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把鄧的局限当作执政合法性是倒退
中共爲紀念開創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最高領導人鄧小平誕辰110周年,推出了精心打造的主旋律電視連續劇《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官媒和民間對這部電視連續劇评論差異懸殊,原因不僅涉及對鄧小平本人的评價,而且牽扯到当今領導者的执政理念、合法性與方向。海外中國问題學者和異議人士也對此展開了討論,在對電視劇的评價和對鄧的曆史地位的看法上意見也有分歧。
正在中國熱播的《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是习近平时代推出的一部歌頌鄧小平作爲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主旋律文藝作品。據官媒報道,該劇本是在中央具體意見指導下、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直接參與,從2009年開始編劇,經一年拍攝,7個月送審,耗资1.2億元人民幣,才完成並播出的。
該劇總編劇、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主任、鄧小平研究專家龍平平介紹,中央對該劇的三條要求是,第一,該劇的时間段爲1978年到1984年;第二,核心反映鄧小平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形象;第三,还要反映國家整體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
**電視劇裏有一系列不真实**
紐约的政論分析人士陳破空说,环球时報说該電視劇走紅是因爲真实。但是,他看到了該劇一系列的不真实。最典型的就是華國鋒宣布逮捕四人幫,李先念帶头鼓掌,然後別的人全都鼓掌, "這是完全是錯誤的。"他说,劇中在場的有吳德、陳永貴、倪志福、吳桂贤,"他們在曆史上對抓四人幫持保留態度。而且时任政治局候補委员的吳桂贤是唯一的女委员,江青的鐵杆,她們關系非常好,因爲她是江和毛親自把她從紡織女工崗位上提上来的,她不可能鼓掌。這完全違背了曆史的真实。"
**該劇可看性相当高**
但是,旅美中國问題學者馮勝平说,他看完了已播出的14集,認爲該劇拍得比較真实,"中國過去拍了很多領袖劇,用學者的话说,都是仰視,而這次却是平視,比如,鄧小平給他因文革導致殘疾的兒子鄧樸方擦背,反映了一種家庭的親人關系,比較真实。"
陳破空说,官媒贊揚這部劇"觸及了敏感題材、敏感人物" ,但他看了半天,实際上仍然没有脫敏,而且,劇中也没有什么敏感人物,"粉碎四人幫並不敏感,中共一直是大谈特谈的;胡耀邦、華國鋒都不是敏感人物。说赵紫陽最後會出現,但我还没有看見,根據預告,他出現时不會打名字。所以這些都说明了还是没有脫敏。"
*还是没有脫敏*
而且陳破空说,該劇選擇1976至1984年,"這恰恰中共党史上最輝煌的8年,已經避開敏感內容。"他解釋说,"1976年之前,是文革,是中共的禁區,是最敏感的題材;84年之後爲什么没選呢?因爲鄧小平從高峰上開始跌下来了。他後来搞了'反精神汙染',1987年跟胡耀邦鬥,89年大屠杀。這些都是要避開的。"他引用編導的话说,爲什么只拍到84年?回答说,84年之後就不好拍了。陳破空说,"該劇的手法並没有超越以往,还是主旋律、党的指示、假大空那一套東西在裏面起作用。"
*突破了很多禁區*
不過,對該劇多有肯定的馮勝平说,該劇突破了一些禁區,如文藝作品對文革的描写,展示了那個时代很多過去不爲人知,或不予報道的事件,包括一些大事件,比如,廣東發生的大規模逃港事件,包括逃港人把被子搭在鐵丝網上的所谓"撲網"行動,相当壮觀;还有粉碎四人幫时鄧小平的處境,過去傳说他被韋國清和許世友藏了起来,該劇描写了8341部隊在抓四人幫时控制了鄧家。当时鄧並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还以爲厄运會再次降臨,于是他把子女召集到一起,給他們分遗産(老照片),做了最坏的打算。
*仍宣揚人民大救星*
中國官媒認爲該劇開創了用"平視"表現領袖的先例,即用普通人的視角来刻畫鄧小平。但陳破空認爲該劇仍然是用"仰視",不過是一種有別于過去的更加技巧的仰視。比如,当时發生的一些大事,知青回城,恢复高考,似乎没有鄧小平這些事情就不會發生。他说,"這個主題仍然在貫徹奴性: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只是表現的手法更含蓄了、更巧妙了,"他批评導演和主要演员發表感想时还感谢鄧小平,是"不折不扣的奴性人格,完全是奴才,你就不能爭取嗎?没有鄧小平你就死定了嗎?"他说,事实上当年知青進城完全是自己爭取的結果,是因爲当地發生强奸知青的案件,云南知青十萬人進行抗爭,結果震動了中南海,才導致了回城。" 關于恢复高考制度,陳破空说,"世界上没有一個國家是没有大學的,廢除高考是荒謬的。大學恢复了算個什么功績嗎?"
