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西差异
青岛诚福源团队将与您分享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白岩松在他的《你想像的美国其实是中国》一文中,一语道破了一个很多国人不愿面对的现实:"提到美国,也许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生活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各种消费欲望极强,钱才是上帝。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算太大"。
1.带病坚持工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国内媒体一边倒地宣传某人时,常用的形容词就是忘我工作到了"带病坚持"的程度。
在美国你会发现,生命是第一位的,生病就应该休息,带病坚持工作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都不能负责任的话怎么指望你对他人或工作负责任?再说你流感什么的还可能有传染性,到公众场所和工作单位不是诚心让其他人传染吗?在美国生了有传染可能的疾病以后,医生都会告诉你要呆在家里,需要自我隔离多久之后才能去公共场所,这是公共道德,是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公众场合咳嗽是应该是这样掩住嘴的
2.汽车洋房是生活必需品,不是富人才有
在美国说到买房,基本指的是买独立屋,也就是国人嘴里的别墅。这个基本就是普通民宅,并非有钱人才有。还有一种排屋(中国叫联体别墅)比独立屋更便宜些。这样的排屋3、5万美金至千万美金不等,产权是永久的。
到了美国后你马上就会发现,不论是对穷人还是富人汽车只不过是生活必需品,没有汽车就像没有腿;而美国的房子多数是独立屋,美国超过一半的家庭都拥有独立屋,所以汽车洋房只能算是基本生活的必需品。
3.食品行销几大洋实际上都是给华人吃的
国内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某食品远销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到了国外才知道,这些东西绝大部分只有在华人超市里才见得到,是以华人为销售对象的。
而在面向美国人的大型超市里出售的亚洲食品主要来自日本和台湾,大陆生产的几乎无迹可寻。平时美国人也许会买中国产的衣物和日常用品,谈到吃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美国超市里的美国生长的大白菜多数美国人都叫不出名字,主要是亚洲人在买。
华人超市是多数中国出口产品的去处
4.政要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能有一张和主席、总理、哪怕就是省长、市长的单独合影,那一定是很了不起的,因为这些政要多数人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见到的,哪怕是远远地撇上一眼。
而美国的政府官员是靠自己竞选选民投票选举出来的,你有很多机会在他们竞选的时候见到他们,若你要求合影的话他们肯定笑逐颜开搂着你摆出最动人的姿势,照完了人家还谢谢你的支持。
议员等官员上任后选区的人需要帮助,给议员写信的话肯定会收到答复,基层办公室解决不了还会一层层往上报。
奥巴马与失业建筑工人喝啤酒
5.家庭第一,哪怕金钱和工作都要给家庭让路
在中国,因为赚钱和工作两地分居的人家还真不少,即使家在一地也还可能为了工作夜以继日,把物质的东西看的超过了一切,错过了妻子生孩子、耽误了给孩子看并不能给老人送终等。
在美国才,这样做是会被别人鄙视的。在美国,很多人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家人的照片,其乐融融的合影透露着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都是属于家庭的,所有的节日也是一家人安静地聚在一起。
最近一位美国好友要做一个小手术,她丈夫取消了全部的商业会谈,宁肯自己出钱支付会谈方延期滞留也要去陪着她手术,就是海外人家庭观念的典型体现。
一个真实的事。有一个只身在美国餐厅打工的中国女人,对一个每天靠说唱谋生的艺人说:"你为什么不去中国,我可以介绍你去做英语老师,何必这么辛苦。"说唱艺人说:"我为什么背井离乡,离开我的妻子和孩子?这个工作不好吗?我喜欢我的工作,可以每天和我爱的人在一起,我很幸福。"瞬间,在场的人觉得那个中国女人更可怜。
这样的家庭照片每年更新,出现在父母办公室的桌子上
6."富"不等于"贵"
我们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宾利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实际上,这不是贵族精神,这是暴发户精神。
在美国以貌取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富人不是靠名牌包装的,也不是名车大房子,而是在不动声色中,一口整齐的白牙(非常重要),一身古铜的皮肤(有钱度假晒太阳),一副健美的身材(有闲去健身房),最重要的是每年捐给慈善协会和教堂的大笔捐款。
真正的贵族学校,学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饭,每天还要经过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这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和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
比尔盖茨慈善基金会每年救助大量的非洲难民
7."找关系"、"听人说"不如去相信法律
在中国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关系,比如撞了车不是下来看看对方是否受伤需要救助,而是各自打电话找关系到现场帮忙。
在美国,只要人没有伤亡的事情就不算什么事情,其它的平心静气相信警察的公正裁决和依靠保险公司善后。美国法律法规规定能办的事情不用找人也能办得很顺利,违规的事情找了人也办不了,所以大家都养成了要办事先查相关规定的习惯。有些华人还保留着喜欢"听人说"的惰性,结果以讹传讹反而误了不少事。
