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四, 7月 28, 2016

謝金河:報告總統 台灣稅制有問題


【好心肝.好健康】電子報提供您最正確的保肝之道、最即時的肝病治療新知,以及與您切身相關的健康訊息。 什麼是《DFUN》?!是Digital Fun,也是Design Fun。【DFUN設計風尚誌】,一同駕馭這股科技愛美風潮!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6/07/28 第399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謝金河:報告總統 台灣稅制有問題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聯合報
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昨天說,他兩周前去拜會蔡英文總統,提到台灣針對內外資投資人課稅不公平時,話都還沒講完,總統立刻插話說,「內外資課稅不一樣,是我心中最大的痛,這個事情一定要解決」。

謝金河跟蔡總統報告,全球沒一個國家像台灣一樣,內外資「股利課稅」居然差這麼多。他說,聽到總統回覆後,覺得小英總統對改革稅制非常有誠意。

謝金河還說,他的拜會時間原先僅排半小時,但後來足足講了一個半小時,他跟總統報告,今年上半年7成證券公司中超過60%的業務員「都在領22K」,有人還被迫去開計程車、Uber,但證券業會這麼慘,不是從業人員不努力,最大關鍵出在「我們的遊戲規則出問題」。

他說,證券業若無法發展,國家就沒有力量。且台股已站上9000點,融資餘額僅1300多億元,「這個數字一定不對」,代表本國投資人對股市沒信心、且戰且走,正在勢微。

謝金河說,台灣太多租稅政策「太有針對性」,且過猶不及;像通過「富人稅」結果就是「我們全都趴在地上」,還有台灣所得稅對薪資所得「課高稅」,讓全球一流人員都不來台灣創業,台北市前副市長張金鶚任內擴大房屋稅稅基(後來台北市調高房屋稅率),結果今年台北市上半年一定金額以上可課到房屋稅的「只剩3戶」。

謝金河說,台灣一定要有一套可長治久安的稅制,小英總統也回應「你有問題隨時可找我」。

 
財經專題
稅制有問題?/府證實:已請財部研商解決
記者林河名、沈婉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總統府昨晚證實,已請財政部研商解決內外資股利所得課稅不同的問題。

財政部次長蘇建榮表示,為健全資本市場、接軌國際稅制、維護租稅公平,財政部將廣徵各界意見,併同兩稅合一制度,通盤檢討我國個人股利所得課稅制度,預計明年提出稅改方案。

財政部解釋,我國股利所得採部分設算扣抵法,也就是企業已經繳的稅,股東可扣抵一半,設算扣抵率為10.24%至16.94%,平均整體股利所得有效稅率僅為14.81%。外資就源扣繳20%,但沒有兩稅合一減半的好處,並無較優惠。

此外,業界呼籲股利課稅要公平,金管會卻開口閉口都是「看財政部」。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昨又說,怎麼處理內外資課稅,由「財政部與行政院做最後決策」,他說,財政部今年下半年會綜合各方意見,做全方位考量「但不應該只考量到金融一個單位」。

丁克華還說,財政部壓力也很大,且台灣租稅負擔率僅占GDP12.6%,幾乎全球最低,財政部必須考量,稅收夠不夠支應全面財政支出。

 
稅制有問題?/財部9月討論 明年中提法案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次長蘇建榮昨(27)日表示,內外資課稅問題9月後才會討論,在開過公聽會後,明年6月底以前才會提出法案。

現行規定,股利所得外資採分離課稅,稅率20%;本國自然人則併入綜所稅,稅率最高45%,本國法人併入營所稅,稅率17%。

蘇建榮指出,未來會討論兩稅合一是否要存在?若不存在,股利所得要如何課稅?包括提高可扣抵稅額比率或定額免稅,都是討論方向。

 
稅制有問題?/丁克華促檢討 吸引大戶回流
記者韓化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昨(27)日首度表示,股市大戶不回來「稅當然是一個問題」。他說,財政部下半年會通盤檢討整體稅制,只要投資台股的獲利能穩定,稅制又合理,大戶一定會回來。

丁克華昨日出席今周刊「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頒獎典禮,受訪時指出,外資非常青睞台股,占台股總存量高達40%,該比例還持續上升。而且台灣上市櫃公司一年獲利約2兆元,每年發放現金股利就高達1兆元,等於將一半獲利拿來發股息,加上台股長期表現穩定,外資覺得投資台股「比存款還安全」,因此持續匯入。

