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斑蝶翩翩飛舞的身影,是森林裡最迷人的「幻光」。 | | 茂林紫斑蝶最盛期可達上百萬隻,十分壯觀。(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 | 每年紫斑蝶北返時刻,公路單位在國道三號252公里處架設防護網。(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提供) | | | 茂林賞蝶生態園區每年賞蝶季總是人潮不斷。 氣候異常與人為破壞棲地是紫斑蝶兩大殺手。圖為圓翅紫斑蝶。(高雄市茂林區紫斑蝶生態保育促進會提供) | | | 近年茂林農民以減少甚至全程不使用農藥的方式來保護紫斑蝶。(慈心基金會提供) 水錦樹上訪花的紫斑蝶。(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 | 紫斑蝶為茂林國家風景區的代表,兩隻巨大的紫斑蝶藝術雕塑在山林裡更為鮮明。 | | 千千萬萬隻斑蝶 拍擊強韌的翅翼 連綿成三天三夜的空中蝶道 凝視成一寸又一寸島國的山戀和波濤…… ──曾貴海〈紫斑蝶的越冬慶典〉 這是知名詩人曾貴海勾勒紫斑蝶生態的詩作,不但書寫天際流動驚人的紫色光河奇景,更描述紫斑蝶遷移活動,從北到南,從西向東,最末飛越中央山脈,飛繞整個台灣,成為島國之內最盛大的生態慶典。 這應該是從空中所能窺見島國最美麗的景致了。只不過,在這個多變年代,氣候異常的巨掌,已悄然伸向紫斑蝶。 2015年12月初,雖然時序已經進入冬天,但南台灣茂林山區異常炎熱,艷陽當空,沒人感受到冬季的寒冷。我們與一群遊客一同走入賞蝶 園區,看到翩翩飛舞的紫斑蝶,紛紛讚嘆這大自然的美景。 興奮遊客無法了解的是,這群紫色嬌客正面臨命運轉變的關鍵時刻。而一批又一批的有心人,近十年投入保育蝶群的活動。 一場搶救紫斑蝶的大行動,正與時間用力拔河中。 山林裡的紫色微光 茂林區位於高雄市中心東北方58公里處,周邊多為未開發的原始山林,濁口溪穿流全區,形成高山峻嶺、瀑布、峽谷等豐富地景。全區大多為魯凱族人,著名的文化資產為石板屋,而被視為世界級生態景觀的紫斑蝶幽谷,每年冬季至隔年春天,蝶群都會大量飛來茂林過冬。 「我們魯凱族人稱紫斑蝶為Svongvong,蝶群很早就陪伴在族人身邊,或許太常看到而習以為常。直到這幾年,發現牠們數量減少,我們才知道牠們如此珍貴……」陳亦蓁說道。她正是茂林第一批投入友善環境栽種芒果的魯凱族人。 紫斑蝶隸屬斑蝶亞科;紫斑蝶屬,展翅可達4∼8公分,為中大型蝶種。牠們從春天到夏季,在各地繁殖,冬天會集體飛到溫暖的南台灣過冬,高雄茂林區就是蝶群主要棲息地之一。高雄市茂林區紫斑蝶生態保育促進會總幹事湯雄勁說,另一處更大規模的蝶群過冬處在屏東縣春日鄉山林深處,比較無法入山貼近觀察。 知名蝴蝶學者詹家龍表示,台灣有4種紫斑蝶,分別為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與小紫斑蝶。牠們有著神奇結構鱗片的雙翼,在陽光照射下,隨著各種映射光線的角度,呈現不同深淺的紫色,彷如一陣流動穿流的紫光,十分奇幻瑰麗,日本昆蟲學家稱此種如同幻境裡的光芒為「幻光」。 