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一, 4月 16, 2012

海内外民主运动领袖和民运人士悼念方励之集锦

lihlii ‏ @lihlii
对方励之先生等死后使劲超过事实的鼓吹习惯,是支那厚葬传统之一吗?恶习不改?就不能真实地盖棺定论吗?:)

恶 搞中国 ‏ @SpoofChina
作为科大副校长和老师,当年方励之如果居然鼓动自己学生上街的话,那反而是对学生、对科大的一种不负责任。要知道文革后直到八六年大学生还没有为 政治原因上过街,那时上街的政治后果难以估计。这里有一条做老师的道义底线,所以我虽不听但仍感激劝阻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是关爱学生 "@iamhudi

lihlii ‏ @lihlii
如果方励之真的如你说的对学生安全负责,那么就干脆不应该对学生鼓吹民主,说真话,那样岂不是造成不安全?很多家长对子女,教师对学生教育就是通 篇共匪谎言,警告不要随便乱说,不就是以为子女学生的安全为考虑吗?这和方励之阻止学生上街有差别吗?! @SpoofChina @iamhudi

lihlii ‏ @lihlii
这和其思想落后有直接关系。成为镇压89学运的一个重要内部力量。 @SpoofChina @iamhudi

牟 山夫 ‏ @even5435
现在回头比较"89"和"苏东波",其运动上层起码有两点似是而非:作为知识分子,方励之也好刘晓波也好,都只是"清流"而非哈维尔;作为政坛人 物,胡耀 邦也好赵紫阳也好,都只是"诤臣"而非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这应该就是中国和西方在文明进程上的历史性差距导致的必然结局。

lihlii ‏ @lihlii
又胡扯什么中国/西方文明差距。扯淡。 @even5435

lihlii ‏ @lihlii
正反都是民族传统,中国"文明"的问题,只要转嫁罪责即可,知识分子真好做,完全不用动脑子,自己也不要承担责任。 @even5435

lihlii ‏ @lihlii
你所指责的方励之、赵紫阳的软弱性,恰恰就是 @spoofchina 等鼓吹的方励之的所谓"做老师的道义底线""关爱学生"。而恰恰方励之就是以将专制罪责咒骂到民族传统头上为特征的一代知识分子,刘无敌也是同类。 @even5435

lihlii ‏ @lihlii
读了半天你白读了,方励之这篇也反映他自己没想清楚。> @mongkingzhang 读罢方励之先生《圣心寺和"暴民恐惧"》获益良多,亚里士多德包括马克思在内都对"大多数们"保持警惕怀疑,政治还是必须回到精英化本位上来 http://www.peacehall.com/forum/201204/ludi/3950.shtml

George Ge (葛洵) ‏ @gexun
爱情佳话,实感人至深! RT @ZhouFengSuo 原来李淑娴老师是先知先觉的,再次致敬。 RT @wurenhua 李淑娴老师的发言感人至深,主题是:如何在政治磨难中与方老师相识相爱相守的经历。其中提到:1957年李老师被打成右派,方老师宁愿被开除党籍,也不放 弃爱情。

RT@XiaYeliang 林培瑞先生将他精心保存多年的方励之先生至邓小平的亲笔信原件带到遗体告别仪式及追悼会现场并交给方先生亲属。 http://pic.twitter.com/DxAqaS8P



89年1月6日 方励之先生致邓小平亲笔信 http://lihlii.posterous.com/122939415


Hu Ping胡平 ‏ @HuPing1
北台敬挽方励之研究员:无公则无八九 有史必有斯人 北台敬挽(作者注:方励之先生在北京天文台任研究员两年半。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北京天文台同仁不能发文悼念方先生。特写挽联(仿章太炎悼黄兴)。"北 台"是北京天文台的简称,凡科学院的人都知道。"八九"指89年民运。)

陈 破空 ‏ @chenpokong
涛声依旧:追忆方励之 谈笑风生间,我又看见同济大学大礼堂的人海,又听见如波涛起伏般的笑声、掌声、欢呼声。啊,难忘的方老师!难忘的八十年代!伊人已逝,涛声依旧。 http://blog.boxun.com/hero/201204/chenpk/3_1.shtml

博 讯新闻网 ‏ @boxun
【严肃版】 方励之告别式日程底定 亚利桑那大学推崇贡献卓越 http://bit.ly/ItyrqL

Zhang Min ‏ @ZhMinYH
可否试试这个新版链接?感谢关注!http://bit.ly/HKvfq7 :沉恸悼念方励之先生!回放他谈心路历程(链接后点击右上角工具栏下载收听):方励之夫妇的人生故事 @chenleings 都被禁止了啊。@ZhMinYH

Zhang Min ‏ @ZhMinYH
前次链接遇故障的朋友请听更新悼念版(一&二):http://bit.ly/HKvfq7 @greendyj's @dengbot >36次 RT @ZhMinYH: 沉恸悼念方励之先生!回放他谈心路历程:链接后点击右上角工具栏下载收听:方励之夫妇的人生故事

三 俗猫 ‏ @yancaiwm
泪下来了… RT @yangpigui: 甚好。RT @wurenhua 如果没有新的推荐,我就以推友星河 @Stariver 所撰的这幅挽联作为"推特中文圈推友挽方励之先生联":烈士求民主,今世壮心犹可励;英杰为自由,后生远志必行之

牟 山夫 ‏ @even5435
横批:据义履方。RT @ye_du RT @langzichn 推特中文圈推友挽方励之先生联,星河撰。RT @Stariver:烈士求民主,今世壮心犹可励;英杰为自由,后生远志必行之。cc @wurenhua

流 雲 ‏ @liuyun1989
RT @nankezhou: 海内外民主运动领袖和民运人士悼念方励之集锦。南柯舟挽方励之教授联:昨晨民主砥柱西去同天举悲伤望哀兵必胜,今日自由精神不死与世共凄励要精卫填海! http://pic.twitter.com/iHfNNhbi


lihlii ‏ @lihlii
阿谀过誉之嫌。方先生当不上"精卫"的程度 RT @nankezhou: 海内外民主运动领袖和民运人士悼念方励之集锦。南柯舟挽方励之教授联:昨晨民主砥柱西去同天举悲伤望哀兵必胜,今日自由精神不死与世共凄励要精卫填海! http://pic.twitter.com/3OvUrgja @liuyun1989

南 柯舟 评论 ‏ @nankezhou
@lihlii @liuyun1989 南柯舟挽方励之教授联:昨晨民主砥柱西去、同天举悲伤、祭奠先驱、冀同仁哀兵必胜,今朝自由精神不死、与世共凄励、激励后进、望诸君精卫填海!
 
lihlii @lihlii
方菁菁年华入中共入右派再入黑榜入骨遗恨,励芸芸后生离匪党离家国今离尘世离骚绝响。 @nankezhou @liuyun1989

lihlii ‏ @lihlii
星河这种谎言奴才,都是很喜欢趋炎附势鼓吹方励之这类显赫人士的。;) RT @Stariver:烈士求民主,今世壮心犹可励;英杰为自由,后生远志必行之。 @wurenhua @langzichn

Hu Ping胡平 ‏ @HuPing1
旁观者昏 从方励之的学术水平说起(附方励之论文LIST)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203332

Shao Jiang 邵江 ‏ @shaojiang
#Fanglizhi #方励之 RT @Liu_tai In Memory of Professor Fang Lizhi (沉重悼念方励之教授) : http://youtu.be/BC13bx-zqbc

蔡 淑芳 SFChoi ‏ @sfchoi8964
看中国 - 美大使揭方励之投奔美国大使馆始末(图) http://www.kanzhongguo.com/news/12/04/10/447448.html 方励之事件最紧张的一段时间是1989年6月底、7月初。中国政府于6月11日颁布逮捕令,指控两人是"反党判国分子",这个罪名等同叛徒,可以判处死刑 或打入大牢。

RFIChinese ‏ @RFIChinese
网文选刊: 方励之:中国的失望和希望: 1989年2月,方励之撰写了《中国的希望和失望》。该文英文版在美国的《纽约书评》杂志发表,中文版则在香港报刊... http://rfi.my/Ib0VX5

RFIChinese ‏ @RFIChinese
网友慧稿: 科大校友回忆方励之: 80年代,我曾在科大读书,经历了当时的一些事情。毕业后,一直对科大很关注。我觉得,在科大的校长中,真正爱科大,把科... http://rfi.my/Iz1G7p

RT @yuhuaguo: 方励之:我经历的1989-1990中美互动 http://www.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11338

牟 山夫 ‏ @even5435
横批:据义履方。RT @ye_du RT @langzichn 推特中文圈推友挽方励之先生联,星河撰。RT @Stariver:烈士求民主,今世壮心犹可励;英杰为自由,后生远志必行之。cc @wurenhua

RT @zhangweiguo 【珍贵图片】方励之、许良英、刘宾雁当年起草反右三十年联署信的场景(此信后被钱伟长告密,已成当今中国的一桩公案)http://is.gd /0TRiS0 http://twitpic.com/97mivm


George Ge (葛洵) ‏ @gexun
对。希望他们读一读这位中科大校友的文章: Google Docs http://bit.ly/IjY4Xv RT @ZhouFengSuo 如果当年中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们能不忘方励之副校长,集体公开悼念,些许可以安慰在天之灵。

新 唐人电视台 ‏ @NTDTVchinese
谁是方励之?屏蔽政策令中国民众集体失忆: http://www.ntdtv.com/xtr/gb/2012/04/09/a684032.html

新 唐人电视台 ‏ @NTDTVchinese
【今日点击】外媒看方励之: http://www.ntdtv.com/xtr/gb/2012/04/09/a684070.html.-%25E3%2580%2590%25E4%25BB%258A%25E6%2597%25A5%25E7%2582%25B9%25E5%2587%25BB%25E3%2580%2591%25E5%25A4%2596%25E5%25AA%2592%25E7%259C%258B%25E6%2596%25B9%25E5%258A%25B1%25E4%25B9%258B.html

haizi988 ‏ @haizi988
在1986年12月4日晚上的学生集会上,方励之在会上说:民主不是自上而下给予的,而是从下向上争取的。方励之的演讲赢得了场上1万2千名学生 的雷电般的掌声。很快八六学潮遍及到中国29个省市。"

看 中国 ‏ @kanzhongguo
纪念六四学运风云人物方励之先生(图):方励之与其妻子李淑娴(网络图片/看中国配图) 著名的中国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先生4月6日在美国南部的图桑逝世,享年七十六岁。方先生晚年曾任教于图桑市亚利桑那大学。 今天,我们纪念他,是为了争... http://www.kanzhongguo.com/news/12/04/09/447285.html

ZhangWeiGuo 张伟国 ‏ @zhangweiguo
【杜欣欣:方励之逝世在工作中】4月6日清晨,方老师与意大利物理学家卢菲尼在SKYPE上通话。他们都是MARCEL GROSSMANN MEETINGS的组织委员,他们商讨着第十三届会议的组织工作。说到一半,鲁菲尼就听不到方老师的声音了……http://goo.gl/6CMQS

