仰视"。晚年张学良为此痛心疾首,自称民族罪人。
1937
77日,七七事变。蒋中正于庐山发宣言,曰:"战事骤发,亦有策,必守之。吾国虽尚太平,然不求苟安,且延之,勿疾克。当知战事既开,势若覆水,请弃城下之约,同心守义,利可断金。是役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必死而后生。"
1937
731日蒋中正"告抗战全体将士书"指出:"这几年来的忍耐,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我们为的是什么?为的要安定内部,完成统一,充实国力,到最后关头来抗战雪耻!现在既然和平绝望,只有抗战到底,那就必须举国一致,不惜牺牲来和倭寇死拼"
淞沪会战是19378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规模大、战斗惨,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中国军队投入75万,自己统计死伤30万;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 为坚持抗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蒋中正在19371111"九国公约"电中明确声明:"中国军人从上海撤退,乃战略关系,且为长期抗战之计……此乃战略上必要之举,吾国政府与国民务当抗战到底,咸已具有决心,暴敌实无以动摇之"
蒋中正:"日本无持久作战的战略资源。只要能与日军周旋到某一程度,它若不是北侵西伯利亚,就是南下南洋群岛(印尼),引起苏俄或欧美对抗。..."
1938
27日,蒋中正演讲:"我们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本来战争的胜负,就是决定于空间与时间。我们有了敌人一时无法全部占领的广大土地,就此空间的条件,已足以制胜侵略的敌人。"
1938
718日,武汉会战正打得异常激烈之时,蒋中正曾对英《每日先驱论坛报》记者斯诺称:"纵令将来武汉有不能守之日,殊亦无损于抗战于毫末;中国之今日,固在长期作战以消耗敌人力量,而获得最后胜利。相信保卫武汉之战,必使敌遭受重大之损失也!"
蒋中正10次登上《时代》封面 《时代》193813日封面。蒋介石、宋美龄联袂成为《时代》年度人物。七七事变后,正面战场上连续爆发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重大战役,日本"三月亡华"的计划就此破产。
傅斯年任参政员时曾两次上书弹劾行政院长孔祥熙,蒋中正亲自宴请傅为孔说情。二人有过一段著名对话: 蒋:你信任我吗?傅:我绝对信任。蒋: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蒋只好让孔下台。
1942
年,圣雄甘地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口号,准备发动第四次不合作运动,被英印政府逮捕。蒋介石多次呼吁和平和解。1944年,由于甘地绝食,生命垂危,蒋介石致电在美国的宋美龄,要她"面商罗斯福总统,从速设法切劝英国政府立即释放甘地先生,以确保联合国为民主、为人类作战之信念。"
1943
年常德会战,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救援常德,迫使日军退出,被蒋中正誉为"模范军人" 张灵甫呈蒋介石的最后一电: 职师与数倍之劲敌血战三昼夜,官兵伤亡殆尽,援军不至,无力再战,为不辱傥国使命,抱定不成功即成仁之决心,发电后,职等集体自杀,以报校长知遇之恩。
由于受偏激的教育,现代中国人认为是毛绎东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其实,历史的真相并不会永远被抹杀:1943年中华民国政府废除了自清政府以来签定的一切外国不平等条约---史称"43年条约"。蒋介石为此在1943112日发表《告全国军民书》。
日寇侵占东北后,蒋中正立即写了遗嘱,决心献身为国,收复失土,并希望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纾国难。
抗战期间,朱家骅等人决定向蒋介石献九鼎,铭文由刘起吁起草,顾颉刚定稿:"于维总裁,允文允武,亲仁善邻,罔或予侮。我士我工,载欣载舞,献兹九鼎,宝于万古。"蒋介石知道后,大骂朱家骅:"这是无耻!""太糊涂,是侮辱我!""这种作法,不仅给我侮辱,也给党侮辱,怎么对得起总理在天之灵?"
蒋纬国说,蒋中正在抗战最艰难的那段时期,实在支撑不住了,就关上浴室门,怕家人听见,然后在浴盘里发出凄厉无助的哀号,蒋纬国说家里人还是能听见,心都快碎了。


