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思考謬誤打敗,5大削弱意志力心理陷阱! 意志力是人最強而有力的武器,能夠克服外在的困難、持續不懈地達成目標,但意志力最大的敵人往往也是自己。凱莉.麥高尼格(Kelly McGonigal)在《輕鬆駕馭意志力》一書中,指出許多在貫徹意志力時會遇到的心理陷阱。一旦了解、注意到這些典型的心理反應,就是超越陷阱的第一步,也是訓練意志力的起點。試試看,你遇到問題時會做何選擇?你的第一反應是否在不知不覺間犧牲了意志力? Q1. 請問你願意(a)今天得到10萬元台幣?(b)1年後得到11萬元台幣? 陷阱1:及時行樂的衝動 如果你選(a)表示你跟大多數人一樣,都認為現在馬上得到好處,勝過等待一段時間後,獲得更好的利益。以本題來說,就算等上1年就有10%的利息進帳,你也寧願現在馬上拿到錢。這樣的想法稱為「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意指人寧願要眼前的較小報酬,也不願選擇日後的較大報酬;雙曲貼現代表你可能會選擇眼前的享樂,忘記長期的目標:比如當下的購物衝動,忽略小錢長期投資的利益;選擇馬上下班讓自己輕鬆一下,而把工作目標放在後頭。 《思考的藝術》作者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指出,隨年紀增長,我們可以訓練自我控制能力,當我們愈有能力控制衝動,就愈能避免這樣的錯誤。克服雙曲貼現,你就跨越了一道意志力關卡。 解法1 要避免雙曲貼現的想法,可以練習運用「從未來回顧的思考法」,想像自己站在未來一個更好的時間點上,回顧今天此刻的現狀。你就能夠考慮今天起應該採取什麼步驟,以更清明的眼光觀察自己,讓決定朝著目標移動。甚至,當你為當下的選擇煩惱時,自問,5年後的自己會如何看待現在的我呢?他對自己會有何建議呢? 不斷提醒自己長期目標對自己的益處,優於當下的享受。 Q2.決心以不吃碳水化合物來減肥,卻變得整天想吃麵包和白飯? 陷阱2:矛盾反彈效應 為什麼採取禁止吃某些食物來減重的人通常都會失敗?因為刻意壓抑自己的欲望,努力擺脫某種念頭,反而會讓想法更強烈。心理學家丹尼爾•韋格那(Daniel Wegner)進行過著名的白熊實驗。 他要求大學生不要想白熊,結果這群本來完全不會想到白熊的學生們滿腦子都是白熊。韋格那的實驗指出,光是控制自己不去想某件事,就會提高想到這件事的比率,他稱之為「矛盾反彈理論」(ironic process theory)。 解法2 不僅是減重,失眠者愈擔心失眠就會愈睡不著;戒菸的人在決心要戒菸之後,變得更想抽菸;應徵者愈想在面試官面前留下好印象,愈容易說錯話。當你努力拋開這個念頭,它卻縈繞不去的時候,你反而會相信這個念頭一定是真相,而決定放棄原來的目標,許多人就這樣輸給了誘惑。 放棄控制不想要的念頭或情緒。相關研究證實,只要說出壓抑的念頭,念頭就會沒那麼強烈。准許自己擁有某個欲望,反而能降低欲望浮現的機率。你可以接納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吃甜食或是負面思考,提醒自己想想自己的目標,再考慮自己是否要順從渴望,也許你會發現整天徘徊不去的誘惑並沒有那麼誘人...詳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