丁克華直言,現今台股成交量低迷,造成券商手續費收入銳減,影響券商獲利。

 
國際財經要聞
蘋果重要里程碑:iPhone賣出第10億支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聯合晚報
分析師估計,蘋果可能已在日前賣出第10億支iPhone,這對蘋果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CNNMoney報導,2007年6月29日iPhone首次問世至2016年3月,iPhone一共售出9億4800萬支。這意味蘋果在剛剛過去的四個月中,只需要售出5200萬支iPhone就可以達到10億里程碑。

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估計,蘋果今年春天共售出4000萬支iPhone,因而到6月底,iPhone總銷量已達9億8800萬支。分析師預期將在本季售出4300萬支iPhone,基本上是一天50萬支。

如果預期準確,這意味著蘋果已經在25日售出第10億支iPhone。

10億對蘋果來說不是陌生數字。2014年11月,蘋果宣布售出第10億台iOS設備,包括iPhone、iPad和iPod Touch。

而且,一件產品銷售10億單位本身就是一項壯舉。數據顯示,雖然iPhone已經上市九年,但是有一半的銷量是近兩年內完成的。按照這樣的速度,蘋果將在2020年賣出第20億支iPhone。

 
庫克:iPhone未來銷售樂觀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蘋果26日公布,上季獲利與營收因iPhone銷售萎縮而下滑,但整體數字與展望仍優於市場預期。蘋果執行長庫克預告,要「大家拭目以待」iPhone新機的殺手級功能。庫克對於iPhone未來銷售還是相當樂觀。

蘋果預測,本季營收介於455億至475億美元,遠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測的457.1億美元,緩和市場對iPhone需求已陷入瓶頸的疑慮。

至於上季財報,蘋果表示,6月25日止的年度第3季淨利萎縮27%至78億美元,每股盈餘降至1.42美元,營收則下滑14.6%至423.6億美元,單季iPhone銷售量為4,040萬支。

蘋果上季財報數據並不漂亮,但先前市場預期的狀況更差,使得蘋果財報公布之後,出現「利空出盡」的走勢,27日盤中漲逾6%。

不過,蘋果財報仍透露三大隱憂,包括主力產品iPhone在大陸市場銷售衰退、出貨量年比下滑、整體平均單價(ASP)走低。首先,曾被譽為蘋果成長引擎的大中華區,上季營收衰減33%,遠不如一年前的成長112.4%,大陸市場更退居蘋果第三大市場。

iPhone上季銷量持續下滑,則是第二大隱憂。蘋果統計,上季iPhone出貨量年減15%至4,040萬支,雖高於市場預期的3,990萬支,但仍是iPhone2007年問世以來,首次連兩季出貨量衰減。

第三個隱憂是iPhone平均出貨價單(ASP)走低。儘管相對平價的iPhone SE加入銷售,帶動上季iPhone總銷量仍維持在4,000萬支以上,但ASP也因此跌破600美元關卡、降至595美元。

 
英零售銷售跌幅 四年最大
編譯林筠/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工業聯合會(CBI)27日公布7月零售銷售指數,顯示6月23日英國公投脫歐後,英國零售銷售創四年來最大跌幅。英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則尚未受脫歐影響,成長0.6%。

CBI指出,英國7月零售銷售量指數為負14,遠低於6月的正4,為2012年1月來最低,而8月預期銷售指數也為同期以來最低。該數據涵蓋的時期為6月28日至7月14日,當時英國的保守黨正在遴選前英國首相卡麥隆的接任人選。

CBI表示,零售業者減少向供應商下單的數量,為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多,因零售業者預期8月需求將進一步下跌。

不過,CBI首席經濟學家史密斯(Rain Newton-Smith)指出,零售業狀況雖然不佳,仍應慎防過度解讀數據,公投脫歐後的初期,消費者的選擇可能仍趨保守。

CBI表示,低通膨和高就業水平可能會幫助銷售短期反彈回升,但中期來看,英鎊的貶值將推高物價。

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 英國第2季GDP成長0.6%, 略高於第一季的0.4%,也高出市場預期。成長加速拜服務業及工業生產推動之賜,其中工業生產較前一季增長2.1%,增幅為1999年以來最高。不過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英國經濟學家湯伯斯(Samuel Tombs)表示,以公投後各種結果崩盤和信心崩潰程度來看,第3季的GDP可能不會這麼理想。