抗战中的教育投入仅次于军费。蒋中正说: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却了基本,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为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
艰难革命成孤愤 挥剑长空泪纵横"19491210日,蒋介石含泪挥毫写下这句诗后,搭机离开成都,飞往台湾,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奋斗几十年的大陆中国。这是他一生中最悲哀的时刻。
蒋经国曾这样回忆他随父亲告别溪口的情境:"极目四望,溪山无语",当时"天气阴沉,益增伤痛。大好河山,几至无立锥之地!且溪口为祖宗庐墓所在,今日一旦抛别,其沉痛之心情,更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
1948
12月初蒋中正命教育部长陈雪屏急飞北平,召集胡适等秘商"抢救学人"计划。蒋亲自指派飞机冒共军炮火飞北平南苑机场等候两天,仅胡适毛子水钱思亮英千里张佛泉梅贻琦李书华袁同礼杨武之等二三十人登机。据资料统计,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81位院士十几位随蒋赴台,其余六十余位羁留大陆,结果众知。
1949
527日,上海沦陷。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在上海听到中央电台的一则寻找吴有训,让他去厦门的广播寻人启事。此前,吴有训拒绝了蒋中正邀他去台之请,在仲供地下傥的帮助下,由南京秘密转移到上海。19491017日,厦门失守,这则广播寻人启事才停播,共播送了143天。寻找他的人叫蒋中正。
朝鲜战争时,美国曾考虑以原子弹对付仲供,但蒋介石反对,因为不愿屠杀人民。1954年大陆严重水患,有人主张反攻大陆,但蒋认为黎民受苦之际,应以救灾为重,若趁机打仗则非仁义之师。 1969年中俄发生珍宝岛冲突,苏联遣人与蒋联系,但蒋不愿做吴三桂,置之不理。
当大陆在进行文革的时候,蒋中正先生在台湾成立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并亲自挂帅,他说"中华文化是无人可以毁灭的""我们国父壹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原就是要把中华文化从根救起,再造壹庄严华丽之新中国。"
中印边境战争中,美国和苏联都支持印度。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是国际承认的合法政府,很多国家敦促蒋介石承认麦克马洪线,以便配合国际上的反供,谁知蒋发表声明说:"麦克马洪线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绝不承认麦克马洪线",并在联合国一天一个抗议,宣示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
研究蒋介石的学者杨天石:"根据现有资料,蒋介石的日记约始于1915年,止于1972年,距离去世只有3年。"信奉儒学,尤其是宋明道学的蒋,用"存天理去人欲"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中正语录:政治比之于军事还要困难。因为干政治的要钻进污秽龌龊的社会里面去。
民国四十五年(1956年),蒋中正70华诞。"中央日报"征文为其祝寿,报社负责人胡健中给胡适打电报约稿,胡适写完寄来,并附信说----"我量你不敢登。这文章是希望总统无为而治,不要管太多事情"。胡健中请示蒋,蒋说"可以照登,让他去讲好了"!此文就一字不改的照登了。
1959
年大陆大饥荒,蒋中正训示台湾"救总"拟定救济办法,号召台湾人民每人省下一元钱支援大陆。他呼吁各国敦促北京开放港口,又想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大陆提供10万吨粮食,北京断定是"反攻计划",坚决不开放运送物资的港口。台湾又利用空飘、海飘向大陆放送各类物质……
蒋介石的一个积极遗产,是他在大陆破四旧与文革如火如荼时,在台湾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学校坚持民族教育和道德教育并重,须开设《生活与伦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等,重视古文训练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蒋给各个学校共同校训都是礼义廉耻。守护好文化的根基,社会才能"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蒋介石是王阳明的超级粉丝,古代思想家学问家中,蒋最敬王守仁(王阳明)和曾国藩二人。蒋改名蒋中正,中正的名讳出处来自王阳明心学中的"大中至正 "。蒋介石曾经三次到阳明洞参悟,败退台湾后他对王阳明的研究愈发痴迷,甚至把台湾草山改名为"阳明山",要求儿子蒋经国苦学阳明心学。
蒋介石当上中华民国总统,就在老家扩建产业,左邻右舍纷纷搬走,但是千层饼店的小老板周顺民拒绝。他说:搬可以,让蒋介石自己来通知我,只要他说出道理来我就搬。有关部门将此事迅速上报,蒋介石叹息道:爱搬不搬,随他去吧……周顺房饼店至今仍存紧抵着蒋宅。
1973
年蒋的演讲:"仲供必须面对另一强大挑战,就是中华文化坚韧不屈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代表人文主义最高光辉,历五千年而道益光,业益盛,即赖此一文化生命力为涵濡蕴蓄;此一源自人性-基于伦理的优美文化,构成了每个中国人精神深处无可改变的价值信仰。与仲供主义崇尚仇恨暴力的邪恶本质绝不兼容。
1974年说:"世界上绝对没有任何民族自绝其历史,自毁其文化,并不惜出死力以侮辱-诬蔑-反对其祖先的道德功业-文行忠信,而仍能厚颜无耻视息于天地之间者!今天毛所谓批孔扬秦,所谓敢于反潮流运动,就正是在向中华民族是非-善恶-忠奸-邪正的人伦基准挑战"
中正剑,又叫军人魂、成仁剑、自杀剑、黄埔军魂、将军剑。中正剑是民国时期蒋介石赠给其黄埔学生、得力部将及有功人员的随身短剑,因为在其剑柄上刻有"蒋中正赠"字样,因此得名"中正剑",进而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

