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五, 4月 22, 2016

仅存活4小时后该文遭全网删除:上海交大教授宁可辞职,也要向科技部发起申诉

以下为谷歌快照内容: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Sbu4mQombWQJ:it.sohu.com/20160422/n445499433.shtml+&cd=1&hl=zh-CN&ct=clnk&gl=us

为何上海交大教授宁可辞职,也要向科技部发起申诉?

#科学史上的今天#1904年4月22日,J?罗伯特?奥本海默诞辰

  

赵立平

  编者按

  4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赵立平的一条朋友圈引起了不少人关注:他将辞职以个人身份申诉科技部,抗争在申请食品重大专项中将其淘汰出局的形式审查,称"有着严重的'程序不合理'的问题"。赵立平也是《知识分子》的作者,他是肠道菌群的专家,有较高的声望。他与科技部发生了什么冲突?引起了很多人的评论。

  此事发生后,科技部内部有官员认为现任科技部长水平不高。一位上海著名大学教授对《知识分子》说:"赵立平是国内肠道菌群研究最牛一人,看看这次杠上科技部是什么结果吧……"中国科学院一位研究员告诉《知识分子》:"上个周末在科技部评审,一直到现在也不公告。现场投票结果,连评委都不知道"。

  《知识分子》刊发赵立平致科技部的信,并附上《文汇教育》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撰文 | 《知识分子》综合

责编| 李晓明

  赵立平致科技部的信:

我申请食品重大专项形式审查不合格被淘汰出局,理由是:研究内容没有全覆盖!

下面是给科技部农村中心的邮件;

各位领导,

在此感谢你们认真复核和耐心回复我的申诉。

在仔细阅读了你们的答覆意见以后,我的心情很沉重,情绪也很激动。请谅解。

现在冷静下来,我倒是坚定了继续抗争的决心。

我觉着,你们农村中心这样的"形式审查"有着严重的"程序不合理"的问题。

形式审查顾名思义,只审查形式是不是合格,而不应该对内容的合理性做评判。

形式审查依据的标准必需是公开的,不会产生歧义的。这样才便于申请者准确把握,以免浪费精力。

但是,无论是我电话咨询时,还是你们在答覆意见里,都提出你们是咨询了专家的意见才认为我们的内容没有全覆盖。

既然你们自己都把握不住是不是内容全覆盖了,你让我们申请者如何把握呢?如果你们在指南里明确提出了全覆盖的标准,比如说:申请书里要提到"色香味型"才是对有关内容的覆盖,如果只写了要研究感官评价技术,就属于没有全覆盖。那我们就有明确的依据可以遵守,就可以避免辛苦半天,连形式审查都不合格的问题。

因此,你们的有关研究内容是不是全覆盖的要求是没有公开的、明确的、不会产生歧义的标准的。连你们自己都需要反复讨论和咨询专家才能得出结论,这说明,这样的形式审查程序和要求是不合理的,是不公平的。

至于回复意见里的其他具体说法的争议,全部是对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和技术内容有不同的理解造成的,不应该是形式审查的内容,完全是第一轮专家评审的内容。

你们非要用形式审查让我出局,非要用行政手段代替专家的作用,令我非常困惑和难以接受。

为此,我决定继续我的申诉、投诉乃至诉讼的努力。

考虑到在电话咨询时,戴姓领导明确地威胁我,如果申诉,我的名字会进入"失信"系统,要让我考虑"后果",为了不影响我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和科技部的关系,为了不牵连其他科学家,我决定今天从上海交通大学辞职,然后,以个人身份继续申诉。

赵立平

以下是《文汇报》就此事刊发的报道,为了避免歧义,收录如下:

《这位大学教授为何宁愿辞职,也要以个人身份向科技部发起申诉?》

  4月21日的朋友圈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赵立平所发的微信,成了热门转发帖,因为——

他申请食品重大专项因形式审查不合格被淘汰出局,理由是:根据申请指南,他的研究内容没有全覆盖!(申请的健康食品研究项目的申报书没有提到要研究食品的色香味形,虽然他的标书中有课题与感官评价技术相关)