RT @HeQinglian: 【悼方励之先生并忆启蒙】1987年秋方励之先生在上海同济大学演讲,我曾聆听。当时方先生访问北欧归来不久,谈及访北欧观感时,引述瑞典社会民主党主席 的话:"你们中国的革命是将有产阶级全都变成无产阶级;... http://mtw.tl/l8hhi7b

上 肛上腺 ‏ @try2feel
从方励之先生去国流亡,到他乡辞世,整整有1代人的时间。而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仅换过1界。

China Digital Times ‏ @CDTimes
Fang Lizhi's collected writings and speeches (Chinese) RT @CDT: 方励之文集和演讲 http://bit.ly/IdevWn

RT @zhangweiguo: 方励之演讲录 http://fanglizhi.info/BookPhoto/BookPage.htm

中 国数字时代 ‏ @CDTChinese
[中国数字时代] 方励之文集和演讲: 文集 http://fanglizhi.info/RecetPub/RecetPubPage.htm 演讲 http://fanglizhi.info/BookPhoto/BookPage.htm http://bit.ly/IdevWn

浜 滨兴 ‏ @gfwbinxing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官方严厉封锁有关方励之过世言论: 方励之 法广 流亡美国的中国大陆民运代表性人物方励之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中国新浪、腾讯、搜狐等微博立刻有人刊发,但随即遭到删除。世界日报报道,有中国网友用「方老 师励之」一... http://bit.ly/IdeBgE

恶 搞中国 ‏ @SpoofChina
作为科大副校长和老师,当年方励之如果居然鼓动自己学生上街的话,那反而是对学生、对科大的一种不负责任。要知道文革后直到八六年大学生还没有为 政治原因上过街,那时上街的政治后果难以估计。这里有一条做老师的道义底线,所以我虽不听但仍感激劝阻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是关爱学生"

ZhangWeiGuo 张伟国 ‏ @zhangweiguo
北欧连线:为什么中国统治者憎恨方励之The Nordic Link: Why China's Rulers Hates Fang Lizhi (1991) http://sandberghans.blogspot.com/2012/04/why-chinas-rulers-hates-fang-lizhi-1991.html?spref=tw

edde 小杜 ‏ @Edourdoo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原新闻自由导报主编吴仁华@wurenhua 参加了方励之教授遗体告别仪式。他表示,在海外从事民运人权活动的王丹、王超华、肖强、李晓蓉、郑存柱等出席了仪式,大多数与会者是方教授的学生、同事。

lihlii ‏ @lihlii
呼吁干嘛呀。还把共匪当作人?> @itxgd "纪念胡耀邦赵紫阳基金会"纽约研讨会呼吁中国变革(组图): 4月15号是胡耀邦逝世23周年,"纪念胡耀邦赵紫阳基金会"在纽约举办研讨会,分析当前形势,呼吁中国变革。请听本台特约记者紫荆发自纽约的报导。


http://www.mitbbs.com/pc/pccon_1268_132391.html
方励之被告密

方励之:关于许良英刘宾雁和我联署的那封信(附照片)
发布者 guzheng 在 10-08-12 09:24


  ·方励之·


最近一周,好像有什么人死了,突然又有人问起,1986年底许良英,刘宾雁和我联名的一封关于"反右"的信。特别问到那封信后来是如何"被告密" 的。有关那封信的历史,十多年前我就详细写了一文。现在再发表,作为回答。不过,该文不包括"被告密",现在我也不能附加"被告密",因为,我有 承诺。

1987年夏,钱临照教授告我,不要再提"被告密"的事了,因为与他同宗的教授向他表示,恳请大家(学术圈子)不要再提了"那件事了",似乎已有 歉意。我当即答应了钱临照先生,保证不再谈论"那件事了"。

我之所以立即答应钱临照先生,因为钱先生有恩于我的第一件事,恰是"告密"之逆——知情不报,蒙混过关。 1960年春夏,我开始向"中国物理学报"(Acta Physica Sinica)投寄论文。初秋,在北京玉泉路中国科技大学教学大楼西翼一个没有人的楼梯口,钱临照先生叫住我,面色喜忧各半。钱先生当时也在科大任课。北 大王竹溪教授和他分别担任"中国物理学报"正副主编。钱先生先是高兴地对我说:

"你的那篇论文审稿已通过,即将付排发表。"

指的是我的"用变形的传播函数计算核子的电核半径" 一文。钱先生接着又说:

"不过,不能用你的真姓名发表,你是不是改个名字?"

有点奇怪?!物理学界的传统是,论文一律需注明作者真名真姓真实工作机构以及真实通讯地址,以便负责。何来笔名?当然,我立刻明白。这其实是钱先 生援我的一招。按我当时的政治状况(内控右派),发表论文实属违反政治原则(大小右派,皆失去发表学术论文资格)。钱先生要我用笔名,明显是帮我 蒙混过关。我干脆就请钱先生代我随便取一笔名就是了。他答应了。

现在仍可查到, 1961年第一期"中国物理学报",17卷57页刊登的论文的作者名字是"王允然"。那就是我的第一篇物理论文。当时心想,钱临照先生厉害,到底是留英 的。笔名暗指,在中国发表物理学论文,除了同行审稿外,还必须有His (her) Majesty"允然"才行啊!不过,在文化大革命清理阶级队伍高潮时(1968-1970),钱先生解释说,"王允然"意为"王竹溪先生说行",再次蒙 混过关。所以,我的学术生涯一启动,就得到过钱,王二先生的保护。

钱临照先生,王竹溪先生都去世多年了。但我不能改变当年对他们的承诺。所以,以下旧文重发,没有附加"被告密",只增加了一张照片(图1),不属 于"被告密"。

                    ※   ※   ※   ※   ※

1986年11月14日,星期五。我前一天晚上刚从意大利回到北京,并准备于当天下午离京去上海、宁波,再回合肥上课。在北京暂短逗留的半天里, 我和李淑娴去许良英家。开会。只有四个人,许良英、刘宾雁、李淑娴和我。论题是:反右运动快三十年了,我们能做些什么?一致的意见是,在1987 年春举办一次"反右运动历史学术讨论会"。大家讨论了会议的议题以及有关组织的方法。最后,要我根据这些意见起草一份会议通知。



图1:1986年11月14日,在许良英家吃午饭,讨论发起"反右运动历史学术讨论会"。左起:许良英,李淑娴,方励之,刘宾雁。此照片取自许成 刚(许良英先生长子,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2008年在美国物理学会上的演讲。该年美国物理学会的沙哈洛夫奖授予许良英先生。许成刚代父领奖,并 演讲,介绍许先生的生平。

在南行的旅途上,我草拟了初稿。到合肥后,迅即寄给了许。他们略加修改后,就散发给了可能的参加者。这就是后来,在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 中,被中共中央收集在批判刘宾雁材料中的黑"通知"。全文如下∶

"反右运动历史学术讨论会"通知

______先生:
  一九五七年的反右运动,即将满三十周年了。反右运动是值得
 研究的,因为,不了解反右运动,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的三十年来的
 历史,也就难以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拨乱反正和推
 行改革的历史性意义,也就很难深刻认识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和
 我们社会中蕴藏的蓬勃生机。
  反右运动的许多当事人,已年过花甲,应该及时把有关史料收
 集和保存下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使这一段历史变成留给青
 年一代的有用知识。为此,我们发起举行学术讨论会,开始这一
 历史研究,其主题应包括∶
1. 史料的收集,当事者的经历或见闻,统计数据;
2. 反右运动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3. 反右与大跃进、反右倾、文化大革命等运动的关系;
4. 反右对政治道德的影响;
5. 反右运动的历史、社会根源;
6. 反右之后"左" 派及右派的运动轨迹;
7. 反右与今天的开放、改革、现代化。
我们邀请您参加讨论会,欢迎提出自己的报告,请告知您的报
 告题目,每个报告限在一小时左右,会后将根据报告,选编成文
 集出版。
会议时间:1987年2月3-5日
会议地点:北京(具体地点待定)
费用:全部自理,确有困难者请来信告知,以便为您筹措
收到通知后,请您于1986年12月31日以前回信,告知您是
 否能参加,以及您参加会议的报告题目。
联系地址:北京中关村812楼704 许良英。

发起人
许良英 刘宾雁 方励之
1986年11月

在许良英家的筹备会上,没有讨论我们几个发起人应当讲什么。许、刘两位都是出了名的右派,做为当事人,或做为见证人,他们都不乏讲题。按当局的规 定的级别,右派分子(非学生)共分六类,一类最大,六类最小。学生右派分子分四类。许和刘都是第二类右派。李淑娴是第六类。我则是类外,没有正式 授予的右派名衔,而是"内控",不及他们三个。所以,我当时并没有想好讲题。反正还有两个月时间可以慢慢去想呢!

事情发展就是快。"通知"发出不到一个星期,1986年11月30日,科技大学学生贴出第一张小字报,质问人民代表候选人是由谁定的。12月5 日,学生上街游行。随后触发了全国29个城市中的156所大学学生上街游行。不过,科大的局势很快稳住了,三天之后,学生上课,教师授课,逐渐回 归正常。12月9日,管惟炎校长要我就科大局势的稳定与胡启立(当时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之一)通过一次电话,向他澄清一些有关科大的不实报道。胡 没有说什么话,至少没有我记得住的重要"指示"。没"指示",并不是好兆头。

 果然,两天后,李淑娴从北京打电话来,许良英告诉她,《人民日报》社领导要求刘宾雁退出"反右运动历史学术讨论会"。随后,李淑娴不断打电话 来,催我赶快回京。我的课程——近代物理——于12月31日上午一结束。立即赶往北京,正好是1987年元旦。第二天,1月2日,中共中央下达 1987年第一号文件,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正式启幕。随后两个星期,报纸上的头版新闻是:

  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改组科大,免去管惟炎科大校长职务,撤销方励之科大副校长职务;
  1月14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开除王若望党籍;
  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公报,接受胡耀邦辞去总书记职务的请求;
  1月19日,中共安徽省纪委决定,开除方励之党籍;
  1月25日,中共《人民日报》机关纪委决定,开除刘宾雁党籍。

  许良英漏网,据说是邓小平一时说不出许良英的名字。
  至此,"反右运动历史学术讨论会"一信也成为标准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文件之一被收入中共中央的文件。