蒋中正书法,出入于颜柳欧间,骨气端正,无一笔苟且,甚至带有馆阁体的规矩法度,读之令人心生敬意。

197545日,蒋中正溘逝。秦孝仪为蒋代笔之遗嘱:"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建设民主侁政之国家,坚苦奋斗...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复兴民族文化,坚守民住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惟愿愈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成国民革命之责任,绝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毋忽。

 

 

共军长征时各部首长年龄一览

一、中央红军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27

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34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41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朱德48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周恩来36

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29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28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36

中央政治局红布委员邓发28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28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42

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30

1、军委纵队

司令员叶剑英37

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27

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何长工34

第三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29岁(后为李维汉38岁)

第四梯队司令员陈赓31

政委宋任穷25

2、红一军团

军团长林彪28

政委聂荣臻35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32

保卫局局长罗瑞卿28

第一师师长李聚奎30

政治部主任谭政27

第一团团长杨得志24

第二师政委刘亚楼23

第四团团长耿飚24

政委杨成武20

第五团政委赖传珠24

第十五师(原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28

政委萧华18

3、红三军团

军团长彭德怀36

政委杨尚昆27

李富春34

参谋长邓萍26

第四师师长孙宗逊26

政委黄克诚32

第五师师长李天佑20

政委钟赤兵20

第十团政委杨勇22

第十一团政委张爱萍24

政治部主任王平27

第十二团政委苏振华22

4、红五军团

军团长董振堂39

政委李卓然35

参谋长陈伯钧24

第十三师政委朱良才34

5、红八军团

军团长周昆32

政委黄苏26

参谋长张云逸42

6、红九军团

军团长罗炳辉31

政委蔡树藩29

参谋长郭天民29

二、红二方面军

总指挥贺龙38

副总指挥萧克26

总政委任弼时30

副总政委关向应32

参谋长李达29

7、红二军团

政治部主任甘泗淇31

第五师师长贺炳炎21

第六师政委廖汉生23

18潭政委余秋里20

8、红六军团

军团长萧克26

政委王震26

参谋长谭家述25

三、红四方面军

军政委员会主席张国焘37

总指挥徐向前33

副总指挥王树声29

政委陈昌浩28

政治部副主任傅钟34

9、红四军

军长王宏坤25

副军长许世友29

政委周纯全29

第十一师师长陈再道25

第十二师师长张才干23

10、红三十军

军长程世才22

政委李先念25

政治部主任李天焕22

11、红三十一军

军长王树声(兼)29

12、红九军

政委詹才芳27

政治部主任王新亭28

13、红三十三军

军长王维舟47

四、红二十五军

军长程子华29

副军长徐海东34

政委吴焕先27

五、陕北红军

28军军长刘志丹31

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军委书记习仲勋21

 

