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调用

星期一, 6月 20, 2016

英脫歐公投本周揭曉 骨牌將倒?


最新數位相機上市訊息、完整產品測試報導、攝影作品分享、熱門攝影技術討論,盡在【DCView數位視野】!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6/20 第369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英脫歐公投本周揭曉 骨牌將倒?
第1張骨牌…房價、工作、教育 可能受波及
第2張骨牌…蘇格蘭想留歐 再喊獨立公投
英女議員遇害後首份民調…留歐派重占上風
國際要聞 美軍性侵風暴 6.5萬沖繩人嗆撤離
陸再闖釣魚台 日警告:出動海上自衛隊
南海爭議拉盟友…偽善美國 不敵撒錢陸
義大利漂浮橋 彷如漫步水面
希拉蕊砸重金打文宣戰 川普緊急募款10萬美元
老歐巴馬為上哈佛 隱匿已婚生子

焦點新聞
英脫歐公投本周揭曉 骨牌將倒?
特派記者蕭白雪/倫敦十九日電/聯合報
英國廿三日將舉辦歷史性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歐盟,結果不只關係到英國的未來,對歐盟和全球經濟同樣是一大考驗。若英國確定脫歐,將是歐盟史上首度有成員脫離,也是逾半世紀以來歐洲統合首度倒退,全球經濟、國際安全都可能受影響。

這次公投投票至台灣時間廿四日早上六時截止,由於最新民調顯示正反雙方支持度幾乎打平,英國廣播公司指出,確定結果可能要開票幾小時後才會明朗,預料在台灣時間廿四日中午前應可確定。

英國此次歷史性公投,肇因於近年來面對金融、移民、恐怖攻擊等危機,歐盟處理危機的能力頻受質疑,疑歐勢力大起;首相卡麥隆在二○一三年因此提出只要連任就辦脫歐公投。

移民和經濟成為此次公投兩大主題,歐盟的無邊境、自由遷徙原則,近年來讓愈來愈多英國人感受到湧進大量移民,加上每年繳給歐盟大筆會費,以及歐盟對商業活動設下的諸多規範,讓脫歐陣營大打「控制我們自己的邊境」、「退出歐盟可能生活得更好」、「脫歐每周可省下三億五千萬英鎊」等宣傳口號,目前看來頗具成效。

支持留歐陣營強調歐盟市場對英國經濟的重要性,英國每年從歐盟市場獲得的利益遠遠超過繳交的會費,一旦脫歐將不再享有免關稅進入歐盟市場的優惠;主張留歐的財相奧斯本警告,若是英國脫離歐盟,房價可能下跌百分之十八,首相卡麥隆也說,英國一旦決定脫歐就回不去了。

原本民調支持留歐領先,公投前一個月支持脫歐比率卻後來居上,上周主張英國留在歐盟的工黨女議員考克斯當街遭疑似來自脫歐陣營的支持者槍殺,又讓民意向留歐轉移。

國際普遍預估英國若脫歐,會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效應;歐洲政策中心的研究人員指出,英國脫歐對歐盟絕對是壞消息,不只是歐盟首度有成員國退出,也將是二戰後開始的歐洲統合運動至今首次大挫敗,將讓歐盟形象大傷,英國與歐盟在國際舞台上的實力都可能被削弱。

歐盟多位官員都指出,英國脫歐最高興的將是俄國與法國民族陣線的瑪利,雷朋,一旦歐盟首度有會員國退出,後續可能的骨牌效應,更是大挑戰。

   
第1張骨牌…房價、工作、教育 可能受波及
特派記者蕭白雪/倫敦採訪報導/聯合報
英國是否脫離歐盟,結果不只影響全球經濟,英國的房價、工作、教育等各層面都可能受波及,在不確定因素下,不少人如今忐忑不安。

英格蘭銀行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英國房地產交易額下降四成,五月間針對房地產專家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其中半數都說外資對英國房地產的需求降低。

倫敦是世界金融重鎮,其金融業產值占英國每年國內生產毛額超過百分之十,但倫敦金融城員工約有百分之十一來自歐盟其他國家,他們不用簽證就可到倫敦工作。

專門為倫敦金融業獵人頭的艾佛說,英國若脫離歐盟,沒有歐盟境內自由移動工作權後,如何從德國、法國、芬蘭等國家挖角找優秀金融、法律人才到倫敦工作,將多一項門檻;以後這些人可能選擇去更方便工作的盧森堡、柏林和法蘭克福。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包括英國大學的吸引力,英國頂尖大學聘請歐陸其他國家優秀研究人才及招收學生,都可能受波及。