 
要聞
強化資安 部會相關預算明年倍增
記者林安妮、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強化資安,明(106)年度各部會投入資安預算成長近一倍,行政院資安處下周一也將掛牌運作,初期仍將委託資策會技服中心辦理部分業務,未來組織如何調整,是否採行主計、人事一條鞭或改為「行政法人」等,將進一步討論。

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昨(27)日表示,台灣要走向數位經濟、網路社會,資安是重大支柱,明年度除各部會資安預算均增加外,政院從明年度科技預算「預提」的100億元科技旗艦計畫,也將開放各部會競爭提案布局「五加二」產業、資安產業等。

行政院科技會報提供資料顯示,今年度各部會投入資安領域相關經費(含4G、資通訊建設群組計畫),有4.48億元,明年度將增為8.41億元,成長87.6%。

至於8月1日正式運作的資安處,目前人力規劃是21人,未來資通安全管理法草案通過後,應會考慮擴編。

至於資策會旗下、目前約100多名人力的技服中心,未來會否納入正式編制,如變成公務員、改約聘,或轉型行政法人,吳政忠說,正在思考中。

 
蔡總統 今見工總理監事
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蔡英文總統今(28)日將接見工總理監事,聽取工商團體對政府相關政策的意見。總統府表示,總統非常樂意傾聽勞工及工商團體等來自各方的寶貴意見。

蔡總統日前未出席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引發外界揣測,認為總統因為時值一例一休修法敏感時機,因此取消行程。不過,總統府解釋,總統是因為公忙不克出席。外界因此關注總統是否也會取消和工總會面,府方昨晚7時45分終於發出行程通知,接見工總行程還在。

據了解,工總理事長許勝雄今天赴總統府向總統呈遞白皮書的同時,將就政黨政治與立法行政、投資環境、兩岸與新南向、勞工、能源與青年等議題,向總統提出六項建言。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現在社會很關心勞資之間的種種問題,蔡總統希望不管是勞方或資方,應該要多溝通,就各種勞資關係有更多交互討論、協調的機會,府方也樂見這樣的討論。

 
連三月 景氣續亮黃藍燈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發會昨(27)日公布6月景氣燈號續亮黃藍燈,已連三月亮出代表「轉向」的黃藍燈,景氣緩步回溫。不過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下半年不確定性仍多,尤其川普若當選美國總統,對全球經濟衝擊恐大於英國脫歐。

6月景氣燈號續亮黃藍燈,九項構成項目中,有變動的是海關出口值由藍燈轉呈黃藍燈,以及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則由黃紅燈退回綠燈,兩者分數加減之下,綜合判斷分數維持20分。

觀察景氣領先與同時指標,吳明蕙指出,景氣領先指標經回溯修正後,已連四個月呈現上升、景氣同時指標也是連四月走揚,但累計幅度均不達2%,顯示景氣雖然止跌回溫,力道仍不足。

吳明蕙表示,下半年因手持行動裝置推陳出新,帶動電子零組件的需求增強,我國出口可望因此改善;但國內外不確定因素還是很多,英國脫歐後續效應、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都可能影響我國貿易表現。

吳明蕙也指出,若美國總統由川普當選,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可能大於英國脫歐,因為攸關全球貿易走向是往更開放、還是更保護主義的方向走,下半年變數多,使得景氣回溫、但復甦力道並不強勁。

此外,勞動市場持續受到不景氣影響,失業率也有攀升的跡象,吳明蕙坦言,民眾對經濟信心的不確定,加上就業成長趨緩,都有可能對民間消費造成影響,這部分必須密切觀察。

全球經濟復甦動能疲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日也宣布,將推動28兆日圓規模的新經濟刺激計畫。

回歸台灣,吳明蕙指出,政府去年底提了消費提振措施,如今政府經濟政策的重心還是放在提振投資,現在國發會、經濟部都積極拜訪民間企業,了解產業對於投資的看法與動向,「如果投資可以帶出來,對短期經濟成長還是有效果。」

 
大螢幕正夯 面板需求旺到明年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友達總經理蔡國新昨(27)日表示,今年全球面板面積需求成長5%至7%,明年再成長5%,主要是電視尺寸不斷放大,帶動面積同步成長,加上全球舊世代廠於2016、2017年陸續關廠的效應,使得供給減少,他對今、明年市場供需審慎樂觀。