 退休工人鸣不平求各位转!

请各位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将我们的诉求通过各种方式转发出去,让倡导公平正义的中央看看低下的真实情况;也让那些"立党为私"的大小官员们亮亮他们是怎样绞尽脑汁设计出这种缺德的养老金发放规则的和死后。死后丧葬费的补助,也有很大的差别的,公务员死后家人可以拿四十个月的工资,事业单位的可拿二十个月的工资,企业的只能拿十个月的工资。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是八千的话拿下来就是32万。企业退休人员一个月拿两千元工资的话死后只拿两万,这是多大的差距?这公平吗?合理吗?
不平!不公!触目惊心!天理何在?!这些年来咋就把退休的工资收入差距拉的这么大呢!难道企业退休职工就该享受不公待遇吗?!这是谁之罪?又是谁之过?要说明这事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退休养老金的替代率?养老金的替代率~即劳动者退休时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退休收入替代率已经超过80%,甚至达到90%左右。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却呈现逐渐走低的趋势,从改革初期的60%逐年下降至现在的40%甚至更少。有一条要注明~机关事业单位本身在职时工资就高于企业职工收入几倍~退休后的替代率又高出一倍,这岂不是越富越多!越少越贫吗?昨遇二位女同胞,都是2007年退休,一是事业单位现领退休金5700多元,二是企业单位现领退休金2300元,今年的退休金前者长近800多元,后者只长不足300(人均210)!习主席和现任中央领导的本意是想让所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这些办事人员竟违背席主席和中央领导的意图,掩埋我们退休人员实际情况,在他们的鼻子底下给我们退休人员退休金今年比往年加得更少,且物价立马涨!国家希望我们健康长寿,你们这些基层办事人员却尅扣我们,难道这么大的国家有困难就摊在我们这些企业退休人员身上?我们这一代,没有体会过双休,没有拿过高薪,没有网络没有高科技通讯设备上班哪能公私兼顾有忙有闲?有的却是一颗红心拼命工作,甚至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为国家创造效益,没有过一点舒坦的日子!为党为国家工作了30多年啊!为何老了退休了收入还是越差越大?所加的钱远远抵不上物价上涨,我们企业职工承受着这般委屈和漠视!我们要公平公正,我们要呐喊!要讨个说法!有同感的退休职工转!转!转

 

访聂元梓

兰州明吾


[

     
还有多少人记得聂元梓是谁?四十三年前文革初起时,我还是个鼻涕随处抹的小学生,她就已大名赫赫。     
     
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的她,在学校饭厅的东山墙上,贴出大字报,声称要把校长陆平等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的消灭。此文被毛泽东看中,钦点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聂元梓从此平步青云。     
     
一年之内,她成了北大的第一把手,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虽说聂元梓此时已四十挂几,仍被尊为中国五大学生领袖之一。连毛泽东也戏称她是"老佛爷"(慈禧太后)。我曾在照片上见过她:戴着近视眼镜,微胖的方脸透着狠劲,在成堆的红卫兵簇拥下,她高举拳头,闹革命的劲头:十足。     
     
在造反派圈里,她俨然坐稳了大姐大,突然又悄没声儿了。若干年后当她再度露面报端时,头衔变作"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成员",判刑十七年。北大教授季羡林在《牛棚杂记》里骂她是:破鞋。传记作家叶永烈后来宣布她已病死狱中。     
     
前年冬天,我在北京小住。忽听朋友说:聂元梓就住在附近!我满怀期待地赶去拜访:兴许能从聂的口中探出些闻所未闻的文革内幕呢?     
     