五月中旬針對英國國際學生的一項調查顯示,如果英國脫歐,百分之四十七的國際學生認為將使英國大學吸引力下降;其中來自歐盟其他國家的學生更有高達八成二認為英國大學吸引力將下降。

英國大學近來積極對國際學生招手,二○一四年到二○一五年間,超過廿四萬國際學生到英國就學,其中六萬人來自德、法、義大利等其他歐盟國家。

歐盟不但每年提供會員國學生獎學金,讓學生可選擇到其他會員國進修,每年還有大筆研究經費供各會員國的大學申請;一旦英國脫歐,不但英國學生與大學教授可能失去歐盟的獎學金與補助款,也降低其大學吸引力。

英國脫歐派常舉挪威、瑞士為例,強調即使未加入歐盟仍可透過與歐盟談判、簽約方式,享有歐盟的自由市場;挪威及瑞士不少人都不以為然,兩國的媒體及官員都說,瑞士、挪威雖未加入歐盟,但每年配合歐盟政策捐助的款項也不少。

雖然與歐盟間有學術及大學生的獎助計畫,但過去曾因瑞士不願配合歐盟的移民及邊境自由等政策,讓歐盟取消原定給瑞士學生的獎學金或給瑞士的大學研究補助款,不少學者與學生都擔心,英國脫歐可能會面臨同樣情況。

   
第2張骨牌…蘇格蘭想留歐 再喊獨立公投
特派記者蕭白雪/愛丁堡、哥拉斯哥/聯合報
英國脫歐聲勢日大,蘇格蘭多數民眾卻主張留在歐盟。一旦英國脫歐,蘇格蘭是否再度辦獨立公投備受關注。

政黨領袖 全挺留歐

愛丁堡大學教授肯尼里(Daniel Kenealy)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蘇格蘭的民意約六成至六成五支持留在歐盟,除了歷史上蘇格蘭與歐陸的特殊關係外,留在歐盟對蘇格蘭經濟有利,讓蘇格蘭所有政黨領袖罕見地在這次公投一致表態支持留歐。

蘇格蘭第一部長史特金多次說,在蘇格蘭約卅萬個工作與歐盟單一市場有關,逾四成國際出口是銷往歐盟。

民意挺留 全因經濟

此外,去年蘇格蘭農夫的收入有七成四來自歐盟的市場及補助,蘇格蘭的羊、牛肉外銷主要市場也在歐盟。

在蘇格蘭經營農場的艾倫說,不管喜歡或討厭歐盟,不能否認去年農夫大部分收入來自歐盟。肯里尼說,蘇格蘭民意挺留歐,主要就是經濟原因,並非肯定歐盟。

不過,原本絕大多數支持留歐民意,五月間逐漸出現變化,脫歐聲浪愈來愈大。

親友有人從事捕魚業、有人經營農場的羅傑說,在歐盟共同農業、漁業政策下,蘇格蘭漁民如今每年漁獲量較卅年前大為減少,歐盟農業政策對法國農民較有利的設計,毀了蘇格蘭畜牧業。

曾代表蘇格蘭擔任三屆歐洲議會議員的席拉斯(Jim Sillars)這次加入脫歐陣營,他說,歐盟的政策讓他選區裡很多農、漁民不願再投票給他;席拉斯更多次以目前歐盟與美國談判的跨大西洋投資夥伴協定(TTIP)為例,質疑其中有許多黑箱作業,加上是由歐盟代表會員國與美國簽訂,不見得符合各會員的利益。

支持蘇格蘭獨立、此次也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的蘇格蘭民族黨歐洲議會議員史密斯(Alyn Smith)說,歐盟可以更好,留在歐盟才有權參與改革的討論。

英國脫歐聲勢大起,讓蘇格蘭獨立成為連鎖議題,史特金公開表示,英國若決定脫歐,蘇格蘭將啟動第二次獨立公投。蘇格蘭民族黨前主席薩蒙德透露,史特金已準備直接跟歐盟總部談判,一旦英國脫歐,蘇格蘭將要求獨立加入歐盟。