從個別產品來看,蔡國新說,2016年電視平均尺寸將成長1.5至2吋,帶動電視面積需求成長5%。至於個人電腦(PC)面板,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景氣自谷底翻揚,因此,今年PC面板出貨量只年減2%,較之前預估數字大為縮小。

中小尺寸面板方面,他說,中小尺寸對高解析與大尺寸的需求持續增加,預估今年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將年增6%,出貨面積則是兩位數字成長。

 
價格犀利 小米筆電衝著蘋果來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聯合報
小米正式進軍筆電市場,昨天首度推出兩款「小米筆記本Air」,分別為12.5吋和13.3吋,售價從3,499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68萬元)起跳,大約是市場行情的「八折價」,可能為萎縮中的筆電市場再掀波瀾。小米筆電將於8月2日在大陸開放預購,台灣銷售計畫未訂,國內代工廠緯創(3231)、英業達為主要受惠者。

小米昨天一口氣推出兩款筆電,取名「小米筆記本Air」,明顯衝著蘋果Macbook Air(簡稱MBA)而來。其中13.3吋的小米筆電,號稱比蘋果MBA最厚處薄13%;重量1.28公斤,也較MBA輕5% 。搭載英特爾Core i5處理器、獨立顯卡,並且可自行擴充硬碟,鎖定遊戲玩家,售價4,999元人民幣,換算新台幣約2.4萬元。

另一款12.5吋小米筆電,電池續航力達11.5小時,搭載英特爾Core M處理器,不支援獨顯,號稱像一本雜誌一樣輕薄,主要瞄準不玩遊戲、但追求外型更加輕薄的消費者,售價3,499元人民幣。

PC通路業者觀察,小米首度揮軍筆電市場,一如以往,價格還是非常犀利,以13.3吋搭載core i5晶片、獨顯規格來看,目前市場行情大約要3萬元以上,換算大約是「八折價」;其實除了小米,華為今年初在MWC上推出旗下首款PC產品MateBook,大陸手機大廠積極回攻筆電市場,能掀起多大漣漪仍待觀察。

不過,小米創辦人雷軍昨天在發表會中,特別點名緯創和英業達,強調兩家公司都是領域中的一流企業,也是全球前五大筆電代工廠,將對小米首度跨足筆電市場帶來助力。其中12.5吋小米筆電由英業達代工製造,13.3吋機種則是緯創負責生產。

雷軍昨天表示,筆電已經是非常成熟的領域,包括蘋果、聯想、惠普、戴爾等都已經做的很好,為何米粉還是希望小米跨入?顯示一定還有需求沒有被滿足。小米下了很大功夫,研究京東商城的暢銷筆電排行榜前十名,5款輕薄本、5款性能本,小米希望推出「高性能的輕薄筆電」,讓兩者兼得。

小米筆電另一大特色,就是上蓋完全沒有LOGO。另外小米筆電強調與其他小米系列產品間的整合,像是小米手機內的照片、備忘錄,或小米手環中的健康資訊等,都可以進行同步。

 
陸手機廠跨界推NB 市場關注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除了小米,華為也在今年初MWC上推出旗下首款PC產品MateBook。大陸手機大廠在智慧手機領域站穩腳步後,積極回攻筆電市場,將使本來已經萎縮中的筆電市場變得更加擁擠,但能掀起多大漣漪,仍待觀察。

3C產品的界線逐漸模糊,尤其這幾年諸如微軟Surface之類的各種變形產品陸續推出,打破傳統PC與Mobile的疆界概念。

例如蘋果就是從PC出發,陸續推出iPhone、iPad等行動運算裝置。其他包括聯想、華碩、宏□、惠普、戴爾等全球五大PC廠,也早就全部跨入手機市場;反觀手機業者直到今天,才開始回攻PC市場。

分析原因,比起智慧手機,如果從第一支iPhone推出起算,至今還不到十年,每年全球市場規模早已超過10億支;反觀筆電發展已經20、30年,市場規模約僅2億台。

智慧手機規模更大、而且發展更快,以致市場百家爭鳴,相較之下,筆電市場的發展更加成熟穩重。

 
樂視買Vizio/調升出貨 面板雙虎帶勁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樂視將透過子公司收購Vizio全數股權,大舉將今年自有品牌的電視出貨目標,從600萬台調升到850萬台,有利其面板合作夥伴友達、群創高階電視面板出貨;至於樂視的電視機代工訂單比重,短期內無影響,明年則要觀察是否有變化。