2010,8,7, Tucson

                    ※   ※   ※   ※   ※

         附:我看钱伟长的交信事件

             朱长超

在中国,人生真像是变戏法。同样的一个人,一会儿可能是阶下囚,一会儿可能是座上宾。钱伟长就经历了一场富有中国特色的人生变戏法。

钱伟长的前半生是悲剧,后半生则是喜剧。而且不是一般的喜剧,而是一幕大喜剧。年轻的时候,钱伟长在美国工作得好好的,据他说,美国给他的年薪8 万美元,这点工资,据研究,比当年的美国总统还高5000美元;他又在著名航空科学家冯卡门手下当工程师。但是,他却还是想回国。回国也不错。想 不到的是,因为主张教授治校、主张通才教育,这点想法与主管清华大学的校长蒋南翔的治校意见不合。意见不合也罢了,这是社会中常有的事。有时候, 自己今天的意见与明天的意见还会不合呢?但是,与中国的领导意见不合,这可是一件严重的事情。钱伟长于是被打成了右派分子。而且当了22年右派分 子。人生真是想不到,似乎特意从美国万里迢迢回国来,就是为了找一个右派分子的大帽子戴戴似的。他还是清华大学最后一个摘帽或纠错的右派分子。右 派分子,按照反右运动领导人邓小平的说法,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钱伟长有幸被小平同志圈入这个圈子。他从冯卡门推崇的工程师到邓小平 圈定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从天堂跌入了地狱。历史与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不仅他当了二十二年贱民,在流行株连之风的中国,还害得他儿子女 儿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这22年发生的种种凄厉的故事,每一个知道中国历史的人,都是应该明白的。

有人说,社会就是大学,当右派也是大学。钱伟长在右派这座大学里,历炼得非常出色,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他认真地吸取了当年的教训,1986年 底,将一封右派朋友们给他的信交给了当年领导全国反右运动、并坚持他领导的反右运动是正确的、必要的那个人。这一次交信,为党国立了大功,也在中 国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些右派党员倒了霉,被一个个开除出党,也害得总书记胡耀邦下了台。而给交信的钱伟长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给了他后半生 无限的荣光。他终于从当年的右派分子,一跃而成为国家的领导人,有滋有味地当起了政协副主席。红楼梦上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看 来,这真是有点儿道理。这一封信,改变了当年多少人的命运啊!

我写到这里,似乎先要停顿一下,说明一下。我知道,中国经这许多年的中宣部的调教,培育出了一大批没有头脑的愤青,他们人多势众,思想简单,出口 粗野,情绪激烈。他们看到与报上流行语不一样的说法,马上会破口大骂。我的这篇文章也许扫了一些人的兴,有些人看了会很不高兴。我是准备挨骂的。 我要说的是,我说的话,是真的;我说的道理,是真的。我相信,我说的事实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说的道理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愤青们要骂,也先冷静 一下再骂,这也是一种节约生命能量的办法,符合低碳经济的原则。

好了,言归正传。那么,交信事件是怎么一回事呢?

1987年,是反右运动三十周年。反右运动,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认真吸取反右运动的历史教训,深入研究这个运动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对 于推动中国人民思想的解放,对于总结历史教训,开创未来,是有积极意义的。1986年底的样子,当年的一些曾经当过右派分子的著名的共产党员,许 良英,方励之,刘宾雁三人,给全国三四十个比较有名望的右派分子写了封私人信件,信中说,他们建议召开反右运动三十周年座谈会,征询对参加会议的 意愿和意见。

钱伟长收到了这封信。他看了这封信,经过了种种考虑后,他将此信转辗交到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手里。并且附了这样的话:"方励之是一个政治野心 家,他自称是中国的瓦文萨;我的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解决。"(指尚未恢复清华大学副校长的官职)这封信对方励之是声色俱严,大加批判,称之为野心 家;对自己则羞答答地欲语又止。意思是说,虽然我的问题没有解决,职务也没有恢复,但是,我是紧跟党的,是效忠小平的,您当年打我右派,也是必要 的正确的。

邓小平看到了这封信,龙颜大怒。它虽然不是党的领导人,也不是国家领导人。但是,他的发怒也可以算是龙颜大怒。他是一个不是领导人的领导人。他无 职无名,却有权废止、罢免党和国家领导人。因此,邓的大怒,完全够得上"龙颜大怒"的资格。1986年12月30日,邓小平召见胡耀邦、赵紫阳、 万里、胡启立及何东昌等人谈话,他把写信的许良英误为王若望,对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等人恼怒地说:"我看了方励之的讲话,根本不像一个共产党员讲 的,这样的人留在党内干什么,不是劝退的问题,要开除。"他下令,将王若望、刘宾雁、方励之开除出党。他还批评,这些自由化分子,都是胡耀邦对批 自由化不积极的结果。邓小平还认为,学生上街,从问题的性质来看,是一个很重大的事件。他认为胡耀邦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态度不坚决、旗帜不鲜明。 他声色俱厉地强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至少要搞20年;要严酷对待学生运动。他说,"没有专政手段是不行的。对专政手段,不但要讲,而且必要时要 使用。""对为首闹事触犯刑律的依法处理。不下这个决心是制止不了这场事件的。如果不采取措施,我们后退了,以后麻烦会更多。"从那个时刻起,他 已经有了不怕流血的概念。果然,过了两年,他将思想变成了行动。

在严厉批判自由化知识分子和胡耀邦总书记的同时,他大大地表扬了自己当年的将他圈入右派群体的钱伟长。他说:"这次钱伟长表现很好,应予重用!" 林彪曾说毛泽东的话,一句顶一万句,邓小平虽然不是党的总书记,也不是国家主席,他的话,也够得上一句顶五千句。果不其然,不久,钱伟长就当上了 全国政协副主席。也大小算是个国家领导人了。一封信的功能有多大啊!这是方励之们想不到的,也是钱伟长所想不到的。

这样的信,是不是一定要告密,一定要上交呢?我认为完全可以不必。

第一,这完全是私人信件,私人领域的事以私人领域的方式处理。你可以不回复方励之等人,也可以表示你不参加不支持那个会议,也可以直言批评他们准 备开会的想法。意见可以不同,但如果坚持这个边界,我认为是合理的。而将私人信件上交,应该考虑到可能给朋友带来的影响,也应该考虑到这种行为的 性质。第二,这封信上的纪念反右运动三十周年的会,从法律层面上讲是合法的。99%以上的右派分子分子已经纠错,平反,或改正。摆脱了右派分子阴 影的人们,从历史的角度讲,反思一下这场运动,对国家对个人,也是有益的。同学一场会想到同学聚会;邻里一场,会想到彼此走动;右派一场,也希望 能相聚一起,回首往事,吐点苦水。这于国无损。于党无害。就是中国的宪法,也说集会是公民的权利。钱伟长对此信的处理,失当了;邓小平对此信的看 法,过敏了。反右运动,99.99%的人搞错了,虽然中国之大,只邓小平为首的几个人坚持着反右运动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连薄一波、李维汉、周扬等 当年反右运动的大将,都一个个表示了忏悔。这样,邓小平会敏感地感到,前右派分子方励之等人的右派三十周年座谈会,矛头是对准他的。他的脚上的尖 眼仿佛被不当心踏上了一脚,马上跳起来破口大骂,马上行动起来要显示自己的无比的权威。一时间,他指示要开除这几个右派分子的党籍,决心要赶走人 们爱戴的胡耀邦。

告密,是斯大林主义式的社会制度大抓阶级斗争的一个常见现象。在东德解体后,大量挡案解密了。人们猛然发现,自己当年在私下里发的一句牢骚,对党 的领导的某些不满,都被放进了自己的档案。告密的人不是别的,正是自己当年十分亲近、十分投缘、甚至十分相爱的同事、朋友,甚至自己的妻子。有的 人忍受不了人心竟是如此丑陋,自杀了。告密问题还似乎拍了一个电影,还得了奖。告密和告密产生的迫害是一种罪恶,这当然要由专制制度负主要责任 的。但是,告密者本人,也有自己的责任,至少不能说是一种高尚行为吧。告密者总不能称为精神的高贵者吧。

在中国,告密也有深厚的历史传统,类似的告密事件是不少的。清朝末期,袁世凯在谭嗣同夜访时慷慨陈词,表示支持变法,支持光绪,答应拘留荣禄。但 是,谭嗣同一走,他就向荣禄和西太后密告。结果是,光绪皇帝被软禁瀛州到死,谭嗣同等六君子蝶血菜市口,康梁亡命天涯。一场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变 法运动终于失败。

在新中国,告密的事业更是兴旺发达,它还有美名,曰,向*靠拢,与*保持一致。在告密者来说,是减轻自己压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条捷径。伟大的中 国当年不仅以"世界革命的中心"著称,也以告密者大国着称。如果将来中国的档案解密,我相信中国的告密者之多、告密之奇,将超过东德,将以世界第 一告密大国的形象卓立于世。现在已经有一些告密的故事流传。举例来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个叫舒芜的作家,向领导上交了胡风等一些朋友之间的私 人通信,最后,伟大领袖毛泽东给这些信件一一写了按语。舒芜的告密经过专制制度的酿造发酵,创造了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导致数千人挨整,数百人流 放,数十人坐牢,一些人自杀。胡风坐了二十几年的牢。著名翻译家冯亦代也成功地向领导告了章伯钧的密。他装作是章伯钧的知音,有事没事地到章伯钧 家蹭吃蹭喝聊天(在那个年代,吃饭是要粮票的,吃一顿饱饭、好饭是很不容易的,)他有时候会顺着章的话荐,有时候则主动挑起话题,让章发表感想, 他则默默地记着,好向上头密报。他虽然没有进过告密学校培训,但水平很高,他竟赢得了章伯钧一家的好感。他每次从章家出来,肚子里和脑子里总是都 有所收获。他会通过电话或写信向有关领导一五一十地告密。他得到的好处是并不太多:一、他早早地摘掉了右派的帽子。但是,为了他前往章家充当告密 者角色的方便,冯亦代右派摘帽的事秘而不宣。二、他有时可以得到一点告密劳务费,报销一些费用。三、还有其它一些好处,例如,有关领导请他在有名 的饭店吃一顿钣,送他几张紧张的演出的票子,他因此而生一种自豪感,等等。

受到许多中国人敬仰的科学家钱伟长,也曾经充当过这样一种角色。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告密者。所告的密,对被告没有好处。而对自己则不无好 处。至少他们希望会有好处。所不同的是,第一,他们告密的密度不同,一个密,一个稀。冯亦代一次又一次地告密,可以说是周周有告,月月有告。而钱 伟长难得告一次密,告密的密度差异很大。第二,接受告密的层次不同。冯亦代将密告之于处长科长之类的小角色;而钱伟长所将密告到了老佛爷手里,从 告密的层级来讲,是最高级了。第三,同是告密,后果迥然不同。冯亦代只得到几张演出票,几顿好饭。是告密的小儿科。而钱伟长则大受邓小平表扬,迅 速成为政协副主席,晋身国家领导人之列。一个只是小打小闹,一个则不告则已,一告惊人。不飞则已,一飞飞天。看来,告密也如做生意,有些告密者就 如沿街摆摆地摊、做做小生意的小商人,虽然做成了一笔又一笔生意,但是,其利甚薄;而钱伟长则不同,要么不做,一做就做成大大的一笔生意,一辈子 就够吃够用了。他是一个做大生意的人。如果将来有学者经数年辛勤,写成《告密学》的巨著,我想钱伟长的案例一定会写入书中,也有可能永载史册。这 当然是后话了。

