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們擔心的問題:台股成交量!現在問題終於浮現了。十一月一日這一天,集中市場成交四八八.七億元,TPEX成交一三七億,兩市加起來六二五億,這是新台幣,這個成交量比港股恆生指數的六五六.二四億還少,別忘了香港是用港幣計價的,這一差就四倍多。
假如再拿中國深滬股市來比,那就差得更遠,十一月一日這一天,深圳股市成交二八八○億人民幣,上海成交一九五八億人民幣,兩市合計四八三八億人民幣,換成台幣是二.三兆,大約是台股一個半月的成交量。
美股哪有量縮?
很多官員都說,股市量縮是世界潮流,因為經濟不景氣、電子交易上路等問題,全球股市交易量普遍都下滑,這是錯覺。我用美股為例,十一月一日這一天,美國幾檔重量級個股成交量有多大?一是Amazon當天成交五一九.八四萬股,約四一億美元,如果換成台幣,超過一千二百億,那麼一檔Amazon幾乎等於台股兩天的成交量,美國股市哪有量縮?
再看當天Apple成交二三七○萬股,約八億美元,Google成交二一○.九萬股,約十七億美元,FB成交一四六四.二萬股,約十九.一八億美元,而銀行股的美國銀行成交六六○○.八萬股,大約十.九億美元,我單列出這幾檔大家熟悉的個股,換算成台幣都是百億以上。
這次到矽谷參訪,我強烈感受到矽谷創新力量的蓬勃,不論從育成中心,到加速器,或是沒有上市的獨角獸企業,甚至是已上市的Google、FB到Tesla,矽谷從業人員不眠不休要尋找創業成功之路,而最大動能是股票!
投入創新的員工或創業者,他們最期待的是從選擇權分配到股票,每天都「一暝大一吋」,像進到Google的員工,有的雖然配一股兩股,但是八○美元的Google跟八○○美元的Google,員工的感受完全不一樣;也就是說,在美國激勵創新的力量在股市,股市有活力,PE夠高,創業人才源源不絕而來,只有市值夠大、PE夠高的企業,在尋找一流人才相對具競爭力。
像現在Amazon的EPS只有四.三六美元,但股價一直在八○○美元以上,PE已拉高到一七五倍,FB的本益比低一些,也有六一倍。Google本益比稍低,但也有二八.八倍。線上串流的Netflix本益比高達三二八.六九倍。這次被Qualcomm併購的NXP(恩智浦),PE也有三四.一七倍。最近漲幅驚人的Nvidia,股價一度漲到七一.八美元,市值超過三八○億美元,目前PE也高達四五.二七倍。很多獨角獸企業像Uber還虧損累累,據說估值已到六六○億美元,這次我們參訪Airbnb估值也超過三五○億美元,投入這個行業的員工分到股票,大家知道如何共同創造公司價值,勢必全力以赴,就是這股精神讓矽谷創新能量源源不絕。
假如股市被打死了,創新的能量也會跟著減弱,台股正是這個最具負能量的教材,台股出現的四八八億台幣成交量,絕對是一個大警訊,因為台股成交量縮得太不像話,恐怕撐不起九○○○點以上的點數,也撐不住二七兆左右的市值,這當中一旦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巨大變化,例如下周若川普意外當選,全球股市大跌,台股可能因為外資大殺持股而崩潰,這其中如果台積電股價回跌二○元,台股指數恐怕往下修正一○○○點。
內資早已潰不成軍
另一個是本土投資人力量式微,目前大盤成交量約五、六○○億上下,其中外資經常占三○○億左右,而最近很熱門的ETF大約拿走一○○∼一五○億,剩下的一、二百億才是本國投資人,這個情況可以看出,今年以來摩台指仍漲十三%以上,但是TPEX指數從一二九.○五跌到一二三.○八,今年已下跌四.六二%。這意味了台股上九○○○點,完全是外資撐出來的假象,內資早已潰不成軍。
而這個現象是在二○一三年證所稅及健全財政補充方案通過,我已預言台股將逐漸失去活力。台股成交量萎縮除了頂不住龐大市值外,另一個現象是本益比壓低,多數個股PE降到十倍以下,大型有競爭力的公司,像台積電可享十五倍本益比,本益比長期走低,連資本市場也失去競爭力,在本益比愈來愈低的情況下,另一個後座力是企業開始尋找海外上市,這是進一步掏空台灣的開始,最具代表性的是聯發科轉投資的匯頂科技。
十月匯頂在上海交易所掛牌,如今連漲十四支停板,從不到二○元人民幣漲到九六.五一人民幣,市值拉高到四二九.四六億人民幣,約二○四八億台幣,如果是在台灣的股市,匯頂已是排行僅次於聯發科的第二大IC設計公司,目前PE是四三.五八倍。台灣第二大的IC設計公司原本是聯詠,今年EPS大約十.五元,目前PE正好是十一倍,假如聯詠轉戰上海股市,PE變成四四倍,那麼股價可達四四○元,PE不同對人才吸納、公司併購完全會出現不同效應。
匯頂這次登高一呼,恐怕是台灣IC設計產業全面竄逃或潰敗的開始,中國仍活絡的資本市場鼓勵新創或創新的企業,有了匯頂的示範,未來想回台上市的企業一定卻步,甚至下一步會有很多企業想辦法從台灣下市,然後出走到中國上市,這個案例從鼎新電腦下市轉到深圳創業板掛牌,搖身一變為鼎捷軟件已開始了,目前鼎捷軟件市值七○.五一億人民幣,PE高達五五九倍;原來是環隆電器改名的環旭電子,目前市值二五六.九八億人民幣,PE也達三四.二五倍,留在台灣的企業眼看本益比愈來愈低,落跑的企業會愈來愈多。
造成台股這個現象的因素很多,但是內外資不同稅是很重要的原因,過去三年來,我不斷大聲疾呼,呼籲政府要重視這個問題,但是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政府都無力解決這個問題,我的好朋友投資專家劉俊杰最近十分感慨地說了一段話:台灣資本市場長期以來努力的成果,正被外資「整碗端走」。政府對外資優惠過了頭,對內資卻壓乾到極致,他認為假如不降內資的稅,那麼就把外資的分離課稅稅率調高到三○%,他憂心地表示,政府若持續漠視,令人心痛的是,台灣績優企業將全部淪為外資殖民地!這是十分沈痛的呼籲。【本文未完,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907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本期其它精彩當期文章延伸閱讀
◎封面故事:外資控盤 權值股不畏風浪
◎特別企劃:雙十一狂歡節引爆銷售新革命
◎焦點議題:美升息步伐不變 股跌債漲
◎國際趨勢:全球債市殖利率飆起
◎新股特區:咸宏-KY站穩最佳供應鏈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