肯尼里受訪時指出,蘇格蘭再度舉行獨立公投絕對可能,因為蘇格蘭想成為歐盟的一分子,不管史特金本人是否願意再次發動公投,都會面臨一定的政治壓力。

蘇格蘭知名政治評論者柯蒂斯(John Curtice)則說,蘇格蘭若推動第二次獨立公投,與上次公投的結果會有多大差異是個問題。

上次公投結果多數民意決定留在英國,柯蒂斯和肯尼里指出,目前民調顯示,即使第二次公投只有一小部分選民可能改變投票意願;此外,歐盟上次公投時,傾向支持蘇格蘭留在英國,未來是否願意蘇格蘭以獨立國家加入歐盟,是另個關鍵。

   
英女議員遇害後首份民調…留歐派重占上風
編譯劉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親歐派國會女議員柯克斯上周遇害後首份全面性民調結果出爐,留歐支持率以3個百分點的差距領先脫歐陣營,一反槍擊案之前脫歐支持度較高的局面。

周日郵報報導,民調機構Survation在17、18日進行電話民調,顯示留歐陣營獲得45%支持率,脫歐支持率為42%,受訪者共1,001人。

Survation在柯克斯遇害之前公布的最後一次民調結果,與這次結果完全相反。

另一個由YouGov為周日泰晤士報進行的民調,顯示留歐支持率為44%,微幅領先脫歐的43%,不過這份調查是在柯克斯遇害前進行。YouGov表示留歐支持率上升未必和柯克斯遇害有關,而是選民更擔心脫歐對經濟的影響。

在沉寂三天後,脫歐公投的宣傳造勢活動在19日重啟。首相卡麥隆在周日電訊報撰文警告,一旦脫離歐盟就難以回頭,如此可能引發經濟衰退。

卡麥隆並呼籲:「如果不確定,就別冒險離開。如果不知道,就別退出。」

英國各媒體也開始陸續選邊站;周日郵報已為留歐陣營背書,周日泰晤士報與周日電訊報則表態支持英國脫離歐盟。

周日郵報副總編輯羅斯(David Rose)在推特推文說,周日郵報將說,「為了更安全、更自由、更繁榮,甚至更偉大的大不列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敦促各方投給留歐派」。

   
國際要聞
美軍性侵風暴 6.5萬沖繩人嗆撤離
編譯陳韻涵/報導/聯合報
約六萬五千人十九日參加在沖繩首府那霸舉行的縣民大會,會中決議要求美軍陸戰隊撤離沖繩,縮小美軍基地。駐沖繩美軍司令十八日允諾明年歸還沖繩北部約四十點五平方公里的叢林訓練場,為一九七二年美國將沖繩移交日本以來最大還地面積,試圖緩和沖繩人對駐日美軍的怒氣,但似乎於事無補。

近來美軍基地人員在沖繩一連串犯罪違紀讓沖繩民眾忍無可忍,當地和平主義聲浪高漲,法新社指出,美國官員也愈來愈擔心美軍的行為將危及日本民眾對美日安全合作關係的支持。

數萬沖繩居民十九日下午兩點齊聚那霸奧武山公園陸上競技場,頂著炙熱高溫,抗議美軍基地工作人員性侵殺害廿歲沖繩女子島袋里奈,以及另一名駐沖繩美軍在其後的美軍宵禁與禁酒令期間還夜間酒駕撞傷人。沖繩縣民大會以靜默追思受害少女揭開序幕,隨後宣讀了島袋父親的聲明,他說:「為什麼是我的女兒,為什麼是她被殺?為了避免下一個受害者,只要縣民團結,就可能讓美軍基地全部撤走。」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月到日本出席七大工業國峰會時,順道走訪沖繩,成為首位訪問沖繩的在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形容島袋里奈遇害為「悲劇」,並表示「深感惋惜」。

集會民眾高舉「憤怒越界」、「撤除陸戰隊」等標語,要求駐沖繩美軍撤離。一名與會者說:「我很難過,真心希望不要再有任何受害者。只要美軍基地繼續留在這裡,類似事件將持續發生。」與此同時,日本首都東京的國會大廈外,也有上萬群眾聚集,要求美軍基地撤離沖繩。

美軍二次大戰打下沖繩後一直沒走,許多美軍基地都是二戰後強占至今。如今駐日美軍約五萬人,其中約三萬人在沖繩,美軍基地占據了沖繩五分之一面積。沖繩民眾數十年來一直抱怨美軍帶來的暴力犯罪、軍機噪音和基地衍生的問題。

一九九五年,沖繩發生三名美軍強暴十二歲少女事件,美日政府隔年同意將鄰近鬧區的宜野灣市「普天間基地」遷至人口較稀疏的名護市邊野古。不過,名護市政府反對遷移計畫,擔心帶來噪音、暴力和汙染。天普大學亞洲史專家金斯頓說,以目前沖繩民眾對美軍基地的反感,「普天間基地」遷移計畫恐將推遲。

