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中国独生子女自私竞争力差?
澳大利亚的调查人员所做的一项针对中国独生子女性格心理的研究显示,独生子女更加悲观,不愿意冒险。
研究人员还发现,独生子女比较不信任他人,同时本身也缺乏诚信。
调查结论还称,中国独生子女自私,缺乏认真态度等。
如何看这项调查的结论?调查结果是否有代表性?是否存在缺失?造成独生子女缺点背后原因是什么?中国是否应该尽早改变独生子女政策?欢迎发表看法。
发表时间: 2013-1-11 下午4:28 GMT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原文照登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10:45 GMT 澳大利亚的调查:“中国独生子女自私竞争力差?”
BBC中文版:“中国是否应该尽早改变独生子女政策?”
看BBC中文版时间长了,就可以慢慢看出BBC中文版年复一年的舆论攻势,逼迫中国政府改变独生子女政策 。
传媒客观中立大概只是神话。CNN 倾向民主党,FOX倾向共和党。很难不把倾向性带到新闻传播中去。
只 是想请BBC中文版编辑也想一想,中国人口恶性膨胀会给西方和地球带来的严重后果。前几天在全世界新闻 节目流传香港一房顶上晾晒的成千上万只鲨鱼翅触目惊心的照片,非洲盗猎者用直升飞机一个不剩地猎杀整个大象 家族,割断象牙卖到中国。希望BBC中文版编辑也想一想,自己无休止地逼迫中国政府改变独生子女政策,扪心 自问,是否对那些大象和鲨鱼觉得guilty ?
你们鼓吹中国人口不停增长,把地球能源都用光了,西方怎么办?
到那时候就晚了!
还是现在就停止逼迫中国政府改变独生子女政策更好一点。
要搞垮中国政府,有很多其他(对地球伤害更小,对西方伤害也更小的)途径。 救救地球!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10:00 GMT 澳大利亚调查结论:中国独生子女自私,不愿意冒险。这是研究人员把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儿童与该政策之 前出生的有兄弟姐妹的人相比较以后发现的。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分析并不科学,结论也不具说服力。
中国从1979年开始在城镇地区实行一胎化政策,即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因此,1980年代后出生的许 多中国城镇年轻人都属于独生子女一代。
但在1979年,中国还发生了另一个更重要的事件:毛泽东过世数年,新领导人在巩固权力以后,开始改革。 从此,人人向钱看。 一个现象,两个可能原因,哪个是真正或更主要的原因,认真作学问的人应该说清楚。
这两个事件(经济改革,一胎政策),哪个对人变得更自私有更大影响?我相信有正常思维的社会学家都会说是 经济改革。没有“大锅饭”和“铁饭碗”了,你不自私,就会饿死。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1979年以后出生的儿童比1979年以前出生的儿童更自私的原因 是一胎政策,而不是经济改革。 救救地球!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9:59 GMT 【续】 再说,在同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也可以有理由争辩,独生子女比多胎子女更不自私。独生子女家 庭的玩具,只要 在家里,就是他自己的。多胎子女家庭的玩具,虽然在家里,也不见得就一定是他自己的,还要和别人抢才能变成 自己的。所以,接触“我的”和“不是我的”的意识也更早一些。 救救地球!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9:30 GMT 作为一个8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就被贴上了这样或那样的“负面”标签。我想任何一个80后的独生子女都不 喜 欢这样的标签,因为这个标签不是我们通过任何努力能改变的,不管独生子女怎么试图乐观、合作与敢于冒险。好 像说在美国只要你是黑人,就注定身体发达,头脑简单,更容易扰乱社会治安的一样。 