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公布的「財務監督」報告指出,全球總負債創下一五二兆美元新高,約是四七六五兆台幣、相當於台灣三百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規模,是全球經濟規模的二倍。IMF表示,近年來負債成長率遠超過經濟成長率,但由於經濟成長遲緩,無論是政府或民間都不應倉促減債。
上述負債數據是由IMF與國際清算銀行蒐集一一三國的資料而得,涵蓋國家占全球GDP的百分之九十四,是全球最精確的負債數字。
IMF指出,二○○二年全球負債占GDP比率為百分之二百,二○一五年已上升到百分之二二五。其中,民間負債約占三分之二;同期間政府負債比率也由七成以下上升到八成五,尤其是金融海嘯之後。
IMF財務主管賈斯帕指出,「民間負債超高是全球經濟復甦的強大逆風,且威脅金融穩定。數據顯示,民間負債快速增加的勢頭通常會在金融危機後才結束」;而且「全球經濟低成長阻礙減債,而負債增加又使成長更弱,形成惡性循環」。
全球大部分負債集中於富裕國家;但低所得國家的負債近年來也大幅增加,尤其是中國及巴西。
針對全球低成長、高負債的複雜情勢,IMF首先建議各國採取「有利於成長的財政政策」;政府針對消費需求提供財政支持,並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及加速結構改革以提升經濟效率。
其次,並非所有國家的負債都偏高;「各國負債情況迥異,在財政政策上須個別進行診斷,並對症下藥」。
再者,如果民間部門須大舉減債,政府應介入特定的目標進行債務重整,或整頓銀行業財務,以降低對經濟的傷害。賈斯帕指出,「這類政策對中國尤其有用」。
至於銀行體系偏弱而且經濟陷入衰退的國家,應該要避免太早緊縮財政支出;政府可以補貼債權人以延後還債期限,來促使民間部門「自願」加速重整債務。
IMF並未呼籲各國迅速還債,並強調歐元區及中國在減債過程展開時須特別慎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