没想到,我的最终收获,竟是对人,而不是对事。 

[

     
在一栋肮脏的居民楼里,我敲开了她的门。眼前的聂元梓,早已失去当年的雄姿,毕竟是往九十岁奔的人了,朝我走来时,难免步履蹒跚。     
     
我环顾四周,狭窄的房间里摆着一对老掉牙的单人沙发,靠墙有张单人床,床前是书桌,床桌之间勉强能容下一个人。窗外天寒地冻,屋里却没有暖气。"一九八五年我出狱后,整整十四年政府没有给我一分钱生活费。"这是见面后聂元梓说的第一句话。"我三七年就参加革命,我曾为党出生入死。"     
     
交谈时她还不停谈到在监禁中所受的苦难:赤着脚在冰水里挑泥筑坝,摔折了腰椎;长时间呆在潮湿阴暗的牢房里,落下一身的痛病;罚站十六个小时,稍一动弹,看守人就用皮鞋踢她的脚腕骨;在批斗她的万人大会上,她刚要开口申辩,套在她脖子上的细绳立刻勒紧了。 
     
能感到聂元梓是在争取同情。莫非想缓解人们对她的仇恨?但,那一幕幕发生在北大的血腥场面,要忘记也难:数以百计的教授、讲师、学生被以各种名目关押,百般折磨,严刑逼供。历史系教授侯仁之死在乱棍之下,英语系教授俞大絪服毒自杀,学生邓朴方被从楼上推下来摔成终身残废……    
     
我问聂元梓:眼看无辜者被批被斗,惨遭铁棍、钢丝鞭的毒打,你为什么不管?她的回答是:当时太乱,我怎么管得过来?稍停,她似乎也觉得难以自圆其说,又添一句:一九六八年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北大,整死了二十四人。我当权时,死的人比他们少。     
     
竭力要减轻内心的罪恶感,这就是聂元梓晚年的心境。无论回忆往事,还是诉说现状,你总能听出,她在努力表达一个意思:我是好人,不是坏人。只是像她这样在文革中大起大落的人,你能用好人和坏人,做简单的定义么? 

[

     
七十年前她跟着二姐加入中共时,动机确实单纯:共产党是为穷人谋利益的。后来去延安,正碰上"延安整风",大把地抓特务,吓得她连名字都改了。她的原名很像日本人名:"元子"。由于担心被说成是日本特务,她改成了"元梓"。不过她没有被吓倒,反而在战争年代仕途顺遂。一九四五年她刚满二十四岁,就在哈尔滨当上区委书记,五年后定为高级干部:行政十二级。     
     
对于走运官场的原因,聂元梓以六字概括:不怕死,不怕苦。她的中学文化程度显然也帮了她的忙。然而,她的已经膨胀起来的权力欲,在进入和平时期后,连连受挫,一九六零年进京前,她的职务不升反降。    
     
得不到上司赏识,这是聂元梓的无奈。她的个性既率直又固执,脾气犟得像牛,别人越说不行,她越要做,经常出言不逊。和平时期的官场所需要的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投其所好,溜须拍马,她一样都学不了。跟同事也搞不好关系:较真,死磕,无理争三分,难以相处。     
     
就是做女人,也很失败。从外表看,她远谈不上漂亮,更不性感。在战争年代的革命队伍中,男人远多于女人,她丈夫是个才子,娶她不过是聊胜于无。聂元梓不是贤妻良母类,你在她身上寻不到温馨柔婉的女人味儿,甚至老年妇女常有的慈眉善目也没有,冷漠的神情与僵硬的谈吐,透露出她的薄情寡义,铁石心肠。难怪呢,即使在一九五零年代,人们过着严酷的清教徒生活,她的做副市长的丈夫仍敢于背弃她,肆意在外采花摘柳,可见内心对她已经有多么厌倦。     
     