以前大学同学里好多人是农村地区来的,并不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和 他们比,我们的思维可能更加自我中心主义 一些,但通过在团队中的交流与合作,这些性格的弱点会有所克服,并非“命中注定的”。我认识的70后非独生 子女很多更不愿冒险,喜欢吃体制饭的思维更甚,说他们诚信比80后好就更加让人可发一笑了。 用70后的人(30-40岁)与80后的人(20-30岁)做性格测试本来就比较有问题,为什么不研究同 为80后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研究者不会以为中国的80后都是独生子女吧。 研究者用的研究对象全是北京人,就更有问题了,所有人都知道北京的情况完全不能代表中国,北京很多环境和 条件都与中国其他地方不一样,我想是中国人都知道。 康树林 芝加哥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9:28 GMT 独生子女政策,是对50年代“英雄母亲”错误政策(毛泽东的“人多力量大,好办事”,鼓励大力生育的“拍脑 袋政策”)的亡羊补牢,无奈之举。但其后果,也早在料想之中。“小皇帝”们的自私、能力差、不能体谅别人的 弱点,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在进入职场后,还是能够自动纠错,不是那么地不堪(虽然离“标准”或期望还有距 离)。社会必然会教会他们怎样生活。他们这一代,也有他们的优点,聪明、学习刻苦、掌握现代工具的能力远强 于上一代。 不必担心,儿孙自有儿孙福。比起更多人口带来的致命弊端(中国的能源、资源早就超负荷,无法支撑饱和的人 口),这点损失还是可以容忍的,也必须容忍。
有 人担心老龄化,这是没有道理的(老龄化也是必须付出的一时的代价)。比如,日本的老龄化,并没有造成人 力短缺,以至于产品不足,人民贫困。恰恰相反,日本是产品极度过剩,希望有更多国外的买家。日本仅仅需要增 加消费税,减少年轻人的收入,分配给老年人的社保而已。因为日本足够富裕,这种小幅收入减少,并没有引起年 轻人的抗议。 这只是个小问题而已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9:24 GMT 澳大利亚的调查人员所做的一项针对中国独生子女性格心理的研究显示,独生子女不愿意冒险。
不管这一结论是否正确,“不愿意冒险”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
的确,爱冒险的人给人类历史飞跃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哥伦布爱冒险的性格,才使旧大陆和新大陆曾经隔绝的文 明建立了联系。
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个人要是没有冒险精神,他去抢银行,贩毒,发动侵略战争的可能性也就低一点。所以,如 果一个社会里不爱冒险的人比例高一点,说不定犯罪会更少一点,社会更安全一点。如果各国领导人里不爱冒险的 人比例高一点,说不定战争会少一点,和平会多一点。 救救地球!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9:10 GMT 关于澳大利亚对于中国独生子女的调查,我认为自私与对他人的不信任是这个时代中国人的共性。现在的中国各 种 问题层出不穷,食品问题、腐败问题、豆腐渣工程等等等等,甚至扶摔倒的老人都能被讹诈,可以说这个社会已经 失去了互相信任的根基。不能只说独生子女不信任他人,而是整个社会都这样。至于竞争力差,我认为每个时代有 每个时代的特点,其中的人也各有其特点。英国工业衰退,服务业与文化创意行业兴起,中国也是如此。我们年轻 一代富于创造力,能适应新环境,而这是许多老一辈人所无法适应的。还有,在贵网站所发布的新闻中【调查:中 国独生子女自私竞争力差】,我不认同那位被采访同学所说的话。如果这个研究不具有代表性,那么您个人的例子 就有代表性吗?起码这个研究是对421名独生子女进行过调查。我既是反驳这位同学,也是希望贵网站不要搞一 些小儿科的东西。如果在这样的正式新闻中加入采访的话,希望能采访一些学术权威及社会公知。当然这则新闻是 关于独生子女的,采访同学也是正确的,不过希望能更丰富而不是只听去一家之言。鄙人拙见欢迎拍砖。 Heran Wang Loughborough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8:46 GMT BBC中文版:“澳大利亚调查:中国独生子女竞争力差”
BBC 中文版的翻译准确吗?
