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全球200位藝術品經紀商、收藏家和策展人,齊聚由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興建伊斯蘭藝術博物館(MIA),參加一場晚宴,大家都是要來欣賞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在中東的首展。這場晚宴主人的左手邊,坐著紮馬尾的村上隆,右邊是希臘大亨兼藝術收藏家瓊諾(Dakis Joannou)。當今藝術經紀界最大咖高古軒(Larry Gagosian),也和其他經紀商坐在不遠處。
在這個地球上,很少人能請得動高古軒,瑪雅莎(Sheikha Al-Mayassa bint Hamad bin Khalifa Al-Thani)就是那少數人的其中一個。瑪雅莎是卡達國王的女兒,排行第14,也是當今全球藝術界最常討論到的收藏家、贊助家和文化擁護者。
2011年Art+Auction封她為藝術界最有權勢的女人。
2011年12月上旬,爆破藝術家蔡國強也應瑪雅莎之邀,首次在中東舉辦個展。
一直到1980年代,卡達不過是個遍地黃沙的不毛之地,就連傳統的養殖珍珠產業也奄奄一息。
自從卡達發現蘊藏豐富石油和天然氣後,這個小半島一夜暴富。2010年時,卡達的人均GDP是全球第3高,經濟以16.6%的速度擴張。但石油和天然氣總有一天會消耗殆盡,如何讓國家從石化燃料經濟轉型為知識經濟,是當局念茲在茲的首要任務。
依「卡達2030國家遠景」,卡達打算廣設學校和後製中心,服務國際電影產業,甚至還想興建一座無紙化醫院。可以展示卡達在伊斯蘭藝術、現代阿拉伯繪畫、攝影、盔甲和自然歷史等方面收藏的新博物館,也在這份藍圖上。
這50年來,卡達皇室一直積極收購藝術品。
瑪雅莎那號稱藝術眼光高超、學養均豐富的親戚沙烏德親王(Sheikh Saud),專門收購市場上最頂級的金光閃閃的手稿、地毯、科學儀器、蒙古珠寶等。
沙烏德的哥哥哈珊(Sheikh Hassan)則是專事收購20世紀的阿拉伯繪畫;瑪雅莎則不斷蒐購西方藝術。
瑪雅莎有點男孩子氣、比較好強,她自稱是有兩個哥哥的結果。在母親鼓勵下,她學習法文和英文,最後遠赴美國杜克大學,取得政治學和文學學士學位。兩年前才和在哥倫比亞大學念研究所的夫婿一起回國。
瑪雅莎現在是卡達博物館局(QMA)負責人,她的工作是把卡達變成一個文化重鎮,探索藝術的意義和藝術對人類的意義。她說:「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QMA成為『文化鼓動者』、世界藝術計畫案的催化劑。」
QMA不受卡達文化部管轄,預算也不公開,籌資和收購哪些藝術品的決定,由組織內部一小撮高層人士負責。
儘管引來決策不透明的質疑,瑪雅莎堅持必須這麼做,否則他們的想法可能會遭沙烏地阿拉伯或其他鄰國竊取。
瑪雅莎非常積極引進重量級藝術家到多哈,村上隆就是一例;英國藝術家赫斯特(Damien Hirst)4月在倫敦泰德當代美術館 (Tate)的個展,卡達王室也拿出至少200萬英鎊贊助,明年這些展品要原封不動搬到卡達,又創造了中東另一個第1。
然而,為了讓QMA不致淪為個富家千金的玩具,瑪雅莎恐怕不只是砸大錢把一些外國藝術作品,原封不動搬回家鄉。
在這麼多開口要錢的展覽中,她得更有創意、更加精挑細選才是。
(綜合外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