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前,巴布狄倫改用電吉他插電表演,震驚了樂壇,令純民謠歌迷大失所望。本月,瑞典學院宣布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這位搖滾詩人,也震驚了文壇,引起藝文界議論紛紛。75歲的狄倫成為首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音樂工作者,堪稱諾貝爾文學獎百年來最具突破性的選擇,形同打破文學的藩籬,這也是各界最爭論的焦點:歌詞是否和詩作或小說一樣,具有相同的文學價值?
若回顧諾貝爾文學獎史,瑞典學院並非第一次延伸文學的定義,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肯定他「出色的演說捍衛尊貴的人文價值」。去年獎歸白俄羅斯媒體工作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也出乎不少人意料,她因為口述歷史的報導文學而獲獎。
瑞典學院在贊詞中,推崇狄倫「在美國歌曲傑出傳統中創造新的詩意表述」。
文學界對於狄倫的歌曲是否算得上是詩,早議論已久,研究他作品的學術論文,倒是汗牛充棟。牛津美國詩選2006年版收錄他的歌曲「Desolation Row」。瑞典學院常任秘書丹紐斯讚揚狄倫是「英語界的偉大詩人」,可比荷馬、薩福(Sappho)。問到諾貝爾文學獎是否已擴大定義時,丹紐斯回答:「或許時代在變。」
因此,以瑞典學院的眼光來看,狄倫的確是詩人,而且是屬荷馬那類的遊吟詩人。而在流行樂界,狄倫早就被奉為「搖滾詩人」。才出道不久,他就因為歌詞意義深遠而聲名大噪,驚豔文藝界,不久從民謠風轉向搖滾風,而自1988年以來,他幾乎不間斷地巡迴表演。
可見,狄倫的確是詩人,他寫的很多歌有發人深省的聖經意涵, 具有無可爭議的文學價值。就拿被奉為1960年代抗爭運動代表歌曲「風中飄逝」(Blowing in the Wind)為例,無論語法和精神,都不禁讓人聯想到聖經的傳道書。
歌曲每段落最後重複的「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如同書中多次重申的「也是虛空,也是捕風」。由此來看,答案既在風中,正如同所羅門王在傳道書中同樣以「風」為喻,狄倫似乎在說,人生經驗不外都是虛空。
狄倫2007年應邀到梵諦岡,在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前獻唱「Blowing in the Wind」,表演過後,教宗向在場觀眾說,答案的確就在風中,但不是隨風而逝的風,而是「那靈的風」,領人轉向基督。在這裡,教宗以聖經約翰福音來詮釋狄倫的歌詞。
但在瑞典學院宣布得主後,狄倫始終沉默以對,瑞典學院表示,一直設法聯繫都聯繫不上他,只好放棄。
所以,眾人不禁好奇,狄倫最後是否會領獎,接受這個文學界最高榮譽?還是拒敲諾貝爾之門?狄倫若詩如其人,領獎惹爭議,又有甚麼益處?最後答案哪,我的朋友,要在風中尋。
(綜合外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