IHS顯示器研究總經理謝勤益表示,樂視2013年液晶電視出貨量僅20萬台;2014年則達到150萬台,2015年是爆發的一年,衝上290萬台,今年原訂要較去年翻倍、達600萬台。

謝勤益說,樂視原規劃今年要在大陸銷售450萬台液晶電視,其餘150萬則瞄準北美和印度等海外市場。收購Vizio之後,樂視大舉將今年自有品牌的電視出貨目標,從600萬台調升到850萬台。

樂視有投資TCL,並擁有華星光電的面板支援,但華星以生產32吋面板為主力,在高階及大尺寸面板,仍需要友達與群創的支援,隨著樂視大舉進軍北美市場,對擴大友達及群創高階產品出貨,將有很大的幫助。

樂視主要電視代工廠為冠捷、TCL與鴻海,Vizio主要代工廠為冠捷、瑞軒、緯創及鴻海,由於2016年的代工計畫不變,短期內無影響,2017年的變化則還要觀察。

 
券商規範 可適度放寬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證券商是否要導入新的資本規範,台灣證券交易所委託學者進行研究指出,券商可承作的業務相較於其他國家來的有限,且證券商目前已有多項管理辦法控管其風險,風險應較他國低,在政策建議上,除衡量台灣券商風險與他國之比較外,亦考慮券商業務特性,衡量導入各項規範。

證交所委託研究案為「現行證券商資本適足新制度有無需參酌巴賽爾(Basel)協定III之規定配合調整之研究」,政大商學院投資人研究中心、財務管理學系教授李志宏為計劃主持人。

研究指出,各國券商資本適足率標準比較下,目前台灣規範150%與200%較為嚴格。 而券商的業務特性與風險較銀行高,除了證券商能夠持有銀行所不能投資之標的外,如興櫃股票未受限制,且在收入變異與淨利變異上,券商的營收波動也高於銀行。但目前券商風險較高的特性已考量而反映在資本適足率的增提。

研究也建議,根據巴賽爾協定III國際規範準則,將比率訂為3%(槓桿倍數為33倍),目前英國將槓桿比率導入至大型投資銀行,槓桿比率維持3%之比率,中國大陸的銀行因監管較不易,因此訂定為4%的標準,但目前中國大陸券商正同步研擬槓桿比率相關規範,將朝銀行的規範跟進,台灣券商是否需要從嚴規範以5%為標準,有待評估。

至於在負債淨值比四倍之規定,研究中也建議標準放寬八到十倍。研究指出,台灣券商負債淨值比平均2.7倍,中國大陸、香港、南韓的槓桿倍數皆落在四至五倍的區間,歐美平均皆超過十倍,相較之下,台灣的規定太嚴格,建議應將標準放寬,以利台灣券商能更有國際競爭力。

 
理專建議資產配置 僅17%客戶滿意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聯合報
根據財經雜誌調查,財富管理客戶與金融業理專對資產配置認知,可能有極大差距。今周刊昨天發布最新財管銀行評鑑調查,發現僅17%的銀行財管客戶滿意理專對資產配置建議,但有高達9成的銀行理專都認為,提供的商品都符合客戶需求。

調查顯示,銀行財管客戶只有17%滿意理專提供的資產配置建議,券商客戶滿意度更低到只有12%;滿意度僅12到17%,代表超過8成以上客戶不滿意理專建議。

今周刊認為,各銀行雖都標榜理專服務周到,但在最基本的資產配置方面,卻未必能抓住客戶需求,還有極大進步空間。 但若問理專,提供產品是否符合客戶需求?有高達9成銀行理專都認為,提供的商品符合客戶需求;周刊形容,這應是理專「自我感覺良好」,但實際上有4成客戶,覺得商品普通或根本不滿意。

調查還發現,43%客戶最在乎理專「有無誠實告知投資風險」,但諷刺的是,周刊表示,銀行客戶認為理專會完全告知投資風險比率僅12.4%,券商更低,認為理專有誠實告知風險的客戶比率不到1成。

金管會主委丁克華說,金管會希望金融業,應為客戶量身訂做客製化商品,「讓投資人風險越來越小、獲利越來越高」。但他也強調,投資「直接金融商品」,投資人本來就應該自負盈虧,很多人以為把錢擺到金融機構,一定能得到很好報酬,而不去管如何運用資金,最後發生虧損,才驚覺本金會減少。

