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四, 6月 26, 2014

[G4G] 美国之音中文网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论中国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论中国

  • 打印
  • 评论 (24)
  • 共享

  • 字体大小 

    25.06.2014 12:55

    华盛顿 —

    正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他希望中国能遵循国际法与有关国家解决难中国海争端。

    在南中国海局势不断升级、中国采取在国际间被广泛认为是咄咄逼人的策略与东南亚国家争夺海洋权之际,李显龙6月24日星期二做客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就敏感的南中国海问题以及中国科学发展前途问题回答了记者和学者的提问。

    *南中国海纠纷*

    中国和越南目前正在就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中国石油钻井平台紧张对峙。双方各自声称对方侵犯了自己的海洋权益。与此同时,菲律宾抗议中国在南中国海菲律宾声称拥有主权的珊瑚礁上建设人工设施,侵犯菲律宾权益。

    菲律宾已经将与中国的争端向联合国的一个仲裁庭提出仲裁请求。越南也表示将把与中国在南中国海的纠纷提交国际仲裁。

    与此同时,中国一直主张就南中国海争端问题与有关国家进行双边谈判磋商,反对将南中国海争端问题国际化,反对将有关争端提交国际仲裁。

    于是,南中国海争端国际仲裁问题,就成为一个敏感问题。这个问题对新加坡尤其敏感。

    *必须重视国际法*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14年5月22日资料照片)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14年5月22日资料照片)

    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新加坡是一个小国,而且是一个以国际贸易和金融立国的国家,需要跟周边国家以及美国、中国等大国维持良好关系。因此,新加坡对南中国海争端国际仲裁问题的立场自然备受关注。

    星期二,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举行的学者记者问答会上,李显龙总理表示,没有哪个东南亚国家要与中国打仗,而中国也努力跟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保持友好关系。

    尽管如此,在过去几年来,尤其是在过去几个月来,中国与越南和菲律宾在南中国海的争端明显恶化。

    美国之音记者问李显龙总理,他说东南亚国家联盟赞同通过国际法解决南中国海争端,但中国已经表示国际法在这个问题上不适用,他如何看这种观点分歧?

    李显龙总理就此回答说:

    "我不认为中国直截了当地说国际法不适用于这个问题。我想,中国的说法是,中国(对南中国海岛屿)的主权要求早在有关国际法问世之前就已经有了;这一点应当给予充分考虑,因为国际法不适用于其诞生之前的情况。我不是一个律师,但我权且认定这种说法有其道理。但从一个必须在一个国际体系中谋生存的国家的视角来看,不管这个国家是一个大国还是一个小国,绝对不能用强权就是有理的做法来解决争端。我认为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必须对国际法给予重视。"

    *中国是否在进步*

    作为一个主要人口为华裔的独立国家、富裕国家,新加坡几十年来一直跟中国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中国执政党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也对新加坡给予更多的注意和重视。

    星期二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举行的学者记者问答会上,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美国前驻中国和新加坡大使芮效俭(J.Stapleton Roy)向李显龙总理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对你(2012年9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的演说中所说的一些话印象深刻。你说,有8个华人获得了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那些华人要么是美国公民,要么是后来成为美国公民。我的问题是,中国是否正在这方面追赶上来?换句话说,中国是否正在发展出科学群体和创新精神,使这种局面改观,从而使华裔中国公民也能在将来获得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李显龙总理回答说:

    "我想,中国正在努力。我不知道他们的进展如何,他们的努力究竟有多么成功。我认为,中国的大学拥有高质量的人,进入北京大学比进入哈佛、斯坦福或耶鲁大学还难。但是,要想有那种开放,不一定是政治方面的开放,而是学术开放,不是那种论资排辈的科研队伍结构,资格老的教授可以指挥调动所有的人,其他人只能等着轮到自己,那种开放是不容易复制的。

    "日本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成功,(在科学领域)有好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中国迄今为止(在科学领域)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我想,中国人正在努力争取。

    "我当时在中共中央党校说那些话,是因为中国有些领域的人以为美国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美国遭遇全球金融危机,跌跌撞撞;美国显示出一些制度性的道德衰败,美国已经是一个过气的国家。我想让他们意识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还不能勾销美国,美国还充足的干劲、韧性、人才,这一切都是美国能运用的。而中国也想这样,但还没能这样。我想,中国方面听到了我的话。但我不能确定他们充分地理解了我所传达的信息。我希望中国一切顺利。"

    从中国传出的最新消息显示,在学术开放方面,中共领导人所采取的措施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当局近来大力强调加强对知识分子的管制以及对学术的管制。中国官方甚至为此提出一个正式的说法,即"学术安全。"