话说回来,盖棺论定,钱伟长作为一个科学家,在科学上是有贡献的;留学归来,为国效劳,其情怀是爱国的;作为一个教育家,主张通才教育(此理念并 非他提出)、教授治校等,是有进步意义的。他被邓小平打成右派是悲剧,是极权制度的罪恶。然而,他向邓小平密告朋友的信件,却是很萎琐的行为,人 格上是很卑下的。

可悲的不仅是当年钱伟长告密的可卑可怜,而是后人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近来,辽沈晚报著文《高贵绅士钱伟长》,居然称颂备之。此文转辗流传,被 南方周末所摘编。文中说,钱伟长不仅在于"学术上的伟岸",而且在于"灵魂上的超越"。文章还说,"信仰是最好的营养,信仰使大学无坚不摧。那种 大学熏陶出来的一批又一批学子,也才能够超越红尘。钱老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将朋友的私人信件向当年把自己推入苦海的人告密,又导致了朋友 们一个个地被批判,一个个被清除出党,又导致了党的总书记胡耀邦因为理解过或宽容过这几个右派朋友的一些理念,而被邓小平认为是反对自由化不力, 策动一些顾问老人们将他罢免。这样一种行为,这样一种后果,怎么说得上灵魂的超越?怎么说得上是"高贵"?怎么说得上"超越红尘"?一个民族需要 精神上的高贵者,这话并不错。但是,钱伟长向最高领导告密这样的行为,能够称得上是"精神上的高贵者"吗?他真的能算是一个"高贵的绅士"吗?如 果告密者成了精神上的高贵者,那么,中国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中国的国民将成为一种什么样的国民呢?

我不知道,告密后的钱伟长是怎样想的?临死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告密又是怎样想的?他相信,他的灵魂是不安宁的。就如冯亦代一样。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收藏] [举报]
 
共有5条评论
1   [USMedEdu 于 2010-08-23 13:02:50 提到] [FROM: 140.254.]
我和刘贤斌的聚散人生——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异见人士的妻子(附照片)


作者:陈明先



几年前,贤斌还在四川省第三监狱(在大竹县城)里服刑,一直在外面为他奔走呼号的朋友欧阳懿就正告我,要我写点关于我和贤斌的文字。我想我实在写 不出。我和贤斌的相识很简单,并没有人们想象的传奇。1993年11月,我在遂宁中学教书。贤斌从秦城监狱出来了,帮他二嫂看守过店面。我常常去 和他二嫂聊天,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和贤斌说过些什么呢?现在的我已无从回忆。虽然见证过1989年事件的场景,但对他的经历,我仍充满了好奇。遭遇过如此苦难还能乐观积极的男子, 还有什么苦不能吃呢?我对他有着十二分的好感。虽然他没有工作,户口又在城郊的农村,但那时我已经意识到单位和户口在以后都没有多大的意义,只要 他能养活自己,我就能养活自己和孩子。

我和贤斌交往,始于1994年3月。当时贤斌已经离开遂宁,开始穿梭于遂宁与成都之间,推销一种叫芒果茶的饮料。我一向疏于对钱财的关注,但看他 吃苦耐劳,也就喜在心里。



1994年5月刘贤斌与陈明先合影

大概是5月,贤斌说要到北京去。临行前,我们在遂宁破旧的街上溜达了很久。贤斌怕我孤单,提出给我买一台黑白的电视,我拒绝了;他又提出给我买一 串金项链,我不愿意。后来我们想去照张合影来做纪念。可转了好几个相馆,老板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生意,我和贤斌只好花35块钱奢侈一下,照了一套 (4张)黑白的婚纱合影。

暑假,二哥全家到北京旅游,捎去了我的信和送给他的衣衫。后来他们带回贤斌的信和一盒《似水年华》的磁带。信中说黄昏时分,他一个人坐在公园里, 听着远处传来的钢琴曲,思念着家乡的亲人,是如何地泪流满面。

9月13日,我们登记结婚。因为贤斌又要匆匆离开,来不及照标准相,我们就把一张黑白婚纱合影贴在了结婚证上。贤斌带着一张合影到了北京,我守着 三张照片呆在遂宁。也许是不堪相思之苦,贤斌也曾有让我到北京找工作的打算,但后来不了了之。

在贤斌母亲的催促之下,1995年的1月28日,我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想是贤斌从人大学生一下变成监狱囚徒的遭遇,让他的母亲背负了太多的压 力,而今她才有了扬眉吐气之日。贤斌的母亲说,她在婚礼上一直想唱歌。而我那可怜的母亲却一直在流泪,她是在婚礼前夕才得知贤斌全部的情况。我的 母亲无奈地问:"刘贤斌有几分田地?"



在遂宁中学继光楼一楼西侧紧邻男生寝室的那间小屋,我成了贤斌的新娘。我们的新家很简单:一张24寸的黑白合影挂上了墙,漏光的塑料绿方格纸贴满 了大大的窗户。如果站在窗前眺望,可以看见院里的一棵大榕树、一座青瓦盖的小亭子和一口古钟。古钟早已被人遗弃,几乎就没有发出过声音。婚后的第 一天早晨,贤斌孩子似地拿着铁锤去敲钟。假期的校园很宁静,那浑厚古朴的钟声悠远而绵长。

这个生活细节,贤斌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起过。我想那是因为小屋和钟声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安宁生活的象征。

正月初四的晚上,我们和贤斌的同学聚会回来,发现学生寝室的大门没上锁,小屋的门已经被打开。房间里的东西井然有序,但放在书桌里的两台相机中的 一台不翼而飞。对于这次被盗的蹊跷之处,贤斌有别样的理解:小偷的目的在于胶片,而不是财物。这样,友人陈兵被迫丢失了他的相机,而我和贤斌被迫 丢失了关于婚礼的所有记录。

贤斌已隐约感觉到了些什么,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我虽有些遗憾,但也无从追究。只是一提那些相片,我常一厢情愿地想它们还躺在一个安全的角 落,也许某一天会被如数归还。

婚后贤斌和我呆了多久,我记不清。他总是匆匆而去,突然而回。他一走,我的心就跌入了无底的深渊,没有他的一点音讯,我的担心无处倾诉。也许是相 聚的日子太少太少,以至于结婚多年之后,看他突然回来,我还会满怀羞涩,心跳不止。

1995年的夏天,贤斌带着我去保石中学看望他的好友欧阳懿。那时,欧阳懿已经为人父了。孩子甚小,我和罗老师在家看小孩,欧阳懿就带着贤斌到当 地农民家里搞调查。调查归来,贤斌很兴奋,挥笔写了好几天。

等到公安第一次抄家的时候,我们已经搬到了继光楼的三楼东侧。那是木制的三间屋的房子,还有一个阳台和简易的厨房厕所。家布置得简单而温馨,贤斌 在这里学会了做饭炒菜。

1996年的3、4月,贤斌的出行就没有以前那么自由了,他回家的消息很快就会被公安知道,然后被带去问话。那个时候的问话多少有些剑拔弩张的味 道,贤斌不想与他们纠缠,后来干脆就不回家。

我们夫妻的相见变得越来越艰难。5月的一天上午,贤斌的母亲过来说贤斌回来了,在她小东街的出租屋里。我慌慌张张地赶过去,躲躲闪闪地进了母亲的 房屋,看见贤斌坐在破旧的长凳上,削着香桃在等我。

下午,贤斌带我到遂宁一中隔壁的公园漫步。相对于家来说,偏僻的公园是比较安全的地方。我们依偎在公园的长凳上,一直坐到黄昏。晚饭吃过"冯水 饺",贤斌带我到涪江边上。那时的江边垃圾满地,乱石成堆,很少有人行走。我们手拉手在暗淡的灯光下走来走去,一直走到深夜。后来走累了,贤斌才 决定进城。我们穿街走巷,好不容易找了一家不需要登记的小旅馆住下。

公安好长时间没有看到贤斌了,他们一定很着急。6月初,我接到父亲病危的电报,急急忙忙赶回了仁寿老家。一路上,我发现有个穿戴体面的男子一直跟 着我。他跟着我一次次地换车,还会拿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大哥大)躲到一边去和谁联系。我的直觉告诉我他们在找贤斌呢!关于这个人身 份的判断,我后来在嫂子那儿得到了印证。因为不久她就问我:"妹夫出什么事了?为什么公安到这儿来打听他?"

1996年的美洲杯开赛了,贤斌像一只倦飞的鸟儿回到了家里。国保闻风而至,贤斌中学时的班主任(学校的副校长)带着一群人敲开了我家的门。师生 在这样的场合下见面,多少有些尴尬。很快,贤斌就被气势汹汹的公安政保处长王延文带走,另一些人则留在我家翻箱倒柜。

警察移动了我的床褥!
警察翻乱了我的衣物!
警察打开了我的日记!
警察在阅读我的文字!
……

他们肆无忌惮地侵犯了我的隐私,我就像第一次被人剥光了衣服扔在大街上,感到从未有过的屈辱!我紧张,愤怒,全身都在发抖。我怀揣着贤斌塞给我的 通讯录,故作镇静地在阳台上走动。

第二天,贤斌安全地回来了,而那些记录了一个女孩十四年的青春与梦想的六大本日记却被我烧个精光。



1997年5月底,在孩子出生前夕,贤斌暂时结束了他的行程,决定在家里呆一段时间。看我已经"大腹便便",步履艰难,他常暗自担心。一天,我上 街闲走,到了二嫂的店面,一时聊得开心,忘了归家。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6月13日上午,孩子剖腹降生,贤斌喜不自禁。 每天,他洗衣做饭,照顾孩子,忙得不亦乐乎。孩子还没满月,他说:"我最近要出去一趟,我让妈过来帮你!"

给我留下一些生活费,贤斌好似无所牵挂地离开了。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似乎也不用知道。可是那个秋天,等他再次回来的时候,贤斌已经不是我们的贤 斌,而是一个肺结核复发的病人。他嗑血不止,只好住进了医院。我推着小孩,穿梭于家、菜市场和医院之间,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哀伤。

贤斌是一个坚强的人,但复发的病情让他脆弱得像一个需要宠爱的孩子。为了支付他的医药费和营养费,我绞尽脑汁,四处筹借。后来实在是没有颜面借钱 了,就贱卖了贤斌的母亲给我的金戒指——我永远记得那天自己小心翼翼地走进天上街私人小金铺时的心酸:"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爱人?"

