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三, 9月 25, 2013

[G4G] 世界新闻网 关注薄案 国际媒体:政治斗�

关注薄案 国际媒体:政治斗�
要闻组/综合23日电
September 24, 2013 06:00 AM | 1453 次 | 0 0 评论 | 0 0 推荐 | 电邮给朋友 | 打印
国际媒体继续关注薄熙来一审被判终身监禁的大事,�解读量刑的轻重及此案判决在中国政坛的�史地位。多半认为,薄案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斗�,为的是习近平要赶在三中全会前定案,推动经济改革。

因为有英商海伍德之死,英国媒体对薄案保持高度观察。「金融时报」报导22日一审判决消息,引述熟悉�情的消息来源说,这个判决其实归根结底是由习近平和政治局常委的其他成员作出的。报导�说,这一「严厉」的判决表明中国领导人感到必须�保64岁的薄熙来,不会提早出狱�重返政坛。

英国「卫报」指,薄熙来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对法庭的判决都不满意。该报引述「人权观察」高级研究员林伟(Nicolas Bequelin)说,因为双方都认为此案「是政治案,既没有为薄熙来提供应有的程序,也没有为他的受害者伸张正义,更没有向中国公�揭示他滥权的真相。」

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认为薄熙来「很有可能曾经利用政治局常委�部可以利用的一切分歧来设法排挤习近平。」

报导也指,无期徒刑表示薄熙来政治生命终结,但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曾瑞生认为,假如中国的体制�来某一天出问题,只要薄熙来还活著,他或许仍有机会重见天日。

美国智库布鲁京斯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李成指出,在今后多年的中国政治演变轨�上,薄熙来仍�是一个重要元素,�管他在政坛东山再起的可能性等於零。

「泰晤士报」社评认为,中国当局希望通过薄熙来案彰显法治、法制,但结果却�得其反。文章说,薄案判决后,没有人会觉得此案释放了当局不再容忍高层贪腐的信息; 外人看来他最大的罪错在於他充满魅力而又成为习近平的对手。

美国彭博社评论指出,习近平是要在三中全会前解决薄案,巩固权位,为三中全会推动经改。但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对这种改革顺利进行乐观。经改�在国营企业带来的极大痛苦与变化,情况有如「断腕」。评论指,习近平此后或许不会碰到公开挑战,但是共�党的合法性还会继续被削弱。薄案显示习近平对敌人绝不手软,未来要看习近平何时会对他的盟友下手。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