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四, 1月 14, 2016

Gogoro賣的不只是機車,而是能源服務

遠見電子報 遠見電子報:Gogoro賣的不只是機車,而是能源服務
【黑麵的攝影之路】集結專業攝影師黑麵部落格精彩文章,給你最獨到的攝影教學,還有無數的美圖分享。 【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第310期
2016.01.14
每週四出刊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遠見雜誌網站
焦點話題: Gogoro想賣的不只是機車,而是能源服務
精選文章: 綠色標竿台達電,為台灣贏得地位
  巴黎協定簽了!啟動全球氣候大作戰
訂閱方案: 歌林快煮壺 隨時溫暖你的心
  旅狐斜背包 世界任我遊

Gogoro想賣的不只是機車,而是能源服務

作者:高宜凡 攝影:高宜凡

身為展場唯一的機車廠商,電動機車新品牌Gogoro,抓緊機會向全世界宣揚低碳理念, 更讓MIT產品驚豔歐洲。

 巴黎協定之後,全世界的企業都在需要尋找低碳新技術。儘管整體而言,台灣在這方面很落後,幸好這次巴黎氣候峰會,台灣企業沒有完全缺席。

很多人應該都承認,產品問世不過半年的新興電動機車品牌Gogoro,的確是這陣子最引人注目的台灣新創公司。

這家話題十足的電動機車,沒放過在巴黎氣候峰會露臉的機會,參加了為期七天的COP21解決方案展(Solution COP21)。到巴黎前,還在米蘭國際車展奔波的創辦人陸學森,善用這幾天向外國人解釋這個低碳交通工具。

驚豔歐洲,MIT電動機車明年駛向荷蘭

只見好奇的小男孩坐上機車,按下啟動鈕,卻很訝異沒聽到「砰!砰!砰!」的引擎聲,之後又被仿如電玩畫面的儀表板吸引,露出了笑容。

除了參展,陸學森還參加以高階企業主管為主的永續創新論壇,跟英國氣候大使、2015年歐洲綠色首都、英國布里斯托市(Bristol)市長、創新挪威執行長、澳洲阿德雷德市長等人,暢談如何以商業創新對抗氣候變遷。

儘管規模不大,但是Gogoro已經在台灣獲得2500台電動機車訂單及上百座充電站,而且產品上路之後沒有太多故障或事故,吸引許多車廠及地方政府洽談合作。預計2016年就可在第一個歐洲城市、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看到Gogoro趴趴走了。

身為展場唯一的機車廠商,更是與台達電唯二參展的台灣企業,陸學森明顯感受到歐洲人對Gogoro的好奇,特別是獨創的6秒電池快充技術,及如何與公部門合作這兩方面。

「在米蘭,有十家車廠找我們,法國則是一聽到我們的充電站只有十座是政府支持的,都非常驚訝,」他說。

再者,當外國訪客得知Gogoro來自擅長PC和行動裝置的台灣,都覺得非常合理,表示台灣堅強的電子業根基和製造品質,足以延伸到同樣需要科技水平與系統整合技術的低碳運輸業。

不少人在問,香港長大、美國念書的陸學森,何苦要選擇台灣做為灘頭堡?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從全世界機車密度最高(2300萬人擁有1400萬台機車)、製造能量也充沛的台灣,誕生一個全球最創新的電動機車營運模式,「聽起來很make sense(合理)啊!」

酷愛挑戰,三次人生巔峰轉戰新領域

台灣產業向來習慣追隨世界標準,不愛冒險做沒人做過的事。但如此大膽的嘗試行徑,對陸學森卻稀鬆平常。

他曾在NIKE設計部門服務,之後投入微軟跟宏達電,催生過高爾夫球名將老虎伍茲(Tiger Woods)的代言品,還有遊戲機X-BOX、鑽石機等暢銷品,但是卻都選擇在最巔峰的時候離開老東家,只因為他自覺經手的產品已到瓶頸,渴望找到下一個挑戰。

2006年,陸學森離開了微軟,降薪跳槽到宏達電,「當時每個朋友都說我瘋了,聽都沒聽過那是什麼公司?」但是他認定智慧型手機將改變人類生活,甘願從全球電腦業霸主,轉戰還沒沒無名的公司。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延伸閱讀】
食衣住行全面進化,無碳法國終將成真
比爾蓋茲登高一呼 企業搶迎低碳商機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www.gvm.com.tw

綠色標竿台達電,為台灣贏得地位

作者:高宜凡 攝影:賴永祥

台達電長年關注氣候變遷議題,創辦人鄭崇華、董事長海英俊更率團前往巴黎,用21座綠建築分享節能經驗,贏得國際一致掌聲。


此次前往巴黎參與氣候峰會相關活動的台灣各界人士估計近200人,規模堪稱歷屆之最。其中曝光率最高的是誰?答案絕對是台達電子。長年來由於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官方無法參與正式談判,除了幾個民間組織,企業很少關注氣候議題,唯獨台達電是個例外。

專注都會節能,10年打造21棟綠建築

自從2007年峇里島會議(COP13),台達電已連續九年派人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去年在祕魯首都利馬(COP20)首度成功申辦周邊會議(Side Event),分享高雄那瑪夏重建民權國小的經驗。這座學校是台達電最引以為傲的綠建築之一。

由於今年峰會眾所矚目,台達電也擺出前所未見的規格,策劃一週的綠建築展、參與專業論壇、周邊會議跟國家館研討會,一樣都沒缺。

為了籌備這麼多活動,峰會前一週,就有10位員工先到巴黎準備,公司高層從創辦人鄭崇華、董事長海英俊、執行長鄭平、到品牌長郭珊珊等人,也陸續抵達。並各自在不同的會議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會談。