目前學界歸納出紫斑蝶全年遷移模式,每年至少有3次大規模遷移。最早發生每年三、四月清明節前後,即所謂的「初春北返」。五月中至六月初,新羽化的第一代紫斑蝶展開「二次遷移」。每年十月國慶日前後,蝶群開始最重要的「南遷度冬」。這樣綿延台灣南北一百多公里的大遷移,被稱為天空中的壯觀「蝶道」。 茂林的賞蝶活動,從蝶群南遷過冬之後的十一月至隔年的三月。在蝶群遷移的高峰時期,每分鐘約有一萬隻紫斑蝶,以極為飛快的速度飛掠,如同紫光之河,穿流過觀看者的眼前,成為難得一見的生態奇觀。 蝶群數量銳減 「我小時候,經常看到遮蔽天空的大群紫斑蝶,那時看得我目瞪口呆……」茂林當地耆老陳勝回憶當年紫斑蝶的盛況。他還記得小時候在農地上學騎腳踏車,一不小心就壓到蝴蝶而滑倒。 早在60年代就有學者深入茂林調查,那時茂林山谷裡的蝶群,數量最多可高達兩、三百萬隻,牠們滿天飛舞,場面壯觀,與墨西哥的帝王谷,同被列為全世界最大規模的蝶谷。只是隨著蝶群的棲息地嚴重遭受人為破壞,再加上極端異常氣候影響,茂林的紫斑蝶數量已然大量減少。 詹家龍說,近年南台灣紫斑蝶數量最多時,已降為60萬隻左右,茂林蝶谷更是僅剩10萬至20萬隻,與當年單單茂林一處就有上百萬隻蝶群的盛況,根本無法相比。這些訊息在在證明,如果人們保育腳步不再積極一點,此一被譽為台灣生態奇蹟的蝶谷,可能會逐漸消失。 棲息地的環境遭受人為破壞,成為蝶群消失的主要殺手之一,以往遠離人類生活環境的遷移路線,如今已被開發為農地,緊鄰大馬路或高速公路旁,受到人類文明的威脅。2007年著名的紫斑蝶專家詹家龍研究發現,紫斑蝶在春季北返時竟然要穿越國道,而眾多車輛高速行駛所捲起的龐大氣流,造成蝶群大量傷亡,部份路段僅剩五萬多隻數量。 國道封閉 禮讓蝶道 詹家龍和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的學者鄭瑞富、林鐵雄,主動接洽國道高速公路局。公路單位接受了學者們的建議,架設起防護網,讓蝶群優先飛過國道。這是國內第一起禮讓天上嬌客的生態保護行動,也掀起了近十年的搶救紫斑蝶運動。 詹家龍說,搶救公路上的蝶群行動從2007年開始,迄今已近十年,未來還將持續推動下去。搶救行動在三月初至清明節之間進行,這段時間正是紫斑蝶北返時刻,公路單位配合生態團體,在國道3號的252公里處,視每分鐘的蝶流量多寡,在國道旁架起防護網,蝶群數量眾多時,便封閉外側道路五百公尺左右,讓蝶群先行飛過。 台灣保護紫斑蝶行動引起各國高度注目,還上了國際生態頻道。這幾年詹家龍每到國外參加生態活動,外國朋友對於此一具有高度生態保育意義的行動,都豎起大姆指,認為台灣真棒,為了保護紫斑蝶,政府竟然可以封閉國道,這是許多國家做不到的事。 深入地方的保育行動 受到詹家龍的啟發,一群茂林在地的原住民成立高雄市茂林區紫斑蝶生態保育促進會。協會總幹事湯雄勁雖然是來自阿里山的鄒族,他娶當地人為妻,早已是道道地地的茂林人,並且積極投入搶救紫斑蝶活動。 根據湯雄勁觀察茂林紫斑蝶幽谷的生態,2009年的八八風災是個極大的分水嶺。他說,八八風災之前,茂林區的賞蝶步道及生態園區(原住民名稱「島給納山」),因為大興土木施建工程,反而將前來的紫斑蝶嚇跑,那年的蝶群量跌至歷年最低。 「八八風災後,各地聚落受損嚴重,茂林地區的獨特封閉性,反而保護了蝶群的棲息地,當年就出現紫斑蝶大爆發現象,數量直線飆升。」