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群体,但更需要距离 图
01
我坐在家里,一遍遍的看媒体上的惨案细节。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36人死亡,此前35名遇难者中,男性10名、女性25名。已查明身份的伤亡者有1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16岁。不幸罹难者中,以女性为多,伤者以年轻人居多。
——当晚23:15左右,有警察挤进记者附近的人群,向部分游客解释,今年外滩没有4D灯光秀,附近游客大多表示再等等看,还有游客不相信,认为警察是为了疏导人群在骗人。
——一名警员用喇叭喊话,"警察叔叔求求你们了,别再挤了。"前面的人群一片哄笑,但是没有离开。
——当事人回忆:我抱着朋友不断大声呼救,问有没有会急救的人,但做了人工呼吸我朋友也一直没反应,后来警察拦了一辆出租车,把我朋友放车上往医院送,结果开了一段,司机说太晦气,就不拉了。最后等到救护车来了后才被送到医院。
——上海的朋友在微信上告诉我:(他知道的)医院送去11个人,其中有个大三学生,双侧血气胸,昏迷,孩子父亲是某医院脑外科主任,本打算新年后送孩子去美国。一个女孩肋骨骨折,精神受到刺激,歇斯底里叫个不停。另外九个也是年轻人,来时心电图即一直线,被踩得面目全非。目前已被认领6个,家属撕心裂肺啊!
撕心裂肺!
中国人讲究喜庆,大过年的谁家能够承受得了如此觞痛?
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尚待查究。但国人记忆力丧失,走过了路就忘记了痛,凡事讳医忌疾,缺乏面对群体灾难的勇气,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02
我对密集的人群,怀有莫可名状的恐惧。这种恐惧,来源于我幼时亲睹的一起踩踏事件。
年代已久,事件的具体过程已经模糊了,但当时现场人的嘴脸,时常活灵活现的浮现于我的眼前。应该是初中时期,校方组织的活动,散场后学生们走楼梯下楼。我身边的几个学生边走边相互推搡,我已经下了楼,走到外边的空地上。更多的孩子从楼梯上涌下。这时候一个孩子失足跌倒在地,正倒在楼梯口处。而后整个楼道里猝然响起骇人的尖利嚎叫。我眼睁睁的看着,楼梯上方正在徐步下楼的孩子们,突然间面孔扭曲,双眼透射出不可理解的狂热。所有人发出失控的尖叫,潮水般从楼梯上纵跳挤下,用力跳到人堆上。我的眼前,倾刻间堆起一座人摞人人压人的小山。
那一瞬间的场景,让我魂飞魄散。我丝毫也不怀疑,这些陷入疯狂状态,跳到人山上的孩子们,是存心想要压死最底下的那个孩子。他的上面,压了十几层的人啊!
记得我身边突然多出个成年人,不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只记得他脚上的大皮鞋,极坚硬的那种。我眼见成年人抬起脚来,照陷入亢奋往人堆上跳跃的小孩,一脚踹过去。中学生是不抗踹的,一脚踹得飞开,落地时满脸的困惑迷茫,不明白这个大人为什么要伤害他。
那个大人连续几脚,踹飞几个失控凌跳的孩子,后面的孩子被吓住了,于楼梯上止步。但楼梯拐角之上,依旧是刺耳尖利的怪叫,上面的孩子仍然陷入癫狂,非要做点什么才能缓释他们心中的亢奋。
接下来成年人跳上前,拳打脚踹,把压在人堆上的孩子们甩开。无一例外的,所有被甩开的孩子,脸上都带着被伤害了莫大委屈。
再接下来老师和校长赶到,开始对现场的孩子厉声喝斥。孩子们全然不明所以,他们只是玩而已,为什么成年人如此粗暴?
后来听说,被压到最底下的孩子,只受了一点点的轻伤。但如果不是那个成年人适时出现,用极端暴力的手段终止孩子们的无意识狂乱,说不定真的会发生点什么事儿。
这就是我对人群警惕的因由。我时常想,假如当时压在最底下的孩子是我,而当时又恰恰没有成年人在场,我还能活着爬出来吗?
不止一次的跟朋友们,讲这件事。朋友们总是笑着告诉我:
你运气好,总是遇到有脑子的成年人。
而事实上,许多成年人终生长不大,他们的行为举止,丝毫也不比你们孩子时期更成熟——而且伤害能力更大。
03
我曾带朋友,经过一幢破败的商场,门面狭窄,肮脏不堪。我告诉朋友:就是这家破商店,多年前这家商店首次开张,人群蜂拥而至,当场挤死了两个人。
两个成年男人。
朋友说:这不算什么,我知道北京有家商场,开张那天挤死3个。
挤死的,也都是成年人。
这么看起来,许多地方的人都有这种记忆。那还是中国人从最初的物质贫乏时代走出,一家商场已经足够掀起狂热,带来失控的后果。
——可出了这么多的事儿,竟没有启动社会思考机制,对这类事进行个彻底的反思。问一问我们应该做点什么,以避免同类的事件再次发生!
