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神秘的病毒在非洲出現並擴散。焦慮的狐疑大眾不接受這種致命病毒只透過體液散播的科學證據。沒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也沒有可以防止病毒擴散的疫苗。
人們避開病人以及病人接觸過的人。有人要求隔離病人。陰謀論說,病毒自政府實驗室逸出。
這不是伊波拉病毒,而是1980年代初引起愛滋病的愛滋病毒。
這兩種傳染病引起公衛官員與大眾的類似反應,同時衍生為何全球始終未能針對突如其來的病毒威脅作好準備的問題。
專家低估了這兩種病毒擴散的程度與範圍。醫學界研發出愛滋病毒檢測法後發現已有數百萬人感染,愛滋是歷來最厲害的流行疾病之一。牽連數千人的伊波拉疫情目前僅限於西非。然而只要當地病例持續增加,就會對世界其他地區構成重大威脅。如果病毒掩至,許多國家將難以招架。
科學家迅即明確釐清伊波拉與愛滋病毒如何擴散。然而當時與現在的官員並未以多數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加以說明。
愛滋病肆虐之初,官員與媒體提到「體液」,避免使用陰莖、陰道、精液等字眼。官員後來才明確談到肛交的危險性。
模糊代價高。人們避免前往侍者被視為同志的餐館用餐,唯恐因食物與餐盤「受到汙染」而中鏢。有人呼籲採取毫無科學意義的隔離措施。
官員有充分的時間磨練用字技巧。然而「體液」這個字眼再度出現,而在官員試著解釋伊波拉病毒傳染的方式不像流行性感冒或麻疹之際,有關這種病毒是否可能「透過空氣」散播的問題又引起混淆。
歷史因此重演。困惑的大眾再度將許多伊波拉倖存者汙名化,就像以往的愛滋病人,儘管他們不會感染別人。雖然政策並無科學證據為依據,美國各州州長與公衛官員仍然對應否隔離自西非返國民眾爭論不休。
公衛本質上就涉及政治。政治人物與公衛官員往往為了安撫民心而傾向於淡化風險。
官員並未對伊波拉保持沉默,然而有時候選擇用字又過度強調與堅決。雖然前無經驗,這些專家卻預測美國任何醫院均可安全處理伊波拉病人,幾無風險。這種保證在德州砸了他們自己的腳。官員迅速認錯值得肯定,然而傷害已經造成。
致命疾病擴散時,對於未知的恐懼會引起焦慮。愛滋病流行之初病毒確是謎團。科學家最初曾就它是傳染原或藥物所致而起爭論。
科學家1976年在中非確認伊波拉病毒,而今年稍早幾內亞出現病例之前,它在西非不為人知。世衛組織說,至11月7日為止已有13268人感染,其中4960人死亡。
就像愛滋病肆虐之初,標準的輔助(支持)治療是唯一經過驗證的療法。如果出現可以治療的藥物,公衛人員要有辦法送到非洲窮人手中。愛滋病可能讓我們對此有了些準備。
這二種病毒仍然構成嚴峻挑戰。西非因為多年政治動盪而致基礎建設破敗,難以輸送醫療照護與其他服務。病人還需要來自其他地區的數百名醫護人員。
真相是,伊波拉會像愛滋般留下一種可悲的後遺症:孤兒成群。
【2014-12-02/聯合報/G5版/UNITEDDAILYNEW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