郡政府办事人员永远会给你一个美丽的笑脸,她背后书架上是家人的照片
8.有钱不等于会生活
有话说,贵族的养成至少三代。中国现在与美国相比更像是暴发户社会,离贵族社会相差甚远,这个是国情决定的,也是意识决定的。美国进口食品到中国起码翻4倍,这还是按大宗货品走的价。美国食品是安全健康,但只有少数富人吃得起。碰到一个北京的进口商,我们问难道中国就不能制造健康食品?他很老江湖的抛了一句:"回去做做看你们就知道了,钱且不是问题,买不到才是问题。"
在中国,有钱人肯花几千元每一个月保养自己的奔驰宝马,不愿花几百元买个营养品保养下自己的身体。因为觉得开个漂亮的车,比起臃肿的身体棒多了。住豪华的装修,但充满甲醛的豪宅,却不愿买一个空气净化装置。直到大病临头四处求医问药,却不愿意平时多预防,多锻炼,均衡营养。
在美国,越是高学历和高收入的人,生活方式越是健康的,而中国高学历和高收入的人的生活方式反而是不健康的。
奥巴马每周坚持至少锻炼6天,每次锻炼大约45分众,只有星期天才会休息。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他的健身房开始锻炼,还严格的按照减肥食谱进餐。一般以巧克力烤花生蛋白棒、烤杏仁和开心果作为零食。不能说我们比奥巴马更忙,只能是我们意识穷乏。
9.读大学是一种个人养成,而不是为了出路和提高身价
从小到大听惯了考大学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故事,现在虽然不同了,但是学历的标牌似乎依旧是身价的砝码。
在美国你会发现,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做普通工作并不新鲜,我见过印度的哲学博士开出租车、东欧的音乐家干装修、地理系的研究生在找到教师工作以前在家具店当服务员、工科博士在售车店做销售、大货车司机酷爱莎士比亚长途旅行的闲暇写下让圈内人震惊的剧本等。美国受过大学或更高教育的人口比例远高于中国,而这个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养成,和出人头地没有关系。
哥伦比亚大学清洁工用七年旁听了一个古典文学本科,因为喜欢。我不否认这样的多少也与国情有关。在美国10-20年经验的蓝领年薪超过常春藤毕业生的水平。而美金的购买力和人民币的购买力...是的,国人很累,但或许改变的起点不在于大坏境,而在于心灵。
哥伦比亚大学清洁工用七年旁听了一个古典文学本科,因为喜欢
10.信用是很重要的
在中国的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事情就不用详细举例了。
在美国,一个人的信用记录是和自己的社会安全号码紧紧地绑在一起的,这个记录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借贷买车买房能力,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就业,比如给联邦和州政府工作的位置多数都要求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也正因为人人看重自己的信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简单很多,而不再需要天天运用五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聪明去斗智斗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用分数
11.离婚的男人像根草
在国内的情形就不用说了。在美国离婚的话,男人什么都得拿出来分一半给妻子,如果妻子没有赚钱能力的话还要支付抚养费以保证离婚后妻子的生活水准不显著下降,直到妻子再嫁或死亡;孩子的抚养费更是不能少,多数州规定要支付到18岁,而且男人支付的抚养费没有退税的优惠等等,男人离婚的话身价立马巨幅缩水,所以,美国男人鲜有去养小三、小四的事情发生,而是下班就回家,周末陪孩子老婆。
《家庭型好男人》还记得Nicolas Cage这著名的电影吗?
中美的区别——剖析的很精辟
美国:富人喜欢到中国领养小孩;
中国:富人喜欢到美国去生小孩。
美国:高工资、低物价;
中国:低工资、高物价。
美国:三亿人口有两亿人口有枪,社会稳定连政府门前都不设岗;
中国:十三亿人口只限军警有枪,老百姓买一把菜刀都要实名制。
美国:在向中国的传统学习;
中国:在向美国的现代学习。
美国:少年运动员业余时间运动;
中国:少年运动员业余时间学习。
美国:市长见了谁都要讨好;
中国:谁见了市长都要讨好。
美国:老百姓可以搞婚外情,当官的不可以;
中国:当官的可以搞婚外情,老百姓搞不起。
美国:公共知识分子以批判政府为使命;
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以歌颂政府为使命。
美国:批判政府最厉害的知识分子得大奖;
中国:歌颂政府最厉害的知识分子得大奖。
美国:学校没有政治教育,而精英都很爱国;
中国:学校强调政治教育,但精英纷纷移民。
美国:电台报纸书刊都是民办的,说啥写啥都由人民做主;
中国:电台报纸书刊都是党办的,说啥写啥都由党来审定。
美国:国穷民富,政府宁愿借中国的巨款,也要去保民生的福利;
中国:国富民穷,政府宁愿牺牲民生,也要去买美国的贬值国债!
美国政府:外悍内善,对哪个国家都不怕得罪,只是怕得罪本国人民;
中国政府:外善内悍,对哪个国家都不想得罪,就不怕得罪本国百姓!
华裔女子用二十张图片表达中西差异
[提要] 本文选自《小火炉的BLOG》的博客
华裔设计师刘扬曾经在2007年出版了《东西相遇》一书,引起巨大反响。该书用简洁的笔画,用简单明了的图画向读者表现了德中两个社会的细节,比如两国家庭对待孩子的态度,人们旅游的方式,双方的审美观等等。大部分都是人们的日常经历,让德中读者们都能引起共鸣。这是一套关于文化对比的作品,共24张图片,红色代表中国,蓝色代表德国。本文选取了其中24张。以下是刘扬眼中的德国中国差异,蓝色代表德国人,红色中国人。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发帖到此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访问此论坛。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