五十九歲老師北野昇(音譯)站在俯瞰普天間的一處觀測站說:「日本仍是美國的軍事殖民地。這座基地就是象徵。」

這不是沖繩居民第一次舉辦大規模示威抗議,二○一○年也曾發生近十萬人的大規模示威,抗議美軍在名護市興建新基地。不過,因日相安倍晉三政府加強與美國安全合作,並希望加強沖繩的軍事部署防堵大陸,因此自民黨政治人物全數缺席十九日的抗議活動。但參加抗議的學生元山仁士郎說,他們想要更和平主義的日本而非加強軍力,「我們要美軍基地撤離」。

   
陸再闖釣魚台 日警告:出動海上自衛隊
記者郭玫君/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共軍艦九日凌晨首度進入釣魚台海域毗連區,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方曾警告陸方,如果中共軍艦進入領海,日本「將採取必要的行動」。分析認為,日本政府是在暗示將發布海上警備行動命令,出動海上自衛隊。

日本共同社昨天報導,大陸加強對釣魚台主權主張,日本今後將謀求阻止中共軍艦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預料今後中日偶發性衝突恐更頻繁。

海上警備行動旨在應對海上保安廳難以處理的情況,由防衛大臣發布命令。雖然受到限制,但根據日本「自衛隊法」,在執行海上警備行動時可以使用武器。

大陸海警船近期頻繁在釣魚台附近航行,九日更首度在相關海域發現中共一艘護衛艦,同一時間三艘俄羅斯軍艦也在附近海域航行,動機引人揣測。事發後,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齋木昭隆第一時間召見北京駐日大使程永華,表達嚴重關切與抗議。在召見程永華前,齋木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先行磋商。

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在此事展現強硬姿態,明確表示日本將堅決阻止中共軍艦進入釣魚台周邊領海;報導並引述政府高層的話,指這是「絕不能退讓的底線」。

   
南海爭議拉盟友…偽善美國 不敵撒錢陸
編譯陳韋廷/報導/聯合報
美中近年來在南海問題激烈交鋒,並不斷積極拉攏盟友。華盛頓郵報十九日報導,美國看似積極,但其偽善態度與中國大陸努力撒錢爭取他國支持,都讓北京在南海問題上的力量獲得增強。

文中指出,大陸外交部上周表示,在南海問題國際仲裁案上已獲近六十國表態支持,此數字的真實性雖令人感到質疑,卻顯示出中方在仲裁案宣判前拼命爭取盟友支持的態度。肯亞是繼賴索托、萬那杜和阿富汗之後,中方所爭取到的最新盟友。

中方的金錢攻勢加上美國被許多國家認為根本是雙重標準,正影響此事發展,連菲律賓總統當選人杜特蒂都在南海議題立場開始搖擺,他曾說只要中國願為菲國興建鐵路,他不排除就此事和中方展開雙邊談判。

而東協上周的不團結鬧劇又是一例:東協十四日發出聲明對南海情勢表示「嚴重關切」,呼籲各國依國際法行事,但數小時後卻以「緊急修改」為由收回聲明,修改後的聲明亦未對外公布。一位與會官員向彭博社透露,該聲明在中方遊說盟友寮國後遭撤銷。

此外,報導還指出美國和日本的雙重標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至今未獲得美參議院批准,日本對國際法庭的捕鯨判決也視若無睹,因此當美國及日本呼籲中國遵守國際法時,被不少人批評。

   
義大利漂浮橋 彷如漫步水面
編譯中心/綜合18日電/世界日報
保加利亞裔美籍藝術家克里斯托(Christo Javacheff)花了22個月的時間,在義大利北部的一座湖泊內架起長3公里的漂浮橋(The Floating Piers),由22萬個漂浮塊組成,橋面隨著波浪起伏,行走在上面,有如走在水面上。

據悉,該藝術斥資約1700萬美元打造,18日起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展出至7月3日,預計將吸引50萬遊客前往參觀,之後就會拆除回收。

克里斯托表示,漂浮橋沒什麼用途,純粹是藝術,最大特點是橋面會隨著波浪起伏,走在上方有如行走在水面上。

在虛擬科技當道的現代,克里斯托喜歡用大型裝置藝術,讓民眾實際感受到藝術的存在,耗資1700萬美元的漂浮橋,全是他自掏腰包,預計將吸引50萬人參觀,連帶刺激小鎮觀光。

