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
財經媒體CNBC報導,由於全球原油產量創新高加上需求疲軟,油價可能持續承受下跌壓力。油價自3月以來已下跌約30%。西德州輕原油上周五(22日)收盤價比周四上漲近2%,布侖特原油則站回每桶90美元以上。儘管價格起伏不定,分析師預估,油價將持續下跌。 目前全球每日生產9,110萬桶原油,創歷來新高,是分析師看空油價的原因。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5月全球每日原油需求為8,990萬桶。 Again Capital公司合夥人基爾道夫(John Kilduff)說,在西德州輕原油跌破每桶78美元後,他認為下個水準是每桶72美元。上周美國聯準會(Fed)未再祭出量化寬鬆措施,拖累油價走跌,基爾道夫說:「如果各國央行維持立場不變,西德州輕原油可能下探每桶68美元。」 不過,花旗商品研究主管摩斯(Ed Morse)不認為油價會長時間持續下跌,但也不預期很快會重回年度高點。他說:「我們認為布侖特油價沒理由持續漲回每桶100美元以上,或下半年西德州輕原油升破每桶85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增產石油,是全球產量增加的原因;北美也正在生產原油。原油需求也持續走軟。IEA本月表示,原油並未供給過剩,而是「供給充足」,IEA維持今年原油需求每日增加80萬桶的看法,但表示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減速可能影響該預測。 IEA警告,國際對伊朗實施石油出口制裁可能推升油價。IEA 的初步資料顯示,相較於去年水準,今年4 、5月伊朗石油的主要消費國每日減少從該國進口100萬桶油。 |
|
編譯組/報導/聯合報 |
蘋果公司的工廠形象曾被媒體嚴厲批評,現在又傳出專賣店員工薪資也低得可憐,和蘋果超過千億美元的營業額不成正比。紐約時報報導,在新罕布什爾州蘋果專賣店工作的葛森是個標準蘋果迷,也很開心能在蘋果工作,3個月內就為蘋果帶進75萬美元營業額,但他的時薪卻只有11.25美元(約新台幣337元)。 蘋果公司全球327家專賣店去年賣出約160億美元商品,平均每平方英尺所創造的營業額是美國零售業最高,幾乎是第2名的珠寶名店蒂芙尼(Tiffany)的2倍。 蘋果在美國的4萬3000名員工中,約3萬人在專賣店工作,多數人的年收入只有約2萬5000美元。而連同非銷售人員在內,去年平均每個蘋果專賣店的員工為公司帶來的收入高達47萬3000美元。 報導指出,科技進步雖然創造數以萬計的百萬科技富豪,但真正的工作卻是服務業,從銷售員、客服人員到維修人員都屬於服務業領域,他們的薪資卻沒有跟研究人員同步。 |
|
編譯組/報導/聯合報 |
南韓媒體報導,外匯嚴重短缺的北韓,計畫明年之前向中國大陸東北輸出12萬名勞工,以賺取外匯;而東北地方官員及企業也樂觀其成,理由是北韓勞工工資比大陸勞工低,且吃苦耐勞。中央社引述南韓朝鮮日報等媒體報導指出,上述消息是由大陸東北地方官員及企業人士透露。他們說,明年之前前往東北的北韓勞工,將有12萬人。 這項決策是由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姑丈、北韓第2號人物張成澤的親屬和親信主導;這些北韓勞工的月薪為200至300美元(新台幣6000至9000元)。 報導指出,這12萬名北韓勞工,大多是南韓對北韓經濟制裁後失業的北韓代工工廠工人,技術熟練;也有1萬至2萬人是資訊科技專業人才。 東北當地企業透露,雇用北韓勞工,是因為其工資比大陸勞工低,且吃苦耐勞,而須住在集體宿舍內,便於管理。 東北地方官員指出,地方政府已制定接收大批北韓勞工的計畫。至於工作地點,除靠近北韓邊界的圖們、琿春和丹東等中小型城市外,這些北韓勞工將分批前往瀋陽、延吉、長春等東北主要城市就業。而鄰近北韓邊界的10多個東北城市,未來可望成為北韓勞工最大聚集地。 南韓專家分析,因為全球經濟制裁,北韓外匯短缺,因此決定向大陸大規模輸出勞動力,賺取的外匯每年可達3億至4億美元。 分析指出,大陸東部沿海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廉價勞力早已出現短缺;東北地區則就近利用北韓勞動力的優勢,吸引沿海企業轉往投資,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