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四, 12月 06, 2012

八任總統都搞不懂的核四風暴


【音樂隊長電子報】是全台唯一的音樂產業專門誌,提供音樂產業、科技生活、專訪等專業又易讀的最新資訊! 台灣最新的發燒新車,國際車壇動向、新車試駕與知名賽事消息,【udn發燒車訊】每週五帶來最新的報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第140期】
2012.12.06每週四出刊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遠見雜誌網站│訂閱
 

八任總統都搞不懂的核四風暴

【作者:王美珍 │ 攝影:蘇義傑】

從1980年台電提出興建核四計畫後,32年來,歷經八屆總統任期、兩次政黨輪替,至今,核四仍是台灣社會難解的問題。為什麼難?因為核能發電的安全性,至今仍然各說各話,但2011年日本311世紀大震後引發的核災,卻讓台灣民眾為之心驚;更何況,就算核能本身是安全的,但是台電不斷發生的人為疏失,卻讓人民更沒信心。

立刻停建?2000年扁政府時期貿然停建、百日後復工,正是造成今日問題愈形複雜的原兇之一;按照原計畫興建運轉?卻沒有人能夠保證,核四究竟會不會成為台灣未來40年安全的不定時炸彈。

2012年12月,台電會將追加的預算與運轉時程送入立法院審議。在這決議能源發展與國家安全的關鍵時刻,《遠見》以最完整的篇幅,從設計、施工、試運轉、監督每個環節,解開這個「連總統也不一定懂的」核四癥結。

近幾個月以來,核四經常出現在大眾輿論的核心。工程進度已達93%、興建以來就問題重重的核四,未來該何去何從,似乎已到了抉擇的關鍵時刻。回顧核四的興建過程,可說創下許多世界第一,這正是它這麼令人憂心的原因。 核四堪稱是史上興建過程最久的核能廠。

核四計畫於1980年提出,1999年始興建,歷經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共八任總統任期,幾乎是台灣史上延宕最久的公共投資案。核一、核二、核三,平均六年就完成建廠商轉,如今,前三廠都已快屆齡除役,核四工程卻仍步履闌珊。

工程愈拖愈久,代表預算的洞也愈挖愈大。核四預算的追加幅度由原本核定的1697億,追加至2736億,增幅高達60%。 2012年底或2013年,預計台電還要再追加至少500多億元經費,讓核四總預算可能累計達到3300億元。不過,這是否就是最後一次追加?誰都無法確定。「到底上限在哪?核四根本是無底洞錢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崔愫欣痛批,核四已成世界最貴的核電廠。立法委員田秋堇則說,台電已經燒掉了那麼多錢,仍然不斷出包,「就像玩股票,應該要認賠殺出了。」

核四安全問題不易理解
過於專業?說真話也不容易?

為什麼核一至核三可以很順利蓋完,核四興建拖了十幾年,仍問題百出?這個牽涉國家安全的大問號,其實很難說清楚。翻開合約書與程序書,滿滿的工程細節,若非相關背景,一般人實在難以了解。

「走進核四廠,其實很難看出問題,工廠外表都好好的,藏在水泥塊裡的問題,誰知道?」曾經視察核四的田秋堇說。原能會主委蔡春鴻也表示,自己在清華研究所教核能結構材料課程,光是談螺拴,一學期都講不完。「要談安全,讓一般民眾能理解,真的很難。」

除了實在太專業,似乎要說真話也不容易。2011年7月,曾擔任美國奇異公司與貝泰顧問的前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林宗堯認為,核四問題龐大且嚴重,已非台電自己可以獨立解決。他將核四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寫成〈核四論〉一文,希望政府高層明白,之後並提出〈核四之計〉,建議實際解決之道。

…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More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www.gvm.com.tw


設計前所未有,核電廠創新風險有多高?


原能會:盡力監督, 最終責任還是在台電

【作者:王美珍 │ 攝影:蘇義傑】

在核能產業,「當第一」可不一定是好事。 核一至核三,台灣都是「老二主義」,只是將其他國家已經有的核電廠設計完全複製,由國外顧問公司全程施工統籌。然而,到了核四,原由國外顧問公司應負責的許多工作都由台電自己一肩扛下。台電真有這個能力?

外界一直很好奇,為何核一、二、三廠平均六年就完成,核四為何卻蓋了十幾年,迄今仍搞不定?

在2011年7月的核四安全監督會議中,出席的台電代表信心滿滿地回了一句話:「請各位不要對台電那麼沒信心,台電畢竟已經有七個機組的經驗了。」不過,前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林宗堯說明:「台電有的是運轉的經驗,但不等於有蓋電廠的能力!」為何核四就這麼難呢?