我们的人生就是自然生长,过一天忘一天,不断的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虽然现在,区区一家商场,已构不成人群趋之若鹜的理由。但群体欢庆活动,仍面临着场面失控群体癫狂的可能。
陷入人群中的无力感,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没有丝毫的抵抗力。但成年人见得更多,防范意识更强。童话大王郑渊杰就曾经说,他母亲教导他:人多的地方准没好事!这是经验之谈,但许多家长却未曾告诉孩子。
但人是社会人,群体对于个人来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越是人多的地方,就越是人群涌汹而至。但当人置身于汹涌的人潮之中时,感受到他人存在所带来的强大心理压力,思考能力就会迅速降低。过度密集的人群,私有空间被挤占,独立人格会迅速消失于群体氛围之中,陷入到无意识中的茫然。
人需要群体,但更需要距离。人与人的距离大约是1米左右,远则疏离,近则产生不适感。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难伺候,近之不逊,远之怨。这就导致了群体欢庆活动的艰难,没有欢庆,不热闹,不开心,有了欢庆,但人群又没有自我控制的理性。这就需要社会上的每个人、与社会责任部门都要认真研究一下群体欢庆的潜在规律。
04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先生,在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提及了日本历史上发生的悲剧事件:
——2001年7月21日,日本兵库县明石市举行了夏季烟火大会。当夜8时半许,在烟火会场前往朝雾车站的天桥上,两股人流出现合流导致踩踏事件的发生,最终有11人死亡。死者中10岁以下孩子9人,70岁以上老人2人。
踩踏事件发生后,死难者遗族因此起诉明石市政府和警察署,包括明石市副市长、警察署长在内的干部遭到起诉,现场的12名警察有的被判刑,有的遭到简易起诉。市长冈田进裕也在当年引咎辞职。
此后,日本警视厅专门设置了心理诱导部,以专业人手,巧妙的诱导语言,疏散因亢奋而聚集的人群,避免了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责任在谁,如何处置,会不会有雷打不动的官员引咎辞职?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最多只能从个体的角度,探讨保护自己的措施。
第一点,无疑是尊重意识的普及。在我经历的群体拥挤事件中,总会发现有年轻人恶意捉狭的成份,明明看到了前方有人跌倒,仍然故意大声尖叫,向前拥挤。这固然是年轻人顽皮的心性所致,但此类事情发生,只是因为家庭与社会教育,缺失了对他人的基本尊重。人不仅要尊重他人,同样也要尊重自己,成年了就要成熟,不能表现得还象个熊孩子。只有懂得自我尊重,让自己成熟而有责任心,才有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第二点,成年人要有足够的理性思维,告诉年轻的孩子,人与人的必须要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限度内。过远固然不妥,但过于贴近,就会必然的引发心理紧张。人群压力,会让人丧失冷静,暴躁易怒。所以,封闭场所的人群高密度聚集地,是潜藏着一定风险的。一旦发现自己陷入到过于密集的人群之中,就要有意识的向边侧缓慢移动,从人群中心脱离出去。要学会自我保护,保护自我原本是最基本的生存本能。
第三点,要懂得一些基本的自救常识,体力嬴弱的女性,在缺少强有力男性的保护时,要有意识避开人群。如果不慎陷入聚集中心,尽量让自己向边缘靠拢,能够抓住固定的物体自我保护更好。即或不然,向身边的陌生男士求助,也不失是个办法。人群中最忌低头俯身的动作,后面的人流一冲,就会失去平衡跌倒。跌倒了要牢记保护自己的胸部和头部,有关这些自我营救技巧,教育部门应该开设一门安全教育课程,学校也要有意识的组织防踩踏自救演习。说千遍不如做一遍,不要等到惨剧发生,再找专业人士来科普。
05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又有个特别重视传统风俗节日的习惯,此后的群体欢庆仍不可少。在这方面,官方应该放开民间管制,让这类活动多一些。此类活动越多,民众习以为常,就不会因为长久的寂闭,在难得的欢庆中陷入狂乱。如果当夜上海滩的灯光能够成为常态,失去新鲜感,群众也不会如此的亢奋。
新闻称当日也有城市欲举办灯光秀,但因为人流聚集过密,宣布取消——但取消解决不了问题!能够解决问题的,是同日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活动举行,以达到分流人群的效果。中国还是要开放的,与其堵,不如疏。
这次外滩踩踏事件中,官方的布置明显有问题,在多方亲历者的叙述中,都提到了观景台斜坡上的人流对冲。台上汹涌的人流想下来,台下是同样汹涌的人流想上去,而悲剧正是发生在这个特定的地点。
群体场所的出口与出口,必须要严格的分开,保持人流向着一个方向流动。这是最起码的常识。而在这里,我们听到的是相反的场景,而这个失误,带来的是36条年轻生命的消失。
不清楚这个失误,究系何种原因导致。
但我们不能忘了当事人的遭遇——当事人回忆:我抱着朋友不断大声呼救,问有没有会急救的人,但做了人工呼吸我朋友也一直没反应,后来警察拦了一辆出租车,把我朋友放车上往医院送,结果开了一段,司机说太晦气,就不拉了。最后等到救护车来了后才被送到医院。
踩踏事件发生后,出租车司机竟然中途将伤难者赶下车。这种行为不可原谅,已经逾越了道德底线,说涉罪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
司机说晦气,就不拉了……逐生死未卜、急需求助的伤者下车,恶劣的拒载行为,建立在视救人性命为晦气的离奇妄念之上,透射出来的是司机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无动于衷。这让我们痛伤之余,不得不思考:在这起殒难者多是年轻人的事件中,是不是在有些人的心里,原本就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相关热门
上海 | 踩踏 | 日本相关新闻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精粹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参考消息(G4G)"群组。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发帖到此群组,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访问此群组: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