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唯有推动改革 中国才能重振经济
中国经济继续呈下行趋势,主因在于中国未推出重大改革措施,落实中共三中全会的决定。目前,国内外情绪都处于25年来最低点。如果改革仍只流于空谈,不付诸行动,经济下滑趋势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要稳定经济,中国必须减税1万亿元(1.26万亿港元)或以上,并应把增值税税率从目前的17%降至13%、把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从45%减至25%,以及在未来三年将社会保障税减半。
中央政府应发行财政债券,填补由此产生的资金缺口。为确保财政赤字只属暂时现象,政府应该限制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够控制的开支。
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一直持续收缩,之所以有这种现象,皆因政府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不负责任、不合逻辑的大规模货币刺激政策。中国已浪费数十万亿资金进行形象工程和房地产投机,而且全都打着维持经济增长的名义。由此产生的不良资产如今开始拖累金融系统。
定期注入流动性,仅会令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延迟上报不良贷款。金融机构既没有资金,也没有能力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自2008年以来,各国应对各种危机的经验表明,注入流动性的影响有限,且效力会逐渐减弱。要稳住下滑的经济,财政刺激措施是更有力的工具。而且最重要的是,只有推动结构性改革,才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重振陷入困境的经济。
中国过往的刺激措施失当,如今要应对由此带来的后果,调整经济结构,创造另一个增长周期。如果仅专注于掩饰过去的错误,则不过是在延缓必然会出现的经济崩溃,增加收拾残局的成本,还将推迟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到来。由于中国人口结构已经老龄化,延迟增长周期或令"中等收入陷阱"的预言成真。
未来两年中国面前有三条路:停滞不前、崩溃或突破现状。领导层当前的决定,似乎将引导中国步入第一种境况。
中国有巨额贸易顺差,应该有能力控制国内流动性。因此,无论名义上出于什么目的,中国定期注入流动性,实际上就是为了支持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与麻烦缠身的借款人。资本和精英阶层都被用于改变表面现状,以便让这条漏水的船继续漂浮。
第一种境况与1992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开始漏气后的经历类似。但中国不是日本,即使有贸易顺差,也无法保证中国能够完全控制国内流动性。在储蓄方面,日本人惯于将资金存放国内,而富裕的中国人则倾向于将资金转至海外。
另一个不稳定因素,在于中国的财富有很大一部分是存款。1997年后,印尼资金曾经疯狂外逃。如果中国政府无法防止类似情况发生,金融危机就可能全面爆发。
中国正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可以突破目前的停滞状况,迅速启动新一轮增长周期,在2030年前成为高收入经济体。中国人在全球经济中仍有极高的竞争力。这是中国经济的最强大推动力。
中国必须进行改革,才能利用这种竞争力,在供应方面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在需求方面培养中产阶层的消费能力。中国需要做的仅是缩减政府规模,为市场提供更大空间。
财政刺激措施可以稳定经济,但紧接着必须推出金融改革。有太多的金融机构不过是庞氏骗局,就连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也不例外。
有一种说法颇为流行:资金链必须保持完整。一家企业倒闭时,大家往往归咎于资金链断裂。但这种看法忽略了一个事实:这种企业本来就没有偿付能力。为了让所有庞氏骗局不被揭穿,央行将被迫一次又一次地注入流动资金。
中国的问题大多是自食其果。社会精英通常支持货币扩张,结果导致资产通胀、鼓励固定资产投资,令内部人士受益。正因如此,对于如何解决经济顽疾,如今的主导意见仍然是增加货币供应量。
中国国内债务负担已经很重。如果债务继续像以往一样增长,民众将恐慌不安,不敢再增加货币持有量。
正因如此,一种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理论正逐渐流行。有些人认为,人民币将不仅仅由14亿中国人使用,而是将成为全世界70亿人的通用货币,因此人民币发行量将没有上限。
这种空想出来的理论日渐流行,说明既得利益集团多么热爱货币通胀。
改革方面无所作为,让人既困惑不解又痛苦万分。等待不会带来任何奇迹。一种普遍存在的理论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就需要通过刺激措施保持经济增长。但当人人退缩不前,就没有任何稳定可言。
谢国忠 | 中国经济 | 改革相关新闻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精粹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发帖到此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访问此论坛。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