原來,核一至核三廠皆是所謂「標準廠」。亦即同樣的機型、廠房,國外已經有好幾部的運轉經驗,台灣只是把整個廠都抄過來。在國外的安全運轉經驗與測試結果,就是安全的最佳保證。

建廠初期 滿懷自信做全球第一

不過,到了核四建廠初期,外界對核能安全已有諸多疑慮。台電高層透露,當年政府曾允諾,「核四一定要做到百分之兩百的安全!一定要做最好的核電廠。」 因此,核四建廠初期,即以世界最新、最好為目標,因而設計出舉世罕見的特殊型核電廠。然而,核電廠畢竟不是一般商品,沿用其他國家的舊廠,起碼有之前的運轉經驗;「創新」,則代表必須承擔前無古人的風險。到底,核四廠有哪些不一樣?

《遠見》記者實地走訪興建中的核四廠,位於地下室的數位儀控系統控制室,是唯一開放參觀之處。放眼望去,宛若科技電影裡面美國太空總署的主控室,大大小小的螢幕、不同顏色燈號盤面矗立眼前。

這套系統正是「舉世僅見」的設計。

「這是世界首創的,連負責承包的美商奇異(GE)以前也沒做過,韓國人聽了也覺得不可思議,」林宗堯說。什麼是儀控系統?它就像是核電廠的腦神經系統,電流量、溫度、水位、電壓差……一切操作都要透過它控制。萬一出了問題,核能電廠就會面臨失控。

…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More

【作者:王美珍 │ 攝影:蘇義傑】

原能會只負責「安全系統」監督,以20個人的人力,用抽查方式擔保2300萬人民的生命財產。核四安全嗎?原能會的立場是:台電應該自己要做的事情,原能會不可能代為處理。

日本311大震引爆福島核災,震驚全球,勾起許多人心中恐懼。針對此次事件,日本官方經過六個月的調查,卻在檢討報告痛陳此次災難,其實是「人禍」造成(a “manmade” disaster)。

報告指出,早在2006年,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的管制單位NISA(Nuclear and Industrial Safety Agency)就已意識到海嘯可能帶來的損害。然而,NISA卻沒有要求電廠加強安全結構,聲稱「這是電廠應該自己做好的事。」這份報告中已給全球擁有核電廠的國家一個警訊:管制單位沒有積極作為,縱容了電廠,是福島核災的人禍主因。日本官僚體系的問題,是否同樣存在於台灣?台灣的管制單位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真的能夠安全把關嗎?

做為台灣最高核能管制單位,核四是否能商轉,一切都要原能會核可、發照才算。然而,原能會對核四進行了多少實質的監督?

核安最高管制單位原能會:安全不是一句話就能說完

「你怎麼保證全民的安全?」原能會主委蔡春鴻說,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最常被如此質問。他的回答是:「安全不是用一句話說完、也不是我的烏紗帽可以保證的,而是背後有一套標準與工具。」

蔡春鴻說明,原能會目前安全的標準,可分為兩類:一、通用的安全標準:即各個層次的法規和標準。二、安全分析報告:在電廠興建前,會先寫一份初期安全分析(PSAR)。等到真正施工、完成細部設計與個別測試後,會再交出一份「終期安全分析報告」(FSAR),都需經過原能會審查。

此外,針對核四,原能會還另外列出了「龍門燃料裝填前注意事項」,共有74項,包含:運轉、維護、品質、訓練、消防、運轉前檢測等。在燃料裝填前,也會邀請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NRC)專家執行聯合視察,確認運轉前的各項準備作業是否完備。當這些程序通過這些關卡,就能作為核四申請燃料裝填、運轉執照的依據。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More

 

【經濟學人 + 遠見,與世界領袖同步閱讀】

訂《遠見》雜誌10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半年,只要2,980元。讓你即時掌握世界脈動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More

【兩人同行來聽馬修連恩2013音樂會!】

訂閱《遠見》一年12期 + 馬修連恩2013亞洲巡迴音樂會1,400元門票 只要2,300元。前50名再加贈一張!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More



22K逼走台灣高材生
一位交大MBA高材生:我的工作被2、3位22K(「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因薪水為2萬2千元,簡稱22K方案)搶走,台灣找工作太難只能到國外。

冒險新樂園:緬甸
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投資者,對緬甸的廉價勞力、豐富資源,與廣大的內需市場虎視眈眈。然而,這個看似遍地黃金、機會處處的冒險新樂園,又有哪些應該高度提防的投資風險?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