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惨案考验维汉民族关系
杰安迪 2014年03月04日
中国昆明——尽管被他数落的人就在旁边,这位房东在谈到他的维吾尔族邻居时,并没有压低声音,那些维吾尔人恰好也是他的租户。“虽然他们白天看起来像个人,但夜里他们是盗贼和暴徒。”就在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几个带着传统头巾的老年妇女正在他房屋的院子里喝茶。“连警察都怕他们。我们都恨他们,但又无可奈何。”
可以说,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与传统家园在中国西部边陲地区的维吾尔族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复杂。但是,自从在中国西南的昆明火车站发生了暴徒持刀砍人事件,造成至少29人死亡,143人受伤之后的两天以来,不同民族万花筒般地和谐相处的官方描述正遭到考验,新闻报道称杀人者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周一晚间,国家媒体新华社报道说,警方又逮捕了3名逃犯,此前曾有一人被逮捕,另有4人在火车站的事发现场被击毙。据新华社报道,公安部称,“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Abdurehim Kurban)为首的8人暴力恐怖团伙所为。”
在公安部正式发布通告之前,官方一直措辞谨慎,避免提及袭击制造者的民族成分,但在昆明街头,人们似乎毫不怀疑这些袭击者是维吾尔族人。
官方没有提供很多有关事件的细节,此次袭击标志着民族动乱的一种令人担忧的升级,这种动乱以前大多发生在边远的新疆地区以内,内地人对新疆的了解一般限于那里的哈密瓜、色彩斑斓的清真寺,以及能歌善舞的异域情调。
然而,共产党几十年的宣传工作并没有消除很多汉人对维吾尔族人的不信任和怀疑态度,他们与维吾尔族人的接触通常仅限于在中国城市街头转瞬即逝的买卖交易,维吾尔族人在这里贩卖花果糕,或烤羊肉串。昆明一家服装店33岁的店主陆兴(音译)说,“自打小时候起,我们就知道他们随身带刀,靠当扒手挣钱。我们都有点害怕他们。”
审查机构周一迅速删除了中国最流行的微博网站上那些煽动性的帖子,国家媒体试图劝阻人们不要将愤怒转变为自发的报复行动。中国国家电视台中央台在其微博上写道,“无论发生什么,请坚持对爱与善良的信仰,坚信正义的力量。”中共主要媒体《人民日报》也呼吁人们要冷静,该报写道,“不要把对恐怖分子的愤怒,扭曲成对一个民族的敌意,那正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2009年维吾尔族暴徒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省会城市乌鲁木齐发动暴乱,砍死近200人,其中大部分是汉族人,之后发生的自发性报复性袭击夺走了几十名维吾尔族人的生命,但具体数字从未公布过。
一些官方媒体周一将愤怒指向外国媒体,指责外媒轻描淡写地报道这次袭击事件,没有毫不含糊地称之为恐怖主义行为,还不公平地强调政府的强硬政策,很多维吾尔族人说这些政策给新疆人的不满火上浇油。《人民日报》的一则评论文章说,“这些媒体一向在反恐问题上叫得最响,但在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上的群体性失明与乱语令人气愤。”
昆明这里的许多人认为,这次袭击发生的时间是有意安排在中国每年一度的两会开幕之际,两会是在北京上演的一场按部就班的政治大戏。两会期间,全国一般都会加强治安措施,但在周六袭击事件发生后,当局似乎更加谨慎。机场的安检变得尤其严格,上海的一名警察还在他的个人微博上写道,自己和同事已经接到命令要增加携带的子弹数量。据一名参加会议的官员说,四川省成都市的治安人员于周日凌晨2点被召集起来开会,一直开到天亮。
尽管昆明的很多店主说,他们仍会在天黑前关门,至少在抓拿到在逃凶犯之前会那样做,但昆明的大部分地区周一仍熙熙攘攘。在第一人民医院里,有几十名受伤者在接受治疗,其中不少人的伤势严重,记者在官员的陪同下,到一些受害者的病床旁边采访。其中有一位名叫王红丽的大学生,她当时在排队买火车票,在自己头的后部被砍伤之后,她迅速逃到安全的地方。
大树营是昆明市房租较低的地区,很多维吾尔族打工者居住在这里, 毫无表情的特警手持自动步枪在繁忙的路口站岗。29岁的阿里・到提(Ali Daoti)是附近一家小餐馆的厨师,他说自己对这次杀人事件感到震惊,但他也表示很担心可能会发生的强烈社会反弹。阿里的妻子是汉族人,他说他过去一直以昆明为家,这里是云南省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熔炉,但是,现在这里的气氛有所改变。他说,“现在我出门走到街上时,人们看我的眼神里充满了仇恨。”
一些居民说的那种社会反弹已经开始。45岁的阿尼瓦・乌帕尔(Anniwar Wuper)是另一家餐馆“新疆西域快餐厅”的经理,他说,他的房东已经将他从租住了5年的房子里赶了出来。“他连个理由都没给,”从新疆北部伊利移居昆明的乌帕尔说,“这些砍人者确实是十恶不赦,但一少部分人怎么能代表整个民族呢?”
他说此番话时,两个吃饭的人站起来付账。这两人一位是汉族,一位是维吾尔族,他们是来自新疆的生意伙伴,他们讲述了各自不同的故事。这两位生意伙伴从缅甸进口西瓜,然后贩卖到全国各地,他们说,自从袭击事件发生之后,他们一直不能离开昆明。汉族人刘绍绿解释说,高速公路上的检查站看到他朋友的民族成分后,不给他们的汽车放行,说是为了他本人的安全。他无奈地说,“因为他是维吾尔族,我们就连愿意让我们入住的旅馆都找不到。”
刘绍绿说,他能很容易地为自己找到旅馆房间,但他不愿离弃自己的朋友,坚持要找到愿意接受他们共同下住的旅馆。刘绍绿称这位名叫麦提克日木・麦提尼亚孜(Metikrem Metiviaz)的人为“兄弟”。他说,“人们应该明白,到处都有好人和坏人。说实话,中国各地都有小偷,而且他们大都是汉族。”
杰安迪(Andrew Jacobs)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自北京,Keith Bradsher自香港对本文有报道贡献。Ye Fanfei自昆明,Chen Jiehao自北京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