而当他电话咨询时,有一位戴姓负责人明确表示,如果申诉,则他的名字会进入"失信"系统,要让他考虑"后果"。

赵立平称,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母校和科技部的关系,也为了不牵连其他科学家,他宁可从学校辞职,以个人身份继续申诉。

事情起因于不久前,科技部"十三五"各个领域的重点专项指南陆续发布,中国科技界进入了万马奔腾的兴奋状态。赵立平也不甘落后,牵头组织了《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专项》任务二:"食品加工制造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与装备创制"中的第六个项目"营养功能性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创制"的申报。

申请指南是2月16日发布的,这一项目的研究目标是:"针对公众对食品营养健康不断提升的巨大需求,基于营养代谢基因组学和肠道微生物菌群与人类健康关系等现代营养学研究的新进展,系统开发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作为长期研究通过营养调节菌群来防治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学者,赵立平看到申报指南时,第一感觉是,食品科技领域的专家把营养和菌群的关系这样一个国际前沿的重大动向,写进了食品重点专项的指南里,这真是"功莫大焉"!他当即决定参加申请这一项目。

此前,赵立平已经因为在肠道微生物领域研究的杰出成就,而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而在中法联合签署的肠道元基因组合作声明中,赵立平也是组织中国肠道菌群与肥胖研究的中方牵头科学家。

他还担任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Microbial Biotechnology等国际刊物编委;ISME Journal(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影响因子9.276)的资深编辑,Scientific Report编委。他领导的团队也是国际知名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小组,在复杂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技术和统计计算方法、结构与功能相关性等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性工作,特别在肠道菌群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研究中,提出"代谢性疾病的肠源性学说",发现并验证了首例能够引起肥胖症的人体肠道细菌。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ISME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但是很快赵立平就发现,2月16日发布的项目指南中规定"每个项目所设置的课题数应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的参加单位不超过5家(含主持单位)"、"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根据项目不同特点可设任务(或课题)。原则上项目须整体申报,覆盖该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指南另有规定的除外。"

项目预申报书提交的截止日期是3月18日。对一个科学家来说,组织4、5家单位申请项目中的其中一个课题,并不难。但是要在短短的一个月里,设计5个课题,每个课题要组织5家单位参与申报,其难度可想而知!

重大科技问题的提炼和预申报书的准备,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更何况还要找到这么多单位,协调好彼此的合作。对于一个不是食品科技领域的学者,还要跨学科支持申请来说,其工作量之大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随后他又发现,食品科技领域的专家早在去年8月份就已经把申请队伍组织好,申请书的本子也写得差不多了。

虽然规定参与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请项目,但是提前知道指南内容的专家,却可以提前行动,在指南公布前半年以上,就开始从容组织申请队伍、撰写申请书!而像他这样的团队,虽然具有扎实前期工作基础和处于国际前沿的研究能力,看到项目出现在指南里,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立平还是成功地组织了一批专家,写下了扎实的项目申请书。

但是很快,他就接到了通知——他的项目申请书没有通过形式审查。

所谓的形式审查,即由行政人员看申请书的格式,以及申请的项目是否超过规定的个数。

形式审查没有通过的原因,是课题中没有覆盖指南中的"要研究食品的色香味形"。但是在赵立平的标书中,却有感官评价技术的内容。而且在给他的回函中称请了专家审查。而根据形式审查的规定,并不需要专家审查。

赵立平在他的微信中称:

"这样的'形式审查'有着严重的'程序不合理'的问题。

形式审查顾名思义,只审查形式是不是合格,而不应该对内容的合理性做评判。形式审查依据的标准必需是公开的,不会产生歧义的。这样才便于申请者准确把握,以免浪费精力。

但是,无论是我电话咨询时,还是在答覆意见里,都提出你们是咨询了专家的意见才认为我们的内容没有全覆盖。既然你们自己都把握不住是不是内容全覆盖了,你让我们申请者如何把握呢?"

