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還有救嗎? 共和黨的招牌正在凋零,我們的許多策士都不適任,我們的選戰設計仍然停留在二十五年前勝選的那一套... 我們共和黨重視自由市場,所以現在或許是開始傾聽自由市場的適當時機。過去六次總統大選中,我們輸掉了其中五次一般選民的投票,也就是說,美國人有二十年都告訴我們:「不了,謝謝。」 政治人物最大的錯誤就是給自己找托辭,不管有多痛,共和黨現在是該面對殘酷的事實了。共和黨的招牌正在凋零,我們的許多策士都不適任,我們的選戰設計仍然停留在二十五年前勝選的那一套。 要找出問題很容易。共和黨的挑戰並不在於號召更多選民出來投票,而是政策。我們把拉丁裔排斥在外,他們是美國成長最快速的選民族群,我們卻採取排外主義的立場,對於可讓他們取得公民權的移民改革投下反對票。我們把年輕選民排斥在外,他們比父母輩更不強調宗教,我們卻以反對同性婚姻的立場以及對社會議題的斥責語氣,把他們排斥在外。此外,我們也跟曾經有緊密連結的中產階級失聯了。 共和黨內部的純粹主義派(他們一如往例呼籲要更純粹)和務實派(他們呼籲要與時俱進)將會引爆一場爭論,而媒體也一如網路,勢必會把這場競賽貼上「溫和派」角力「右翼派」的錯誤標籤。事實上,我們共和黨人現在面臨的,是要在保守主義的兩個定義做出選擇。 其中一個是:堅定反對逐漸成形的社會趨勢,例如多元文化主義和世俗化(也就是越來越不強調宗教)。另一個是更世俗化且現代化的保守主義,避開大多數社會議題,專注於創造一個廣開機會大門的社會,使經濟更自由、改革政府機構,例如對社會向上流動有重大影響的學校教育。 【本文譯自《TIME》DEC10/2012,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