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四, 1月 30, 2014

[G4G] 荷兰在线 彭晓辉:中国历史以来为何要“扫黄”?


彭晓辉:中国历史以来为何要"扫黄"?

中国扫黄运动现场

彭晓辉:中国历史以来为何要"扫黄"?

2014-01-22 07:45彭晓辉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近日,有记者问我,在中国,为什么要禁止色情淫秽内容的传播?"扫黄打非"运动为何一再重演,乐此不疲?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从中国文化说起。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其实到现在还是专制文化。尽管如今的体制还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专制体制,但是依然保持完整的专制文化是基本可以定性的。

这五千年来,中国从来就没有在生活资料的配置上达到丰腴和公平公正,一直处于贫富悬殊的状态,进而导致性资源(sexuality resources)的配置格局的失衡,社会阶层一级一级地挤压,导致底层民众的性资源是被剥夺的。所以,底层从历史以来就"反性"和"仇富"(并不真的仇富,而是仇恨社会不公);而统治阶层为了达到稳定社会和统治稳定的目的,就倡导"克己复礼"的伪道德,表面上似乎一视同仁,但是不可能真正使上层社会抑制自己的逐财霸女的冲动和践行,但是,这一招确乎对底层百姓有效,因为他们一直被严格地"洗脑"。

想想旧时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想想过去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再想想底层民众有的连老婆都娶不起,这就不得不逻辑地推理,这种"软件"控制社会是多么的虚伪?!考虑到这一点,如今的所谓"打黄扫非"就毫不奇怪了,因为,当政者需要迎合底层的这种"反性"的意愿需要,进而赢得政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而发达国家,由于生活资料丰沛,政治民主,各阶层可以协商着求得生活资料的合乎意愿的配置,即便底层民众生存也基本无忧,性资源在社会的流动一般不太看重钱财,即"FOR LOVE, NOT FOR MONEY"。

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扫黄"运动仅是一种姿态,而"扫非"才是目的。这两者联动起来实施,可以借前者之名,行后者之实。所以,前者"打"不倒(官方也并不真的去打,除非政治需要了才去摆一个架子。如果像50年代毛那样去打,早就打完了。当然,如今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再是当时的那个环境,想打也打不了了。),后者管制得力!

那么,未来的中国"扫黄"是会加强,还是会放松呢?

只要中国拒绝普世价值,维持有人说的所谓"威权"统治,这种禁令只会加强不会放松。因为,这种体制不可能抑制权贵逐财霸女(性资源),也不能彻底缓解底层"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官方语,其实是生活资料和性资源的需求改善的渴望)"所以,底层的反抗(仇富和"反性")情绪会越来越强烈。这样当局就不得不"高举起主旋律"的"道德旗帜"。

再具体一点说,在"扫黄"运动中,色情作品无疑是首当其冲的严打对象。然而,任何的人类文化现象没有绝对的好,也无绝对的坏,色情作品也不例外。既然是人类的文化现象,就应该让其存在下来。色情是用来满足成人的性心理需要的艺术作品,用于他们的性消费。因为,现代的"文明"社会,不再像荒蛮时代一样,人们可以裸呈相见,但是,人们的性好奇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和社会必定需求,不可或缺的。所以,人类就创造了这种间接的"裸呈"满足需要。人的一生中有不同的性需求,未成年人有他们特定的性知识需求,成年人有特定的性消费需求……这方面是应该没有性别差异性的。可是,由于话语权是男人掌控,所制定的文化标准是一个"双重道德"标准,对男人宽松,对女人严苛,其说教形式就是女人"三从四德"、"无才便是德"、"饿死事小,失贞事大",这些观念内化成了她们的人格,进而抑制了她们对性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所以,至少在统计意义上看,她们对色情作品不如男人关注得强烈。

在"扫黄"运动的大潮中,也有寥寥的专职研究性学的学者在发出不同的声音。他们在千方百计倡导个人的性权利,倡导普世的性权利道德观,甚至一边呼吁"性交易合法化",一边在呼吁取消"嫖宿幼女罪"和强化"强奸幼女罪"的法律。但是,似乎是"曲高和寡",面临来自权贵层面和底层民众的两头挤压,实现主张相当艰难。但是,他们依然无怨无悔,殚精竭虑……。至于将来发展趋势如何?这要取决于政治的方向发展是偏右,还是偏左。

作者

彭晓辉

彭晓辉,中国著名性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现任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副秘书长兼协会会刊《华人性研究》主编、亚洲大洋州性学联合会会员、中国性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理事等职。彭晓辉2011年起在微博上创办"微性学",粉丝近百万。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