那是贤斌第二次患结核病。贤斌的母亲心急如焚,她想尽了各种办法,试用了各种偏方,企图将病魔赶走。听说用一种草药泡洗可以减轻病情,贤斌的母亲 从几公里外的仁里场背了一口大铁锅到我家熬草药水。她节约家里的生活费,不停地周济我们,我们才得以勉强度日。

警察也曾到医院看望贤斌,当然他们的看望是否还有别的意味,就不得而知了。98年的春天,贤斌的病情已经好转,可以在家静养了。4月,我们搬到学 校大门口的一所房子里。房子陈旧,但空格很多,可以安排成三居室。这样,贤斌的父亲就能住到我家来,照顾我们达12年之久。

那时,贤斌的父亲70岁,身体还算利索,他常用竹车推着孩子四处走走,贤斌也就跟了去。他们常把孩子推到隔壁的川北教育学院。学院有个大花园,花 园里面一年四季都有花开。我一上完课,常常跑到一棵婆娑的桂花树下去找他们,一家人便在那里团聚。去的次数多了,那些美好的金桂、柽柳、紫藤便长 在了我们的心里。贤斌出狱后不止一次地告诉孩子他曾带她去看花开听鸟叫,可在13岁的少女那里,怎会有父女相依的温馨记忆?

贤斌的身体还没完全康复,但他还是有些等不及了。夏天一过,贤斌就到了成都。不久,他从家里带走了床单、棉被等日常用品,似乎是要长住下去。孩子 幼小,需要人疼爱,我加倍努力试图弥补缺失的父爱,并在她的成长中感受到了快乐。

12月,贤斌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并带回一台传真机。传真机要和电话连通,才可以用来向通话的对方传输文件。为此,家里才装上了电话:0825— 2248222。

贤斌难以抑制自己对传真机的热情,他足不出户,终日忙忙碌碌。而周围的气氛似乎异常紧张:王警官的脾气越来越大,警察抄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他被 传唤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往往一去就是48小时。

后来,警察的车没日没夜地停在楼下,我们在三楼也能听到它的轰鸣声。贤斌的行动受到了限制,他呆在家里,没办法把写好的文章打印出来传真。

一天,我去买菜。贤斌把他的文稿给了我。我找了家偏僻的小店,把它们打印出来,装在买菜的布袋里提回了家。贤斌的文字继续不断地传真出去,国保感 到奇怪,就跟踪了我,并扣押了小店老板的打印机和复印机。我被带到公安局,第一次受到警察的盘问。

对于警察无休止的骚扰,贤斌十分气愤,他带着孩子到遂宁市公安局抗议。12月19日,在公安局大门口,因贤斌拒绝接受传讯,气急败坏的王延文就指 使手下的几名警察暴力拉扯,以致撕破了他的衣袖。1999年的1月,气氛似乎有些缓和,贤斌又离开了遂宁。

寒假一到,贤斌的父亲就回到仁里老家,忙着准备年货。我和孩子相依为伴,盼着贤斌早日归来。虽然家里已经安装了电话,但贤斌很谨慎,他的电话从不 曾为我们母女响起。直到春节前两天,欧阳懿说贤斌出事了,他被关进了北京的收容所,我忐忑不安的心才落了地。

1999年,我和孩子过了一个残缺的春节,但我没想到这种残缺只是一个开始,它将一直延续到2008年。





1999年6月13日孩子两岁的全家福

1999年的6月13日,孩子满两岁了,我们照了张全家福,这是我们一家三口唯一的一张满载幸福和快乐的照片。20日,在干女儿的生日宴后,贤斌 抱着孩子合影,但谁也不会想到这将成为他今生的怀抱温暖过孩子的唯一证明。

7月7日,警察闯进家门,简陋的家顿时狼藉满地。孩子幼小,无甚惊恐。贤斌被带走时,紧紧地拥抱了一下孩子,就像以前每次离家和我的永别(他总是 在告别,但对我而言,他每一次的告别都是永别)。8月6日,贤斌以"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9月3日,他被送到了四川 省第三监狱(在大竹县城)。

大竹原本是川东的一座小城,是我不曾到过的地方。但在漫长的十年中,我和我的孩子一次次挤火车乘大巴在崎岖的山路上狂奔。因为山高路险,大巴车开 得险象环生,每次我都是紧紧地抱着孩子犹如去奔赴死亡的约会。

为了转移紧张的心情,我和孩子看山,看树,看冒着白烟的山坡。只有大巴车驶过长满麻杆的九龙山脚,我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来。在那个偏僻的山中小县 城,我们住过8元的旅馆,吃过最简单的饭菜,我和贤斌的母亲及孩子相依为命。

我对监狱的印象来自1995年的那个夏天,好友陈卫从北京被转送到四川省第一监狱(在南充市高坪区),我和贤斌去看他。在一个类似大食堂的屋子 里,隔着一个铺满白瓷砖的长台,贤斌和陈卫抽着香烟握手言谈。从此,我以为在中国的监狱里犯人和他的亲人都是可以握手言谈的。

见贤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穿过两道大门,经过繁琐的程序,才能在一间满是监视的眼睛的房间里见到他。当欧美电影中探监的场景真实地出现在面前, 我才明白让孩子和贤斌在狱中共度春节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和天真。

在三楼一个不太大的房间里,有一个用防弹玻璃隔出的长方形空间。每次,贤斌满脸微笑从玻璃罩的那头走过来,坐在我们的对面。虽然是面对面,我们却 感受不到对方的气息,只能在电话里闲聊半个小时。

有一年的春节,我带着几个侄子去看贤斌。那年运气特好,居然被允许和他吃一顿火锅。我和贤斌挨着坐了一个多小时,居然不敢去拉一下对方的手。孩子 7岁那年,她欢天喜地地跑进玻璃罩拥抱了贤斌,然后对我做了一个鬼脸:"妈妈,你们俩也拥抱一下吧!"我和贤斌迟疑地站在两边的门口,不约而同地 望了一眼管教干部,好不容易迈出一步,完成了夫妻间的十年一抱。

贤斌是一个内敛的人,在信中却柔情万种。他不停地教育孩子,给孩子画画、讲故事。而我自从知道第一读信人不是他,信就变成了公式化的文字。我总是 向他汇报家人的情况,极少流露出我的悲伤——我不想让公安和狱政科的人在我的悲伤中狂欢。但我的有些文字是伤感的,而贤斌居然看不出,以至于后来 我说写信时总要泪流满面,他甚为惊讶。

大概是2001年,贤斌来信说长胖了。我有些担心他的病身(肺结核并未痊愈),就提醒他注意是不是浮肿,顺带提及50年代的全国大饥荒。结果在下 一次的探望中,狱政科的一个像模像样的人拿着我的信指责说:"你还是老师,怎么能这样说呢?什么叫全国一片肿啊?"我毫不退让,和他大声争吵起 来。

2005年以后,我的信更多地变成了对照片的解说。我开始习惯用照片和贤斌交流,比如郊外一只翻飞的红蜻蜓、孩子的长笛演出和家人春节的聚会,我 希望贤斌能在我的照片中直观地感受自然和生活,从而用灵魂走近我们。



贤斌在狱中了,我以为生活会从此平静:他将不再漂泊无期衣食无着,而我和孩子也将免受惊吓与伤害,不在惆怅与无助中度日。

谢军大姐(黄晓敏的前妻)和罗碧珍老师(欧阳懿的妻子)曾说过她们的孩子如何在惊恐中看着公安翻箱倒柜然后把父亲带走,我庆幸我的孩子还幼小,不 曾懂得恐惧和伤害。我安享暴风雨之后的这种宁静,并在宁静中生出些幸福的感觉来。

贤斌的朋友偶尔会来看望,走时会留下一些关于贤斌的文稿。我忙着照顾两岁的孩子和那养家的工作,也无心细细欣赏。

但"六四"前后,我还会被怒目圆睁的公安人员郑大双带到学校的保卫科去询问。有时是咄咄逼人,有时是好言相劝。也许是我对贤斌的不离不弃让他们失 望了,他们曾威胁说要弄我到乡村小学去教书。其实,我都做好了回家种田的准备,这些威胁对我没有一点杀伤力。

2001年5月28日的晚上(贤斌已入狱快两年了),郑大双带着大队人马突然敲开了我家的门。说是贤斌在狱中有违法行为,需要抄家协助调查。警察 再次翻阅了我家的每一个角落,最后只找到欧阳懿和火戈的几篇文学味特浓的文章,还有张先生(很遗憾我忘记了他的名字)写的一封信。他们如获至宝, 就把我带到学校的行政办公室,询问至深夜。

张先生是荷兰人,年轻的时候被划成右派。出于同情,2000年的春节他在信中夹寄了100美元和40荷兰币作为孩子的压岁钱。信是用繁体字写的, 内容一清二楚。但警察在这封信上纠缠了很久,似乎想从里面挖出什么东西来。看他们小题大做的样子,实在是很滑稽。但我不想陪他们玩这种把戏,就说 孩子需要我照顾,我要回家。他们就利用我的弱点,威胁说:"你说不清楚就别想回家!"在他们面前我永远都说不清楚!我把心一横拒绝说话了。他们没 办法,就开车带我到北门一个较远的地方,把我关进了一间屋子。

那屋是在二楼,里面有几架双层的铁床,很像学生寝室。只是空荡荡的,似乎无人住过。我借着灯光打量,才发现中间那架床的上铺有一棕垫。我爬上床, 和衣而睡。

第二天早晨,"吃饭了!"的吆喝声把我叫醒,我看到一个老头从房间的小窗口推进来一碗稀饭。吃过早饭,我朝窗外看过去,能看到一棵大树绿幽幽的树 梢。老头在长廊上来回两次,也许是看我太像正派人,就找了本杂志给我打发时间。

到了下午5点,一个胖胖的女人把门打开了。在她的办公室,我补填了一些登记手续。她敷衍地问我对昨天的问题还有没有什么补充之后,就让我回了家。

在这个世界上被蒸发了24个小时,除了贤斌的父亲和孩子,其他的人一无所知。等我和陈卫联系上的时候,他说:"我也刚从戒毒所被放出来!"原来我 们是关在同一个地方,只是他在一楼而已。我问:"你中午吃的什么菜?"土豆!"说完,我们俩放声大笑。



1999年的年底,在川北教育学院外面的广场上,公安机关搞了一个大型的图片成就展。听说贤斌被审判的照片就挂在里面,我没去看。

我的丈夫被判刑的消息慢慢在社会上流传。我和孩子成了可怜的人,我也成了有些人躲闪的对象。在那样的年代,如果你还想升官发财,和我这样背景的人 交往是危险的。

为了让仁寿老家的亲朋好友过上安宁的生活,我几乎和他们断了联系。我的母亲是在2005年底才知道贤斌被捕入狱的事,那时贤斌已经在狱中熬过了6 个春秋。

因害怕陈卫的母亲一夜白头的悲剧重演,我把母亲带到川北教育学院的花园里,先告诉她贤斌获奖的消息以及获得的奖金,然后告诉她贤斌判刑的具体情况 以及我现在的处境是如何之好。一字不识的老母亲如释重负,似乎能理解发生的一切。她显得那么年轻那么恬静那么智慧,让我觉得多年的担心纯属杞人忧 天。

可一连好几天,母亲总躲在厨房里落泪。孩子不满8岁,但已经懂得安慰别人:"外婆,你不要哭。我爸爸在里面教书,他好得很!"