要家,家破裂;做官,官不成。哈尔滨成了聂元梓的伤心地。急于离开的她向哥哥求援。时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的哥哥,找到在北京大学做校长的朋友陆平帮忙。谁说毛泽东治下不讲究人情关系?聂元梓就这样进了北大。一九六零年她进京时,三个孩子都还年幼,为了她所说的"工作需要",其中两个交给她母亲带,一个送了人。     
     
我跟聂元梓在一起时,几乎听不见她谈孩子。她的孩子们,竟没有一个愿意接纳母亲。当年她断然割裂骨肉,如今孩子们也疏远了她。一个天生的政治动物,什么都可以抛下,最终成了孤家寡人。 

[

     
在北大的最初两年,聂元梓工作努力,处事谨慎,很受陆平重视,称她是"年轻的老革命",提拔她为哲学系党总支书记,让她在全校作报告,还在住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分给她三居室住房。但时间一长,她本性毕露,搞得上下不和。最要命的,她也就中学程度,一辈子只读文件不读书,却要在第一流的学者面前大谈哲学,而她的"哲学",除了"阶级斗争天天讲",便所剩无几。在大庭广众下还经常丢人现眼,比如指责苏联领袖赫鲁晓夫"写了一本《静静的顿河》"。逐渐,没人瞧得起她了。     
     
聂元梓从提拔重用的名单里消失了。在受陆平宠幸的干部中,有五名女才子格外耀眼,被赞誉为"五朵金花"。至今聂元梓谈到这五名女干部,仍是一脸不屑。失落、丢脸、嫉妒,折磨着她的自尊心。她对陆平的心情,从感恩骤变为仇恨。     
     
既不缺狠心也下得了决心的聂元梓,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一九六四年七月,机会降临:上面派来工作组,要人们给北大领导层提意见。这时的毛泽东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为发动文化大革命做准备。从北大制造突破口是棋局的一部分。聂元梓不失时机地把陆平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断章取义一番,上报工作组,揭发陆平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她要让陆平明白:老娘是不好惹的。    
     
当然,聂元梓不是在单纯的报复,她的揭发更像一种姿态,向高层权力斗争的赢家表示:我是你们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到一九六五年初,聂元梓对陆平的攻击突变凶猛,原因是她接到一个电话,得知她的揭发已受到"中央最高领导"的注意。     
     
但聂元梓不可能料到,毛泽东此时仍举棋不定。当陆平的支持者彭真见到毛,要毛表态时,毛的回答是:陆平是个好同志。顷刻间,聂元梓这枚刚上台面的小棋子,被扫落在地。整人的变成了挨整的。     
     
要她低头认错的会开起来了,不难想象陆平对她的愤怒,还有吓人的风传,要对她"刺刀见红"。有生以来第一次,聂元梓尝到了什么叫惶惶不可终日,支持她的工作组撤走了,给毛泽东写信求救也如泥牛入海。她说那时她只有一个想法:赶快调离北大。她还不太绝望,毕竟她是女人,一个在老年男人眼中还算年轻的女人。 
 [

     
对男欢女爱从来就没兴趣的聂元梓,这时想到了嫁人:嫁给一个能保护她,能帮助她的人。朋友们为她八方张罗,夏天刚跟六十七岁的吴溉之见面,冬天就匆忙结婚。尽管吴溉之的儿女甚至身边的工作人员全都反对,毕竟丧偶多年,孤独的吴溉之无论心理还是生理,急需着异性伴侣。    
     
既然是利用,也就谈不上感情,聂元梓把她对吴溉之的心态,定义为:尊重。你听她描述吴溉之,总是少不了这样一些话:一九二四年入党,黄埔军校第四期,县苏维埃主席,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住三进三出的四合院,成群的警卫加工作人员,等等。最令她心动的,还是吴溉之与中央组织部长安子文的密切关系,安经常到吴家打麻将。安只需一句话就能搞定她的调动,而且,谁能说这不是一条助她仕途腾达的渠道?     
     
