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廿二日一夕變天,廿三日國會宣布由新當選的議長屠契洛夫代理總統,在廿五日前組成新政府;已遭國會罷黜的總統亞努科維奇繼續「神隱」,原本支持舊政權的東北部卡爾可夫市也有數千名民眾上街,支持新政局。
代理總統屠契洛夫是反對黨領袖「天然氣公主」泰莫森科的盟友,他將於廿五日前任命臨時總理處理政務,到五月廿五日完成總統改選為止;反對黨領袖之一、前世界拳王克利茲奇科指出,「這幾天最重要的是就是組成一個能發揮功能的政府,且須採取重要措施以確保經濟運作。」
泰莫森科所屬的祖國黨成員之前透露,她是看守內閣總理人選之一;泰莫森科說:「我很感激受此抬舉,但我請求不要考慮由我出任此職務。」
她這番話被解讀為有意直取總統大位;在泰莫森科入獄期間力促烏克蘭當局釋放她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廿三日與她通電話表示恭賀,兩人並相約近期會面。
德國政府發言人謝伯特說,梅克爾已和俄國總統普亭通電話討論烏克蘭情勢,雙方同意必須確保烏克蘭「領土完整」,並盡快讓政府恢復運作;保持烏克蘭政經情勢穩定,符合德俄雙方的「共同利益」。
遭罷黜的總統亞努科維奇落跑一天之後仍行蹤成謎。但據國際傳真通訊社報導,他曾試圖在老家頓內次克機場搭專機出走,但被海關人員攔下;外界猜測他可能藏在東北部,或前往西南部的克里米亞,甚至逃往俄羅斯或白俄羅斯。
原本支持亞努科維奇的國會盟友、政黨同志及國安單位一夕間皆棄他而去;軍方發表聲明,表示「不會介入政治衝突」;代理檢察長、內政部長及國安局長都表示,將迅速逮捕下令屠殺民眾的前政府官員。
在雪梨舉行的「G廿」財金首長會議上,美國與國際貨幣基金(IMF)提議協助烏克蘭重建經濟。美國財長陸伍表示,美國正與俄羅斯在內的其他國家合作,「準備在烏克蘭落實改革時給予協助,以恢復經濟穩定,並回歸民主政治及經濟成長」。歐盟主管經濟經濟執委芮恩表示,「一旦政治問題依民主程序而獲得解決,我們準備對烏克蘭提供鉅額的財政援助。」
但俄羅斯外長拉夫洛夫指出,「非法的極端分子集團拒絕解除武裝,並在反對派領袖縱容下掌控基輔。」俄羅斯則表示在確定烏克蘭由誰主政之前,將不會撥款。
路透分析,泰莫森科在二○○四年「橘色革命」後出任總理,任內表現評價兩極;歐盟官員表示,她任內的貪腐情況,與亞努科維奇總統任內不相上下,她和她的盟友必須能證明有改革決心,才能獲得歐盟援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