虽然极少得到来自我老家亲人的关怀与照顾,但我和孩子还是幸运的。2000年的"六一"儿童节,一位退休的右派教师悄悄来到我家门口,送给三岁的 孩子一袋李子和娃哈哈。我的一对朋友,他们夫妇带着孩子常来我家走动,多年来对我的孩子呵护有加,形同己出。盐市街诊所的一个女医生,有着悲悯的 情怀,每次给我的孩子看病,她总是细心安抚,不收或少收药费。陈卫的母亲,毅然取出放在股市里的养老金,借给我买下百盛家园的房子。而远在重庆的 邓焕武老先生,多次登门看望我和孩子,并借给我房屋的简装费,让我能在2002年的9月安顿好一个新家。虽然贤斌不能回家,但在百盛家园的生活是 简单而幸福的。

2002年的6月25日国保再次传唤了我,但在以后的6年里,公安好象忘记(其实他们一直蠢蠢欲动)了我的存在,不曾到家打扰我。只有两次(一次 是重庆警方来调查肖雪慧是否为我送过美元;另一次是遂宁警方要求我在奥运期间不能离开遂宁)把我叫到学校的行政办公室,要么询问,要么警告。我安 心工作,攒钱养家;孩子健康成长,学业优秀。

2002年12月5日,欧阳懿被成都警方带走,后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刑2年。罗碧珍老师很悲伤,而我却无从安慰她。因为在当今的中国,每一 个异见人士的妻子都有可能面对这样的命运,我不知道我们的哭泣能改变多少现实。

与贤斌的漫漫刑期相比,欧阳的这2年似弹指一挥间。2004年的12月4日上午,欧阳被狱警送回遂宁老家,与去成都迎接的罗老师错过,保石派出所 的人只好把他送进城里。在和平路的桥头,我和孔杰(欧阳懿的同学)终于见到了他。

两年的牢狱,让欧阳懿还是有了好些变化。当他单薄的身躯从对面穿过来,我竟看到了多年以后贤斌的无助与苍凉。

在梦里,我见过贤斌回家的无数种方式。最初,总是我去探监劫狱,助他虎口脱险;后来,变成了贤斌笑眯眯地回来,挎着包,风尘仆仆的样子;再后来, 只能听到他提前回家的消息,但总是见不到身影:我想我的梦由希望到绝望而最终陷入了渺茫之中。

2008年9月,贤斌在信中告诉我刑满的具体日期,但我没有人们想象的那般喜悦。对于我和他来说,自由显得是多么奢侈!贤斌用了10年的时间离开 我,那我们又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走近对方呢?我不忍见到他的无助与苍凉,难道他就忍心看我似盐碱地般的坚硬?

记得一段描写俄罗斯异见人士妻子的文字,说她的脸上再也看不出快乐和悲伤。我想我也终将变成那个麻木的老妇人,因为从2008年11月6日到 2010年6月28日,只有1年零7个月又22天的时间,我和贤斌还在走向对方的路上。

后记:鉴于篇幅的原因,有些关怀与帮助难以细说,故在文中隐去。十五年来,我所经历的一切,也是中国那些异见人士的妻子已经、正在或将要经历的,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曾经是、正是或将是异见人士妻子的女人们!

2010年7月14日——8月10日写于百盛家园

□ 民主中国

 
2   [USMedEdu 于 2010-08-17 18:57:02 提到] [FROM: 74.102.]
胡果威:美国的"国家赔偿法"
发布者 guzheng 在 10-08-17 09:25


  湖北省的佘祥林因"杀妻"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1年后,"死亡"的妻子突然出现,佘祥林获得70余万元国家赔偿。

  河南省的赵作海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12年后,"被害人"赵振晌回到村中,赵作海获得65万元国家赔偿,当地政府打算 再向赵作海赔偿12万元。

  冤假错案并非中国所独有,全世界都有。如果佘祥林和赵作海在美国,他们会得到什么样的赔偿呢?我必须先说明一下,美国是联邦制,每个州都有自 己的州法,这里用的"国家赔偿法",其实是各州政府制订的"政府赔偿法"。据统计,美国共有27个州,还有联邦政府和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通 过了"政府赔偿法"。有接近半数的23个州还没有制订"政府赔偿法",包括:阿拉斯加、亚利桑那、阿肯萨斯、科罗拉多、德拉华、乔治亚、夏威夷、 爱达荷、印第安纳、堪萨斯、肯德基、密西根、明尼苏达、内华达、新墨西哥、北达科他、俄勒冈、宾夕法尼亚、罗得岛、南卡罗来纳、南达科他、华盛顿 和怀俄明。

  问题是,如果含冤的佘祥林和赵作海是以上23个没有政府赔偿法的州的居民,他们是否就得不到赔偿了呢?以下将讨论这个问题。

  在美国,随着DNA测试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越来越多蒙冤的囚犯被证明是清白的而获释。根据密西根大学的研究,在1990年代初,每年约有12 个被错判的囚犯重获自由,2000年后,每年平均有43个被错判的囚犯重获自由,他们平均冤枉服刑12年。从1989年到2004年的15年中, 全美国共有328个错判的案例,其中大约有一半是根据DNA证据而被推翻的。截至2004年,在美国至少有41个"还我清白项目" (Innocence Projects)分布在31个州,他们都是非盈利组织,资金来源于私人捐赠,为在押犯人无偿提供法律援助。。

  截至2004年,美国还只有18个州、华盛顿特区和联邦政府制订了冤假错案的政府赔偿法。具体赔偿的数额由政府机构或法庭来决定,各州的赔偿 额差别很大,以下是2004年的赔偿数额:

阿拉巴马:冤枉服刑每年至少5万美元。

加利福尼亚:冤枉服刑每天100美元。

华盛顿特区:无上限。

伊利诺伊:冤枉服刑前五年每年至少15,000美元,6至14年每年至少30,000美元,14年以上每年至少35,000美元。

爱阿华:冤枉服刑每天50美元,损失工资不超过每年25,000美元,外加律师费。

缅因:总数不超过30万美元,无惩罚性赔偿。

马里兰:赔偿额无上限,以"实际遭受的损失"计算。

蒙大拿:州内任何大学免学费。

新罕布什尔:最多2万美元。

新泽西:冤枉服刑按入狱前年收入的两倍或每年2万美元,取其多。

纽约:无上限。

北卡罗来纳:冤枉服刑每年2万美元,总数不超过50万美元。

俄亥俄:冤枉服刑每25,000美元,外加损失的工资和律师费。

俄克拉荷马:不超过175,000美元,无惩罚性赔偿。

田纳西:不超过100万美元。

德克萨斯:冤枉服刑每年25,000美元,总数不超过50万美元,外加一年的心理治疗。

佛吉尼亚:冤枉服刑每年按州平均工资的90%赔偿,20年封顶,外加1万美元州内社区大学的学费补助。

西佛吉尼亚:无上限。

威斯康辛:冤枉服刑每年不超过25,000美元。

联邦政府:冤枉服刑每年不超过5千美元。

  小布什总统在任时,同意国会建议的冤枉服刑每年5万美元,若是死刑尚未执行,则在等待执行期间每年外加5万美元。2009年德克萨斯州将一次 性赔偿额增加到冤枉服刑每年8万美元,外加此后每年4至5万美元的终身年金,成为全美国政府赔偿额最高的一个州。德克萨斯州的两个冤枉服刑26年 者各获得2百万美元赔偿,另一个冤枉服刑27年的James Woodard获得220万美元赔偿。

  除了上述的金钱赔偿之外,政府还为获释人员提供其他形式的帮助,如在得到赔偿之前立即提供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食物和交通等,帮助安排价格 合理的住房,提供医疗服务和心理咨询,帮助学习就业技能,帮助获取公共福利,消除犯罪记录,重新获得子女的监护权等。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公开道 歉。

  其实,在没有政府赔偿法的州里,并非所有的冤假错案都不能得到政府的赔偿,例如在有的州,政府赔偿可以通过"私人赔偿法案"(private  compensation bills)的形式来赔偿。私人法案是通过议员提出,然后由议会投票通过。许多议员会为出头自己选区内的选民伸张正 义,以获得更多的选票。如果议会拒绝通通过私人法案来赔偿,被错判的个人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法,通过法庭控告政府侵犯宪法赋予他的人权。例 如,伊利诺伊州的Alejandro Dominguez 16岁时被错判强奸而入狱,尽管他与受害者描述的犯罪嫌疑人并不相像,警察还是坚持让 受害人指认他。为此,联邦陪审团判决伊利诺伊州政府赔偿Alejandro Dominguez 900万美元。

  中国读者也许会问,为什么美国有的州会没有政府赔偿法呢?原因很简单,美国不像中国由法官来审判,美国的刑事案是由陪审团来审判的,法官只是 控辩双方之间的裁判员而已,法官的职责只是保证审判过程中的程序公正而已。因为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担任的,与被告没有个人恩怨,即使错判,只是过 失而已,绝不会是故意的。没有政府赔偿立法的理由是,因为错判是民众无意的过失,所以不应该由政府来承担赔偿的责任。

  当然,如果陪审团是因为受警方或检方的故意误导,而错判被告有罪,则又当别论,例如,警察威胁或诱骗被告,或是检察官为了提高判罪率而故意隐 匿无罪证据等,导致陪审团错判。

  毫无疑问,像佘祥林和赵作海那样的冤案,即使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没有政府赔偿的州里,他们还是一定能够得到巨额的赔偿,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 认罪是逼供信的结果。更进一步来说,佘祥林和赵作海那样的冤案在美国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美国的犯罪嫌疑人在被捕时,首先就会被告知,你有保 持沉默的权利,你可以请律师,如果请不起律师,政府可以免费委派律师。显然,如果询问嫌疑人时有律师在场,警察就不可能再逼供信了。

  产生冤假错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命案必破"的政策给警察、检察官和法官造成的巨大压力。为了侦破命案向上级交差,有些警察便会殴打嫌疑 人逼供,有的检察官便会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起诉,有的法官便会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判清白的人有罪。更有甚者,一旦发现冤案,有的警察、检察官或法 官生怕担责任,还会故意掩盖篡改事实,阻挠司法的公正。

  为了防止官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现在提倡问责制。对于诬告而造成的冤假错案,中国历史上以"反坐"来惩罚。《唐律·斗讼》诬告反坐条:"诸 诬告人者,各反坐。"元律《大元通制·诉讼》也规定:"诬告者抵罪反坐。"明、清律对诬告反坐定有加等办法:"凡诬告人笞罪者,加所诬罪二等; 流、徒、杖罪加所诬罪三等,各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另有损害赔偿规定。我曾天真地想,如果因为逼供信而造成冤假错案,是否也应该用"反坐"来 惩罚逼供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佘祥林和赵作海还算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毕竟活着等到了他们的"谋杀受害者"回家。河北的聂树斌被控1994年8月5日强奸、谋杀女工康 某,1995年4月25日被终审判处死刑,两天后便被执行了死刑。2007年4月,一审被判死刑的王书金向河北高院提出上诉,理由是检察院未诉其 强奸杀害康某的罪行,从而导致无辜者聂树斌蒙冤。

  类似聂树斌冤死的案件在世界上是有的,而且挪威语里还专门有一个词,叫justismord,字面翻译的意思就是"司法谋杀" (justice murder),包括被判死刑后处死,或是在狱中自然死亡后才发现是冤案的案例。

  美国的刑事诉讼规则将非法取得的证据叫做"有毒树上的果子"(fruit of the poisonous tree),如通过逼供信、诱 供(美国也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和无法庭许可搜查所得到的证据,均属无效。我还记得在美国上刑事诉讼规则课时,教授做出猴子剥香蕉皮状,非 常生动形象。因为美国对刑事案的取证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警方和检察官若想将嫌疑人绳之以法,首先不能违法,因为违法得到的口供或证据,即使是真 的,也是无效的。至于像佘祥林和赵作海那样的"谋杀案",更是匪夷所思。试想,如果连尸体都没有一具,或是仅凭一具无名尸,怎能就假设"受害人" 不是失踪,而是"遇害"了呢?