台達電歐洲區150幾位經銷商與重要伙伴也被邀請到巴黎,包括剛併購的挪威電源廠商Eltek ASA。「歐洲人非常欣賞這個,跟一家這麼重視環保的公司合作,他們覺得很驕傲,」鄭崇華表示。

巴黎氣候峰會期間,很多世界大廠都展示節能減碳產品,但台達電卻從頭到尾主打「綠建築」。來到位於大皇宮(Grand Palais)的COP21解決方案展(Solutions COP21),從入口處進去,目光馬上被整個展區最高的七公尺建物吸引。這裡便是台達電打造的「Delta21綠築跡」展區。

這棟外型如同蔓陀蘿花的建築,乃是仿自民權國小。弧形劇場透過3D影片展現台灣的自然之美與綠建築摸索過程。

只是,生產電子零件起家的台達電,為何想做綠建築?源起是鄭崇華2005年赴泰國時,深受當地綠建築的節能效果吸引。

鄭崇華十分有心,多次到泰國拜訪建築師,並邀請他到台灣與大陸設計綠建築,只是這位建築師雖然在泰國蓋出很棒的綠建築,卻不一定適合台灣與大陸,讓鄭崇華深刻體會綠建築不管是設計、建材與施工方法,都需要因地制宜,「我對他很不好意思,設計了很多,都沒有蓋。」

從那之後,十年來台達電所有新建築都必須是綠建築,已在台灣、中國、美國、印度等地打造了21棟獲LEED認證的綠建築,節能效率從30%、50%、提高到73%,朝向「淨零耗能」(能源產出大於消耗量)的目標前進。

綠建築因地制宜,活用各地天然資源

只是,你可能會好奇,綠建築跟台達電的經營有什麼關係?其實,十分相關。

多年前台達電成立自動化部門,開發許多節能減碳產品與解決方案。當台達電把自己的廠房、辦公大樓與公益捐贈的學校等都以綠建築為標準時,無疑也在測試內部的技術與產品等解決方案,是否適合市場使用。

當初興建那瑪夏小學時,工程師自己去安裝LED燈、鋪太陽能板、裝風機等,「自己裝才發現難裝,才回頭改善產品,」鄭崇華說。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延伸閱讀】
智慧電表幫助節能10%,少蓋一座電廠
風力樹「捕風」不落空,在城市也能優雅發電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www.gvm.com.tw


巴黎協定簽了!啟動全球氣候大作戰

作者:高宜凡 攝影:賴永祥

談了20多年、最新減碳協議「巴黎協定」終於誕生。這是繼1992年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全球第三份多邊氣候協定,《遠見》團隊越洋直擊,並進入主會場,見證改變人類歷史的關鍵一刻。


2015年12月12日中午,距離台灣9800公里外的花都巴黎,忙了大半年的法國外交部長法畢斯(Laurent Fabius),興奮地敲下手中的綠色小槌子,台下響起如雷掌聲。

這個改變人類歷史的一刻,不但他本人等了好久,一旁的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祕書長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法國總統歐朗德(Francois Hollande)等人,還有台下列席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英國氣候權威學者史登(Nicholas Stern)及上千名各國談判代表,全都難掩激動情緒。

因為,他們終於促成談了20多年、得來不易的最新減碳協議「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

這是繼1992年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全世界通過的第三份多邊氣候協定,極可能從此改變人類的發展方式。

焦點1〉
反恐、氣候戰爭,都在最大觀光勝地進行

2015年12月的巴黎,雖然還沒飄雪,卻已凜冽寒意。接近中午,太陽才會露臉,一到下午又陷入昏暗,陰冷天氣使然,街上民眾大多穿著黑色大衣,使整座城市呈現一片灰黑色調。

不過到了晚上,氣氛就會熱鬧起來。為迎接即將來臨的聖誕節,香榭麗舍大道兩旁布滿耶誕市集,主要街道也點上漂亮花燈,讓人彷彿身處銀光花海之中。

不相襯的是,在一片看似和樂的氛圍中,隨處可見神色緊張的員警來回巡邏,並不時穿插荷槍實彈的軍人。

原因是11月間,這座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觀光首都,發生上百人死亡的恐怖攻擊事件,震驚全球。為考量安全,11月30日起跑的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1次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 of Parties,簡稱COP21),一度傳出可能停辦或延期。

當時法國優先詢問包括美國等幾個主要國家是否考慮延期,沒想到各國領袖都認為,愈在這個時候愈要辦,否則不是對恐怖分子示弱了?也因此讓巴黎氣候峰會吸引多人關注,湧入更多人潮,成為有史以來最盛大的一次。

焦點2〉
期待感史上最高,搶救地球迫在眉睫

2015年12月初,《遠見》採訪團隊抵達巴黎,一入境從機場、地鐵站、火車站,隨處可見氣候峰會的綠葉造型標示,還有身著綠色背心的指引人員。開幕日就有147國元首出席,共195國派談判代表團,搶盡國際媒體版面。

周邊大小活動,共有超過500家跨國企業及400座城市共同響應,總參與人數從原先預估的4萬人,倍增到8萬8798人,讓巴黎氣候峰會成為史上陣容規模最龐大的一屆。連一向對氣候議題冷感的台灣,這次也來了快200人。

除了恐攻引發的團結效應外,其實巴黎峰會本身也背負龐大的歷史任務,歷年來最沉重。為什麼?因為氣候變遷對地球產生的危急程度,已到了無法忽略的地步。

根據美國海洋與大氣總署(NOAA)統計,2015年是1880年有氣候紀錄資料以來最熱的一年。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