*真要感激鄧小平*
但馮勝平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認爲鄧小平在否定文革、撥亂反正的過程中功不可没,該劇在這方面的表現是可信的。他说,鄧复出後掌管文教,在恢复高考中他頂住了两個压力。首先是毛派,認爲文革最大成果就是廢除高考,当时"两個凡是" 是主旋律,即凡是毛的決策堅決拥護,凡是毛的指示始终不渝遵循,但鄧頂住了。第二,当时恢复高考是准備從應屆畢业生,或從工農兵中選拔。後来的調查證明,應屆生的质量远低于"老三屆"。"老三屆"指因文革耽誤了上學的三屆老知青。"鄧馬上決定主要從老三屆中招生。"馮勝平说,這一阻力更大。因爲等于把毛澤東的上山下鄉政策給沖擊了。所以屬于老三屆一员的馮勝平说:"從某種意義上说,我們這一代人真的是要感激他的這個決定。否則的话,第一,可能就没有高考;第二,有高考也没有我們的事。"
上周六,以旅居紐约的異議人士爲主的"紐约論坛"就該劇和鄧小平的曆史地位爲題展開了討論。陳破空是討論會的主題發言人。馮勝平則是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时做上述表示的。
在討論會上,與會者對該劇要點之一的"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發表了不同看法,認爲鄧小平实際上是位"總允許師"、"總批准師";即便在電視連續劇鎖定的时間段裏,鄧在推動改革開放的同时,仍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動清除精神汙染运動,不斷給改革開放進程"踩刹車",是位收縮性人物。
*鄧是改革開放的總助産士*
紐约市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时说,給鄧小平"總設計師"稱號是不恰当的,因爲"許多重大方略都不是鄧小平設計的,是其他人設計、探索出来,由鄧小平接生、引産的。所以我給鄧小平定位是中國改革的總助産士。"夏明認爲,根據蘇格拉底的定義助産士有两個功能:接生正常胎兒、扼杀怪胎。他说,鄧小平就是這樣的助産士:他推動胡耀邦發起的真理標准討論,促成思想解放,让科技成爲生産力;他幫助廣東領導人习仲勳、梁湘建立深圳特區,解決逃港事件、幫助廣東人脫贫;他支持安徽、四川領導人搞農村承包,搞活了農村經濟。但同时他又扼杀了民主墙,發動了反精神汙染和资産階级自由化,並下令對1989年天安門运動,包括西藏拉薩的開枪鎮压。
一部經過中央高層批准、涉及50多位包括仍活着的領導人的主旋律電視連續劇,其現实政治意義可能比對曆史人物的评價更爲重要。
*表面打通毛鄧,实際虛毛实鄧*
旅居海外的經濟學家何清涟在看了6集之後在美國之音發表的评論指出:"深感北京在宣傳上想縫合毛鄧两個30年的苦心,""要將路線完全相悖的'两個30年'说成是繼承關系,這工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2013年1月,习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员會的委员、候補委员學习貫徹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發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两個不能否定":"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时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时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时期。"有评論認爲,其目的是爲了彌合党內的左右之爭,以推進其改革大业。該劇則把這種提法在許多情節中具體化了。
党史專家高文謙認爲,該劇的目的就是用電視劇来闡釋习近平的执政理念:打通毛鄧前後三十年。但他说,表面上习要打通毛鄧,实際上是"虛毛实鄧"。毛誕辰120周年当局大张旗鼓紀念,但舉毛旗解決不了吃飯问題以及衆多全方位复杂问題,还是要靠鄧的改革開放路線。习的下一步是要推動真刀真枪的經濟改革,無非还是要实行鄧的一套,在保住党的执政地位的同时推行更大膽的經濟改革。
*鄧小平承認当年對毛的评價不正确*
