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二, 4月 16, 2013

[G4G] 纽约时报中文网 评价蒋氏功过,就事论事与将心比心

台湾来信

评价蒋氏功过,就事论事与将心比心

徐和谦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3年04月15日

CFP

启用至今33年的中正纪念堂,其所象征、承载的历史叙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台湾引起政治风波。


4月1号,在蒋介石逝世38周年前夕,台湾文化部下辖的"中正纪念堂管理处"公布了一项 题为"台湾设计蒋"的文创产品设计竞赛方案,告示说,旨在"重新将国人与中正纪念堂的共同情感紧密地系在一起,产生情感与文化价植的认同";同时期盼参赛 者"以蒋中正夫妇的生活故事作为创意发想重点设计,藉以纪念蒋夫人宋美龄女士逝世十周年,�表达蒋中正总统与蒋夫人伉俪情深;透过文创商品之开发,提升全 民夫妻恩爱、家庭和乐,以达社会教育之功能"。

此征件告示一出,旋即在台湾的言论场域内激起波澜。一些质疑并批判蒋介石历史定位的网友,迅速转发起若干以厕纸、拖鞋、杀蟑剂为图样,带有强烈反讽 意味的设计图稿;而具有外省家庭背景、又被视为民进党青壮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立法委员段宜康,则率先以此事,质询主管中正纪念堂业务的文化部长龙应台。

按图放大

蒋介石逝世38周年前夕,一次"台湾设计蒋"的文创活动引发了对蒋氏功过评价的争议。



根据《今日新闻》报道,在立法院的质询台上,段宜康批判国民党政府一面高喊转型正义,"另方面却膜拜蒋介石,如今还以戏谑的态度举办这种活动,根本 是两面做人";段宜康还质疑,"在二二八事件中,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不要说夫妻恩爱,有的人连尸骨都找不到","办这样的活动合适吗?"

1947年2月28日,因国民政府接管台湾以来因贪腐失政所累积的民怨,以及台湾人与外省人之间的省籍冲突,台北市民上街示威,并引发罢工,最终导致官民对抗与军队镇压,造成许多伤亡,数字众说纷纭,从数百人至数万人不等。

龙应台在答询时则说,"这件事情,涉及过去五十多年复杂的历史问题。在那个时代,要把非常复杂的历史问题和责任问题归到某一个人,可能有点简单化。"但龙应台也承认,"如果是民间单位去做这样的设计,是个人的事情,但如果是官方机构则非常不妥。"

在龙应台表态后,仅仅一天之内,"台湾设计蒋"就被官方宣布"暂缓办理"、"全案拟再作更周全研议"。而在一场白色恐怖受难者的纪念文集发表会上, 龙应台在面对受难者家属的当面抗议时,她又进一步表达了"在文化部系统里,不能一面有'人权纪念馆'照顾家破人亡的人,但同时又纪念他(蒋介石)的伟大跟 家庭和乐。老实说,这不能接受"的立场。龙应台还说,她个人不排除将纪念堂的陈展内容功过并列,并将再于内部重新讨论中正纪念堂的定位问题。

启用至今33年的中正纪念堂,其所象征、承载的历史叙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台湾引起政治风波。2007年,在陈水扁任期的最后一年内,他将中正纪念 堂更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而堂前牌楼上的"大中至正"四字也被拆下,换上了王羲之字帖拼成的"自由广场"。放置着巨大铜像的纪念堂大厅,则挂上了风筝 吊饰的装置艺术,象征着自由之风吹散了威权历史。而铜像前的站岗礼兵也被撤走,原本供人伫立、致敬的空旷空间,一下子摆满了历数"党外"反对运动和介绍党 外先锋的简易展板。

但在当时,陈水扁所推动的一系列历史诠释清算,被许多人质疑是他在2006年"倒扁运动"蜂起、家族贪腐线索爆发之后,回头巩固台独核心支持者的操 切之举及投入下一轮政治斗争的张本。因此,当时由国民党占多数的立法院先是否决了"台湾民主纪念馆"的设立法源;而国民党重返执政后,马英九也决定依循旧 有的《国立中正纪念堂管理处组织条例》,以"依法行政"的姿态,恢复了"中正纪念堂"的牌衔和展场旧观。只不过,堂前牌楼上的"自由广场"四个大字则没有 再被撤换,而是作为某种折衷被保留了下来。

如今,走进2013年的中正纪念堂,宛如走进一个官方历史叙事的时空胶囊。堂里的一切,宛如那间复制的蒋总统办公室一样,定格于1987年的解严之 前,呈现出最原典的国民党式革命史观及浓烈的中华民族主义情怀。唯一的显著改变是,堂内最大多数的参观者,已从我儿时常见的日本客人,转变为五湖四海的大 陆旅客。还有朋友打趣地说,要是老蒋听到这么多来自各省的乡音,没准还会以为光复大陆的事业已经成功了呢。

而这几年里,当我陪着来访的各地朋友闲晃台北时,也常在参观中正纪念堂的行程前后,加上两街之隔的另一座官方博物馆――"二二八国家记念馆"或是由 前军法监狱和美丽岛大审现场改建而成的"景美人权文化园区",藉以映衬在不同时期下,台湾官方历史认识的变迁、政治价值的调整,以及各类官方叙事在当下时 空里略显突兀,却又因为政治现势而可以被理解的共存。

但在这次"台湾设计蒋"竞赛所引起的波澜中,国民党选择低调以对,在整个立法院里,几乎未闻任何国民党籍的立法委员替"中正纪念堂管理处"略置同情 或辩护之词。而身兼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则在一场党内会议上以"面对历史就事论事,面对家属将心比心",说明自己面对此事的方针和态度。

而从这场风波也可以发现,当下许多台湾人探讨、评价蒋氏功过的论据,主要仅围绕着发生在台湾本土的"二二八事件"和长期戒严体制下的威权统治。至于 蒋氏在大陆时期,凭借北伐建立起全国性政权、主持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与中国共产党人彼此长期斗争,以及在二战之后,一度以战胜国领袖身份参与建构东亚 战后秩序等作为,则已淡出于目前台湾舆论和政治话语的讨论范畴。

"中正纪念堂管理处"大概不会料想到,原本一场征集设计方案、开发纪念商品,顺便以文创来包装历史的小活动,竟会又一次地掀动如何评价蒋氏功过以及历史定位的争论。

然而台湾社会,能否藉此契机,善用其在华人世界里宽松的言说空间;透过重新书写、再现蒋介石的一生,将贯穿了整个民国的主义之争、党派衅端、外侮逼 凌、内战伤痕,以及蒋氏浇铸出今日台湾宪政体制原形的得失功过,作一公允、冷静、经得起检验的呈现,着实考验着台湾主事者的平衡感、想象力与责任心。

徐和谦为自由撰稿人,现居台北。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