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释放中国科学家的创新能力。但是,从他的经历来看,目前中国科技创新体制的有效性令人担忧。

对于科学家来说,公布指南到申请截至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从头开始组织申请这样的重大项目,时间显然不够。要想避免这种被动,只有提前打听内幕消息,早一点闻风而动才行。这显然在客观上恶化了中国科技界的学术风气,助长了"圈子"文化的盛行。

同时组织二十多家单位申请一个项目,不能保证每个课题的参加单位都是中国在那个方向上最好的专家。往往是,主持单位可能很强,但是,其中的一些稍微弱一些的单位和专家,由于与主持单位的专家关系比较熟,也可以被"带着"一起申请。

而在某一个方面特别有优势的专家,如果不在"圈子"里,特别是不在传统的学科领域里,而是跨学科的时候,就进不到可能申请成功的项目里了。

因此赵立平写道——

在仔细阅读了你们的答覆意见以后,我的心情很沉重,情绪也很激动。请谅解。

现在冷静下来,我倒是坚定了继续抗争的决心。

……

你们非要用形式审查让我出局,非要用行政手段代替专家的作用,令我非常困惑和难以接受。

为此,我决定继续我的申诉、投诉乃至诉讼的努力。

考虑到在电话咨询时,戴姓领导明确地威胁我,如果申诉,我的名字会进入"失信"系统,要让我考虑"后果",为了不影响我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和科技部的关系,为了不牵连其他科学家,我决定今天从上海交通大学辞职,然后,以个人身份继续申诉。

被同样问题困惑的中国科学家有很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早在2012年,国家审计局公布"8个重大专项有93%应验收课题未完成验收","有2个专项134个十一五课题尚未验收","并提到84个课题的2401项成果中有582项是用其他科研课题的成果冲抵的"这一消息时,就写文章称——

"科技管理中存在严重缺欠。国家投入347.61亿元,动员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历时5年,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都是空前的,科技管理的混乱也是空前的。很多专家反映大量问题,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改进,日积月累终成'沉疴痼疾'。"

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侠不久前也撰文称:

新的科技资助体系建立之后,我们仍然需要思考此次改革到底是整容还是再造。因为长期以来,大项目的多年运行造成了科技界的经费异化现象。即经费从作为研究的手段沦落为研究的目的,而且这种异化正在蔓延,并且在当前评价体系的推波助澜下,学术界的偏好已经开始发生根本性逆转。

而且在竞争经费的过程中,由于制度与规则的不完善,还滋生出各种腐败与学术不端事件,严重败坏了学术界的风气,客观地说,这种影响在短期内是很难消除。

经费运行的风险责任分配不合理。当下的重大项目管理重心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

按照常规的经费管理链条来看,目前的管理模式是重视申报、忽视中期,结项放水。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轰轰烈烈夸大性申报,慌慌张张缩水性草草结题的现象。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一旦重大项目的"黄袍"加身,即便项目主持人未来不能按要求结题,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机制,他仍拥有重大项目主持人的称号,依然可以利用这个泡沫学术资本在学术市场中换得额外的学术利息,这就导致科研的风险完全被国家承担。

这种责权利严重不匹配的管理制度设置,已经让真正的科研活动逐渐被边缘化:申报经费为主,科研活动为辅。

而这样的现象会否在重大专项中重现?

《知识分子》与广大中国科技工作者一样,对事件发展将颇感兴趣,将持续关注。


--
王钢



twitter: kingst
Skype:kingst.9a
电报:kingst9a
QQ:5263080
手机、微信:13671075649

--
本文来自《童言无忌》邮件群组。回复本邮件将发信到邮件群组,将可能暴露您的email 地址,姓名,IP 地址,操作系统和发信软件版本信息。如要私下回复给本文作者,请手工拷倍发信人邮件地址另外发信。请参考 邮件组和电邮的隐私保护建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30122ea197f17c7
退订 请发电邮给 lihlii+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 请发电邮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网页浏览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hl=zh-CN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童言无忌"群组。
要在网络上查看此讨论,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lihlii/CACh_0DRkZPnLgXyTid71Mc8VsmV4XU6K6c%3D3diccKW8XF%3DNGMw%40mail.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