克里斯托與妻子曾於2005年在美國紐約中央公園展示另一個知名裝置藝術作品「門廊」(The Gates);1995年,他們還曾在德國柏林用銀色布料包覆整棟國會大廈,吸引眾多遊客參觀。

   
希拉蕊砸重金打文宣戰 川普緊急募款10萬美元
編譯邵科然/綜合18日電/世界日報

隨著黨代會和大選逼近,希拉蕊不僅選舉資金充裕,並有眾多大老背書,已對川普形成壓力。川普未來恐無法再依賴大規模集會和吸引媒體關注而保持優勢;其陣營甚至為因應希拉蕊的廣告轟炸,在18日首次進行「緊急」募款。

希拉蕊已準備在夏季以廣播電視等媒體,對川普展開大規模攻勢;僅在未來六周即計畫在俄亥俄、佛羅里達和內華達州投入4100萬元廣告宣傳。同時,這些州的數百名助選員也加緊為希拉蕊造勢。

與希拉蕊陣營相比,川普似乎尚未完成準備;他的競選團隊目前尚無廣告傳播計畫,而現在才開始在部分關鍵州招聘人手。共和黨大老至今依然沒有對如何向選民推薦川普,達成共識,有些人可能永遠不會支持川普。

川普所剩時間已不多,大選將於三個半月後在愛荷華州展開;面對希拉蕊的資金優勢,他正試圖追趕。

曾在歐巴馬競選團隊任職的史都華說:「川普的選舉策略在政治上是失敗的,他雖然以粗魯言行先聲奪人,但大選不是以每天上新聞、占領媒體關注即可獲勝的投票遊戲,而是要到每個州為當地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另外,川普陣營在18日緊急募款聲明中說:「要完成10萬美元緊急募款計畫才能播廣告,我們今晚11時59分以前就需要你的資助。」專家表示,緊急募款並不罕見,但川普的財務短缺問題已引發關注,因為他曾表示完全依靠個人資金競選,但上月底開始對外募款。

   
老歐巴馬為上哈佛 隱匿已婚生子
編譯中心/綜合紐約18日電/世界日報
紐約市哈林區非裔文化中心一名檔案保管員發現一批罕見檔案,是有關歐巴馬總統的父親老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Sr.),在半世紀前欲至美國讀書和申請助學金,寫下的逾24封信件和相關文件。

這批泛黃信件是老歐巴馬試圖取得美國大學和基金會的財務援助,雖然早在2013年即被發現,但並未對外公布,直至18日才被紐約時報率先披露。

文件中顯示出老歐巴馬也有陰暗面,他在申請助學金以協助支付哈佛大學研究所的學費時,填寫表格時並未據實說明已在美國結婚,並生下一個兒子。

這些文件是在哈林區「非洲裔文化秀柏研究中心」(Schomburg Center for Research in Black Culture in Harlem)所發現,內容有關老歐巴馬由肯亞至夏威夷大學,之後再至哈佛大學讀研究所的遊歷。老歐巴馬在1958年於其中一封信寫道:「在美國深造是我的宿願。」

老歐巴馬是在夏威夷大學讀書時,認識同學安□杜漢(Ann Dunham)。不過,當時老歐巴馬在肯亞老家已有妻室,他早在1954年與第一任妻子在肯亞結婚,並育有兩子。

老歐巴馬與杜漢在1961年結婚後,生下歐巴馬,但兩人在三年後離婚。

由這些信件、成績單和文件可看出,老歐巴馬是一個聰明自勵的青年,工作態度和才智都廣受教授嘉許。不過,在有些信中,老歐巴馬也有抱怨,指出美國食物的成本太高,例如一個漢堡50分錢;他也談及與非洲老家的隔絕。

老歐巴馬之後在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於1964年返回肯亞,同年又與一名他在麻州相識的猶太裔美國女子結婚,兩人育有兩子,但在1973年離婚。

老歐巴馬1982年因車禍,以46歲英年在肯亞喪生。

   
日本服務業攻台,靠三招生存術打天下
去年日商來台投資業種主力,已由服務業轉向製造業。長期內需景氣低迷的日企,如何創新變革,找出生存之道,值得台灣企業參考。

台灣幫的討「海」生活!
上海是中國境內最多台灣人常駐的地區之一。相較於其他地方,為何吸引這麼多人前往打拚?作為中國「超一線」城市,目前消費水準如何?讓我們從台灣人的角度,揭開上海生活的面紗!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