但是,高文謙说,鄧有局限性,"我把他總結爲一個汙點两個爛尾工程。六四鎮压是他的汙點。爛尾工程,一是否定文革,却把毛高高挂起,保護起来,严重困扰中國的社會轉型;二是推行經濟改革,搞两手硬,發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犧牲人權环境,導致两極分化、道德淪喪、贪腐橫行。"高文謙说,1986年鄧小平在一次高層會議上承認当年對毛澤東一生的政治评價是不正确的,是出于当时的政治需要。鄧说,對毛再做评價要過20年。他的意見經陳云提議進行了表決並高票通過。20年後,当年的人大委员長萬裏,致函当时的中共政治局,並獲胡錦濤承認有此決定,但胡認爲重新评價的條件仍不成熟。
*把鄧局限性当作合法执政基礎是倒退*
夏明認爲,舉鄧旗没有问題,但如果把鄧的局限性当作今天执政者的合法性基礎則無疑是一種政治倒退。夏明说,鄧完成了他的曆史使命,他提出了自己的远見,盡其所能地实現了他的目標,並給後人奠定了很好的物质基礎。但是,如果今天的中國領導人没有做到他們應該做的,不能说是鄧小平的问題,而是他們没有找到自己的曆史地位。比如,鄧推動了政治改革,但没有成功;他對毛也進行了一定的清理,給他三七開。但今天的領導人並没有在鄧的基礎上積極往前走,他們更有曆史條件可以否定毛50%,甚至更多,但却對毛作了100%的肯定。夏明说,"把鄧小平没有做的事變成今天执政合法性的基礎,這不僅相對于鄧小平来说是一種政治倒退,而是在整個曆史發展时期的一種絕對的倒退。這是今天的执政領導人没有認清鄧小平價值的一個重要誤區。"
陳破空對該劇現实意義做出的判斷是,"习近平时代10年之內不太可能否定鄧小平,也不太可能平反六四。因爲他要舉鄧旗,並通過舉鄧旗舉自己。"
*习會對鄧做部分否定*
但两位评論人士對此有不同看法。政治评論人士李伟東認爲习有可能對鄧做局部否定。他说,相比于习近平上台时到深圳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篮,該劇則揭示了习對鄧的調子"整體上的一個降低態势"。他認爲,該劇僅写到1984年止反映了习對鄧有自己的想法。第一,党內已經有人提出,92年鄧南巡以来的經濟改革路線有问題:没有結合反腐,出現了權貴资本主義、全面腐敗的势头,鄧難辭其咎;第二,六四鎮压问題難以啓齒。李伟東说,"党內有人認爲鄧是有某些打折扣的地方的。因此,我不認爲习,包括現在的中央,對鄧有百分之百的评價,也許是85分、75分的评價就差不多了。對毛大概也是這樣的三七開。但是习給自己打出了一個百分之百的英明領袖。"
*既然六四是资産何必要胡花?*
馮勝平認爲,關于习對六四看法有几個事实可做參考:2005年习近平的母親代表全家給赵紫陽家送花圈;1989年六四事件中,习仲勳是傾向于赵紫陽的。他認爲,六四可以是资産也可以是債務,主要看對誰,對受益者的江澤民,或鎮压者的李鵬,六四是債務;但對习近平,甚至胡錦濤,六四就是资産。"那對他而言就是什么时候用的问題,這將取決于政治需要,既然是资産,何必要胡花?"
*再英明的領袖也逃不過人亡政息的規律*
馮勝平認爲,該劇對习應該有所啓示:"大得人心之後該幹什么?能幹什么?"习上台後强势反腐,創造了一個官不聊生、人民欢欣鼓舞的政治局面。在這個局面下习可以做很多事,正如鄧上台後恢复高考、解放老幹部,也是非常得人心,然後才開始經濟改革,否定两個凡是。习今天也完全有這個條件:他有機會,需要的是智慧。憲政是大智慧。"人類現代化的過程就是從人治走向法治的過程。今天中國需要的,不是人的權威,是法的權威。真正的新權威主義,應該是樹法律的權,立憲政的威。與其任9個組長,不如定9條法規。再英明的領袖,也逃不過人亡政息的規律。"他说,"曆史記住了漢莫拉比,不是因爲他是國王,而是因爲他的石碑。作爲一個國王,漢莫拉比只活了四十年,但他的法典活了四千年,是人類法治史上第一部豐碑。同樣,拿破侖創造了一個帝國,留下的却是一部《拿破侖法典》:'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四十次勝仗,滑鐵盧之战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記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习現在可以做的就是走憲政的道路。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发帖到此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访问此论坛。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