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合力就是跟競爭者合作,才能創造出領先的技術」,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紀維德表示,荷蘭在10多年前就推動「競合力」觀念,並藉由「恩荷芬高科技園區(High Tech Campus Eindhoven)」落實;他認為,台灣產業進行結構改造同時,也應透過競合力思維,改變營業模式並發展新技術,以培育並留住更多年輕人才。紀維德離開台灣6年,今年8月又重返台灣定居和工作,他發現周遭的台灣人都在說,台灣經濟正面臨瓶頸。但觀察兩個月下來,紀維德認為,台灣雖有瓶頸,但不必悲觀,台灣具競爭力的跨國大型企業底子仍深厚,99%的中小企業更有可為。
紀維德認為,台灣中小企業最大優勢,就是全球走透透找尋生產和跨國貿易夥伴,及積極引進新技術,這股強韌的生命力,幾乎無人能敵。
但中小企業的確有先天發展屏障,尤其若跨國大型敵對品牌興起,市占率常常被取而代之。紀維德說,很多年前,荷蘭也有此問題,此時就必須調整營業模式及核心技術。
他舉例,荷蘭知名的飛利浦企業在發源地、恩荷芬,有一個研發中心並發展為科學院,飛利浦「歡迎所有競爭者都進來,大家一起合作」。紀維德說,這就是競合力概念,「如果你不跟競爭者合作,永遠不會得到全球領先的技術」。
紀維德說,競合力在荷蘭又被稱為「open innovation」即開放式的創新,飛利浦即因此從單純的製造業變成跨國企業,現在飛利浦所有製造生產都已外包,研發反而成為重點,其他像荷蘭的DSM(帝斯曼)全球領先的化工、新材料集團,許多新技術也來自恩荷芬園區。
紀維德認為,台灣的中小企業,也可考慮跟競爭合作,以取得更創新的技術,至於改變營業模式,由於台灣規模和荷蘭一樣都不大,像循環經濟、城市電動車都是可重點開發的新領域。
荷蘭代表處近期跟台灣資源循環經濟基金會,簽了一個合作備忘錄。紀維德說,循環經濟的概念就是「所有生產出的東西,都必須再生」,大前提就是環保;他舉例,歐美許多大型企業生產的成品,已不再銷售給消費者,而是「借給」消費者,這樣企業在整套生產及使用過程中,就必須負起所有再生回收的責任。
例如飛利浦已不賣燈炮,而是「租燈泡」給企業行號,按使用年限收費,但飛利浦須負起保養服務和回收責任,因此必須儘量降低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廢棄物,才能更環保。
紀維德認為,台灣的微笑單車YouBike正是循環經濟的好例子,電動摩托車Gogoro,雖在台灣市場猶待打開,但在歐美已大放異彩,歐洲大城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對Gogoro的軟、硬體都很有興趣,他說,這就是改變營業模式後,出現的突破。
但台灣還是有問題,才會讓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紀維德認為,關鍵在「台灣還不是那麼開放的經濟體,至少還沒像荷蘭那麼開放」。他認同,政府保護國內產業時,施政會較為保守,但政策鬆緊之間,必須找到平衡點,亦即一個「balancing act」,他說,現在的確「管得有點太緊」,但這樣人才可能會流失,且新技術也進不來。
紀維德10年前還擔任台灣歐洲商會執行長時,他就建議,台灣應該要變成區域的大型自貿經濟區,因為台灣產業在貿易、物流都非常厲害,卻沒有抓住自貿區先機。至於台灣能否成為區域金融中心,紀維德說,這個口號也喊了10幾年,他看不出來台灣會成為成功的亞太金融中心,因為亞洲已有香港、新加坡和日本,大陸也很積極想把上海、深圳提升為區域金融中心,台灣老早就「條件不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