    评论第页,总共2页
        下一页 
    作者: 维基揭秘 发自: China
    25.06.2014 22:32
    中国缺乏创新不仅在于人种的差异:中国人擅于记忆、计算、模仿和感性思维而拙于理性逻辑推理和物理空间抽象思维,还在于强权专制法西斯体制倒行逆施禁锢人们的自由和思想使得发明创造雪上加霜。所以说中国永远不可能在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方面赶上欧美西方特别是美国。当着并不妨碍中共北京称霸亚洲甚至世界的野心、阴谋和战略,因为野心、谋略是有别于科技上创新的另一种特长。


    作者: 不具名
    25.06.2014 22:26
    大陸一直津津樂道與聯合國作戰的侵韓戰爭。舉國上下六十年來無不引以為傲。期盼崛起中國尊重國際法和民主改革一樣都是奢想。


    作者: 不具名
    25.06.2014 22:12
    中共近两年来突然提升南海争端,是习近平巩固政权的政治把戏。
    一则,树一个外敌,习近平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动军队,可以借机对军队的组织结构、人事安排进行调整,实现他对军队的掌控。
    二则,大家看到,不论是对日争端,还是对菲,对越争端,中共无一不是公开指责美国是幕后黑手。把矛头指向美国,从而以维护国家主权为名反对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意识形态。国内谁要求民主,就给他扣上一顶美狗特务的大帽子,借此名正言顺的压制人民的民主诉求。
    真要说到维护中国领土主权,越南侵占中国29个南海岛屿中的90%就是在中共执政的1975年-1993年期间,中共会维护哪门子国家利益 ?!


    作者: 不具名
    25.06.2014 21:32
      " 我们感觉到,美国的一些国会议员很"恨"中国,这样的"恨",今天的中国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没有。为什么呢?真的因为"人权"?那样的话,美国议员该"更恨"的国家有许多,比如他们应"更恨"自己那些仍奉行王权专制的中东盟友。他们还应把美国前任总统布什和防长拉姆斯菲尔德送上法庭,因为他们发动的战争导致伊拉克死人无数,整个国家深陷战乱,和平遥遥无期。 

      美国这些议员如此"恨"中国,大概还是因为我们发展了,成为一支逐渐对美构成竞争的全球战略力量。中国古代诗人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议员就像是在山上鸣叫的那几只猴子。"

    跟贴
    作者: 不具名
    25.06.2014 22:42
    首先,你把"中国"跟"中共"混为一谈了。中共政权不是经过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中所称的"普遍平等的选举制"而上台的,没有合法性。
    其次,最恨中共的应该不是美国的议员,而是天天要承受着中共苛捐杂税,贪污腐败盘剥的中国人民。

    跟贴
    作者: 不具名
    25.06.2014 22:39
    老美盟友遍天下。大陸酒肉朋友唯俄國普京、北韓金三。還找得出第三個嗎?誰可恨一目了然。要解放全人類任重道遠,同志們仍需努力!

    跟贴
    作者: 黒京好洗肺 发自: 匪区
    25.06.2014 22:14
    从来没有看到美国的任何一个议员恨中国的,恨中共的倒是很多,因为中共篡权以来一直倒行逆施,巴望中共倒台的包括我,倒是有很多很多,也正在努力,我很骄傲的说我是中国人,但是,中共不代表中国,中共人更不是中国人,他们是黄俄殖民中国的先锋队和傀儡,这个画皮揭穿了,就想以恨中国来掩饰遮挡自己的惶恐不安,"就像是在山上鸣叫的那几只猴子"倒是很贴切的形容了现政权和它豢养的鹰犬五毛的现状。


    作者: 不具名
    25.06.2014 21:31
    给血债帮"全球华人是一家"一个响亮的耳光,全球华人是一家是打出来滴,不是求出来滴。

      新疆人不是华人


    作者: 不具名
    25.06.2014 21:05
    李家坡的言论


    作者: 不具名
    25.06.2014 20:04
    "当局近来大力强调加强对知识分子的管制以及对学术的管制"? 齐兄又开始搞偷梁换柱的小把戏。社科院不是中科院对吧?中国对个别文科公知有所警惕,但什么时候对理工科知识分子和学术"管制"了?


    作者: 不具名
    25.06.2014 19:43
    该怎么干就怎么干,有时候根本无需理会外界的叫嚣和干扰!
    一味考虑外界反应将一事无成!


    作者: 刺猬
    25.06.2014 19:43
    是的,中国是要把学术也关进笼子里,这样才安全。


    作者: 不具名
    25.06.2014 19:34
    中国 从来就不是法制国家,国际法对其来说很陌生。

    评论第页,总共2页
        下一页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发帖到此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访问此论坛。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