很快,聂失望了:吴溉之是个老好人,在她眼里等于窝囊废。安子文又有情妇邓觉先挡驾,她根本无法靠近。邓觉先虽年近五十,风韵依存,抹红嘴唇,穿高跟鞋,这让土气的聂元梓相形见绌,能不憋气?当时跳舞成风,邓觉先又爱夸耀,声称来请她跳舞的老干部的轿车在她门前排长队,有时还需要警察出面维持秩序。聂元梓听着愈发妒火中烧。安子文不是不清楚聂元梓在北大的处境,也不是不知道她急于调走,为什么不肯帮忙?后来她听吴溉之说了这么一件事:吴的孙子想调进北京,吴还得先跟邓觉先讲,再由邓和安子文谈,事情才办成。聂元梓于是认定邓在从中作梗,邓成了她的又一号敌人。     
     
一九六六年四月的聂元梓,已陷入绝境:不仅职务让人取代,还被下放到农村。忽然一天,她从邓觉先的口里,获得惊人消息:彭真垮台在即!这意味着陆平失去了后台。如拨云见日,聂元梓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到毛的心腹康生那里,检举安子文和邓觉先是"特务"。她甚至连吴溉之也不放过,尽管在她最困难时吴接纳了她,从来没有得罪过她。就在她坐上陆平的位子后,还亲自带领北大红卫兵去吴溉之的住宅抄家,指使红卫兵把年老多病的吴拉到西单中组部门前批斗。     
     
聂元梓把她当年的所作所为,说成是以"革命为重,个人为轻"。可惜我没能当面问她:你的革命难道就是检举揭发,就是把丈夫往死里整,就是残酷批斗、非法关押?如果再见到聂元梓,我更要问:到什么时候,你才能讲句真话?不再,虚伪? 

[

     
五月,大落的聂元梓,大起了:靠着那张大字报,她一举成名。至今有人认为大字报是康生授意写的,聂元梓坚持说没有阴谋,我相信写大字报是她的主意。"五一六通知"传达后,她激动得几个晚上没睡好觉:陆平也该垮台了,她必须再加一根稻草,压断这只骆驼的腰。    
     
但她绝不是个蛮干的人,整个策划过程处处透出她的精明。一年多以前工作组进校,她带头揭发陆平,不仅得到康生的鼓励,还通过田家英直接送信给毛泽东。这次她又首先获得康生同意,大字报贴出去后,她立刻把底稿交给了康生。其间她不断向康生求援,说遭受围攻,处境危殆。康生以急件方式把大字报底稿传给远在武汉的毛泽东。聂元梓的目的达到了。当然不是没有等待中的焦虑:毛会怎么表态?     
     
聂元梓是在王府井大街上听到电台广播她的大字报的。毛泽东认可了!如今靠回忆度日的她,谈起那段时光依然眉开眼笑:几天工夫几万封声援她的信件和电报从全国各地涌来,无数的人赶到北大来看大字报。康生走到台前,向北大师生演讲:聂元梓的大字报是巴黎公社式的宣言……大字报一广播,聂元梓解放了,我也解放了。     
     
随后的日子,既风光又辛苦。在万众簇拥发号施令的背后,聂元梓活得像奴仆,成了当权者得心应手的工具:毛泽东说了一句没看见批判邓小平呀?聂元梓立马写出一批打倒邓小平的大字报。康生要她设法证明彭真是叛徒,她就组织学生东拼西凑地收集材料。毛的女儿李纳要她到上海发动群众,她立刻奔去煽动夺权。江青在讲话时暗示不喜欢毛的儿媳邵华,她又派红卫兵去抓邵华姐妹。     
     
和其他造反派一样,被利用是为了利用:在"保卫毛主席"的名义下,谋取更大的权力。当上北大第一把手才几个月,聂元梓就去夺高教部的权,没有成功。一九六七年四月组成北京市革委会,她想做主任的雄心又落空了。愤怒之下她掀起浪潮,要打倒就任主任的谢富治。我问她反对谢的理由是什么?她说谢篡夺了北京市的领导权。谢富治时任中央领导,就连聂的副主任一职,也是谢向毛推荐的结果,谢有必要跟她争权吗?     
     
