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遊艇製造公司的卡車司機汗流浹背,要確保重達30噸的新造豪華遊艇能毫髮無傷裝上卡車,以便送達加州買主手中,這不是件輕鬆差事,但至少是一筆訂單。
金融時報報導,台灣最近超越德國, 成為全球第六大遊艇生產國,但目前雖有43艘遊艇動工,市況卻遠不如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前。境內造船廠去年生產金額僅達1.48億美元,低於2008年的3.57億美元。
嘉鴻集團執行長呂佳揚說,市場萎縮,所有造船廠都接不到足夠訂單。
在高度仰賴出口的台灣,遊艇業並非唯一處境艱困的產業。全球成長疲弱造成台灣許多產品的需求銳減,電子產品首當其衝,遊艇和腳踏車也難倖免。台灣遊艇業者的對手除歐、美大公司外,近來也面臨中國的威脅。
南海遊艇總經理陳朝南表示,台灣造船廠初起步時,替其他公司生產小型船,但當勞動成本上揚,業者無法再以低價勝出,便開始擴大投資市場行銷和設計。
台灣吃虧的地方是,定價能力輸給義大利法拉帝(Ferretti )等有悠久航海歷史和設計聲譽的歐洲業者。不過,市調公司超級遊艇集團(Superyacht Group)的布萊德說,台灣造船商名聲已愈來愈響亮。
但對岸構成新挑戰。由於中國大陸富豪人速急遽成長,對跑車、遊艇和直升機等需求激增,中國遊艇業者不惜砸重金投資。根據官方媒體,中國光是海南島一地就有206家遊艇相關業者。
台灣業者說,中國公司常跨海挖角、享較低勞動成本,而且他們的國內市場有關稅保護。
在全球遊艇需求下滑之際,台灣的中信造船目前以生產貨船等商用船為主;嘉鴻等其他業者則聚焦中國以外的亞洲買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