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2014中国三大问题或致前所未有动荡 图
中国经济从2014年1月就呈现弱势开局的不利态势。专家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会减半,更为严重的2014年将是中国经济持续20多年的旧运行逻辑破裂、新模式却未建立的转折年代,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务以及这两者背后所隐藏的经济体制问题或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动荡。(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中国经济从2014年1月就呈现弱势开局的不利态势。专家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会减半,更为严重的2014年将是中国经济持续20多年的旧运行逻辑破裂、新模式却未建立的转折年代,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务以及这两者背后所隐藏的经济体制问题或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动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日前发表专栏作家、国际对冲基金经理人刘海影的评论文章称,2014年中国经济与往年不同的地方,不仅仅是增速可能下滑的简单问题,而是20多年来整个中国经济运行的旧模式,正在狂奔中越来越接近其破裂点。
2014年正是落在了这个旧运行逻辑破裂、新模式尚未建立的重大转折点上。这一重大变故将导致前所未有的动荡,中共政府及民间如何应对,将决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表现。
刘海影表示,中国经济既有的旧模式的危机,集中体现在债务问题上。主要表现为三大问题:
首先,中国企业负债率居全球主要经济体最高比例之列是这个旧有经济模式的不可维持性的关键体现。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所对应建设的优良资产无法带来现金流。
第三,比债务本身更为可怕的是债务所揭示的经济关系:僵尸企业与过剩产能不断向银行融资,导致社会资源不断流入无效投资项目,不断制造企业债务“黑洞”的同时刺激产能过剩,导致民间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升高。
这种债务危机再进一步传导到金融层面,缺乏监管的影子银行业务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过剩行业僵尸企业,最后在经济增速下滑、通货紧缩和利率高企三种压力下,企业无法如期还款造成的骨牌效应最为令人担忧。
刘海影形容说,一旦某些苦撑行业无法应对还本付息压力,一旦刚性兑付破局,呆账缺口将会导致次一级链条破裂,席卷包括信托、银行与投资者在内的所有人。
刘海影认为,鉴于中国企业的负债率高、盈利能力差、资金使用效率低、风险团块性大等问题,“很难想像,债务链条的破裂不会传播开来”,继而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
外媒:中国债务危机已到来
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在去年10月份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2012年底,中国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198%,高于2008年时的125%。而现实中,中国2013年官方公布的GDP同比增速仅为7.6%。同时国际各大投行对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进入1990年代以来的最衰弱时代,动态经济理论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萨缪尔森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平均速度顶多只能达到3%-4%。
彭博社2月5日报导说,世界最大债券基金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联席首席投资官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表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疑问和市场最大的风险之一。中国今年增长的不确定正增加投资人的不安和对最安全资产的需求。
2013年12月30日,中共官方发布地方债务审计报告,显示自从2010年末以来,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飙升了67%,2013年六月份达到17.9万亿元人民币(大约3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经济GDP的33%,2008年这个比例为10%,1997年这个比例几乎为零。
比地方政府债务更为严重的中国企业的负债则更为严重。据摩根大通统计,2012年中国企业负债约为65万元亿人民币,占中国经济总量(GDP)的比例高达124%,比过去五年上升了30%,为15年来最高。中国的企业负债“晋升”全球最高行列。从行业来看,负债最高的企业大多集中在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行业,比如钢铁、水泥、建筑机械和煤炭。而这些行业都是中国经济产能过剩行业的典型代表。
《华盛顿邮报》12月31日报导,引述瑞银银行经济学家王涛的话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共严重依赖新建设项目来缓冲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并且这些项目是由地方融资。现在,对投资支出的依赖令中共两难。如果建设和伴随的债务被太快的削减,经济将受损。但是如果支出不加以遏制,那么随着项目效益不佳,金融风险可能倍增。
此外,彼得森研究所经济学家拉迪(Nicholas Lardy)也表示许多项目的收入不足以偿还贷款。债务危机的到来,仍然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