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7月要歡慶成立40周年。40年來,工研院創造了不少「台灣第一」的紀錄。最近,3D列印技術紅遍全球,工研院早就搶先一步,籌組國內第一個3D列印製造產業群聚,號召36家企業及機構參與。工研院不僅是新技術的代名詞,更是臥虎藏龍的一座「寶山」,企業若要找切入新市場的量產技術,走一趟工研院去「淘寶」準沒錯。
其實,工研院不只是前瞻的研發機構,帶領產業跨領域創新。在產業界,40年來育才無數的「工研人」,已經形成一支「武功高強」的勁旅。他們遍佈各個產業,多數人位居要職,讓工研院成為台灣的執行長(CEO)製造機。
從建邦創投董事長胡定華、世界先進董事長章青駒、聯華電子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智原科技董事長宣明智、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漢微科董事長許金榮、榮剛材料科技董事長陳興時、晶電董事長李秉傑、碩禾董事長陳繼仁、華擎機械總經理林士賢、崴立機電董事長關永昌、到國光生技公司總經理留忠正等,這些在業界喊水會結凍的CEO,都有一個共同的出身,那就是工研院。
身為台灣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究機構,工研院一隻腳站在技術界,一隻腳站在工業界,默默地推動台灣工業升級,更為台灣的產業培育可以與國際大廠分庭抗禮的CEO人才。
數字可以說話。工研院40年來,培育超過70位CEO,累積專利多達1萬8,880件,新創及育成公司225家,光是在2012年,產業服務家次達1萬4,228家次,工研院6,000名員工,是台灣陣容最堅強的跨領域研發大軍,為台灣工業帶進源源不絕的研發創意。
「人才擴散」是工研院的一項重大成就,截至2012年,自工研院轉進企業界的員工,已超過兩萬人。其中,不乏身居要津,成為推升台灣經濟起飛的掌舵者。
1970年代,國際局勢丕變,中華民國宣布出聯合國、中日斷交、第一次石油危機,經濟外交上的挫敗,逼使台灣必須改變。
當時的經濟部長孫運璿參考韓國科技研究院的做法,於是整合經濟部底下三個與工業發展相關的「聯合工業研究所」、「聯合礦業研究所」以及「金屬工業研究所」,在1973年7月5日成立工研院。
工研院成立後,組織第一批19人團隊赴美到RCA受訓與投入,這些菁英包括楊丁元、蔡明介、曾繁城、曹興誠、陳碧灣、章青駒等人,當時多只是未滿30歲的年輕人,但他們受訓回台之後,引領台灣半導體產業40年發展。
從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台灣光罩等公司的衍生,促成台灣成為全球晶圓代工的重鎮,台灣半導體產業之夢從此起步。
除了發展「積體電路(IC)計畫」外,工研院另外肩負起另一個強化基礎工業的責任,推動「精密工具機發展計畫」。
在1983到1987年,工研院的頂尖工程師組成取經團隊,赴美學習精密機械與工具機的養成。其中,包括1986年創立亞崴機電的關永昌、1988年創立盟立自動化的孫弘、1993年創立陸聯精密的陳士端,傑出院友們陸續在業界開枝散葉,表現不凡。
近十年時間,工研院每年協助業界培訓4,000名以上的自動化技術人才,培訓的廠家數目,將近3,000家。
2014年,機械產業總產值即將突破兆元。過去被視為基層草根才從事的機械產業,搖身一變成為當紅的熱門行業,工研院在背後協助技術升級,可說居功厥偉。
孵育人才 把小雞變巨鷹
崴立機電董事長關永昌,當年也是被工研院派往美國受訓的學員之一。他認為,這項機械人才的海外培訓的專案意義重大。畢竟,機械產業是國家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指標,若傳統製造與產業設備能提升技術,並且符合其他製造業更精密和自動化的需求,台灣機械產業的實力將會大幅躍升。
也是從工研院畢業的晶元光電董事長李秉傑表示,晶元光電從雞蛋孵出小雞,再成長變成大老鷹,每個階段的研發及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於工研院協助。
頂著國立清華大學化工博士頭銜,李秉傑原本打算在工研院做一輩子研究,沒想到,誤打誤撞成了上市公司的董座。
晶元光電一開始延續工研院研發的「紅光LED產品」,1998年同步參與工研院研發的「藍綠光產品」,並順利在2002年成功量產,全面搶攻LED市場。到現在,與工研院緣分依舊密不可分。
碩禾科技董事長陳繼仁一樣出身自工研院。1997年,陳繼仁離開工研院創立國碩。由於技術精熟,雖是光碟產業的後起之秀,國碩卻在極短時間躋身領先群。
國碩之後轉戰太陽能電池導電膠,一樣獲得工研院奧援,才能快速趕上並超越太陽能產業群雄,孕育青出於藍的碩禾。
研發夠嗆 美國也來取經
近年來,全球發展環境更加嚴峻,曾經執世界牛耳的台灣資通訊產業代工廠商,也面臨毛利率下滑,與全球同業競爭只能鎖定「低成本」的不利態勢。
30多年前,工研院以RCA技術移轉案成果,帶動旺盛的創業風潮,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認為,在這關鍵時刻,產業界需要拾回創新突圍的勇氣,重振台灣當年從無到有的創業精神。
工研院近年以「跨領域之創新、前瞻科技研發、強化產業連結」的核心策略,在國際上連獲科技創新大獎肯定。包括連續四年榮獲華爾街日報科技創新獎優勝獎,以及連續五年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等。
40年前,工研院必須前往美國取經,才得以掌握半導體與精密機械技術。40年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啟動《先進製造夥伴計畫》,卻回頭來向工研院取經,認為美國製造業要重返榮景,必須師法台灣工研院與德國Fraunhofer兩個研究機構,應用技術產業化的典範作法。這段評語,是對工研院的一大肯定。
一路走來,工研院以前瞻技術協助產業升級,並引領產業創新轉型的方向,為產業培育無數優秀人才,促使前瞻創新的研發能量不斷擴散,讓產業能夠永續成長茁壯。
董事長蔡清彥談願景
攜手企業 點燃創新熱情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表示,工研院累積40年的研發能量,已經躋身世界級研究機構。40歲的工研院有使命感和熱忱,要重新塑造創業與創新的風潮,引領台灣產業轉型突圍。他明確指出,工研院今年會成立10家新創公司。
針對未來願景,蔡清彥提出他的藍圖,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台灣產業面臨轉型瓶頸,工研院如何協助創新突圍?
