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真的能打敗7-11、取代超商嗎?兩大分析,看出全聯的轉型難題 我是一個已 (從全聯) 離職的員工,在職的某天正一個人在站收銀台,當我打到剩下五張發票時,請求了同事回來支援收銀,這時某媽媽站在收銀台旁邊出聲了,她大罵說:又是你!每次都是你結帳就一直塞車!!(轉自靠北全聯) 「Peter、Peter,聽到廣播請至收銀台協助收銀…」這大概是在全聯購物排隊結帳時最常聽到的廣播!不是購物推銷的促銷宣傳,也不是協助客戶找尋產品的廣播訊息,而是呼喚著員工協助擁塞的結帳人潮,然後可以看到所有結帳的消費者臉上鬆一口氣的表情(謝天謝地,終於可以快一點了)。 這樣的排隊人潮往往是下午5點持續到晚上8-9點左右,更不用說貨架常常來不及補貨留下的空白,或是在窄小貨架空間中不斷說聲「抱歉,借過」的消費者彼此擦身而過。 全聯自2015年12月底併購松青後,店數一口氣增長到882間(計算至2016年11月15日,全聯官網公告數字)。全聯本身幾乎成為超市的代名詞,在台灣全部超市數中,就佔有48.3%的比例,穩站超市體系龍頭,也成為僅次為便利商店的第二大連鎖通路,也讓不少市場觀察家喊出了「超市超商化,超商超市化」的觀察。 將近45% 的消費者,每兩周準時到超市報到 由東方線上Eicp歷年資料來看,消費者拜訪超市的頻次也愈來愈頻繁,以過去三個月的拜訪經驗來看,兩周去一次以上的消費者由2012年的37.1% 逐年成長提升到2016年的43.9%!同樣反應在不會去超市的消費者比例,也從2012年的20.7% 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15.6%。這樣的數字代表著有將近一半的受訪者,會在兩周內就拜訪一次超市,而七個受訪者中,僅有不到一個是過去三個月內完全沒到過超市的受訪者。 同一時間比較下,歷年消費者前往量販店的頻率愈來愈低,以三個月內的拜訪經驗來看,一個月去一次以上的消費者從2012年的49.4% 逐年下滑到2016年的40.5%,而近三個月都沒去過量販店的受訪者也維持在25% 左右。代表的量販店的市場沒有增加之外,重度使用者的比例也開始減少當中!也反映了 主打價格戰的超市體系帶動台灣消費者產生「與其大宗採購,不如家裡附近的超市來的便利」的生活思維。 一、全聯開拓了新局面,還是陷入轉型的困窘? 當超市成為台灣消費者採購生活必需品、生鮮蔬果的必然選擇,而全聯又在其中扮演著超市龍頭的角色。該如何看待全聯當前的表現?零售市場真的會往超市超商化前進嗎? 回歸到消費者看待「超市」的角度不外乎五大構面:商品選擇多寡、人員服務良窳、店鋪整潔與否、空間舒適與否、排隊等候時間。東方研究集團即以此五大構面,檢視消費者在網路上如何評論全聯的表現...詳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