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1世紀後,世界各國紛紛發展「幸福指數」,以取代行之有年的「經濟成長指數」,包括馬英九總統今年初也指示,必須在1年內擬定台灣的「幸福指數」。 然而,主觀、私人且差異極大的「幸福感」如何測量?究竟民眾的幸福從何而來?遠見民調中心透過電話調查,希望了解台灣人民的幸福感,以及影響幸福的指標。同時,《遠見》還與EOLembrain東方快線市調合作,鎖定青壯年世代進行網路調查。 二份調查結果,同樣發現,台灣人的幸福屬於「微量幸福」;如果政府能夠解決經濟及就業問題,就能有效提升台灣的幸福感。 若以1到10分為標準,1分代表非常不幸福,10分代表非常幸福,你現在的幸福感有幾分?你覺得,台灣社會的整體幸福感,又是幾分? 《遠見》將回答1、2分者,歸類為烏雲罩頂、彷彿痛苦永夜的幸福赤貧族。 3、4、5分,為馬馬虎虎、勉強餬口的幸福清寒族。6、7、8分者,則是力爭向上、期待未來的幸福小資族。9、10分:自在充實、能享受生活的幸福滿分族。 根據《遠見》民調首次進行的「幸福感調查」,在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後,將個人幸福感分為五大面向、12項指標。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這12項的平均分數為6.42分;經換算,將滿分設定為100分後,個人幸福感則為64.2分。 但台灣人民認為台灣整體社會的快樂指數評價,則平均只有4.89分。同樣換算為滿分100分 ,則台灣人認為社會的幸福分數只有48.9分,認為自己還算幸福,但是認為其他人的幸福,則仍有待努力。 透過媒體看台灣:「小我快樂」贏過「大我快樂」 綜觀國人的幸福感,呈現不滿足的傾向。但取決於個人努力較有機會實現的「小我快樂」,顯然贏過外在環境的「大我快樂」。 亦即,台灣人看自己,比較快樂。看這個社會,就搖頭歎息了。這跟民眾天天接觸到媒體、政治、輿論,過度呈現社會亂象有關。 為深入了解台灣民眾的幸福感,《遠見》參考國內外歷來的快樂與幸福研究,最後以快樂程度、健康、經濟所得、生活滿意、社會連結為調查的五大面向。 再細部整合出個人快樂、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外表滿意度、生活滿意度、生活成就感、生活價值評估、朋友關係、家人關係、社區歸屬感、財務及收入、以及未來生活保障信心,共12組題目,測量國人的個人幸福感,並加上對整體社會快樂的評價,以建構台灣人此刻的幸福地圖。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www.gvm.com.tw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