答:在這關鍵時刻,產業界需要的是創新突圍的勇氣,而工研院要扮演的角色,就是與產業並肩攜手,一起開創新局。
30多年前,工研院以RCA技術移轉案成果,成功帶動了一股創業風潮,造就許多國際級的高科技公司,台灣產業結構從勞力密集,進化到技術密集,更創造許多就業機會。由此可知,新創事業對提升就業率與經濟的影響甚深,這也是引導台灣走向創業型社會的關鍵。
為重塑台灣創業氛圍,工研院從多方面著手,不但鼓勵同仁勇於創業,同時也成立商業化諮詢委員會(CAC),由七位矽谷創投專家協助創業選題、提供商業模式以及行銷策略的建議,以快速與國際市場趨勢與技術接軌。
問:目前在協助企業轉型上,是否已有具體成果?
答:兩年來,CAC已從近40項技術中,篩選出25項技術團隊進行不同面向的輔導,目標是2013年要成立10家新創公司。希望讓前瞻科技轉化為新創公司,帶動產業動能與發展,為台灣年輕人及產業找到創新與創業的新出口。
同時,工研院也推動育成加速器計畫,提供創業者企業業師輔導(Mentoring)、早期資金投資(Funding)及國際市場連結(Networking),還有與全國130家大學和其他機構的育成中心協同合作,以連鎖經營概念組建台灣育成系統,推升創業育成服務。
問:工研院力推跨領域整合,如何發揮以科技力量引領美好未來目標?
答:我認為台灣產業科技在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上,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為了落實科技研發的任務與社會責任,科技研發不能只專注在單一技術領域,還必須透過跨領域創新與整合,才能產生更大的綜效,進而造福人類社會。
近年來工研院積極推動跨領域整合與前瞻技術研發,並聚焦在綠能與生醫領域的發展,以及強調系統、軟體與服務的整合。
舉例來說,為迎接綠色運輸時代,結合機械、材料與化學、資通訊、電子與光電、量測等領域發展的智慧電動車相關車電系統,以及面對高齡化社會的醫療需求,發展的高階醫療器材,也橫跨生醫、電子與光電領域。
在數位化潮流下,以資通訊技術為基礎,帶動高能效運算與巨量資料應用等新興的雲端產業發展等,都須以前瞻性創新的科技,進行跨領域技術整合,發揮跨領域合作的效益。
我們要走在產業界之前,做產業界還未嘗試更前端的創新研發,在學術與產業界兩者間隨時調整研發重點。藉由多方資連結與合作,協助台灣產業掌握版圖重整的機會。
辜成允讚「三省」 最佳夥伴
台泥董事長辜成允表示,台泥從傳統產業出發,透過與工研院的深度合作,達到省人才、省資金及省時間的「三省」效率,並成功跨足能源、綠能及生醫產業。他推祟工研院是企業合作「最棒」的選項。
辜成允出席工研院《跨產業談創新:從變局到新局》新書發表,為工研院在前瞻技術的創新,以及協助台灣企業發揮創新價值「背書」站台。他表示,台泥與工研院十年來的全面合作,是有「有跡可循」的。
辜成允強調,台泥集團的宗旨在於提高整體人類的生活品質,這也是台泥集團與工研院展開全面合作的原因。
他說,工研院的人才在先導試驗與導入商用前,有政府的資金與科專資源支持,來不及發展技術時,有工研院的技術來支援;對企業來說,在政府資助下大幅降低初期風險,且工研院已累積了能量與知識財產權專利。
辜成允指出,台泥與工研院已合作10年,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有」,但也「不是亂槍打鳥」,而是漸進式的「有跡可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