丁克華說,投資人與理專間「若歧異越大,不是好事」,理專應誠實告知客戶投資風險。金管會也會努力讓投資人更了解金融商品的內容和風險。

 
辜仲立總裁牛肉麵 開賣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租控股大股東、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從租賃本業多角化跨入生活事業,轉投資連鎖餐廳-晶贊總裁牛肉麵店,今(28)日將正式開幕,飯店業務部分,也成功在對岸廈門開出第一家商務飯店,展開試營運。

辜仲立擁有康乃爾大學旅館管理碩士學位,本身對品酒、美食也相當精研與講究。中租企業轄下兩大系統中,中租控股經營租賃事業成長迅速,已是上市公司,中實控股則是辜仲立打造生活事業的主幹,中實旗下成旅觀光公司開設成旅晶贊飯店,除台灣走商務與青年旅館雙線外,對岸第一家廈門酒店也是商務飯店路線。餐飲部分,除獨立發展婚宴業務外,總裁牛肉麵則是辜仲立親自領軍研發,調理試菜不下百次。

 
數位化效應 外銀加速裁撤分行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數位浪潮衝擊,外商銀行持續裁撤實體通路。滙豐銀行再丟震撼彈,宣布高雄銀左營分行7月正式裁撤,為滙豐銀今年裁撤的第五家分行,外銀在今年前三季累計裁撤16間分行,且這股風潮,下半年恐將持續延燒。

2007年滙豐銀剛併中華商銀時還擁有44家分行,今年撤掉左營分行後,滙豐銀將只剩下32間分行,相較高峰期,分行數少了接近三分之一。滙豐銀近兩年縮減據點行動,是五大外銀裡最快也最多的一家。

滙豐銀指出,裁撤左營分行出於整體業務考量。但外銀人士指出,滙豐銀獲利在連續兩年下滑後,今年前五月稅前損益年成長回溫、達15%,年成長為五大外銀中的亞軍,但裁撤分行腳步不減,原因是數位浪潮造成分行價值下滑,以及歐洲經濟復甦疲弱,歐洲銀行資本適足率又提高,歐系銀行母公司核心資本壓力提高,必須削減海外子公司成本。

業者指出,近年歐美銀行面臨國際會計準則上路,當地金融業必須因應新的會計計算增加更多準備金存提,資金壓力提高,只能被迫發債或是變賣資產籌資,逐步撤出獲利不如想像好的地區。滙豐集團今年7月1日便曾宣布出售滙豐巴西業務。

另外,數位浪潮影響分行價值,線上開戶、線上申辦信貸等都越來越方便,分行價值下滑。

去年全體銀行共裁撤23家分行,數量創五年新高,包括渣打銀裁撤六間分行、滙豐銀裁六間,澳盛裁兩間。

今年外銀裁撤分行速度更快,上半年渣打撤七間,滙豐撤四間,下半年再撤一間。部分外銀雖然未見裁分行風潮,卻採用縮減成本方式。澳盛銀將台南分行搬遷到高位節省租約成本,星展銀則是謹慎承做台灣業務。

 
類定存保單熱賣 金管會盯
記者韓化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類定存、類全委保單賣太好,被金管會主委丁克華盯上。據了解,丁克華在內部會議中,特別點出類定存及類全委保單存有兩大風險,分別是保費收入成長過猛,若投資績效不佳,會有利差損風險;以及具投資性質的類全委保單銷售不當,可能引起消費糾紛。

在丁克華指示下,保險局正在蒐集各國對類全委及類定存保單的監理措施,並密切觀察下半年的銷售情況,以作為是否加強監管的參考依據。

在今年之前,類全委保單是銷售最火熱的商品,但隨全球股市震盪,類全委保單銷售急凍,今年換成具儲蓄性質的類定存保單(包括傳統壽險、利變壽險、利變年金險)取而代之,成為新的明星商品。

保發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初年度保費收入為6,545.1億元,壽險業者估計,其中類定存的保單收入,就高達四、五千億元,幾乎撐起上半年所有的保費收入。

然而,從類全委到類定存保單一路熱賣,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快速成長,但同時全球市場利率不斷走低,這個現象,引起丁克華注意。