澳大利亚调查英文原文是中国独生子女“less competitive”。
说一项产品competitive,它通常意思是“竞争力强”。它使人联想到这个产品比同类产品质量好, 价钱低。
说 某人competitive,它通常意思是“竞争心强、爱竞争、爱争强好胜”。它使人联想到这个人想处 处都胜过他人,学习分数一定要全班第一,和朋友打球也一定要赢,等等。用中国话说,就是:“这孩子挺好胜的 。” 在谈及一个人能力的时候,通常用另外一个词:competent 。
所以,澳大利亚调查英文原意应是:“中国独生子女缺少竞争心”,而不是“中国独生子女竞争力差”。这两者 是不一样的。“竞争力差”指的是不能胜过他人。“缺少竞争心”指的是没有处处都想胜过他人的潜意识。 救救地球!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8:40 GMT 【续】 “竞争心差”的翻译也更合上下文。有句俗话:“你看到你想寻找的。”这类调查,调查人员都 有下意识的事先 想法。查来查去,就果然找到他事先想象的东西。独生子女,没有从小和兄弟姐妹竞争父母爱、食品、玩具。调查 人员一定会事先猜想他长大以后也不太爱和同事争名誉、争地位,然后在调查过程中引证这一猜想。没有一个思维 正常的人会猜想“没有兄弟姐妹会降低一个人的工作能力”。 救救地球!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8:37 GMT BBC中文版:“澳大利亚调查:中国独生子女竞争力差”
假定BBC中文版的翻译是确切的,那么这个结论是不符合事实的。
很多外国公司愿意到中国开工厂。这说明中国的蓝领和白领雇员(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比外国雇员能力不差 。 救救地球!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8:36 GMT BBC中文版:“澳大利亚调查:中国独生子女竞争力差”
如果我的翻译是确切的,澳大利亚调查英文原意是:“中国独生子女缺少竞争心”,那么,这个结论也不符合事 实。
谁都知道,中国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竞争心非常强。一个声誉好的中学,大学,呕心沥血准备 考试也要挤进去。一个好公司有三个名额,有五百人去应聘。在网上看到招工现场成千上万人拥挤的照片。
一只大鸟带食物回巢,四只小鸟伸长脖子抢。缺少竞争心,不伸脖子,就会饿死。澳大利亚调查人员多半事先猜 想,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就没有竞争的必要。这可以理解。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巨大人口和就业的压力,远 远超过没有兄弟姐妹对竞争心的影响。
记得前一阵Whinejunkie写过一件事,大意是:一个外国人等公共汽车,中国人拼命挤,就上去了。 他不想挤,结果来了好几辆车他都没能上去。一个中国人告诉他,中国人多,你不拼命竞争,什么也干不成。 救救地球!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8:03 GMT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的日子之所以比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其它G7成员日子好过一些,无非是这两 个 国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靠出卖资源给新兴国家,勉强度日。G7国的制造业和知识经济一只处于下滑态势,根本 原因是人才问题,人才问题出在教育上。如果您查阅一下加拿大魁北克中学生的辍学率,会让你大吃一惊的!中国 的孩子竞争力差?问问美国硅谷地区学校中从中国转学来的学生,智力水平远超当地土生土长的学生。一个字:牛 ! BBC中文部啊,只要能诋毁中国,啥消息都敢发到网上。 北京人 Montreal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7:26 GMT 这个报告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加之中国的落后教育和政治/文化上的腐败, 国民素质很令人担忧. 政府控制人口是负责任的做法, 但迟早要找出折衷方案来解决独生政策的副作用. 身在外 Woodbury, MN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7:13 GMT 个人认为BBC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变相的80,90后问题,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每代 人 都有其时代的优点和劣势:就中国大陆的独身子女而言,尽管其自私或许缺乏竞争力,但这两点也未必是缺点,因 为一个自私的人很少会对群众运动感兴趣的,所以80,90后很在乎“维稳”也很好管理;再者,一个缺乏竞争 力的人对别人是没有任何威胁的(不象讲究竞争的欧美人那么“很黄很暴力),他(她)讲究“听天由命”,“无 为而治”---这类人很大部分是有宗教信仰的和平主义者,是未来中国“和平崛起”的希望所在! 爱国者 China |
新增时间: 2013-1-11 下午6:59 GMT 中国独生子女性格心理的研究显示,独生子女更加悲观,不愿意冒险。
研究人员还发现,独生子女比较不信任他人,同时本身也缺乏诚信。
调查结论还称,中国独生子女自私,缺乏认真态度等。
另外,他�缺乏中�的民族主�凝聚力,他�不喜�中�的民族��主�,他�喜��人主�,不喜��克思的 共�主�, 他��的西式水��桶,他�����格的中�露天�所. ABC china |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