湯雄勁說。不過,除了棲息地受到人為和天然因素破壞之外,最讓促進會擔心的是,這一兩年日益加劇的氣候異常情況。 湯雄勁說,台灣氣候變得相當炎熱,原本要晚些開花的草本類與喬木類,因異常氣候,不是提前開花,就是早已結束花期,使得以蜜源植物為主食的紫斑蝶,不知要吃些什麼。此外,今年水源嚴重枯歇,原本要到一月蝶群才會開始出現覓水行為,但是他們最近已在附近的濁口溪發現大量蝶群,開始尋找水源。蝶群會不會因此大幅減少,促進會正密切觀察中。 為了推動紫斑蝶保育工作,湯雄勁說,促進會去年已向林務單位租下島給納山區,做為賞蝶步道及生態園區,讓遊客親眼見到紫斑蝶,進而愛護牠,投入蝶群的保護行列。除了此區之外,茂林區還有其他七八處山谷,嚴格管制人車進出,讓蝶群的棲息地受到完整保護。 友善農耕搶救蝶群 除了生態團體的積極參與之外,部份民間團體與農民們,以友善農耕方式,改善蝶群生長環境,開始慢慢獲得良好迴響。紫斑蝶需要蜜源植物,其中「芒果花」為蝶群準備返回北部時,極為重要的食物來源,但之前農民大都使用農藥以減少芒果樹的病蟲害,連帶危及了紫斑蝶的生存。 慈心基金會執行蘇慕容指出,為了推動有機農業,更保護紫斑蝶珍貴的大自然生態,他們從2012年起在茂林山區推動友善農耕,第一年鼓勵農友以減少施用農藥的方式,做到落果時無農藥殘留,從一開始6位農友參與,到今年已有13位農友加入減低使用農藥的行列,其中5位農友全程不使用農藥,獲得林務局頒發的「綠色保育標章」。 慈心基金會協助農友們,與有機農業里仁公司達成契作合作關係,將所收購的青芒果開發成「紫斑蝶芒果青」、「土芒果青鮮果乾」及「情人果冰棒」多款商品,從此,人與蝶可以共生共榮。蘇慕容說,他們鼓勵農友們在芒果樹周邊,種植蜜源植物,讓紫斑蝶食用。 剛開始推動友善農耕時,受到很大的阻力,茂林區代表會副主席陳亦蓁說,她是第一個加入的人,雖然減少或完全不使用農藥使產量減少,但是為了保護紫斑蝶,她全力配合,預計到明年會有21人願意加入這個行列。 友善農耕已獲得部落大多數農民的支持,耆老陳勝是其中之一,由於他的投入及支持,不少農民紛紛效尤。農友盧秋星從一開始減少農藥使用,進而計畫全程無農藥的栽種,申請綠色保育標章。 成為保護紫斑蝶尖兵 紫斑蝶生長在台灣平原到海拔500公尺處,只要是人類可以生存的環境,紫斑蝶便可以展翅飛翔,堪稱是台灣環境的生態指標。詹家龍指出,台灣原本擁有5種紫斑蝶,目前只剩下4種,消失的大紫斑蝶,是台灣第一個絕種的蝴蝶。 詹家龍強調,「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保護紫斑蝶,尤其在紫斑蝶來此過冬的季節,千萬不要干擾牠,不能搖樹、丟石頭,以避免驚擾蝶群的作息。民眾更應支持友善農耕行動,在居家多種些蜜源植物,增加蝶群數量,人人都可成為保育紫斑蝶的尖兵。」 離開茂林之際,我們窺見一群又一群的紫斑蝶,在花叢中自由自在地飛舞,最後隱沒山林裡,留下一抹紫色幻光,在我們的雙眼及記憶裡永恆飛旋。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6年01月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