  美国是否有类似的执行死刑后才发现的冤案?我想应该会有过,但是从我目前找到的案例来看,尽管有被错判死刑的,却尚无一例已经被执行。

  我在法学院时,教我们庭审技巧的教授Barry Scheck是DNA方面的专家,他曾在足球球星辛普森杀妻案中为辛普森成功地作无罪辩护。 在辛普森案中,许多人认为他是为坏人开脱罪行,然而作为律师,其职责就是要指出政府(警方)在取证过程中存在的不合法手段,让陪审团来决定嫌疑人 是否有罪。Scheck教授是全美国第一个"还我清白项目"的创始人,他用DNA测试技术为好几十位错判的囚犯伸冤。美国有一位专门写法律悬念小 说的作家John Grisham,他最近出版了唯一的一本非虚构的小说,The Innocent Man(清白的人),写的是Scheck教 授如何为两个被错判强奸和谋杀的囚犯讨回清白的故事,其中的Ron还曾是小有名气的棒球运动员。

  在Scheck教授经手的案例中,有的已经过了20多年,终于在有了DNA技术的今天昭雪。从这一事实可以推断,从技术上来说,DNA物证完 全是可以长期保存的。不知道中国的司法机关是否也长期保存DNA物证?在中国的媒体上,我已经看到过DNA物证用于刑事案的报道。如果聂树斌案的 DNA物证还在,我想还聂树斌清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死刑是一种无法扭转的惩罚,人一旦死了,司法中出现的错误就永远无法挽回了。现在许多国家废除死刑,这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并不主张在中国废除 死刑,但是我觉得,各级法院在判决死刑时,以及最高法院在审核死刑时,应该慎之又慎。即使判了死刑,在执行时也应慎之又慎。只要有丝毫的疑点,不 妨刀下留人,先等一下。美国判处死刑后,上诉期可以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为此英语里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叫Death Row,从字面翻译,便 是"排队等死"。试想如果当年让聂树斌排队等死12年,不是就少了一个冤魂吗?

□ 读者投稿

 
3   [USMedEdu 于 2010-08-16 18:31:54 提到] [FROM: 74.102.]
我们为什么活得没有安全感
发布者 thchen 在 10-08-14 09:51

                            李承鹏

  关于郭德纲,我跟他一点都不熟,关于郭德纲徒弟打人,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可事情到现在跟郭德纲及其徒打人,已经变了味,它成为另一件事情,所 以我得说些真话,也只是说些真话,这样的文章只能看看,阅后即焚。如下:

  相声本就是一件很俗的事情,非让它装高雅,那不叫相声,叫诗朗颂。有把相声说到诗朗颂境界的,比如刚刚表示要铲除郭德纲三俗的高雅大师姜昆, 每回他在春晚声情并茂弘扬主旋律时,我觉得自己必须穿上燕尾服才配得上聆听,就算笑,也须得用美声方法才可以"哈哈"。当然,这让我在生理上比较 难受,所以一直也起不到洗涤灵魂的作用,这让我一直很鄙视自己。
  
  我觉得一件事是否低俗不取决于它本身是否低俗,而取决于看的人是否想让它低俗,比如说过去我们觉得屁股低俗,现在我们叫它美臀,过去想想奶子 都是资产阶级淫邪念头,现在车模可以公开在车展上彩绘大乳房,还比如我觉得姜昆这个名字一点都不低俗,而有人拆字说:姜昆,就是美女曰比。看,此 人多低俗。
  
  我还真没那么喜欢郭德纲,我更喜欢马三立和侯宝林,可马三立那段"妈妈,有人偷咱家被窝啦"卖的是絮叨,跟高雅沾不上边,至于侯宝林那段《改 行》,说的是晚清时节老佛爷驾崩后不准艺人在天桥卖艺,还忌嬉笑和喜色,开玩笑是不许了,改行卖根萝卜得把红皮给套上,就连红瓤西瓜也是禁止的。 可这也不见得就高雅,还很容易让别有用心的坏人产生联想……
  
  我听相声习惯趿着拖鞋摇着扇子去剧场,或者洗完澡躺被窝里抠脚丫子瞎乐,我觉得相声这东西肯定触及不到我这个俗人的灵魂,最多只可触及我的身 体上的笑筋,而这正好抵御生活中的郁闷,要是太高雅比如看圣经和资本论,会让我更郁闷。看,我就是这么一个俗人。
  
  可是我的俗是有原因的。昨天早上起床,脑海里还浮掠百度里随处可搜的苍井空童颜巨乳驾临世博的神迹,马上打住,因为俗;下得楼去见我们小区正 进行全民健身运动,锣鼓喧天之中见一老太太咧着腥红的大嘴跟一老头眉来眼去,另一老头差点与该老头打起来,我赶紧撤,也俗;去喝茶见电视里正播放 BTV鼎力制作的艺术瑰宝《红楼梦》,我一眼就瞥见黛玉香消玉殒前的玉体横陈,那一条粉腿咯,俗;赶紧买份报纸,标题上赫然是某官员包二奶一年的 详细费用最后不堪其纠缠找人一刀将其抹了……我就是被这个俗的世界包围着的,但我不会娶苍井空这老婆不会真以为BTV玷污了曹雪芹更不会包二奶且 将其杀掉,因为任何人做任何坏事之前都会考虑后果,我胆小,何况还有D和政府这么多年的教育,就更胆小。
  
  我们普遍都是受了D和政府三十年左右的教育的,我们听郭德纲相声也不过三年,难道三十多年的教育还抵挡不了三年的腐蚀,这就太不自信了。可中 国的事情就是这样,总觉得坏人一个眼神就可以把我们勾引到对岸,D和政府把我们教育到老,我们还是容易叛变,其实不是这样的,正如我在晶报论坛里 所讲:像我这么一个不着调的人,如果敌人敢欺负我国,我第一个报名参军爱国。你看,连万恶的奥巴马都做不到,小小一个说相声也不至于把我们带到历 史的深渊。用我们四川俚语讲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之下,借龟儿子郭德纲一个马达他都尿不到三尺高的尿。
  
  郭德纲徒弟打人肯定不对,低俗,可本来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PK,到现在成为一群人对一个人的弹压,这就更低俗,这样会让我们活在这个国家很 没有安全感,在一个只有安全JU没有安全感的国家生活肯定不舒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会低俗的,都动过淫邪的念头和说过脏话,但一低俗就招来专 政,就被公器缴枪不杀,就不准出版物上架,就见清晨时分一群工商和税务冲进来查账和吊销,到最后,基本上,我们见面除了谈论人民日报和天气预报二 报之外(还得以国家气象局为准否则就是造谣),没别的什么可挠痒。
  
  一些人骂郭德纲是因为他嚣张,嚣张是挺讨人烦的,可没有一条法律是嚣张罪,否则下一步我们得发明木讷罪、聪明罪、下贱罪(后一条罪在大明是有 的),这样我们就没安全感了。一些人还因为郭德纲长了一副黑社会相,可这先得封杀郭德纲的爹妈而不是他本人(这一条在文革也是有的),长得像黑社 会就是罪,连孙红雷也不会有安全感了。另一些人说他盘剥员工,可是我也没见谁取消郭台铭的生产资格和出版资格,各地政府不正夹着阳道欢迎吗,犯了 A罪却用B罪来惩戒,这不是文明社会该做的。我得声明,我真心地反对三俗,还可以配合多反一些俗甚至连民俗一块反了都行,我不喜欢郭德纲,我可以 觉得他低俗,可我无法解释苍井空出现在世博会上是可以的,郭德纲出现在小剧场就不可以,林黛玉弄出粉腿就不是低俗,相声里调侃一下别人老婆就是低 俗,难道外国的和古代的就没有低俗。
  
  在郭德纲这件事上,能说些人话的人并不多,在此认同赵丽华、冯小刚、健翔、龚晓跃、王小山及、胡淑芬其他一小撮人,向他们致敬。但人太少了, 特别是知识份子层面的人太少了。我一直觉得中国的知识份子是比说相声的更可疑的,他们一生所持重的不是恒定的标准,而是势利的心机,他们总喜欢打 太平拳,见着没危险或可欺的一窝蜂而上,以对方心理受伤害程度为战利品,并互相吹嘘自己文学的手段了得。那个中国人群殴之后的骄傲自豪油然写在正 确的脸上,是的,他们不是为了真理而写作,他们是为了正确而写作,他们其实是一家族的,他们的家族几千年来都是复姓:正确。
  
  我跟郭胖子一点都不熟,我也不是为他出头。我只是很好奇,一个说相声的,说了些狂妄之语,就遭致禁止了宪法赋予的出版权利,其一徒打了人,其 所有徒竟以自查之名失去工作权利,这符合哪条法律,先前还信誓旦旦的工会又跑到哪条胡同吃红瓤西瓜去了。事实是,郭台铭说那么多人跳楼与富士康管 理无关时,你们不愤怒,郭德纲说偷拍不招打此事古难全,你们很愤怒,郭敬明抄袭赢利数千万你们不眼红,郭德纲说段子赚钱你们很眼红,湖北厅官到底 是抓扯还是暴打你们不调查,郭德纲徒推还是扯你们一查到底……这样弄下去,我们都没安全感。
  