让权欲冲昏头脑的聂元梓,这一次找错了攻击目标,她看不清一个基本事实:谢跟康生一样,是毛的左右手。周恩来、江青对她连番警告,她充耳不闻。当她闹得越来越不像话时,毛泽东发话了:聂元梓是坏人。一九六八年八月军队开进北大,聂元梓失去的不仅是权力,还有自由。她被踢到农场去劳动改造,饱受折磨。到毛泽东去世时,批她斗她的大会小会,连她自己也数不清有多少次了。即便如此,她对毛既没怨言,也无恶语。    
     
她谈论过的人很多,大都语气平淡,只有提到毛时,声音里带着一种敬畏感。或许她相信维护毛的形象将有利于她的存在价值,她需要用毛做挡箭牌来开脱自己。或许是毛当年的器重,令她扬名至今,即使毛把她像沾满脚臭的袜子一样扔掉,她也依然地苦恋。谁能说她跟毛没有共通之处:心地残忍,六亲不认,崇尚暴力,嗜权如命。     
      
望着聂元梓的垂垂老脸,我心绪如浪:这位当年号称"中国第一左派"的造反派领袖,如今住无定所,身无分文,差点靠乞讨度日。她活这一辈子,到底为了什么?她的晚年凄凉,又是怎样造成的?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聂元梓还会为权力而疯狂吗? 

十年来被进化的30个中文词

 

网文

 1.小姐:从尊贵到低俗;

 2.美女:从惊艳到性别;

 3.老板:从稀有到遍地;

 4.鸡: 从禽类到人类;

 5.同志:从亲切到敏感;

 6.校长:从榜样到禽兽;

 7.表哥:从亲戚到贪官;

8.干爹:从长辈到情人;

9.专家:从缜密到胡说。

10.教授:从师长变叫兽。

11接轨:由衔接变接鬼.

12.和谐:从温馨变喝血。

13.奶粉:从食品到毒品;

14.大虾从海鲜到计量单位。

15.足球:由激情到伤心。

16.饭局:由用餐到设局。

17散步:由休闲到民生。

18.太极:由体育到攻略。

19.红十字会:由救人到骗人。

20.美债:由财富变笑谈。

21.游轮:由游轮变游魂。

22.旅游:由游玩到历险

23.久经考验的领导到酒精考验的领倒。

24.研究生到烟酒生。

25.空调:从家用电器到工资改革。

26.先生:由前辈到爱人。

27.:由身体本能到国家宏图。

28.鞭炮:从炸鬼到炸桥;

29.房事:从个人隐私到大众痛苦。

30.打炮:由军用术语转为民用。

 真理1:我们为了活命吃东西,为了保命又不敢吃东西;

真理2: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自已的废话那么值钱;

 真理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面对面坐着却在玩各自的手机;

真理4: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更可悲的是,小三还要来盗墓
 

                                                                                                


--
 民国复兴运动协进会

--
本文来自《童言无忌》邮件群组。回复本邮件将发信到邮件群组,将可能暴露您的email 地址,姓名,IP 地址,操作系统和发信软件版本信息。如要私下回复给本文作者,请手工拷倍发信人邮件地址另外发信。请参考 邮件组和电邮的隐私保护建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30122ea197f17c7
退订 请发电邮给 lihlii+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 请发电邮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网页浏览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hl=zh-CN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童言无忌"群组。
要在网络上查看此讨论,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lihlii/CAAZKMYaWjpPF1VegV3KECTo1RZcpLV-XHs5K%2BdoABEZWMLjWSQ%40mail.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