丁克華昨(27)日表示,已指示保險局蒐集世界各國的資料,研究類定存、類全委保單會產生哪些風險。丁克華說,許多保戶不太了解類全委是有風險的,金融業提供更親民、更客製化商品時,民眾也要了解商品風險,不然歧異愈來愈大,「不是好現象」。

據悉,丁克華在金管會內部會議中,對於類定存及類全委保單熱賣的現象,提出兩個需要高度注意的風險。首先是資金運用的問題,保單銷售暢旺帶動保費收入高速成長,但全球市場利率持續處於低檔,保險公司收了這麼多保費,一旦投資績效不佳,會產生利差損。

第二個是商品面問題,類全委保單是投資型保單的一種,可能有投資損失,若金融機構銷售時沒有跟保戶講清楚,會引發消費爭議。

 
北市非自用住宅 今年地價稅料狂飆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聯合晚報
地價稅將於11月開徵,北市府今年大幅調漲公告地價30.38%,對外表示,自用住宅加稅平均一戶僅1100元;房仲說,市府只講一半,另一半沒講的是,台北市自用住宅僅占54%,高達46%、約40.7萬戶為非自用住宅。

由於非自用住宅適用稅率為千分之十,是自用住宅千分之二的5倍,如果名下非自用住宅是土地持分大的公寓、透天,今年11月收到地價稅單增加上萬元將稀鬆平常,納稅人會「很有感」。

APPLE HOUSE總經理葉國華說,北市非自住的住宅占比達46%,約40.7萬戶,房屋稅加稅已讓市場充滿不安,地價稅費再激增破萬,恐將再次震撼市場,房市可能雪上加霜。

公告地價三年調一次,各縣市今年均大幅調高,台北市也調漲30.38%。為避免民眾反彈,各縣市都表示自用住宅每戶平均僅多繳數百到千元。

不過APPLE HOUSE研究中心表示,北市所有要繳地價稅戶數,適用千分之二自用住宅稅率僅占54%,換言之有46%的納稅戶,必須採千分之十以上,比自用住宅至少高出五倍的稅率,核算地價稅。

以北市今年第一季約88.5萬戶的房屋稅籍住宅數量來算,恐有高達40.7萬戶的房屋,今年的地價稅由於稅率較高,將非只增加千元之譜,尤其土地持分高的老公寓、老透天等,稅費增加逾萬元將比比皆是。

APPLE HOUSE舉例,北市光復南路280巷一戶建坪約34坪、土地持份14.5坪的老公寓,非登記為自用住宅,去年地價稅約4.1萬,今年收到稅單將達5.6萬,大增1.5萬元。

 
中央建資料庫 不動產稅基不亂漲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我國不動產稅基長期文風不動、偏離市價,在外界打囤房及政府推動財政健全之下,各縣市紛紛調高稅基,引發反彈聲浪。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昨天拜會財政部次長吳自心,將建立房地價格資料庫,做為未來地方政府評定房地價格的參考數值。

據了解房地價格資料庫將參考不動產實價登錄的成交資料,並合理拆分房地價格,以解決目前評定地段率的人為因素過重、不夠客觀,及重複計算等問題,讓各縣市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有所依循,「不會再有漫天調漲的狀況出現」。

相關官員說,「與其爭論不休,不如回歸實價,最沒爭議」,隨著實價登錄上路愈久,不動產價格也愈明確,房價漲跌很清楚;房價若漲,稅就多一點,房價若跌,稅就少一些。透過實價資料及估價技術,可將房地價格合理分拆,不會再有重複計稅的疑慮。

官員強調,房屋稅、地價稅等房地持有稅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源,稅基由地方政府訂定,中央不宜介入太多。建立房地價格資料庫只是讓地方參考,不影響原有機制,也不需修法,只要建置完成,馬上就可運用。

外界建議持有稅也應房採地合一課稅,以減少爭議。財政部官員表示,實務上不動產持有的型態很多,房子持有人不一定也持有土地,反之亦然。

財政部高層說,不動產稅基的合理化可以討論,但要堅持量能課稅及受益原則,不能無限上綱。課稅若有違法違憲,無論稅輕或稅重,一毛都不可以課。如果以居住人權為由自用住宅不能課房屋稅,依此邏輯,連結自用住宅的土地如何能課稅?食衣住行等都是民生需求是不是也不能課稅?對沒房子的人更豈不是要退稅才公平?

財政部官員表示,無論各縣市如何調,目前房屋稅稅基仍然低於市價,不動產持有成本偏低的問題仍在。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