  不过是个粗卑的说相声的,不过是些贩夫走卒,虽不高尚,也谈不上祸国殃民,即或有过错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可国家不是该爱人民吗,有关部门不是 该在工作中教育他们而不是用专政手段来做掉他们吗,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臣民吃五谷杂粮长大,拉屎撒尿活着,原本就是老天爷 交与你善待的一些没品位的大俗人,你得容忍他们,爱他们,疼他们,而不是弄疼他们,姜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号召艺人们"台上演戏,台下做人",他 确实在演戏,他确实一直在做人,做掉人。姜昆的权限是很小的,只能做掉身边人,可如果我们有关部门动辄以做掉某个人来管理,长此以往,说粗话的人 没有了,说真话的人也没有了,肚子里藏的全是蝇营狗苟之事,脑子里动的尽是叛乱动荡的念头,这就一点都不好玩了。
  
  郭徒打了人,款也罚也牢狱也坐了,这些都是按法律来办事的,很好很合理,可说到底,都是爹妈养大的,你揣着将其连锅端掉的心思,一百多号普通 人现在失去工作惶惶如丧家之犬,基本搞得跟邪教一样了,不是以爹妈养大的同类情怀来度事,而是以铲除异类的心思来行诡,前人民子弟兵的周广甫心里 可安,天天宣传"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的BTV还好意思说自己誓做邻家贴心小棉袄?人在做,天在看,今天你做掉他,明天他做掉你,且不是因 为公义而是因私欲,几千年来如此,大汉做掉大秦,大清做掉大明……大家无论挣多少工分都还是没安全感,无论买了多少套房子还是没安全感。又不能移 民,就只好在国内乱来了。
  
  还有些人拿美国世界报的"土围子"说事,是这样的,当境外报纸说对我们不利的话,有关部门会斥之境界反动势力,让我们不得被蛊惑。当这些报纸 不心小刊登了有利于有关部门施政的言论,我们就欢欣鼓舞大肆宣传,人民还真的相信。所以我对吾国是很有信心的,这里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肯定也不 会有忤逆,这里只有中国的报纸和中国容许转载的报纸,而没有世界的报纸。
  
  做掉郭德纲及其信徒,从今天起,不上厕所,不吐痰,天天看新闻联播,组织诗朗颂,见范冰冰就跟见张纪中一个感觉,见苍井空如见孙悟空一个模 样,这就不低俗吗。其实听听相声打打麻将低俗些才是安全的,这样就不会闹事,才会爱国。
  
  昨天晚上气氛相当敏感,很多网站和报纸已不许评论此事,很多人劝我不要写这一篇免得引火烧身,但是我总觉得我是爱国和爱同类的,因为徒弟打人 就取消了一个公民的出版权是可怕的行为,这句话总结出来就是: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侵占公共绿地,但我们肯定每个人都有机会被公器封杀。
  
  你说,为什么中国人活得没安全感。
  
  最后,中国的一切之本,爱人民,爱同类。

□ 一读者推荐

 
4   [USMedEdu 于 2010-08-16 18:28:15 提到] [FROM: 74.102.]
过去的怎样让它过去
发布者 guzheng 在 10-08-16 09:37

                            刘瑜

6月1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议会下院宣读了塞维尔报告的结果,并正式向38年前"血色星期天"的受害者家属道歉

都赫提先生,31岁。听到枪声,他慌乱中趴下,向街边的建筑匍匐,但是还没来得及抵达安全的地方,一颗子弹向他飞来,打中了他的后背。麦克吉干先 生,41岁。看到中弹的都赫提跑过去施救,同时挥舞着手中的一块白手帕,以示他的救援意图,但是他还没抵达伤者,后脑门上也中了一弹,立刻倒地身 亡。

这是1972年1月30日发生在北爱尔兰德瑞市的一幕。开枪的是英国军人,中弹的是成千上万个北爱尔兰游行示威者中的两个。除了他俩,那天还有 11个人中弹身亡,此外还有18个人受到枪伤。这一天后来被称为"血色星期日"。

血色星期日是北爱尔兰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悲剧时刻。在此之前,虽然北爱尔兰天主教徒已经和英国军队冲突不断,但此后矛盾急剧激化。北爱尔兰共和军 的队伍空前壮大,士气大涨,1972年也成为双方冲突最激烈的一年,近500人在冲突中丧生。直到1990年代末,北爱尔兰问题才逐步缓解。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那一天发生的事情在英国不被提起,不被纪念,不被反思,鲜活的生命无声消失在历史的记忆里,好像指纹被狡猾的罪犯巧妙抹去。那 些生命好像从未存在过,亲友的痛苦仿佛只是历史前进的狂欢中扫兴的岔音。对于不愿意面对伤疤的人来说,这种遗忘也未必是坏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吧",只是,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曾说,"那些拒绝从历史中学习的人注定要重复它的悲剧"。

这种在历史面前的警醒,大约也是塞维尔报告的由来。1998年,布莱尔政府在推动解决爱尔兰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血色星期日这个疙瘩一天不解开,北 爱尔兰的民心就一天还在纠结。于是它推动了新一轮的调查,即塞维尔调查。12年之后,也就是血色星期日的38年之后,一个详尽的调查报告终于出 台。

卡梅伦在演讲中说,虽然我很爱国,虽然我不愿意相信任何关于我们这个国家的负面信息,但这个调查报告显示,当年血色星期日的惨剧,是无可辩护的。

他指出,虽然开枪的士兵自称受到示威者手中武器的威胁,但塞维尔调查显示那些中弹者手中并没有任何武器,而且士兵开枪前也没有给出任何警告,而是 直接开火。虽然开枪并不是来自上面的指使,而是某些士兵当场的自发行为,但"政府最终要为其部队的行为负责,我代表政府、代表国家向受害者家庭表 达深切的歉意"。

卡梅伦的演讲让聚集在广场上收听演讲的人群情雷动。对于那些受害者的家属来说,等了38年,终于等来了彻底洗清污点的一刻。一个死者的妹妹 说:"38年前,他们说被杀死的都是武装分子,今天这个谎言终于被揭穿了。我哥哥威廉知道他是无辜的,我们也知道他是无辜的,现在全世界都知道 了。"但这个报告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让那十几个死者安息,它更是一次整个社会重新确认政府行为边界、重申正义以及表达对生命敬意的机会。正是因 此,虽然该报告耗时12年、花费近两亿英镑、洋洋洒洒5000页,但英国社会愿意花费这个人力物力去确认这样一个道理:政府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去伤 害手无寸铁的民众。

一个国家走向怎样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民族的悲剧其实也可以是它的财富,而拒绝挖掘这个财 富则往往导致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死胡同里原地踏步。很多时候,拒绝反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导致的往往是苦难的死循环。

其实诚恳地反思过去,核心意义并不是"秋后算账",而恰恰是在直面历史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和解与稳定。即使是塞维尔报告,也指出当时英国军队所面 临的困境:在事发前三天,已有警察被北爱尔兰共和军打死,此前此后有上千个英国军人以及更多的平民被共和军袭击致死,正如军队滥杀无辜不可原谅, 恐怖分子的行径同样可耻。

关于是非曲直的道理看不见摸不着,它不论斤卖,不以平米计,但正如交通规则不论斤卖不以平米计,但如果没有它,都市里的我们可能寸步难行。

(作者为剑桥大学讲师)

□ 南方周末

 
5   [USMedEdu 于 2010-08-13 11:30:43 提到] [FROM: 140.254.]
余杰谈新书《中国影帝温家宝》

                            记者:雨舟

"余杰说,尽管他5年前便开始关注和观察温家宝总理,但是把"影帝"冠给温家宝总理作为"头衔"并非自己的独创,而是互联网空间的杰作"

有"内地李敖"之称的北京作家余杰新作《中国影帝温家宝》16号即将在香港出版,受到国际媒体广泛关注。余杰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披露了该书的相关 背景。

*"温爷爷"获"影帝"称号*

温家宝总理称自己为"温爷爷",竭力塑造亲民形象,中国绝大多数民众甚至许多海外媒体也一直认为他是当今中国政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化身。 但是余杰表示,《中国影帝温家宝》一书意在向读者展示一个表里不一、内外有别的总理温家宝。

余杰说,尽管他5年前便开始关注和观察温家宝总理,但是把"影帝"冠给温家宝总理作为"头衔"并非自己的独创,而是互联网空间的杰作;他注意到, 许多所谓"80后"、"90后"新生代人都热衷于把这两个看似互不相干的名词联系在一起,让人从忍俊到深省,直至最终心领神会。

余杰说:"这个说法不是我发明的。半年前在中文推特上发现有很多朋友在使用,而且很多是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朋友。看到这个词以后,我觉得对 温的形容、概括非常准确,想到要把这个说法作为我评论温这本书的书名。"

*胡、温同心同骑双人车*

余杰表示,他根据观察和分析,认为温家宝担任中国总理8年期间,其公开场合的许多言行与他主持的政府的政策之间不仅不一致,有时甚至完全背道而 驰,这包括经济、法制、民权、教育等诸多领域。他说:"他在公开场合,包括在国外访问时都做出很开明、亲民甚至对普世价值和民主制度也有认同的表 达,但是在国内政策上却截然相反。"

余杰说,在经济领域,中国国进民退日趋严重,国企势力和政府权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法制倒退和司法无独立致使公民权利不断被侵、公民财产被掠以 及维权律师受到变本加厉的打压;教育领域则是经费近年没有增长,而军费倒是以每年超过两位数的速度上升。总之,温家宝执政期间在推动中国政治体制 改革问题上没有任何切实的作为,反而对中国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起着破坏作用。

余杰说:"我不认同很多海外媒体和很多普通人眼中的温家宝形象,认为他有别于胡锦涛和政治局同僚,是温和派,是改革派。相反,我认为,胡、温两人 同骑一辆双人自行车,奋力朝同一个方向前进。"

*新书来源正统 当局重刑警告*

余杰表示,《中国影帝温家宝》使用的事实来源都出自中国官方媒体和权威外媒,其中包括《金融时报》对温家宝公子经商行为的报道和台湾媒体对温家宝 夫人在台湾出手数百万元人民币购买珠宝的报道等。余杰说,自己通过记录事实,进行思考,得出了结论。

在出版《中国影帝温家宝》一书的消息公开后,余杰7月6号被警方从家中带走,接受了4个多小时的审讯。警方盘问他书中的详细内容,并且说,温家宝 不是普通人,是总理,批评他写作这本书有损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警方还说,余杰可能被判与另一位异议人士刘晓波同样的重刑。同为异议作家的刘晓波 因为"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刑11年。

*继续倡导言论自由信仰自由*

36岁的余杰为中国著名异议作家,其著作早在温家宝2003年当政之前已经受到当局禁止。他帮助发起组织了倡导言论自由的"独立中文笔会"。作为 基督徒的他目前正着手写作另一本书。这本关于宗教自由的书可望一年后完成并出版。

《中国影帝温家宝》将由鲍朴在香港出版。鲍朴为赵紫阳秘书鲍彤之子,曾经酝酿出版李鹏的《六四日记》,后因版权问题而放弃。

□ 美国之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