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開放來台後,對台灣美食產業有造成傷害嗎?經濟部長鄧振中昨天在世新大學與學生座談時指出,開放市場有助提升台灣財富,雖然有些人擔心開放會造成傷害,但以麥當勞的例子來看,「有時外來的刺激是好的」。鄧振中昨天首次前往大學校園,就區域經濟整合議題與青年座談。他說,區域經濟整合對台灣整體外貿來說是利大於弊,台灣一年外銷金額高達三千億美元,需要持續爭取各國對台灣開放市場,唯有外銷成長,人民才能累積財富。
鄧振中說,台灣商品只在台灣賣是沒有出路的,一定要把東西賣出去。
他表示,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如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就像是一個個俱樂部,台灣要加入這些俱樂部,才能爭取市場開放;近年來各國無不積極洽簽各式區域經濟協定或相關公約,希望在多邊或雙邊體系上爭取到最優惠條件。
鄧振中昨天問學生,知道美國是全球出口米最大宗的國家嗎?他說,雖然美國人不愛吃米,但是市場需要,美國就生產,這就是產業因應貿易基調整的例子。
他還說,當年開放麥當勞進來台灣時,有很大爭議。反對人士認為,開放麥當勞入台會傷害台灣美食業與農產業,如肉跟麵包都從美國進口,賺走外匯。也傷害國人自尊心,「有中國美食,哪有吃漢堡」。
鄧振中指出,現在開放麥當勞廿、卅年了,「是負面效果還是正面效果?」座談會主持人林青蓉請現場學生舉手表決,在場學生沒人舉手認為是負面效果。
鄧振中說,早年台灣餐飲業都是一桶水洗三百個碗,麥當勞進來後,每個攤子起碼都有水龍頭洗碗,在他看來,開放麥當勞,反而使台灣美食產業更發達。
鄧振中表示,開放競爭對產業一定是壓力,但整體來講,過去太多例子證明會產生正面效應。他最後鼓勵年輕人有抱負,不要想說自己一定會是弱勢的。
與談人世新大學財金系教授郭迺鋒說,外界常擔心政府貪腐,但政府加入國際經濟組織,反而是政府會有壓力。例如貿易便捷化協定讓流程便捷化,「通關速度變快,一定是不給錢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